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

文档序号:28008127发布日期:2021-12-15 08:24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


背景技术:

2.行走康复设备是脚部受到损伤的病人在恢复后,进行脚部行走功能训练的设备,但是现有的康复助行走装置大都设置有对患者的身体进行固定的固定结构,然而大多数固定结构都存着结构复杂以及使用不便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患者上、下装置不便,容易摔跤;患者在锻炼过程中没有实时提供有效防护,在康复训练行走过程中容易意外摔跤,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具体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4.一种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包括:
5.支撑助行件,其包括支撑件、行走件和控制器,所述行走件包括一用于训练的跑带,该跑带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6.竖向支撑移动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撑助行件上,所述竖向支撑移动件包括旋转支撑部件、竖向支撑杆和竖向悬吊件,所述旋转支撑部件间歇性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竖向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部件上,所述竖向悬吊件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所述竖向悬吊件上设置有一用于保护患者的安全带,该安全带上下高度可调。
7.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总体支撑板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一端面上。
8.优选的,所述行走件包括行走支撑板、加强支撑杆、主动辊、从动辊、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行走电机、跑带和行走踏板,所述行走支撑板和所述行走电机均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上,所述加强支撑杆、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均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板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设置在所述主动辊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设置在所述行走电机上。
9.优选的,两根所述行走支撑板相互平行,所述加强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行走支撑板上;所述主动辊两端分别贯穿设置在两根所述行走支撑板一端,所述从动辊两端分别贯穿设置在两根所述行走支撑板另一端上;所述跑带套装在所述主动辊和所述从动辊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辊一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设置在所述行走电机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二锥形齿轮和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啮合。
10.优选的,所述旋转支撑部件包括旋转支撑板和旋转动力件,所述旋转支撑板转动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上,所述竖向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板,所述旋转动力件与所述旋转支撑板传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竖向悬吊件包括悬吊支撑杆、悬吊支撑板和悬吊动力件,所述悬吊支
撑杆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上,所述悬吊支撑板设置在所述悬吊支撑杆上,所述悬吊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悬吊支撑板上;所述悬吊支撑杆一端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另一端上,两个所述悬吊支撑杆与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杆逐一对应;所述悬吊支撑板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悬吊支撑杆上。
12.优选的,所述悬吊动力件包括微型卷扬机、转向轮、悬吊绳和所述安全带,所述微型卷扬机和所述转向轮均设置在所述悬吊支撑板上,所述悬吊绳设置在所述微型卷扬机上,所述安全带设置在所述悬吊绳上,所述微型卷扬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13.优选的,所述竖向支撑移动件还包括竖向传动件和竖向移动件,所述竖向传动件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部件上,所述竖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传动件上。
14.优选的,还包括为患者提供扶手作用的左右前后移动件,所述左右前后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件上。
15.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康复成本低、站立康复训练和行走康复训练效果佳,能够直接将患者从轮椅上转移至所述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上,能够使患者自我独立进行康复训练。
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后侧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设备前端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设备侧视图。
21.其中:1

总体支撑板,2

支撑柱,4

行走支撑板,6

主动辊,7

从动辊,8

第一锥形齿轮,9

第二锥形齿轮,10

行走电机,11

跑带,12

行走踏板,13

竖向支撑杆,14

第一推力球轴承,15

第二推力球轴承,16

旋转支撑板,18

前后支撑钩,20

旋转电机,22

转动固定板,23

竖向丝杆,24

竖向电机,25

竖向移动管,26

竖向随动管,27

悬吊支撑杆,28

悬吊支撑板,29

微型卷扬机,30

转向轮,31

悬吊绳,32

安全带,33

左侧伸缩杆,35

左右电机,36

前后伸缩母管,37

前后伸缩公管,39

前后电机,40

前后丝杆,41

握持件,49

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22.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24.根据图1

