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文档序号:28260296发布日期:2021-12-29 17:49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


背景技术:

2.下肢抬高垫是为下肢受伤的患者进行下肢支撑的物品,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人们可能回遭遇下肢骨折、表皮大面积擦伤等危害,而当伤者下肢表皮大面积擦伤或烫伤等时,救治后,伤者需要躺在床上静养,为了避免下肢直接与床单接触,对受伤的下肢造成二次伤害,就需要使用到下肢抬高垫。
3.而现有的下肢抬高垫由于是一个样式完全固定的单一整体,不能进行个性化使用,如对于伤口情况不同的患者、下肢长短不一的患者时,需要临床护士多次进行体位的调整,以便伤口的观察、引流及愈合,此时很难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不利于临床护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下肢抬高垫由于是一个样式完全固定的单一整体,不能进行个性化使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包括第一衬垫,所述第一衬垫设置于支撑框的内部,所述支撑框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衬垫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衬垫,所述支撑框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衬垫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衬垫,所述支撑框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三衬垫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衬垫,所述第一衬垫另一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相对一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衬垫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的一端与所述挡板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一衬垫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
6.通过支撑框对第一衬垫、第二衬垫、第三衬垫和第四衬垫进行支撑限位,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将第二衬垫或第三衬垫从支撑框中取出,方便对于伤口情况不同的患者、下肢长短不一的患者使用,避免临床护士多次进行体位的调整,有利于下肢各处伤口、皮肤的暴露,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符合临床护理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7.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衬垫内表面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衬垫且与所述挡板的底部接触。
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衬垫且延伸至所述第一衬垫的外部,所述螺纹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螺帽,所述第一螺帽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矩形槽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螺帽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
9.优选的,所述第一衬垫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魔术贴的一侧粘连有第二衬垫,所述第二衬垫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粘连有第三衬垫,所述第三衬垫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衬垫。
10.优选的,所述第三衬垫底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部滑动连
接有绑带,所述绑带的两端均贯穿所述限位环且延伸至所述限位环的另一侧。
11.优选的,所述绑带两端的正反两侧均粘连有第二魔术贴。
12.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将几个衬垫粘连在一起,使用时可随意将其拆开,衬垫之间的位置也更随意,便于对下肢受伤的伤员进行下肢支撑,在第三衬垫底部设置限位环、绑带等,方便限制第三衬垫等的位置,避免在病人翻身等时,下肢抬高垫倾斜,导致病人腿部直接与床单等接触,影响下肢康复。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通过支撑框对第一衬垫、第二衬垫、第三衬垫和第四衬垫进行支撑限位,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将第二衬垫或第三衬垫从支撑框中取出,方便对于伤口情况不同的患者、下肢长短不一的患者使用,避免临床护士多次进行体位的调整,有利于下肢各处伤口、皮肤的暴露,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符合临床护理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图4所示的第一衬垫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图4所示的第二衬垫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21.图7为图4所示的第三衬垫的外部结构仰视图;
22.图8为图7所示的绑带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标号:1、第一衬垫,2、支撑框,3、第二衬垫,4、第三衬垫,5、第四衬垫,6、连接块,7、挡板,
24.8、调节组件,81、螺纹杆,82、支撑板,83、第一螺帽,84、第二螺帽,
25.9、矩形槽,
26.10、限位环,11、绑带,12、第二魔术贴,13、第一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第一实施例
2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衬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结构放大图。
