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将排便孔封堵的排便床

文档序号:27815046发布日期:2021-12-04 12:4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将排便孔封堵的排便床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将排便孔封堵的排便床。


背景技术:

2.患者在卧床休养时,有些不便于起身的患者在进行排便时需要医护人员搀扶进行,非常麻烦,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负担较重并且对于患者来说,心理上也会有负担,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不需要患者起身即可辅助患者进行排便的装置,同时申请人另案提出了一种与该排便床相互配合使用的床垫,二者在实验中效果非常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可将排便孔封堵的排便床。
4.一种可将排便孔封堵的排便床,包括床架,床架上铺设有床板,床板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排便孔,床板下端设有能将排便孔盖合的封堵组件和能对粪便进行收集并传输的收集组件;
5.所述的封堵组件包括第一电推杆、第二电推杆、第一连杆、l形连杆、l 形活动支撑架、垫块、第二连杆、第三连杆、防尘板和支撑架,支撑架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支撑架固连在床板下端,第一电推杆末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架内部,第一连杆末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架内部,第一电推杆首端和第一连杆首端分别与l形连杆首端铰接,l形连杆末端与第二电推杆中部铰接,第二电推杆末端与支撑架铰接,第二电推杆首端与l形活动支撑架中部铰接,l形活动支撑架末端通过第二连杆与第二电推杆中部铰接,l形活动支撑架首端安装有能将排便孔盖合的垫块,防尘板首端与支撑架铰接,防尘板内侧与第三连杆首端铰接,第三连杆末端与第二电推杆部铰接;
6.收集组件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收集盒,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分别固定在床板下端两侧,收集盒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上,第二接近开关通过传感器支架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之间;
7.第一支撑组件包括l形导轨板,l形导轨板上端与床板下端固定连接,l 形导轨板上设有导槽,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贯穿l形导轨板后通过轴承与l 形导轨板转动连接,第一转轴下端与第一电机转子固定连接,第一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和第一带轮,第二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和第三带轮,第一皮带连接在第二带轮与第三带轮之间,第一电机定子外壳固定连接在第一支撑组件下端;
8.第二支撑组件与第一支撑组件结构相同;
9.收集盒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收集盒下端两侧设有滚轮,滚轮滚动连接在导槽内部,收集盒一侧设有拉手,收集盒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且齿条与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上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收集盒远离拉手侧设有第一接近开关,收集盒上端设有滑槽,床板下端设有滑轨,收集盒上端通过滑槽与滑轨滑动连接;
10.第一接近开关、第一电推杆、第二电推杆、第一电机和第二接近开关分别与单片机或者plc模块电连接,单片机或者plc模块上连接有蜂鸣器。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控制封堵组件移动可以实现对床板下端的排便孔进行封堵,提高患者舒适度,更加实用,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收集组件对粪便进行收集,并将收集后的粪便移出,减小了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13.图1是储物柜安装在本实用新型上的立体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3是封堵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封堵组件运动原理示意图。
17.图5是收集组件安装在床板下端的局部示意图。
18.图6是收集盒未安装在收集组件上的结构示意图。
19.图7是第一支撑组件立体示意图。
20.图8是收集盒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一种可将排便孔封堵的排便床,包括床架1,床架1上铺设有床板2,床板2中部开设有贯穿的排便孔3,床板2下端设有能将排便孔3盖合的封堵组件4和能对粪便进行收集并传输的收集组件5;
22.所述的封堵组件4包括第一电推杆6、第二电推杆7、第一连杆8、l形连杆9、l形活动支撑架10、垫块11、第二连杆12、第三连杆13、防尘板14 和支撑架15,支撑架15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且支撑架15固连在床板2下端,第一电推杆6末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架15内部,第一连杆8末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架15内部,第一电推杆6首端和第一连杆8首端分别与l形连杆9首端铰接,l形连杆9末端与第二电推杆7中部铰接,第二电推杆7末端与支撑架15铰接,第二电推杆7首端与l形活动支撑架10中部铰接,l形活动支撑架10末端通过第二连杆12与第二电推杆7中部铰接,l形活动支撑架10首端安装有能将排便孔3盖合的垫块11,防尘板14首端与支撑架15铰接,防尘板14内侧与第三连杆13首端铰接,第三连杆13末端与第二电推杆 7中部铰接;