图3所示,一种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包括支撑助行件、竖向
支撑移动件和左右前后移动件,所述竖向支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撑助行件上,所述左右前后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移动件上。所述支撑助行件包括支撑件、行走件和控制器49,所述行走件和所述控制器49均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支撑件包括总体支撑板1和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1上。所述总体支撑板1呈矩形板状,所述总体支撑板1一端面上设置有弧形长条贯穿孔,所述弧形长条贯穿孔圆心角大于90度。所述支撑柱2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1一端面上,所述支撑柱2设置有六根,六根所述支撑柱2均匀分布固定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1上。
25.所述行走件包括行走支撑板4、加强支撑杆、主动辊6、从动辊7、第一锥形齿轮8、第二锥形齿轮9、行走电机10、跑带11和行走踏板12,所述行走支撑板4和所述行走电机10均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1上,所述加强支撑杆、所述主动辊6和所述从动辊7均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板4上,所述第一锥形齿轮8设置在所述主动辊6上,所述第二锥形齿轮9设置在所述行走电机10上,所述行走电机10与所述控制器49电连接。所述行走支撑板4呈矩形板状,所述行走支撑板4设置有两根,两根所述行走支撑板4相互平行。所述加强支撑杆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根所述行走支撑板4上,所述加强支撑杆设置有三根,三根所述加强支撑杆均匀分布固定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板4上。所述主动辊6两端分别贯穿设置在两根所述行走支撑板4一端,所述从动辊7两端分别贯穿设置在两根所述行走支撑板4另一端上。
26.所述跑带11套装在所述主动辊6和所述从动辊7上,并且所述跑带11亦套在所述加强支撑杆外部。所述第一锥形齿轮8固定设置在所述主动辊6一端,所述第二锥形齿轮9设置在所述行走电机10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二锥形齿轮9和所述第一锥形齿轮8啮合。当行走电机10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锥形齿轮9、第一锥形齿轮8、主动辊6带动所述跑带11围绕主动辊6和从动辊7滚动,进而对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所述行走踏板12设置在所述行走支撑板4一侧边上,并且所述行走踏板12位于所述跑带11和所述加强支撑杆之间,以提高跑带11支撑强度。所述控制器49能够控制所有电机的转动。
27.所述竖向支撑移动件包括旋转支撑部件、竖向支撑杆13、竖向传动件、竖向移动件和竖向悬吊件,所述旋转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1上,所述竖向支撑杆13和所述竖向传动件均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部件上,所述竖向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传动件上,所述竖向悬吊件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13上。
28.所述旋转支撑部件包括第一推力球轴承14、第二推力球轴承15、旋转支撑板16、旋转动力件和前后支撑钩18,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和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15均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1上,所述旋转支撑板16设置在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上,所述旋转动力件和所述前后支撑钩18均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板16上。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外径小于所述弧形长条贯穿孔半径,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一端面固定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1另一端面上,并且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轴线与所述弧形长条贯穿孔圆心重合。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15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结构相同,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15一端面固定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1一端面上,并且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15轴线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轴线重合。所述旋转支撑板16半径大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外径,所述旋转支撑板16一端面设置在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另一端面上。
29.所述旋转动力件包括第一齿轮、旋转电机20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总体支撑板1上,所述旋转电机20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板16上,所述第二齿轮设置在所述
旋转电机20上。所述第一齿轮齿宽小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厚度,所述第一齿轮齿顶圆半径小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内径,所述第一齿轮轴线与所述第一推力球轴承14轴线重合。所述旋转电机20与所述控制器49电连接,所述旋转电机20转轴贯穿所述旋转支撑板16,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电机20转轴上,并且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当旋转电机20转动时将带动所述第二齿轮转动,由于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使得所述第二齿轮围绕所述第一齿轮周向转动,进而使旋转支撑板16周向转动。所述前后支撑钩呈直角板状,所述前后支撑钩一直角板穿过所述弧形长条贯穿孔后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板16上,所述前后支撑钩另一直角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推力球轴承15另一端面上,以防止旋转支撑板16上重力失衡时发生倾倒。