30.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包括第一衬垫1,所述第一衬垫设置于支撑框2的内部,所述支撑框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衬垫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衬垫3,所述支撑框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二衬垫3的一侧设置有第三衬垫4,所述支撑框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三衬垫4的一侧设置有第四衬垫5,所述第一衬垫1另一侧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两个所述连接块6相对一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挡板7,所述第一衬垫1内部的一侧设置有调节组件8,所
述调节组件8的一端与所述挡板7的底部接触,所述第一衬垫1外表面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9。
31.第四衬垫5是倾斜设置的,挡板7一端通过转轴与两个连接块6转动连接在一起,挡板7是塑料材质的,与病人脚底接触的一面为海绵垫,外层棉布包裹,外露面只有棉布包裹无棉布,
32.第一螺帽83与矩形槽9形状相似,是六边形的,第一螺帽83卡在矩形槽9中。
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螺纹杆81,所述螺纹杆8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衬垫1内表面的背面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81的中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2,所述支撑板82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衬垫1且与所述挡板7的底部接触。
34.螺纹杆81一端与第一衬垫1内表面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支撑板82与螺纹杆81焊接在一起。
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纹杆81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衬垫1且延伸至所述第一衬垫1的外部,所述螺纹杆81的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一螺帽83,所述第一螺帽83的一侧延伸至所述矩形槽9的内部,所述螺纹杆81的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螺帽83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84。
36.第一螺帽83与第二螺帽84大小相同,第二螺帽84与螺纹杆81螺纹连接,一侧粗糙,与第一螺帽83紧密接触,可限制螺纹杆81的位置,避免在挡板7受力后螺纹杆81等转动,影响挡板7对脚部的防护。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的工作原理如下:
38.在工作时,临床护士首先将病人扶持到病床上,随后在病人躺下的过程中,对病人的受伤的下肢进行扶持,避免其与床单等接触。
39.在病人完全躺下后,便可根据病人下肢的伤口处位置选择将第一衬垫1、第二衬垫3和第三衬垫4等分别放置在支撑框2内部,并根据病人下肢伤口位置将第二衬垫3、第三衬垫4取出。
40.随后将第二螺帽84从螺纹杆81中转动出来,并沿着螺纹杆81,使第一螺帽83从矩形槽9中移动出来,随后便可转动螺纹杆81,使螺纹杆81带动支撑板82转动。
41.支撑板82在转动的过程中,方便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需要调节挡板7的角度,避免病人在使用下肢抬高垫的过程中足下垂,给病人带来不适。
42.挡板7的角度调节好后,便可重新将第一螺帽83卡在矩形槽9中,然后再将第二螺帽84转动到螺纹杆81一端,使第一螺帽83与第二螺帽84一侧紧密接触,从而避免螺纹杆81转动。
4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通过支撑框2对第一衬垫1、第二衬垫3、第三衬垫4和第四衬垫5进行支撑限位,在使用的过程中,也可将第二衬垫3或第三衬垫4从支撑框2中取出,方便对于伤口情况不同的患者、下肢长短不一的患者使用,避免临床护士多次进行体位的调整,有利于下肢各处伤口、皮肤的暴露,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符合临床护理要求,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45.第二实施例
46.请结合参阅图4、图5、图6、图7和图8,基于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下肢抬
高垫,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新型下肢抬高垫。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的方式,第二实施例的实施对第一实施例的单独实施不会造成影响。
47.具体的,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下肢抬高垫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衬垫外表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3,所述第一魔术贴13的一侧粘连有第二衬垫3,所述第二衬垫3的一侧通过所述第一魔术贴13粘连有第三衬垫4,所述第三衬垫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衬垫。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衬垫4底部的前后两侧设置有限位环10,所述限位环1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绑带11,所述绑带11的两端均贯穿所述限位环10且延伸至所述限位环10的另一侧。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绑带11两端的正反两侧均粘连有第二魔术贴12。
50.限位环10的总数量为4个,均匀缝制在第三衬垫4的底部,绑带11的数量为2根,两根绑带11与限位环10滑动连接,第二魔术贴12缝制在绑带11两端,位置错开,分别为a面与b面。
51.在使用下肢抬高垫对病人下肢进行支撑时,临床护士首先将两个绑带11的两端分别缠在病床两侧的把手下方,使绑带11与床面接触。
52.随后临床护士便可将伤者的下肢放置在下肢抬高垫上,并通过调节组件8来调节挡板7的角度。
53.通过第一魔术贴13和第二魔术贴12将几个衬垫粘连在一起,使用时可随意将其拆开,衬垫之间的位置也更随意,便于对下肢受伤的伤员进行下肢支撑,在第三衬垫4底部设置限位环10、绑带11等,方便限制第三衬垫4等的位置,避免在病人翻身等时,下肢抬高垫倾斜,导致病人腿部直接与床单等接触,影响下肢康复。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