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

文档序号:27793596发布日期:2021-12-04 11:1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脑血管,全称脑血管病。通常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两大类。脑栓塞,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脑血管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又叫小中风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其病因与脑动脉硬化有关,是脑组织短暂性、缺血性、局灶性损害所致的功能障碍。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形成的血凝块堵塞而发病。
3.但是,现有的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在实际的造影检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操作不便的地方,一方面,由于现有的一些造影支撑装置的结构大多数都是不可拆卸的,进而就无法很好的适配不同患者的头型和头的大小,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造影支撑装置,在运用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夹紧固定患者头部,容易造成固定过紧或过松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4.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在实际的造影检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操作不便的地方,一方面,由于现有的一些造影支撑装置的结构大多数都是不可拆卸的,进而就无法很好的适配不同患者的头型和头的大小,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造影支撑装置,在运用过程中无法很好的夹紧固定患者头部,容易造成固定过紧或过松的情况,进而降低了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移动板和枕垫,所述底座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转动架,所述固定转动架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一端与第二蜗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蜗杆在远离第一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底座的顶面设置有移动滑槽,所述移动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悬挂架,所述悬挂架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齿轮,所述悬挂架的顶端与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所述阻尼转轴的外壁与定位卡板活动连接,所述定位卡板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调向转轴,所述调向转轴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定位卡杆,所述移动板的内部设置有穿孔,所述移动
板的内部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套管,所述升降套管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杆,所述连接支杆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外壁与固定垫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板的一侧面设置有滑动槽。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移动齿轮的个数有两个,两个移动齿轮处于同一轴线上,且两个移动齿轮的外壁分别与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的外壁活动连接,两个移动齿轮的外壁接均与一个悬挂架活动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每个悬挂架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移动板,每个移动板的内部均开设有穿孔,两个穿孔处于同一轴线上,穿孔的侧视截面形状为矩形。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升降套管位于移动板的一侧面中轴线位置,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滑槽的顶面中间位置,移动滑槽位于底座的顶面中间位置,旋转把手的一端贯穿挡板的内部与连接杆固定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阻尼转轴的个数有两个,两个阻尼转轴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一个定位卡板,定位卡板在远离阻尼转轴的一端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一个调向转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支杆的个数有两个,两个连接支杆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一个活动轴,每个活动轴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垫,固定垫的正视截面形状为弧线形。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枕垫的材质为海绵材质,枕垫的底面中间位置与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垫的材质海绵材质,定位卡杆的侧视截面形状为弧线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通过活动连接在底座内部底面的固定转动架和与之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蜗杆以及与第一蜗杆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蜗杆,这样医护人员就可以借助旋转把手来间接地带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进行转动,进而就可以带动其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移动齿轮进行转动,这样就方便医护人员控制两个移动板位置,进而也就方便医护人员控制两个固定垫来夹持住不同宽度的患者头部,通过与两个固定垫活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支杆和与连接支杆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块以及与连接块顶端活动连接在一起的升降杆和与之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升降套管,这样就方便医护人员控制两个固定垫的高度,以方便更好的贴合患者的头部,进一步的提高患者使用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的正视内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的侧视内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的俯视内部细节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

阻尼转轴;2

活动轴;3

枕垫;4

移动齿轮;5

第一蜗杆;6

第二蜗杆;7
‑ꢀ
固定转动架;8

连接杆;9

连接支杆;10

升降套管;11

连接块;12

移动滑槽;13

悬挂架;14

穿孔;15

旋转把手;16

定位卡杆;17

定位卡板;18

支撑杆;19

挡板;20

滑动槽;21

移动板;22

底座;23

调向转轴;24

升降杆;25

固定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包括底座 22、移动板21和枕垫3,底座22的内部底面固定连接有固定转动架7,固定转动架7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一蜗杆5,第一蜗杆5的一端与第二蜗杆6固定连接,主要用于带动移动齿轮4进行转动,第二蜗杆6在远离第一蜗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连接杆8 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把手15,方便医护人员转动底座2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19,底座22的顶面设置有移动滑槽12,移动滑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悬挂架13,悬挂架13 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移动齿轮4,主要用于带动移动板21进行移动,悬挂架13的顶端与移动板21固定连接,移动板21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阻尼转轴1,阻尼转轴1的外壁与定位卡板17活动连接,定位卡板17的一侧面活动连接有调向转轴23,调向转轴23的一端活动连接有定位卡杆16,移动板21的内部设置有穿孔14,主要用于方便枕垫3穿出,移动板21的内部顶面固定连接有升降套管10,升降套管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升降杆24,升降杆24的底端活动连接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杆9,连接支杆9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活动轴2,便于调整固定垫25的朝向角度,活动轴2的外壁与固定垫25固定连接,移动板21的一侧面设置有滑动槽20,方便连接支杆9进行升降。
23.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和图4,移动齿轮4的个数有两个,两个移动齿轮4处于同一轴线上,且两个移动齿轮4的外壁分别与第一蜗杆5和第二蜗杆6的外壁活动连接,两个移动齿轮4的外壁接均与一个悬挂架13活动连接,进而方便带动移动板21进行移动,每个悬挂架13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移动板21,每个移动板21的内部均开设有穿孔 14,两个穿孔14处于同一轴线上,穿孔14的侧视截面形状为矩形,便于枕垫3两端穿出,升降套管10位于移动板21的一侧面中轴线位置,支撑杆1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移动滑槽12 的顶面中间位置,移动滑槽12位于底座22的顶面中间位置,旋转把手15的一端贯穿挡板19的内部与连接杆8固定连接,阻尼转轴1的个数有两个,主要用于方便控制定位卡杆16的位置,两个阻尼转轴1的外壁均活动连接有一个定位卡板17,定位卡板17在远离阻尼转轴1的一端中间位置活动连接有一个调向转轴23,连接支杆9的个数有两个,两个连接支杆9的一端均活动连接有一个活动轴2,每个活动轴2的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一个固定垫25,固定垫25的正视截面形状为弧线形,枕垫3的材质为海绵材质,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枕垫3的底面中间位置与支撑杆18的顶端固定连接,固定垫25的材质海绵材质,定位卡杆16的侧视截面形状为弧线形,便于更好地贴合患者的头部弧线。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神经外科脑血管造影支撑装置,包括1

阻尼转轴; 2

活动轴;3

枕垫;4

移动齿轮;5

第一蜗杆;6

第二蜗杆;7

固定转动架;8

连接杆; 9

连接支杆;10

升降套管;11

连接块;12

移动滑槽;13

悬挂架;14

穿孔;15

旋转把手;16

定位卡杆;17

定位卡板;18

支撑杆;19

挡板;20

滑动槽;21

移动板;22
‑ꢀ
底座;23


向转轴;24

升降杆;25

固定垫。
25.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患者加固头部放置在枕垫3上后,通过活动连接在底座22内部底面的固定转动架7和与之活动连接在一起的第一蜗杆5以及与第一蜗杆5 固定连接在一起的第二蜗杆6,然后,医护人员就可以通过旋转把手15来间接带动第一蜗杆5和第二蜗杆6进行转动,进而就可以带动其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移动齿轮4进行转动,进而就可以控制两个移动板21位置,这样就可以控制两个固定垫25来夹持住不同宽度的患者头部,然后,患者就可以根据不同患者的头的大小来通过与两个固定垫25活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支杆9和与连接支杆9一端活动连接在一起的连接块11以及与连接块11 顶端活动连接在一起的升降杆24和与之螺纹连接在一起的升降套管10来调节固定垫25 的高度,即可更好地贴合患者的头部。
27.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