30.所述竖向支撑杆13一端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板16上,所述竖向支撑杆13另一端设置有转动固定板22,所述转动固定板22用于稳定和支撑所述竖向传动件周向转动。所述竖向支撑杆13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杆13沿横向分布,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杆13上连接有稳定增强杆,所述稳定增强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稳定增强杆在所述竖向支撑杆13上均匀分布,所述稳定增强杆能够增加所述竖向支撑杆13稳定性。
31.所述竖向传动件包括竖向丝杆23、竖向蜗轮、竖向蜗杆和竖向电机24,所述竖向丝杆23和所述竖向电机24均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板16上,所述竖向蜗轮设置在所述竖向丝杆23上,所述竖向蜗杆设置在所述竖向电机24上,所述竖向电机24与所述控制器49电连接。所述竖向丝杆23一端垂直设置在所述旋转支撑板16上,所述竖向丝杆23另一端设置在所述转动固定板22上,使得所述竖向丝杆23能够沿周向自由转动。所述竖向蜗轮套装在所述竖向丝杆23一端上,并且所述竖向蜗轮与所述竖向蜗杆啮合,当竖向电机24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竖向蜗杆和所述竖向蜗轮带动所述竖向丝杆23周向转动。
32.所述竖向传动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向传动件与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杆13逐一对应。所述竖向移动件包括竖向移动管25和竖向随动管26,所述竖向移动管25设置在所述竖向传动件上,所述竖向随动管26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管25上。所述竖向移动管25内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竖向移动管25套装在所述竖向丝杆23上,并且所述第一内螺纹与所述竖向丝杆23配合。所述竖向移动管25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竖向移动管25与两个所述竖向丝杆23逐一对应。所述竖向随动管26水平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竖向移动管25上。所述竖向丝杆23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竖向移动管25带动所述竖向随动管26竖向移动。
33.作为可选的,还包括为患者提供扶手作用的左右前后移动件,在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可以为患者提供手部的支撑点,以辅助患者保持平衡,所述左右前后移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件上,左右前后移动件包括:
34.左右前后移动件包括左右移动件、前后移动件和握持件41,左右移动件设置在竖向移动件上,前后移动件设置在左右移动件上,握持件41设置在前后移动件上。左右移动件包括左侧伸缩杆33、右侧伸缩杆、左右电机35和左右齿轮,左侧伸缩杆33、右侧伸缩杆和左右电机35均设置在竖向随动管26上,左右齿轮设置在左右电机35上。左侧伸缩杆33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齿条,左侧伸缩杆33一端从竖向随动管26一端插入管内。右侧伸缩杆一端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齿条,右侧伸缩杆一端从竖向随动管26另一端插入管内,并且第二齿条与第一齿条相对应。左右电机35与控制器49电连接,左右电机35转轴贯穿竖向随动管26侧壁,左右齿轮设置在左右电机35转轴上,并且左右齿轮分别与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当
左右电机35转动时能够通过左右齿轮、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带动左侧伸缩杆33和右侧伸缩杆缩入和伸出竖向随动管26,进而带动前后移动件在患者左右方向靠近和远离,以实现最佳康复训练效果。
35.所述前后移动件包括前后伸缩管和前后传动件,所述前后伸缩管设置在所述左右移动件上,所述前后传动件设置在所述竖向移动件上。所述前后伸缩管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前后伸缩管逐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左侧伸缩杆33和所述右侧伸缩杆上。所述前后伸缩管包括前后伸缩母管36和前后伸缩公管37,所述前后传动件包括电机固定板、前后电机39和前后丝杆40,所述电机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随动管26上,所述前后电机39设置在所述电机固定板上,所述前后丝杆40设置在所述前后电机39上,所述前后电机39与所述控制器49电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随动管26一端上。所述前后丝杆40一端先后贯穿所述左侧伸缩杆33和所述电机固定板后连接在所述前后电机39转轴上,所述前后丝杆40另一端穿入所述前后伸缩母管36后嵌装在所述前后传动管内,并且所述前后丝杆40与所述第二内螺纹配合。当前后电机39转动时能够通过所述前后丝杆40和所述前后传动管带动所述前后伸缩公管37在所述前后伸缩母管36内往复移动,进而实现前后方向伸长和收缩。
36.所述竖向悬吊件包括悬吊支撑杆27、悬吊支撑板28和悬吊动力件,所述悬吊支撑杆27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13上,所述悬吊支撑板28设置在所述悬吊支撑杆27上,所述悬吊动力件设置在所述悬吊支撑板28上。所述悬吊支撑杆27一端水平固定设置在所述竖向支撑杆13另一端上,所述悬吊支撑杆27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悬吊支撑杆27与两个所述竖向支撑杆13逐一对应。所述悬吊支撑板28水平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悬吊支撑杆27上。所述悬吊动力件包括微型卷扬机29、转向轮30、悬吊绳31和安全带32,所述微型卷扬机29和所述转向轮30均设置在所述悬吊支撑板28上,所述悬吊绳31设置在所述微型卷扬机29上,所述安全带32设置在所述悬吊绳31上,所述微型卷扬机29与所述控制器49电连接。所述悬吊绳31通过所述转向轮30悬吊在所述悬吊支撑板28上,所述安全带32为防坠安全带。
37.患者需要训练时,通过旋转支撑部件和安全带32能够直接将患者从轮椅上转移至所述助于提升免疫力的医疗康复设备上,训练结束时,则进行反向转移,避免患者上下康复设备困难,同时,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时戴上所述安全带32即能防止跌倒,又能通过所述微型卷扬机29向上提升作用,降低行走自重,提高行走训练效果。
38.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