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肝胆胰术后病人护理床

文档序号:30543622发布日期:2022-06-29 00:14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肝胆胰术后病人护理床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肝胆胰术后病人护理床。


背景技术:

2.随着医学界的高速发展,肝胆胰外科手术在国内越来越多,且积累的经验越来越丰富,目前肝胆胰外科主要是对一些病状引起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等疾病,在肝胆胰患者的手术治疗中,患者手术需要进行长期卧床休息,但是肝胆胰患者比较特殊,需要进行一系列活动,促进恢复。
3.现有的护理床大部分都是让病人躺在上面进行休息,这样容易造成患者长时间躺卧造成身体的伤害,对患者的身体恢复容易产生影响,因此对患者的局部位置进行活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由于现在有的护理床患者长时间躺卧容易造成造成身体的伤害,对患者的身体恢复容易产生影响,而提出的一种肝胆胰术后病人护理床。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肝胆胰术后病人护理床,包括床体、挡板和支柱,所述支柱顶端固定连接在床体底端,所述挡板固定安装在床体上方两侧,所述床体左侧端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床体右侧端上方固定连接有撑杆,所述撑杆左侧上方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侧端下方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底端固定连接有护板,所述床体上方设置连接板。
7.优选的,所述护板上方两侧铰接有固定带,所述护板架空设置在床体上方,且护板上方为弧形设置。
8.优选的,所述撑杆顶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上方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扣,且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筒套。
9.优选的,所述筒套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上方两根限位扣内,且筒套侧端转动连接在伸缩杆侧端。
10.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为多块设置,所述连接板之间铰接有铰链,所述左侧端连接板底部开设有限位槽,且连接板上方设置有海绵垫。
11.优选的,所述限位槽下方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螺纹套,且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套内。
12.优选的,所述床体左侧端转动连接有转杆,且转杆右侧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
13.优选的,所述转杆右侧传动齿啮合在螺纹套上。
14.有益效果:
15.该种肝胆胰术后病人护理床通过床体左侧上方设置有多块连接板,连接板之间铰接有铰链,外侧端连接板底部开设有限位槽,通过转动床体侧方转动连接的转杆,转杆转动
后带动侧端传动齿转动,通过传动齿带动通孔内螺纹套转动,使其螺纹套带动螺纹杆转动在通孔内上升下降,通过螺纹杆上升镶嵌在限位槽内将连接板撑起,使其连接板上升通过铰链转动形成一个弧形,病人躺在上方后通过调节螺纹杆升降高度,连接板上方铺设有海绵垫,通过海绵垫防护,使其病人躺在上方时通过螺纹杆将连接板撑起时,不会被连接板之间上升下降侧边的挤压造成伤害,使其病人使用更加便捷,病人斜靠在床体上进行简单活动更加便捷舒适。
16.该种肝胆胰术后病人护理床通过床体侧端上方设置的撑杆,撑杆顶端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筒套,通过调节伸缩杆伸缩长度后,病人将脚放置护板上方后,通过弧形设置贴合在病人腿上,筒套在环形槽内转动带动伸缩杆下方护板轻微移动,使其病人进行轻度活动,筒套转动时通过限位扣将顶端限位杆卡在内部,防止筒套转动幅度过大使病人腿部大幅活动将病人造成二次伤害,通过配合连接板将病人撑起后,病人腿部在护板上轻微活动,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在病人不使用护板时,限位杆底端为弹簧杆设置,通过下压限位杆穿过限位扣底部,使其转动筒套将伸缩杆带动护板从床体上方移出,使其病人伸直腿平躺在床体上方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剖视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护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20.图例说明:
