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牵拉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4601发布日期:2021-12-18 01:4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牵拉器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为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牵拉器械。


背景技术:

2.脊柱病就是脊柱的骨质、椎间盘、韧带、肌肉发生病变,进而压迫、牵引刺激脊髓、脊神经、血管、植物神经从而出现复杂多样的症状,常见病种为颈椎病、腰椎病,主要症状:不能直立、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颈肩酸痛、食欲不振、反胃、呕吐、下肢无力,严重者可能导致瘫痪;
3.而对脊柱疾病的治疗,最常用的方法就是采用脊柱外科手术的方式治疗,脊柱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病变脊柱旁边的脊柱附着肌肉进行牵拉,或者对截断的脊柱进行牵拉固定工作,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但是现有的脊柱外科手术牵拉器械依然存在着不便于适应对多种不同患者脊柱的牵拉工作,同时存在着不便于调节的问题。
4.因此,发明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牵拉器械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牵拉器械,以解决现有的脊柱外科手术牵拉器械依然存在着不便于适应对多种不同患者脊柱的牵拉工作,同时存在着不便于调节的问题。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牵拉器械,包括内螺纹套筒,连接器,外螺纹丝杆,伸缩柱,固定栓,固定台和转轴,其中:连接器通过外螺纹丝杆设置在内螺纹套筒的两端;所述外螺纹丝杆呈镜像的位置通过螺纹嵌套在内螺纹套筒两端的内部;所述伸缩柱的顶端与连接器的底端进行嵌套连接;所述固定栓设置在伸缩柱表面一侧的中间,且固定栓的内端与转轴的顶端面进行接触挤压连接;所述固定台设置在转轴的底端,且转轴的顶端通过轴承与伸缩柱底端的内部进行嵌套连接。
6.优选的,所述连接器包括固定杆,卡槽,卡柱,把手,卡台,弹簧和转套,且卡槽开设在固定杆顶端的中间;所述卡柱穿过卡槽嵌套在固定杆内部的中间;所述把手设置在卡柱的顶端;所述卡台设置在把手的正下方,且卡台与把手之间留有厘米到厘米的缝隙;所述弹簧嵌套在卡柱的表面,且弹簧的顶端与卡台进行连接,该弹簧的底端与卡槽内部的底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转套呈镜像的位置设置在固定杆底端的两侧。
7.优选的,所述伸缩柱的内部设置有芯柱,且芯柱表面的中上方设置有限位板,该芯柱表面顶端一侧的中间设置有限位孔,顶端的中间设置有限位孔一。
8.优选的,所述固定台表面的一侧通过调节栓嵌套连接有旋转板,且旋转板的顶端采用圆弧状。
9.优选的,所述旋转板包括固定夹板,卡槽,调节栓一,连杆,活动夹板和挡片,且固定夹板设置在旋转板底端的一侧,该固定夹板上表面一侧的中间设置有卡槽;所述调节栓一与旋转板表面一侧的中间通过螺纹进行嵌套连接;所述连杆的顶端通过旋转套与调节栓一进行嵌套连接,且连杆设置在挡片与调节栓一旋转帽之间;所述活动夹板设置在连杆的
底端;所述挡片固定在调节栓一的表面。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1.1.本实用新型连接器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在固定好脊柱后,能够通过上拉把手,把内螺纹套筒旋转到手术切口的一侧,从而能够有效的避免影响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手术工作。
12.2.本实用新型伸缩柱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配合卡柱的设置,完成对连接器与伸缩柱之间的固定,防止误触造成其转动,影响医护人员进行工作,同时能够调节其整体高度,从而便于对多种不同的患者进行固定工作。
13.3.本实用新型旋转板的设置,有利于在使用能够配合转轴的设置,能够便于调整固定台的整体角度,通过旋转板的设置能够调整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的倾斜角度,从而能够便于医护人员对不同位置的脊柱的固定工作,使其更加的灵活。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伸缩柱结构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夹板和活动夹板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内螺纹套筒,2连接器,21固定杆,22卡槽,23卡柱,24把手,25卡台,26弹簧,27转套,3外螺纹丝杆,4伸缩柱,41芯柱,42限位板,43限位孔,44限位孔一,5固定栓,6固定台,61旋转板,611固定夹板,612卡槽,613调节栓一,614连杆,615活动夹板,616挡片,62调节栓,7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2.实施例一
23.参照图1

4,一种脊柱外科手术牵拉器械,包括内螺纹套筒1,连接器2,外螺纹丝杆3,伸缩柱4,固定栓5,固定台6和转轴7,其中:连接器2通过外螺纹丝杆3设置在内螺纹套筒1的两端;外螺纹丝杆3呈镜像的位置通过螺纹嵌套在内螺纹套筒1两端的内部;伸缩柱4的顶端与连接器2的底端进行嵌套连接;固定栓5设置在伸缩柱4表面一侧的中间,且固定栓5的内端与转轴7的顶端面进行接触挤压连接;固定台6设置在转轴7的底端,且转轴7的顶端通过轴承与伸缩柱4底端的内部进行嵌套连接。
24.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器2包括固定杆21,卡槽22,卡柱23,把手24,卡台25,弹簧26和转套27,且卡槽22开设在固定杆21顶端的中间;卡柱23穿过卡槽22嵌套在固定杆21内部的中间;把手24设置在卡柱23的顶端;卡台25设置在把手24的正下方,且卡台25与把手24之间
留有2厘米到3厘米的缝隙;弹簧26嵌套在卡柱23的表面,且弹簧26的顶端与卡台25进行连接,该弹簧26的底端与卡槽22内部的底端进行固定连接;转套27呈镜像的位置设置在固定杆21底端的两侧;伸缩柱4的内部设置有芯柱41,且芯柱41表面的中上方设置有限位板42,该芯柱41表面顶端一侧的中间设置有限位孔43,顶端的中间设置有限位孔一44,在正常的情况下,卡柱23卡在限位孔一44的内部,旋转后卡在限位孔43的内部。
25.固定台6表面的一侧通过调节栓62嵌套连接有旋转板61,且旋转板61的顶端采用圆弧状;旋转板61包括固定夹板611,卡槽612,调节栓一613,连杆614,活动夹板615和挡片616,且固定夹板611设置在旋转板61底端的一侧,该固定夹板611上表面一侧的中间设置有卡槽612;调节栓一613与旋转板61表面一侧的中间通过螺纹进行嵌套连接;连杆614的顶端通过旋转套与调节栓一613进行嵌套连接,且连杆614设置在挡片616与调节栓一613旋转帽之间;活动夹板615设置在连杆614的底端;挡片616固定在调节栓一613的表面。
26.本实施例中,使用时,根据手术时脊柱之间的距离,调整两个连接器2之间的距离,调整时,转动内螺纹套筒1即可;在通过伸缩柱4调节其整体高度,调整好后,拧松固定栓5,通过转轴7,调整固定台6的角度,调整好后,拧松调节栓62,通过旋转板61调整固定夹板611与活动夹板61的倾斜角度,调整好后通过调节栓62进行固定即可;然后通过固定夹板611与活动夹板61夹在所需的位置,通过调节栓一613进行固定即可;固定好后,上提卡柱23,使卡柱23脱离限位孔一44的内部,然后通过固定杆21把内螺纹套筒1旋转到手术切口的一侧,使卡柱23卡在限位孔43的内部,这时即可进行相应的手术工作。
27.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