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恢复医疗工具

文档序号:28290714发布日期:2021-12-31 22:39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恢复医疗工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肤恢复医疗工具。


背景技术:

2.皮肤创伤愈合是指由于遭受外力作用,皮肤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包括各种组织的再生和肉芽组织增生、瘢痕组织形成的复杂组合,表现出各种过程的协同作用,最轻度的创伤仅限于皮肤表皮层。
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目前各医院在治疗外科或美容皮肤时,皆没有专门的工具,而在皮肤上施药时一般皆采用摄子夹棉花球于皮肤上擦试。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肤恢复医疗工具,设置了弹性杆、转动块、定位孔以及防护盒,转动块与治疗杆发生转动,当转动块转动到防护盒的顶部时,即弹性杆的一端到达定位孔的竖直上方时,撤去作用在弹性杆向上的拉力,弹簧恢复形变,弹性杆的一端竖直进入到定位孔内,此时可对防护盒固定在治疗杆上,即对喷洒盒进行防护,避免治疗杆的表面受到污染,按摩头对着涂抹区域,由微型马达驱动着按摩头对烫伤区域按摩,便于药物涂抹的更加均匀,帮助皮肤恢复,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皮肤恢复医疗工具,包括治疗杆,所述治疗杆的顶端表面嵌入设置有喷洒开关,所述治疗杆的顶端表面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与治疗杆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所述治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盒;
6.所述喷洒盒的外部匹配设置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顶端设置有防滑推块,所述防滑推块的一侧设有定位孔,所述转动块的一端设有凹孔,所述凹孔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弹性杆,所述弹性杆的周向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挡块的顶端对应弹性杆的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性杆的一端与定位孔插接设置。
7.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凹孔的内腔顶端固定。
8.优选的,所述防护盒与治疗杆的尺寸匹配,且防护盒的内壁与喷洒盒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喷洒盒的一侧设置有喷洒头。
9.优选的,所述治疗杆的另一端表面嵌入设置有按钮,且治疗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套筒。
10.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部安装有微型马达,且套筒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按摩头,所述套筒的一端形状设置为椭圆形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套筒与治疗杆之间螺纹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弹性杆、转动块、定位孔以及防护盒,转动块与治疗杆发生转动,当转动块转动到防护盒的顶部时,即弹性杆的一端到达定位孔的竖直上方时,撤去作用在弹性杆向上的拉力,弹簧恢复形变,弹性杆的一端竖直进入到定位孔内,此时可对防护盒
固定在治疗杆上,即对喷洒盒进行防护,避免治疗杆的表面受到污染,按摩头对着涂抹区域,并按动按钮,由微型马达驱动着按摩头对烫伤区域按摩,便于药物涂抹的更加均匀,发挥药效,帮助皮肤恢复。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按摩头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块与防护盒连接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为:1、治疗杆;2、喷洒开关;3、喷洒盒;4、喷洒头;5、转动块;6、防护盒;7、防滑推块;8、按钮;9、套筒;10、微型马达;11、按摩头;12、凹孔;13、弹簧;14、弹性杆;15、挡块;1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9.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实施例,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肤恢复医疗工具,包括治疗杆1,治疗杆1的顶端表面嵌入设置有喷洒开关2,治疗杆1的顶端表面安装有转动块5,转动块5与治疗杆1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治疗杆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喷洒盒3;
21.喷洒盒3的外部匹配设置有防护盒6,防护盒6的顶端设置有防滑推块7,防滑推块7的一侧设有定位孔16,转动块5的一端设有凹孔12,凹孔12的内部嵌入设置有弹性杆14,弹性杆14的周向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挡块15,挡块15的顶端对应弹性杆14的外部套设有弹簧13,弹性杆14的一端与定位孔16插接设置。
22.如图3所示,弹簧13的一端与凹孔12的内腔顶端固定,便于实现弹性杆14的自动复位。
23.如图1所示,防护盒6与治疗杆1的尺寸匹配,且防护盒6的内壁与喷洒盒3的外表面贴合,喷洒盒3的一侧设置有喷洒头4,喷洒盒3内的药物由喷洒头4喷出,便于喷洒出恢复药物。
24.如图1所示,治疗杆1的另一端表面嵌入设置有按钮8,且治疗杆1的另一端连接有套筒9。
25.如图2所示,套筒9的内部安装有微型马达10,且套筒9的外表面设置有多个按摩头11,套筒9的一端形状设置为椭圆形结构,按摩头11放置在被烫伤区域,由微型马达10驱动着按摩头11对烫伤区域按摩,便于药物涂抹的更加均匀。
26.如图2所示,套筒9与治疗杆1之间螺纹连接,实现了套筒9的安装。
27.如图1

3所示,实施场景具体为:初始状态下,防护盒6装在喷洒盒3的外部,并向上拨动着弹性杆14,并带动着挡块15向上,由挡块15挤压着弹簧13,弹簧13产生弹性形变,这
时拨动着转动块5,转动块5与治疗杆1发生转动,当转动块5转动到防护盒6的顶部时,即弹性杆14的一端到达定位孔16的竖直上方时,撤去作用在弹性杆14向上的拉力,弹簧13恢复形变,弹性杆14的一端竖直进入到定位孔16内,此时可对防护盒6固定在治疗杆1上,即对喷洒盒3进行防护,避免治疗杆1的表面受到污染,使用时,取出防护盒6,当按动着喷洒开关2,喷洒盒3内的药物由喷洒头4喷出,喷洒药物作用在烧伤区域,随后将治疗杆1的另一端,即按摩头11对着涂抹区域,并按动按钮8,由微型马达10驱动着按摩头11对烫伤区域按摩,便于药物涂抹的更加均匀,发挥药效。
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29.参照说明书附图1

3,设置了弹性杆14、转动块5、定位孔16以及防护盒6,转动块5与治疗杆1发生转动,当转动块5转动到防护盒6的顶部时,即弹性杆14的一端到达定位孔16的竖直上方时,撤去作用在弹性杆14向上的拉力,弹簧13恢复形变,弹性杆14的一端竖直进入到定位孔16内,此时可对防护盒6固定在治疗杆1上,即对喷洒盒3进行防护,避免治疗杆1的表面受到污染,按摩头11对着涂抹区域,并按动按钮8,由微型马达10驱动着按摩头11对烫伤区域按摩,便于药物涂抹的更加均匀,发挥药效。
3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