21.床体-1,挡板-101,限位板-2,转杆-3,螺纹套-31,螺纹杆-4,限位槽-41,支柱-5,连接板-6,铰链-61,海绵垫-62,护板-7,固定带-71,伸缩杆-8,拉杆-81,筒套-82,撑杆-9,限位扣-91。
具体实施方式
22.参照图1-3,一种肝胆胰术后病人护理床,包括床体1、挡板101和支柱5,床体1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柱5支撑,床体1两侧设置有挡板101防护,床体1左侧上方设置有连接板6,床体1左侧端上方设置有限位板2对下方连接板6进行限位,床体1右侧端上方设置有撑杆9,撑杆9侧上方设置有伸缩杆8,通过撑杆9将伸缩杆8进行支撑,使其伸缩杆8在撑杆9上进行转动,伸缩杆8前端设置的固定板下方固定连接有拉杆81,拉杆81底端固定连接有护板7,拉杆81可为尼龙绳或牵引软绳设置,使其拉动下方设置的护板7更加便捷,护板7通过拉杆81可进行轻微晃动,使其病人将腿放置在上方后更加舒适。
23.如图3所示,护板7上方两侧铰接有固定带71,护板7架空设置在床体1上方,且护板7上方为弧形设置,固定带71通过为半圆弧形海绵材质设置,两侧固定带71顶端侧方设置有粘接贴,固定带71将病人腿固定在护板7上方,通过粘接贴粘接后,使其病人腿部活动时更加舒适,通过海面材质设置的固定带71缓冲,使其病人腿部活动时防护效果更好。
24.如图2所示,撑杆9顶端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上方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扣91,且环形槽内转动连接有筒套82,连接扣91呈矩形设置将限位杆限位在之间,使其筒套82转动时通过上方限位杆在限位扣91内限位,防止筒套82转动幅度过大。
25.如图2所示,筒套82顶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设置在上方两根限位扣91内,且筒套82侧端转动连接在伸缩杆8侧端,限位杆底端为弹簧杆设置,通过下压限位杆穿过限位扣91底部,使其转动筒套82将伸缩杆8带动护板7从床体1上方移出,使其病人伸直腿平躺在床体1上方更加舒适。
26.如图2所示,连接板6为多块设置,连接板6之间铰接有铰链61,左侧端连接板6底部开设有限位槽41,且连接板6上方设置有海绵垫62,床体1上方开设有凹槽将连接板6限位在内,使其连接板6下降平铺在床体1上后,病人休息更加舒适,通过上方设置的海绵垫62,使其连接板6上升时通过铰链61转动,多块连接板6之间的侧角相交不会将病人背部夹住造成伤害。
27.如图2所示,限位槽41下方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螺纹套31,且螺纹杆4螺纹连接在螺纹套31内,通孔开设在床体1侧端中部,螺纹套31转动连接在通孔内,通过通孔将螺纹套31限位在内,使其螺纹杆4在螺纹套31上转动将连接板6拉动上升下降时更加便捷。
28.如图2所示,床体1左侧端转动连接有转杆3,且转杆3右侧端转动连接有传动齿,通孔侧方开设有圆槽,转杆3侧端转动连接在圆槽内,转杆3侧端传动齿转动连接在圆槽侧方通孔内,使其通过转动转杆3带动传动齿转动更加便捷。
29.如图2所示,转杆3右侧传动齿啮合在螺纹套31上,螺纹套31外侧侧壁上设置有齿条,转杆3转动后通过传动齿带动螺纹套31转动将螺纹杆4转动升降,使其调节连接板6将病人背部撑起活动更加舒适。
30.如图1所示,限位板2侧壁为倾斜设置,使其连接板6通过底部螺纹杆4撑起时,连接板6上升形成弧度后,连接板6顶端能卡在限位板2顶端侧壁下方,防止误操作将连接板6撑起幅度过高影响病人。
31.工作原理:将病人平躺在床体1上后,床体1底部设置有支柱5支撑,床体1两侧设置有挡板101进行防护,在病人休息过后上半身需要起身活动时,通过转动床体1侧方转动连接的转杆3,转杆3转动后带动侧端传动齿转动,通过传动齿带动通孔内螺纹套31转动,使其螺纹套31带动螺纹杆4转动在通孔内上升下降,通过螺纹杆4上升镶嵌在限位槽41内将连接板6撑起,使其连接板6上升通过铰链61转动形成一个弧形,通过调节螺纹杆4升降高度时,连接板6上方设置有海绵垫62防护,使其病人躺在上方时通过螺纹杆4将连接板6撑起时,不会被连接板6之间上升下降的侧边挤压造成伤害,使其病人使用更加便捷,连接板6上升时通过侧方限位板2斜壁进行限位,病人将脚放置护板7上方后,固定带71将病人腿固定在护板7上方,通过粘接贴粘接固定,通过弧形设置贴合在病人腿上,筒套82在环形槽内转动带动伸缩杆8下方护板7轻微移动,使其病人进行轻度活动,筒套82转动时通过限位扣91将顶端限位杆卡在内部,防止筒套82转动幅度过大使病人腿部大幅活动将病人造成二次伤害,通过配合连接板6将病人撑起后,病人腿部在护板7上轻微活动,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在病人不使用护板7时,限位杆底端为弹簧杆设置,通过下压限位杆穿过限位扣91底部,使其转动筒套82将伸缩杆8带动护板7从床体上方移出,使其病人伸直腿平躺在床体上方更加舒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