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5086发布日期:2022-01-19 13:5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下腿骨折术后护理人员需要测定期对患者的下腿腿围进行测量,对下腿进行测量时,一般需要对下腿的特定位置进行测量,例如测量下腿髌骨上方15cm,髌骨下方10cm的位置,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测量位置的准确,一般医护人员需要用标记笔对被测位置进行标记,导致患者的体表清洁麻烦。例如,一种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医用长度测量尺卷”,其公告号cn208808480u,包括:通过易撕线连接在一起的若干根测量尺;用于存放所述若干根测量尺的盒体;安装在所述盒体内的芯轴;其中,所述芯轴上套装有阻尼组件,其上缠绕所述若干根测量尺。该实用新型具有易撕线连接的若干无菌测量尺,拽取容易,无需消毒,既减轻了护士的劳动强度,又避免发生交叉感染。但是该方案在测量骨折术后患者时,需要对被测位置进行标记,导致患者清洗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测量时不需要对患者进行标记,避免患者清洗麻烦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单元、以第一测量单元为基准的第二测量单元以及以第二测量单元为基准的第三测量单元,第一测量单元、第二测量单元以及第三测量单元均设有刻度线,第二测量单元与第一测量单元连接,第三测量单元与第二测量单元连接。本方案中第一测量单元用于测量髌骨宽度,以髌骨最宽处为基准,使用第二测量单元向上15cm或向下10cm定位第三测量单元,通过第三测量单元测量腿围,本方案定位精确,避免对患者下腿进行标记,杜绝了清洗麻烦的问题。
6.作为优选,第一测量单元包括设有第一刻度线的主尺、连接在主尺一侧的第一卡头、活动部以及与活动部连接的第二卡头,活动部沿第一刻度线方向与主尺滑动连接。第一卡头与第二卡头卡在髌骨两侧方便定位髌骨最宽位置。
7.作为优选,还包括丝杆,主尺沿第一刻度线方向设有滑槽,活动部一侧设有螺纹,活动部设有螺纹的一侧设置在滑槽中,主尺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安装孔,丝杆设置在安装孔中与主尺转动连接,丝杆与活动部的螺纹啮合。转动丝杆带动活动部相对主尺滑动,避免直接接触主尺和活动部,防止主尺和活动部受汗渍腐蚀。
8.作为优选,第二测量单元包括第二收卷机构、设有第二刻度线的第二软尺以及第二测量头,第一测量单元设有腔体,第二收卷机构安装在腔体中,第二软尺一端与第二收卷机构连接,另一端穿出腔体与第二测量头连接,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设置在第二测量头中部。使用时,第二软尺从第一测量单元中拉出,测量完毕通过第二收卷机构带动第二软尺收回第一测量单元中,收纳方便。
9.作为优选,第三测量单元包括第三收卷机构、设有第三刻度线的第三软尺以及第三测量头,第三测量头设有空腔,第三收卷机构设置在第三测量头的空腔中,第三软尺一端与第三收卷机构连接,另一端穿出空腔与第二测量单元连接。测量腿围时,第三软尺从第三测量头中拉出,测量完毕通过第三收卷机构带动第三软尺收回第三测量头中,收纳方便。
10.作为优选,第一测量单元设有与第二测量头相适配的凹槽,凹槽与第二测量头分别设有中相互吸引的磁铁。使用完毕后,第二测量头吸附至凹槽中,通过磁力连接防止其窜动。
11.作为优选,第二测量头设有与第三测量头相适配的凹槽,凹槽与第三测量头分别设有相互吸引的磁铁。使用完毕后,第三测量头吸附至第二测量头的凹槽中,通过磁力连接防止其窜动。
12.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定位髌骨最宽处,测量精确;(2)无需标记,避免清洗麻烦问题;(3)收纳方便,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测量头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第一测量单元1-1、主尺1-2、活动部1-3、第一卡头1-4、第二卡头1-5、丝杆2、第二测量单元2-1、第二软尺2-2、第二测量头3、第三测量单元3-1、第三软尺3-2、第三测量头3-3、第三收卷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8.如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测量装置,包括第一测量单元1、以第一测量单元为基准的第二测量单元2以及以第二测量单元为基准的第三测量单元3。第一测量单元包括设有第一刻度线的主尺1-1、连接在主尺一侧的第一卡头1-3、活动部1-2以及与活动部连接的第二卡头1-4,主尺沿第一刻度线方向设有滑槽,活动部一侧设有螺纹,活动部设有螺纹的一侧设置在滑槽中与主尺滑动配合,主尺设有贯穿其两侧面的安装孔,安装孔中转动连接有丝杆1-5,丝杆与活动部的螺纹啮合,转动丝杆带动活动部相对主尺滑动,避免直接接触主尺和活动部,防止主尺和活动部受汗渍腐蚀。活动部设有方便读数的指示标记,当第一卡头、第二卡头贴合时,指示标记直线第一刻度线的零刻度。主尺还设有把手,把手可设有防滑纹路,便于把持。活动部可增加游标刻度,与主尺形成类似游标卡尺结构,精度可按需设置,以提升测量精确性。
19.第二测量单元包括第二收卷机构(图中未画出)、设有第二刻度线的第二软尺2-1以及第二测量头2-2,第一测量单元的活动部设有腔体,第二收卷机构安装在腔体中,第二收卷机构设有弹簧卷轴,具有拉伸收卷功能。第二软尺一端与第二收卷机构连接,并卷绕在第二收卷机构上,另一端穿出腔体与第二测量头连接,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设置在第二测
量头中部。使用时,第二软尺从第一测量单元中拉出,测量完毕通过第二收卷机构带动第二软尺收回第一测量单元中,收纳方便。作为优选,第一测量单元的活动部设有与第二测量头相适配的凹槽,凹槽与第二测量头分别设有中相互吸引的磁铁。使用完毕后,第二测量头吸附至凹槽中,通过磁力连接防止其窜动。凹槽边缘设有方便读数的指示标记,用于读取第二软尺拉伸出的长度。
20.第三测量单元包括第三收卷机构3-3、设有第三刻度线的第三软尺3-1以及第三测量头3-2,第三测量头中部设有空腔,第三收卷机构设置在第三测量头的空腔中,第三软尺一端与第三收卷机构连接,另一端穿出空腔与第二测量单元连接,第三软尺从第二测量头伸出的位置为第二刻度线的零刻度位置。测量腿围时,第三软尺从第三测量头中拉出,测量完毕通过第三收卷机构带动第三软尺收回第三测量头中,收纳方便。作为优选,第二测量头设有与第三测量头相适配的凹槽,凹槽与第三测量头分别设有相互吸引的磁铁。使用完毕后,第三测量头吸附至第二测量头的凹槽中,通过磁力连接防止其窜动。
21.本方案使用时,旋转丝杆张开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至合适位置,将第一卡头和第二卡头卡至患者髌骨处,旋转丝杆调节第一卡头、第二卡头恰好贴合髌骨两侧,调平主尺,将第二测量头下拉至第二软尺读数为10cm,拉出第三测量头测量腿围,同理可知向上15cm。本方案中第一测量单元用于测量髌骨宽度,以髌骨最宽处为基准,使用第二测量单元向上15cm或向下10cm定位第三测量单元,通过第三测量单元测量腿围,本方案定位精确,避免对患者下腿进行标记,杜绝了清洗麻烦的问题,定位髌骨最宽处,测量精确,收纳方便,方便快捷。
22.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