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级石墨烯抗菌抗病毒弹性绷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36387发布日期:2022-01-19 14:03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级石墨烯抗菌抗病毒弹性绷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级石墨烯抗菌抗病毒弹性绷带。


背景技术:

2.石墨烯具备可吸附和脱附各种原子和分子的特性使其具备优异的抗菌抗病毒性能,因此被应用于各种医用产品生产中,如绷带,绷带是包扎伤口处或患处的纱布带,是常见的医疗用品,多用来包扎固定患者的伤患处,因此多直接接触患者的伤患处,然而现有的绷带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绷带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借助外在器材如剪刀等对绷带进行裁断,这会给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不便,另外,患者的伤患处很容易流出组织液,传统绷带的吸附性较差,组织液在绷带和患者的伤患处凝结,很容易绷带和患者的皮肤粘结在一起,给绷带的后续更换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同时很可能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医用级石墨烯抗菌抗病毒弹性绷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医用级石墨烯抗菌抗病毒弹性绷带,具有弹性好、吸附性好、便于分隔等优点,详见下文阐述。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医用级石墨烯抗菌抗病毒弹性绷带,包括主体、连接部和便撕部;
6.所述主体呈条状结构,所述主体由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组成,所述第一功能层、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通过连接部连接;
7.所述便撕部位于第一功能层上。
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功能层为石墨烯纤维布层,所述第二功能层为棉布层,所述第三功能层为海绵层,第一功能层采用石墨烯纤维布层保证绷带的抗菌抗病毒性能,同时保证绷带的弹性,第二功能层采用棉布层、第三功能层采用海绵层保证绷带缠绕过程中的透气性和组织液吸附性能。
9.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的宽度为10-20厘米,方便使用避免宽度较低导致包裹时重复较多而产生的浪费以及宽度较大导致包裹时厚度难以得到保证的缺陷。
10.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功能层在第一功能层的上端均匀分布,所述第二功能层的上端设有第三功能层,第一功能层作为基布层保证整个绷带的一体性,保证绷带的后续使用,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为绷带的吸附性能奠定基础。
11.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在主体上均匀分布,所述连接部为连接行线,所述连接行线采用弹性线体,保证主体内部之间的连接,保证主体的整体性,同时连接行线采用弹性线体进一步保证绷带的弹性。
12.作为优选,所述便撕部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便撕豁口,两个便撕豁口中部设有分
隔槽,为绷带的后续分离奠定基础。
13.作为优选,所述分隔槽和便撕豁口位于同一直线,所述分隔槽在两个便撕豁口中部均匀分布,保证绷带断裂分离时,绷带的断口的一致性。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5.可以在通过第一功能层保证绷带弹性的前提下,通过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来保证绷带的透气性,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功能层和第三功能层对患者患处流出的组织液进行吸附,有效避免可绷带和患者的皮肤粘结在一起给绷带的后续更换造成了的不便,同时有效避免了绷带的后续更换可能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设计更为人性化;
16.具备便撕部,通过便撕部中便撕豁口和分隔槽的存在,便于使用者通过手动实现绷带的断裂分隔,有效避免了传统绷带需要借助外在器材如剪刀等对绷带进行裁断给使用者所造成的不便,功能更为全面化,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23.1、主体;1a、第一功能层;1b、第二功能层;1c、第三功能层;2、连接部;3、便撕部;3a、便撕豁口;3b、分隔槽。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5.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级石墨烯抗菌抗病毒弹性绷带,包括主体1、连接部2和便撕部3;主体1呈条状结构,主体1的宽度为10-20厘米,方便使用避免宽度较低导致包裹时重复较多而产生的浪费以及宽度较大导致包裹时厚度难以得到保证的缺陷,主体1由第一功能层1a、第二功能层1b和第三功能层1c组成,第二功能层1b在第一功能层1a的上端均匀分布,第二功能层1b的上端设有第三功能层1c,第一功能层1a作为基布层保证整个绷带的一体性,保证绷带的后续使用,第二功能层1b和第三功能层1c为绷带的吸附性能奠定基础,第一功能层1a为石墨烯纤维布层,第二功能层1b为棉布层,第三功能层1c为海绵层,第一功能层1a采用石墨烯纤维布层保证绷带的抗菌抗病毒性能,同时保证绷带的弹性,第二功能层1b采用棉布层、第三功能层1c采用海绵层保证绷带缠绕过程中的
透气性和组织液吸附性能,第一功能层1a、第二功能层1b和第三功能层1c通过连接部2连接,连接部2在主体1上均匀分布,连接部2为连接行线,连接行线采用弹性线体,保证主体1内部之间的连接,保证主体1的整体性,同时连接行线采用弹性线体进一步保证绷带的弹性;所述便撕部3位于第一功能层1a上,便撕部3包括两个对称分布的便撕豁口3a,两个便撕豁口3a中部设有分隔槽3b,为绷带的后续分离奠定基础,分隔槽3b和便撕豁口3a位于同一直线,分隔槽3b在两个便撕豁口3a中部均匀分布,保证绷带断裂分离时,绷带的断口的一致性。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采用上述结构的医用级石墨烯抗菌抗病毒弹性绷带,采用石墨烯面料的第一功能层1a能够有效避免细菌滋生,从而达到抗菌的目的,而在使用时,通过第二功能层1b和第三功能层1c的存在,不仅可以有效的保证患者伤患处的透气性,同时第二功能层1b采用的棉布材料和第三功能层1c采用的海绵材料均可以实现对患者患处的组织液吸附,避免组织液在绷带和患者皮肤之间凝固,造成绷带还患者皮肤粘结,而便撕部3中的便撕豁口3a和分隔槽3b方便在绷带使用时,通过手动实现对绷带进行断裂处理。
27.值得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弹性线体采用橡胶绳或硅胶绳制成;
28.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功能层1a设有均匀分布的便撕部3。
29.本实施例的医用级石墨烯抗菌抗病毒弹性绷带,具有如下优点:
30.可以在通过第一功能层1a保证绷带弹性的前提下,通过第二功能层1b和第三功能层1c来保证绷带的透气性,同时可以通过第二功能层1b和第三功能层1c对患者患处流出的组织液进行吸附,有效避免可绷带和患者的皮肤粘结在一起给绷带的后续更换造成了的不便,同时有效避免了绷带的后续更换可能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设计更为人性化;
31.具备便撕部3,通过便撕部3中便撕豁口3a和分隔槽3b的存在,便于使用者通过手动实现绷带的断裂分隔,有效避免了传统绷带需要借助外在器材如剪刀等对绷带进行裁断给使用者所造成的不便,功能更为全面化,便于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3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