一种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

文档序号:29370685发布日期:2022-03-23 10:28阅读:98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
一种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


背景技术:

2.小儿肠梗阻、阑尾炎并穿孔的患儿在术后需要留置胃管、尿管和/或腹腔引流管。为了促进患儿术后恢复,避免并发术后肠粘连、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患儿在术后第一天需下床活动,但是目前在临床护理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1.患儿携带管道、液体引流包下床活动不方便,通常需要陪护家属帮助提拉管道以及引流包,不仅麻烦,而且在行走过程中引流管经常会高于穿刺部位,容易造成倒流引起感染;2.肠道患儿术后需禁食,患儿下床活动容易无力需要人扶,当只有一个陪护家属时无法有效协助患儿下床活动,加重了家属的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该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可悬挂多种管路以及输液袋,而且手托和护腰结合可在患儿无力活动时提供支撑,避免患儿摔倒,此外,圈板和坐板结合方便患儿在劳累时休息,还可坐接大小便,减轻患儿腹部伤口压力,减轻疼痛。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包括圈板,所述圈板底面连接有四个支脚,所述支脚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圈板开设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的开口端位于所述圈板的后侧边,所述圈板的后侧上活动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的左端与所述圈板的左侧可转动连接,当所述坐板旋转至其右端与所述圈板的右侧连接时,所述弧形开口的开口端封闭,所述坐板上开设有坐便孔;所述圈板中前部左右两侧的表面上均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连接有手托,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上设有多个挂钩;两根所述支撑杆之间连接有护腰,所述护腰包括腰带和对称连接于所述腰带左右两侧的固定带,两根所述固定带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杆可拆卸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开口的边缘包设有防撞软边。
7.进一步的,所述坐板的底面可拆卸连接有便桶,所述便桶的开口端与所述坐便孔对齐。
8.进一步的,所述圈板的右侧上开设有盲孔,所述圈板的右侧上连接有可与所述盲孔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所述坐板的右端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固定螺栓的旋转端;当所述坐板旋转至所述通孔与所述盲孔对齐时,所述固定螺栓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盲孔连接从而将所述坐板固定于所述圈板上。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的下端与所述圈板连接,所述上杆套接于所述下杆内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所述上杆的顶端上设有多个所述挂钩。
10.进一步的,所述下杆朝向所述圈板的一侧设有挂环,所述固定带可绑设于所述挂环上。
11.进一步的,所述手托包括一体连接的托板和托杆,所述托杆的自由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可套在所述支撑杆上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紧固螺栓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手托可受力沿所述支撑杆上下移动。