23.收集组件5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6、第二支撑组件17和收集盒18,第一支撑组件16和第二支撑组件17分别固定在床板2下端两侧,收集盒18滑动连接在第一支撑组件16和第二支撑组件17上,第二接近开关34通过传感器支架安装在第一支撑组件16和第二支撑组件17之间;
24.第一支撑组件16包括l形导轨板20,l形导轨板20上端与床板2下端固定连接,l形导轨板20上设有导槽21,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贯穿l 形导轨板20后通过轴承与l形导轨板20转动连接,第一转轴22下端与第一电机19转子固定连接,第一转轴22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7和第一带轮24,第二转轴23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6和第三带轮27,第一皮带 28连接在第二带轮25与第三带轮27之间,第一电机19定子外壳固定连接在第一
支撑组件16下端;
25.第二支撑组件17与第一支撑组件16结构相同;
26.收集盒18为一端开口的空腔结构,收集盒18下端两侧设有滚轮30,滚轮30滚动连接在导槽21内部,收集盒18一侧设有拉手31,收集盒18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齿条32且齿条32与第一支撑组件16和第二支撑组件17上的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26啮合,收集盒18远离拉手31侧设有第一接近开关33,收集盒18上端设有滑槽25,床板2下端设有滑轨29,收集盒18上端通过滑槽25与滑轨29滑动连接;
27.第一接近开关33、第一电推杆6、第二电推杆7、第一电机19和第二接近开关34分别与单片机或者plc模块电连接,单片机或者plc模块上连接有蜂鸣器。
28.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单片机上还连接有蓝牙模块,蓝牙模块与遥控器无线连接,由遥控器控制单片机进而控制相关电器元件工作。
29.更进一步而言,所述床架1床腿底端固定连接有防滑垫35。
30.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床板2下端两侧设有储物柜36。
31.更进一步而言,所述的第一电机19还连接有变频器,变频器与单片机或者plc模块电连接。
3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33.请参阅图1至图8所示,使用时,将中部带孔的床垫平铺到本实用新型的床板2上,使床垫上的排便孔与床板上的排便孔3对其,患者躺在病床上,当患者排便时,医护人员或者家属按动遥控器,封堵组件4运动,使排便孔3 打开,运动时第一支撑组件16上的第一电机19启动和第二支撑组件16上的第一电机19启动,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组件16上的第一电机19和第二支撑组件16上的第一电机19转动方向总是相反的,即一正一反转动,第一电机19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转轴22转动,第一转轴22转动的同时通过第一皮带28带动第二转轴23转动,第一支撑组件16和第二支撑组件17上的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转动时,通过带动第一转轴22和第二转轴23上端的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26转动,第一齿轮37和第二齿轮26转动时带动收集盒18左右两侧的齿条32移动,此时齿条32带动收集盒18移动,收集盒 18下端的滚轮3滚动连接在导槽21内部,收集盒18移动的过程中,收集盒 18前端设置的第一接近开关33实时检测与支撑架15之间的距离,当检测到快接触到支撑架15右侧时,第一接近开关33将信号发送给单片机或者plc 模块,单片机或者plc模块控制第一电机19停止转动,同时单片机或者plc 模块给蜂鸣器信号,使其报警,提醒患者可以排便,当排便结束后,家属或者医护人员按动遥控器,单片机或者plc模块控制第一电机19反向转动,使收集盒18慢慢移出,移出的过程中由第二接近开关34进行检测,当收集盒 18位于第二接近开关34上端时,第二接近开关34将信号发送给单片机或者 plc模块,单片机或者plc模块控制第一电机19停止转动,同时单片机或者 plc模块给蜂鸣器信号,使其报警;
34.此时医护人员或者家属按动遥控器,遥控器控制第一电推杆6的移动端收缩,第一电推杆6同时牵拉第一连杆8首端,此时第一连杆8以a点为圆心顺时针运动一定角度,同时由于第一电推杆6首端即活动端牵拉l形连杆9, l形连杆9在牵拉向右上角移动的同时以b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l 形连杆9向右上角移动的过程中同时牵拉第二电推杆7以d点为圆心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同时第三连杆13牵拉防尘板14以c点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使防尘板14盖合在支撑架15开口侧,第一电推杆6牵拉的同时第二电推杆7 同步做收缩
运动,第二电推杆7下端即移动端牵拉l形活动支撑架10中部, l形活动支撑架10以e点为圆心,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只至垫块11将排便孔3封堵,提高患者舒适度;封堵组件4的垫块11从排便孔3移出的过程与封堵过程相反,在此不做阐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