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进心肺复苏的气体振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5967发布日期:2021-12-25 01:31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进心肺复苏的气体振荡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进心肺复苏的气体振荡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用心肺复苏术中,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医护人员通常会对患者采用基础生命支持bls进行初步急救或现场急救,以使心搏骤停病人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获得最低限度的紧急供氧。然后进一步采用高级生命支持als进行二期复苏或高级生命维护,主要是利用器械和药物,建立有效的通气和循环,其中常用的器械就有高频正弦振荡通气机。
3.高频正弦振荡通气机是利用活塞泵或扬声器隔膜或其他机械装置的往返活动以推动气体振荡,将气体送入和“吹”出气道的一种医疗仪器。高频正弦通气以小于正常人机体的生理潮气量并以数倍于正常机体的呼吸频率来维持机体气体交换。
4.现有的气体振荡装置的气体开关一般由电子器件触发来实现开与关,从而保障通气的流畅性配合,但是这种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用机械结构与电子线路配合,总体设计复杂,且电子元件存在失效的风险,将导致气体开关不能动作或做出错误动作。
5.为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084056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体振荡装置及医疗器械,它包括了包括机体,机体上设置有气体腔室、导气件、驱动机构、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气体腔室内固定有用于封盖进气口的进气弹性件,进气弹性件靠近气体腔室的一侧固定有进气压板,气体腔室的外壁上还固定有用于封盖出气口的出气弹性件,出气弹性件远离气体腔室的一侧固定有出气压板。在使用时,利用驱动机构驱动导气件在气体腔室内滑动,导气件在气体腔室内向下滑动时进气弹性件向气体腔室一侧发生变形,使进气管路与气体腔室连通,导气件在气体腔室内向上滑动时出气弹性件向气体腔室外侧方向发生变形,使出气管路与气体腔室连通。通过上述过程实现气体振荡装置进气和出气的过程,从而避免了由软件控制开关导致的失效风险。但是该装置中,利用进气弹性件和出气弹性件产生形变,以使对应的气体通道打开,存在进气和出气量控制精度不高的缺陷。弹性件时间一长容易发生记忆效应,将会发生漏气的状况,并且弹性件设置在装置内部,发生故障时不便察觉,也不利于后期维修更换零件。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进心肺复苏的气体振荡装置,它具有方便更换通气开关,以控制通气量,方便维修的特点。
7.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8.一种增进心肺复苏的气体振荡装置,包括机体、阀盖和驱动装置,阀盖的内部设有气体腔室,阀盖上设有与气体腔室连通的两个气流孔道,机体内设有缸筒以及位于缸筒内的导气装置,机体和阀盖之间设有隔离膜,在阀盖外设有两根分别与两个气流孔道连通的导管,两根导管上分别设有通气方向相反的单向阀。
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原理在于:取消了原有内置的弹性件的通气开关装置,而是在装置之外设置两个单向阀,用于控制进气和出气的开关。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1、采用外置式的单向阀作为进气和出气的开关,方便更换不同的单向阀以调节通气量的大小,有利于监控通气情况;2、当通气开关出现损坏时,便于及时更换;3、取消了弹性件和弹性件上的压板,减少了阀盖上的开孔数量,降低了阀盖的高度,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1.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进心肺复苏的气体振荡装置外部结构示意图。
12.附图2为图1的爆炸示意图。
13.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阀盖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4.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隔离膜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5.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增进心肺复苏的气体振荡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16.附图6为图5中驱动装置和导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机体;2、阀盖;3、驱动装置;4、气体腔室;5、气流孔道;6、缸筒;7、隔离膜;8、转接头;9、导管;10、单向阀;11、安装孔;12、密封环;13、环形凸起;14、凸环;15、偏心轴;16、连杆;17、活塞;18、通孔;19、垫片;2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增进心肺复苏的气体振荡装置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19.如图1、图2、图5所示,一种增进心肺复苏的气体振荡装置,包括机体1、阀盖2和驱动装置3,阀盖2的内部设有气体腔室4,阀盖2上设有与气体腔室4连通的两个气流孔道5,机体1内设有缸筒6以及位于缸筒6内的导气装置,机体1和阀盖2之间设有隔离膜7,在阀盖2外设有两根分别与两个气流孔道5连通的导管9,两根导管9上分别设有通气方向相反的单向阀10。
