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科用可调节托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01645发布日期:2021-12-15 07:3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科用可调节托手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治疗托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眼科用可调节托手架。


背景技术:

2.眼科的全称是“眼病专科”,是研究发生在视觉系统,包括眼球及与其相关联的组织有关疾病的学科。眼科一般研究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眼视光学,青光眼和视神经病变,白内障等多种眼科疾病。常见的眼科疾病有: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干眼症、交感性眼炎、夜盲症、失明、弱视、散光、沙眼、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结膜炎、老花眼、色盲、虹膜异色症、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视网膜脱落、近视、远视、针眼、雪盲症、霰粒肿、青光眼、飞蚊症等。眼科治疗过程中医生手臂容易疲劳,不利于眼科治疗。
3.现有的托手架可以对医生的小臂进行支撑,但是托手架的调节范围小,使用效果差。
4.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眼科用可调节托手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托手架可以对医生的小臂进行支撑,但是托手架的调节范围小,使用效果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眼科用可调节托手架,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顶部设有两个移动框,两个所述移动框底端均与支撑座顶端相接触,两个所述移动框相向的一侧均设有臂托,两个所述臂托相背的一侧均设有两个支架,四个所述支架一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臂托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架另一端分别延伸入相应位置的移动框内部,两个所述移动框内部均设有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一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支架,且两个所述转轴分别与相应位置的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内部设有移动机构。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正反螺纹杆、第一螺纹块、第二螺纹块以及两个连接板,所述第一螺纹块与第二螺纹块均活动套设在正反螺纹杆外周面,且所述第一螺纹块以及第二螺纹块均与正反螺纹杆螺纹连接。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连接板均位于正反螺纹杆顶部,且两个所述连接板底端分别与第一螺纹块以及第二螺纹块固定连接。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顶端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连接板顶端分别穿过相应位置的滑槽并与移动框固定连接。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移动框前侧均设有第一把手,两个所述转轴前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移动框前侧并与第一把手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框后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移动框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一侧设有第二把手,所述正反螺纹杆一端贯穿支撑座一侧并与第二把手固定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另一端与支撑座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臂托之间设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底端与支撑座顶端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4.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第二把手,从而带动正反螺纹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纹块与第二螺纹块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板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臂托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调节臂托的水平位置,转动第一把手,从而带动转轴转动,进而带动支架转动,从而带动臂托转动,调节臂托的垂直高度,臂托对医生小臂进行支撑,与现有技术相比,调节范围广,使用效果好,方便对医生小臂进行支撑。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6.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立体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立体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侧剖立体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框与臂托装配立体图;
21.图中:1支撑座、2移动框、3臂托、4转轴、5支架、6第一把手、7滑槽、8橡胶垫、9第二把手、10正反螺纹杆、11第一螺纹块、12第二螺纹块、1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示例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的描述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23.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示例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
述公知结构、方法、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24.参照说明书附图1

4,该实施例的一种眼科用可调节托手架,包括支撑座1,所述支撑座1顶部设有两个移动框2,两个所述移动框2底端均与支撑座1顶端相接触,两个所述移动框2相向的一侧均设有臂托3,臂托3对医生小臂进行支撑,两个所述臂托3相背的一侧均设有两个支架5,四个所述支架5一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臂托3固定连接,四个所述支架5另一端分别延伸入相应位置的移动框2内部,两个所述移动框2内部均设有转轴4,方便调节臂托3的高度,两个所述转轴4一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支架5,且两个所述转轴4分别与相应位置的支架5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1内部设有移动机构。
25.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正反螺纹杆10、第一螺纹块11、第二螺纹块12以及两个连接板13,所述第一螺纹块11与第二螺纹块12均活动套设在正反螺纹杆10外周面,且所述第一螺纹块11以及第二螺纹块12均与正反螺纹杆10螺纹连接。
26.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连接板13均位于正反螺纹杆10顶部,且两个所述连接板13底端分别与第一螺纹块11以及第二螺纹块12固定连接,方便带动移动框2水平移动。
2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1顶端开设有两个滑槽7,两个所述连接板13顶端分别穿过相应位置的滑槽7并与移动框2固定连接,连接板13穿过滑槽7限制第一螺纹块11与第二螺纹块12转动。
2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移动框2前侧均设有第一把手6,两个所述转轴4前端分别贯穿相应位置的移动框2前侧并与第一把手6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移动框2后端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移动框2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方便带动转轴4转动。
2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1一侧设有第二把手9,所述正反螺纹杆10一端贯穿支撑座1一侧并与第二把手9固定连接,所述正反螺纹杆10另一端与支撑座1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方便带动正反螺纹杆10转动。
3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臂托3之间设有橡胶垫8,所述橡胶垫8底端与支撑座1顶端固定连接,患者头部放在橡胶垫8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31.实施场景具体为:患者将头部放在橡胶垫8上,然后转动第二把手9,由于第二把手9与正反螺纹杆10固定连接,正反螺纹杆10与支撑座1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故第二把手9带动正反螺纹杆10转动,由于第一螺纹块11与第二螺纹块12均活动套设在正反螺纹杆10外周面,且第一螺纹块11以及第二螺纹块12均与正反螺纹杆10螺纹连接,连接板13穿过滑槽7限制第一螺纹块11与第二螺纹块12转动,故正反螺纹杆10带动第一螺纹块11与第二螺纹块12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板13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框2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由于两个转轴4分别与相应位置的移动框2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故两个移动框2带动两个转轴4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从而带动两个支架5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进而带动两个臂托3相向移动或相背移动,调节臂托3的水平位置,转动第一把手6,由于转轴4一端与移动框2通过轴承活动连接,转轴4另一端与第一把手6固定连接,故第一把手6带动转轴4转动,由于支架5固定套设在转轴4外周面,故转轴4带动支架5转动,从而带动臂托3转动,调节臂托3的垂直高度,臂托3对医生小臂进行支撑,调节范围广,使用效果好,方便对医生小臂进行支撑,当支架5偏转九十度时,支架5与移动框2接触,提高臂托3的稳定性,通过设置两组臂托3,进一步调节适应范围,通过设置橡胶垫8,患者头部放在橡胶垫8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通过设置两组支架5,提高臂托3的稳定性,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
中托手架的调节范围小,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32.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33.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4.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5.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