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保温套

文档序号:29003206发布日期:2022-02-23 19:10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下肢保温套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下肢保温套。


背景技术:

2.在进行手术过程中,由于手术室为恒温环境,而术中麻醉会降低机体的代谢过程,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引起患者的体温下降。针对于此,通常通过采用几层敷料对患者进行遮盖,但这并起不到有效的保暖作用,而低体温直接影响患者围术期的病理生理过程,甚至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
3.同时,由于手术需求需要经常变换体位,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重力性压迫或体位变换而可能产生压疮情况,针对于此,需要巡回护士不断改变下肢体位垫的摆放位置,操作时比较麻烦,而且,体位垫也做不到一用一换,通过消毒隔离的方式处理也不够严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在手术过程中,患者的身体得不到有效保温、且使用体位垫的操作麻烦等缺陷,提供一种下肢保温套。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下肢保温套,包括:
6.保温包裹部,包括分别对应包裹腿部、脚部的腿部包裹部、脚部包裹部,所述腿部包裹部设有供穿戴的第一开口,所述脚部包裹部设有供穿戴与观察的第二开口;
7.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第一开口的两侧上的第一连接件,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的两侧上的第二连接件;以及
8.保护部,包括设置在所述腿部包裹部、所述脚部包裹部上对应受压部位的一个或多个保护件,以防止出现压疮。
9.优选的,所述腿部包裹部的连接端与所述脚部包裹部连接,所述腿部包裹部的自由端延伸至覆盖膝盖/腘窝部位的位置。
10.优选的,所述腿部包裹部与所述脚部包裹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开口以便于观察,其中,所述第三开口的两侧上设有第三连接件。
11.优选的,所述保护部包括分别对应跟骨、内外踝骨、以及腘窝部位的保护件。
12.优选的,所述腿部包裹部的外表面在对应腘窝的位置处设有防滑件,防止下肢从托架上滑落。
13.优选的,所述保护件为海绵垫、保护气囊的一种或组合;
14.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粘扣、绑带、按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一种或组合。
15.优选的,所述腿部包裹部、所述脚部包裹部包括设有保温填充物的保暖外套、以及供与下肢直接接触的内衬,所述内衬可拆卸设于所述保暖外套的内侧,所述保护件设于所述保暖外套内部。
16.优选的,还包括温度探测器,所述温度探测器包括设置在所述脚部的腿部包裹部和/或所述脚部包裹部的内部的探温头,以及与所述探测头连接、设置在所述腿部包裹部或所述脚部包裹部的外表面的温度表。
17.优选的,所述腿部包裹部和/或所述脚部包裹部的一处或多处上设有加热器、以及与所述加热器连接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将所述加热器的加热温度控制在预设范围内。
18.优选的,所述腿部包裹部和/或所述脚部包裹部的一处或多处上设有按摩器。
19.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下肢保温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在实施该下肢保温套时,分别通过腿部包裹部、脚部包裹部对应包裹腿部、脚部,对下肢起到有效的保暖作用,并且,通过腿部包裹部、脚部包裹部上的保护件保护受压部位,有效防止压疮的形成。
附图说明
21.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2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肢保温套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中,11.腿部包裹部,111.第一开口,12.脚部包裹部,121.第二开口,122.第三开口,21.第一连接件,22.第二连接件,23.第三连接件,3.保护件,4.防滑件,5.温度表,6.松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肢保温套的结构示意图,该下肢保温套适应于所有体位的手术中使用,例如截石位手术等。该下肢保温套包括保温包裹部和连接部,在使用该下肢保温套时,通过保温包裹部包裹腿部和脚部,并通过连接部将保温包裹部固定在人体下肢部位,实现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起到有效的保暖作用,并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达到调节患者体温的效果。
26.其中,保暖包裹部包括腿部包裹部11和脚部包裹部12,腿部包裹部11用于对应包裹人体腿部,脚部包裹部12用于对应包裹人体脚部。具体地,腿部包裹部11包括连接端和与连接端相对设置的自由端,腿部包裹部11通过其连接端与脚部包裹部12连接,腿部包裹部11的自由端延伸至覆盖膝盖/腘窝部位的位置。
27.优选地,腿部包裹部11的外表面上在与腘窝部位对应的位置处设有防滑件4,当进行截石位手术时,防止下肢从托架上滑落。其中,该防滑件4呈片状设置,可为硅胶材质。