20.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导气装置为活塞机构,驱动装置3为正弦驱动机构,机体1的中部设有缸筒6,活塞17机构在正弦驱动机构的带动下在缸筒6内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隔离膜7在气体腔室4内回落或鼓起,实现气体腔室4内气体的压力正弦曲线式的变化,从而将外部气体从一根气管吸入并从另一根气管排出,产生反复的气体振荡。由于两个气管上分别安装了两个进气方向相反的单向阀10,可以实现气流的单向吸入和排出,避免气体流动产生涡流或回流,使整个气体振荡装置运行平稳,噪音小。本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外置式的单向阀10作为进气和出气的开关,方便更换不同的单向阀10以调节通气量的大小,有利于监控通气情况;并且当作为通气开关的单向阀10出现损坏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更换。另外,在本方案中,取消了弹性件和弹性件上的压板,减少了阀盖2上的开孔数量,也降低了阀盖2的高度,不仅结构简单,也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21.进一步地,气流孔道5的外部均设有转接头8,导管9通过转接头8与气流孔道5连通。
2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转接头8为l型转接头8,在一端设有螺纹,可以与阀盖2上的两
个气流孔道5螺纹连接,另一端为内丝宝塔接头,与导管9套接。单向阀10的两端均采用宝塔接头与导管9套接。隔离膜7为厚度较薄的乳胶薄片,厚度为2

5mm。隔离膜7的中部与活塞17的顶部连接,以便活塞17在往复运动时,能够带动隔离膜7鼓起或回落。
23.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机体1、阀盖2和隔离膜7上均对应设有安装孔11,并在安装孔11处通过螺栓20将隔离膜7固定在与机体1和阀盖2之间。在本技术方案中,取消了现有技术中利用密封环12将隔离膜7边缘压入机体1边缘凹槽的设计,而是利用机体1和阀盖2的接触面将隔离膜7的边缘压紧,增大了接触面积,提高了密封性,同时也降低了开模成本。由于活塞17与缸筒6的摩擦运动而产生的大量热质,这些热质极易与缸筒6内壁的润滑油分解而产生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通过隔离膜7实现有害气体与气体腔室4隔离,防止有害气体输出到排气导管9中。
24.进一步地,机体1的结构为立式或卧式,以便将本装置放置到不同高度的机箱内。如图1所示,机体1的结构为立式;如图5所示,机体1的结构为卧式。
25.进一步地,如图4、图5所示,在阀盖2底部,气体腔室4的外侧边缘设有密封环12,隔离膜7上设有与气体腔室4内侧边缘相对应的的环形凸起13,环形凸起13的外侧边缘向下凹陷,在凹陷的外边缘设有与密封环12相匹配的凸环14。将隔离膜7安装在阀盖2和机体1之间,密封环12能够压在隔离膜7上环形凸起13与凸环14之间的凹陷区域内,防止隔离膜7凸环14之外区域的气体进入气体通道内,起到更好的隔离密封效果。环形凸起13能够与气体腔室4内侧边缘贴合,在活塞17带动隔离膜7向上鼓起时,环形凸起13能够在隔离膜7与气体腔室4内侧边缘之间起到缓冲的作用。
26.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驱动装置3为电机,导气装置包括偏心轴15、连杆16和活塞17;偏心轴15一端固定在轴座上,另一端与电机传动连接;连杆16的两端均设有轴孔,并在轴孔处分别与偏心轴15和活塞17铰接; 隔离膜7的中部设有通孔18,通孔18的顶部放置有垫片19,隔离膜7通过螺栓20穿过垫片19与活塞17的顶部连接。用垫片19将通孔18封闭,同时增大了螺栓20与隔离膜7的接触面积,防止隔离膜7脱落。
27.活塞17为空心的塞体,有助于减轻装置的重量。在活塞17和缸体之间还设置有胶衬套,起到填充和密封作用。
28.偏心轴15包括左、中、右三段,中段轴体与左右两段轴体的轴线平行而不重合;连杆16的一端轴孔套装在中段轴体上,以便偏心轴15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连杆16和活塞17产生往复运动。在活塞17的往复带动下,隔离膜7回落、鼓起,从而分别将气体吸入、排出气体腔室4内,在导管9输出端形成正弦形压力变化的气体。高频正弦通气以小于正常人机体1的生理潮气量并以数倍于正常机体1的呼吸频率来维持机体1气体交换,正弦驱动机构的结构可以参照现有的用于产生正弦形压力变化的气体的装置。驱动装置3还可以采用专利号为cn208405645u,专利名称为一种气体振荡装置及医疗器械中所采用的驱动机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