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心血管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8823发布日期:2021-11-25 11:32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心血管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心血管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其中,在一般的临床医学中,对于病患的呼吸特征的观察和护理是心血管护理的基础,心血管内科的病人因为疾病的干扰会突发性的停止呼吸,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而医护人员无法时时刻刻处于病患的身边观察病患的呼吸情况,并当遇到呼吸困难或停止立刻提供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急救方法。同时,口对口的人工呼吸是最快速有效的救治方法,这就造成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的接触造成交叉感染,而传统的人工呼吸器结构简单,需要人力按压气囊进行输氧作业,从患者的口鼻腔中注入空气来辅助患者的呼吸,容易使病患口鼻腔处于不舒服的状态,并且这种方式会造成病患的自主呼吸降低且需要在病患出现呼吸问题的表现后才能进行辅助呼吸。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心血管护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心血管护理在对于病患辅助呼吸措施不及时且无法时刻进行呼吸监测辅助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5.一种多功能心血管护理装置,包括包裹主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包裹主体上的按压调节装置,所述按压调节装置上设置有延伸出包裹主体两侧的用于绑定躯体的绑带组;
6.所述按压调节装置包括嵌套在所述包裹主体上胸部气囊组件和腹部气囊组件,以及充气装置,所述胸部气囊组件和所述腹部气囊组件均通过软管连接所述充气装置,且所述软管通过三通阀连接所述充气装置,所述腹部气囊组件内设置有用于监测所述腹部气囊组件的呼吸动作状态的监测装置,且所述监测装置将呼吸动作状态数据转换为控制所述充气装置向所述胸部气囊组件和腹部气囊组件循环充气的频率和幅度的指令信号。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绑带组包括从胸部气囊组件延伸至所述包裹主体两侧的第一固定带,以及从腹部气囊组件延伸出所述包裹主体两侧的第二固定带,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和所述第二固定带的第三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件,且所述第三固定带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所述第三固定带穿过所述包裹主体与人体肩部对应的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带。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胸部气囊组件和腹部气囊组件均包括囊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囊体内的同心套叠的多个环形气腔,所述软管从所述环形气腔的径向穿过,且独立连通每个环形气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裹主体的两侧设置有供所述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穿过的摁扣带。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充气装置包括微型气泵,且所述充气装置电性连接所述监测装置。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发明通过监测装置对病患呼吸时的腹胸腔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并通过绑带组将按压调节装置固定在人体的胸腔和腹部,用于对腹部和胸腔的起伏状态进行干涉,从而实现对病患呼吸状态的实时检测和辅助呼吸,避免现有的插管供氧和面罩供氧的无法准确判断需求时间和供养需求不及时的问题,通过配合患者的主动呼吸过程来提高患者的主动供氧需求。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0016]1‑
包裹主体;2

按压调节装置;3

绑带组;4

囊体;5

环形气腔;6

摁扣带;
[0017]
21

胸部气囊组件;22

腹部气囊组件;23

充气装置;24

软管;25

三通阀;31

第一固定带;32

第二固定带;33

第三固定带;34

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9]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心血管护理装置,包括包裹主体1,以及设置在包裹主体1上的按压调节装置2,按压调节装置2上设置有延伸出包裹主体1两侧的用于绑定躯体的绑带组3。
[0020]
按压调节装置2包括嵌套在包裹主体1上胸部气囊组件21和腹部气囊组件22,以及充气装置23,胸部气囊组件21和腹部气囊组件22均通过软管24连接充气装置23,且软管通过三通阀25连接充气装置23,腹部气囊组件22内设置有用于监测腹部气囊组件22的呼吸动作状态的监测装置,且监测装置将呼吸动作状态数据转换为控制充气装置23向胸部气囊组件21和腹部气囊组件22循环充气的频率和幅度的指令信号。
[0021]
本发明通过监测装置对病患呼吸时的腹胸腔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并通过绑带组3将按压调节装置2固定在人体的胸腔和腹部,用于对腹部和胸腔的起伏状态进行干涉,从而实现对病患呼吸状态的实时检测和辅助呼吸,避免现有的插管供氧和面罩供氧的无法准确判断需求时间和供养需求不及时的问题,通过配合患者的主动呼吸过程来提高患者的主动供氧需求。
[0022]
其中,绑带组3包括从胸部气囊组件21延伸至包裹主体1两侧的第一固定带31,以
及从腹部气囊组件22延伸出包裹主体1两侧的第二固定带32,以及连接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的第三固定带33,第三固定带33的两端均设置有固定件34,且第三固定带33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带31,第三固定带33穿过包裹主体1与人体肩部对应的部分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带32,第三固定带32用于在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绑在上肢时,拉紧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避免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在身体上发生移动,影响胸部气囊组件21和腹部气囊组件22的受力位置。
[0023]
胸部气囊组件21和腹部气囊组件22均包括囊体4,以及设置在囊体4内的同心套叠的多个环形气腔5,软管24从环形气腔5的径向穿过,且独立连通每个环形气腔5。
[0024]
其中胸部气囊组件21和腹部气囊组件22的囊体4在初始状态时可以注入部分气体,此时充气装置23可以以脉冲充气方式,使得囊体4快速达到按压的力度和频率。
[0025]
包裹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供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穿过的摁扣带6,摁扣带6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摁扣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位置,使第一固定带31和第二固定带32位于囊体4的部分在人身体翻动或囊体4工作时不发生较大的形变,来保证囊体4作用在胸腔和腹部的力度。
[0026]
充气装置23包括微型气泵,且充气装置23电性连接监测装置。
[0027]
进一步说明地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监测装置具体包括arm7的cpu,设置与人体皮肤表面接触的囊体表面的压力或应变片传感器,以及集成cpu、数模转换模块、信号放大器、传感器控制电路,电子元件驱动电路的电路板。
[0028]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