28.腿部包裹部11上设有第一开口111,脚部包裹部12上设有第二开口121,可以理解地,如图1所示,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连续设置,便于不同体型的患者将腿、脚置入相应包裹部以完成相应部位的包裹、穿戴。优选地,第二开口121对应人体脚背侧。可以理解地,在手术过程中,可通过第二开口121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的情况。优选地,第二开口121设置在对应脚背部位的竖向中线位置。
29.进一步地,腿部包裹部11的连接端与脚部包裹部12的连接处设有第三开口122,第三开口122设置在第二开口121的两侧上,通过设置第三开口122,可配合第二开口121以增大第二开口121的面积,更利于进行观察。优选地,腿部包裹部11与脚部包裹部12一体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腿部包裹部11与脚部包裹部12可分立设置。
30.该下肢保温套还包括连接部,具体地,连接部包括设置在第一开口111的两侧上的第一连接件21、设置在第二开口121的两侧上的第二连接件22以及设置在第三开口122的两侧上的第三连接件23。可以理解地,当患者通过第一开口111、第二开口121将腿部、脚部置于下肢保温套的相应包裹部后,通过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第三连接件23关闭相应开口,以将下肢保温套固定在人体下肢上。
31.优选地,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第三连接件23包括并排设置的多对相互匹配的连接件,从而通过选择不同位置的连接件进行连接,以满足不同腿型的患者使用。其中,第一连接件21、第二连接件22、第三连接件23可采用粘扣、绑带、按扣、拉链、魔术贴中的一种或组合,便于打开与关闭相应开口的操作,优选地,连接件选用毛毡式的黏合装置,例如魔术贴。
32.本实用新型中,腿部包裹部11、脚部包裹部12包括保暖外套和内衬,保暖外套呈夹层结构,夹层中设有保温填充物,以维持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体温,内衬设置在保暖外套的内侧,内衬采用衣物材质,并与保暖外套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地,在使用该下肢保温套时,内衬直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因此,可通过更换内衬实现一用一换,避免现有技术中,体位垫做不到一用一换,而通过消毒隔离的方法处理也不太严谨的缺陷,保证了患者的卫生安全。其中,保温填充物可为棉花,内衬优选采用无纺布材质。
33.优选地,腿部包裹部11的自由端设有松紧结构6,使得可适应不同身型的患者使用,同时使得腿部包裹部11与脚部包裹部12形成封闭的保温空间,增强保温效果。
34.进一步地,下肢保温套还包括保护部,其中,保护部包括设置在腿部包裹部11、脚部包裹部12上的一个或多个保护件3,该保护部与受压部位例如隆起处相对应,以防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长时间重力性压迫或体位变换而可能产生压疮情况。具体地,保护部包括分别对应跟骨、内外踝骨、以及腘窝部位的保护件3,其中,保护件3可为海绵垫、保护气囊的一种或组合。该实施例中,通过在跟骨、内外踝骨、以及腘窝这些受压部位对应的位置设置保护件3,有效防止手术过程中压疮的形成。在本实施例中,保护件3可设于保温外套夹层中或内壁或外壁上,保护件3采用海绵垫。
35.为便于监控患者的保暖情况,该下肢保温套还包括温度探测器,该温度探测器包括探温头和温度表5。其中,探测头设置在腿部包裹部11和/或脚部包裹部12内部,温度表5设置在腿部包裹部11或脚部包裹部12的外表面。从而在手术过程中,通过探测头感测下肢保温套内的温度,并通过温度表5显示,便于医护人员监控患者的保暖情况。优选地,探温头设置在保暖外套的夹层内。
36.进一步地,腿部包裹部11和/或脚部包裹部12的一处或多处上设有加热器,加热器可选用发热片,通过加热片发热以提供热量并通过保温填充物维持温度。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与加热器电连接的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通过控制加热器的温度,将腿部包裹部11、脚部包裹部12内的空间加热至预设温度范围内,使得下肢保温套内空间保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从而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起到调节患者体温的作用。其中,加热器、温度控制器设
置在保暖外套的夹层内。可以理解地,加热器和温度控制器可在现有的型号中选择使用。
37.进一步地,腿部包裹部11和/或脚部包裹部12的一处或多处上设有按摩器,通过对腿/脚的一个或多个部位进行按摩,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起到调节患者体温的作用。其中,按摩器包括设置在脚部包裹部12上对应人体脚趾部位的位置的按摩器,按摩器可在现有的型号中选择使用,可实现按摩功能即可。
38.其中,腿部包裹部11和/或脚部包裹部12上设有出线口,加热器、温度控制器、按摩器等电性器件的电源线或其他引线由该出线口接出,可以理解地,该出线口可开设在下肢保温套的侧壁或前方或后方上,不影响手术过程中的体位变换即可。
39.本实用新型中,患者通过穿戴该下肢保温套,使得在手术过程中下肢处于保暖状态,有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进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该下肢保温套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既方便体位的变换,也便于术中观察皮肤情况,且可通过更换内衬实现一用一换,保证了患者的卫生安全。
40.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