12.由于使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架便于移动,整体可实现悬挂物品、为患儿提供支撑、便于患儿就地休息和排便,功能齐全,可有效辅助患儿下床活动,不仅减轻陪护家属负担,而且利于各种引流的顺利进行,有效预防术后病发症,促进患儿术后早日恢复,减少住院天数。其中,圈板开设有的弧形开口可容纳患儿进入,而坐板一方面可封闭弧形开口将患儿圈在圈板和坐板之间,另一方面患儿在活动劳累时可坐在坐板上休息,同时,通过坐板上开设的坐便孔结合便桶,使得患儿能在坐板上完成排便,以减轻患儿腹部伤口压力;支撑杆上设置的多个挂钩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悬挂液体、腹腔引流管、尿管、胃管等等,节省人力,且可保持正确的悬挂高度;而支撑杆上的手托和护腰结合可为患儿活动提供一定的支撑,便于患儿在无力时的搀扶,减轻患儿活动强度,而且护腰还可防止患儿摔倒。此外,肩托、护腰和挂钩的高度均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节,适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去掉支撑杆、护腰之后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2的正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9.图中,1-圈板,11-弧形开口,2-支脚,21-万向轮,3-护腰,4-坐板,41-坐便孔,42-固定螺栓,43-挂扣,5-支撑杆,51-挂环,6-手托,61-托板,62-拖杆,63-固定座,7-挂钩,8-便桶,81-挂耳,
20.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例中,一种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包括圈板1,所述圈板1底面的四个角连接有四个支脚2,所述支脚2的下端连接有万向轮21,便于整体移动所述输液架。
23.所述圈板1开设有弧形开口11,所述弧形开口11的开口端位于所述圈板1的后侧边,所述弧形开口11可容纳患儿进入,为了提升使用舒适度,所述弧形开口11的边缘包设有防撞软边;所述圈板1的后侧上活动连接有坐板4,所述坐板4的左端与所述圈板1的左侧可转动连接,当所述坐板4旋转至其右端与所述圈板1的右侧连接时,所述弧形开口11的开口端封闭,所述坐板4右端和所述圈板1右侧的具体连接结构为:所述圈板1的右侧上开设有盲
孔(图中未标示),所述圈板1的右侧上连接有可与所述盲孔螺纹连接的固定螺栓42,所述坐板4的右端上开设有通孔(图中未标示),所述通孔的孔径小于所述固定螺栓42的旋转端;当所述坐板4旋转至所述通孔与所述盲孔对齐时,所述固定螺栓42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盲孔连接从而将所述坐板4固定于所述圈板1上,且此时,所述坐板4的前侧边和所述圈板1的前侧边平行。在使用时,打开所述坐板42,患儿进入所述弧形开口11,然后再关闭所述坐板4并采用所述固定螺栓42固定好,即可将患儿圈于所述圈板1和所述坐板4之间,在患儿活动疲累时,可坐在所述坐板4上。
24.继续参阅图3,为了方便患儿在活动时排便,所述坐板4上开设有坐便孔41,所述坐板4的底面可拆卸连接有便桶8,所述便桶8的开口端与所述坐便孔41对齐,便于收集患儿排出的粪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坐板4和所述便桶8具体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为:所述坐板4底面位于所述坐便孔41周围等距间隔连接有四个挂扣43,所述便桶8开口端的边缘连接有四个挂耳81,四个所述挂耳81可与四个所述挂扣43一一对应挂接,从而将所述便桶8与所述坐板4连接。
25.继续参阅图4,所述圈板1中前部左右两侧的表面上均连接有一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上杆的下端与所述圈板连接,所述上杆套接于所述下杆内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所述上杆的顶端上设有多个所述挂钩7。所述支撑杆5上活动连接有手托6,所述手托6包括一体连接的托板61和托杆62,所述托杆62的自由端连接有固定座63,所述固定座63可套在所述支撑杆5上并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所述紧固螺栓处于松开状态时,所述手托6可受力沿所述支撑杆5上下移动,在患儿疲累时,可支撑患儿的手臂,减轻患儿的活动强度。
26.两根所述支撑杆5之间连接有护腰8,所述护腰8包括腰带和对称连接于所述腰带左右两侧的固定带,所述腰带的两端可相互粘合从而形成护腰圈围绕于患儿腰部,两根所述固定带分别与两根所述支撑杆5可拆卸连接,具体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为:所述下杆朝向所述圈板的一侧设有挂环51,所述固定带可绑设于所述挂环51上。通过所述护腰8可在一定程度上束缚患儿的身体,避免患儿摔倒。
2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坐板4的右端和所述圈板1的右侧可以采用其它结构进行固定连接,只要可将所述坐板4稳定固定于所述圈板上即可。
28.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坐板4和所述便桶8之间可以采用其它具体的可拆卸结构,只要便于拆卸且连接稳定即可。
2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儿童用多功能输液架不仅结构简单、便于移动,可悬挂多种管路以及输液袋,而且手托和护腰结合可在患儿无力活动时提供支撑,避免患儿摔倒,此外,圈板和坐板结合方便患儿在劳累时休息,还可坐接大小便,减轻患儿腹部伤口压力,从而减轻患儿疼痛,实用性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