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46294发布日期:2021-12-15 13:40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2.急腹症是指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了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为主要症状和体征,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综合征。常见的急腹症包括:急性阑尾炎、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及胆石症、急性胰腺炎、腹部外伤、泌尿系结石及异位妊娠子宫破裂等,急腹症往往会出现:压痛、反跳痛、腹壁紧张的症状,为缓解疼痛,急腹症患者在护理时往往需要采用半卧体位或休克体位。
3.现有的护理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现有的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功能简单,在使用时不能够很好的配合患者进行护理康复,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效果,从而较为不便,在使用的过程中,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主体,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外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连接转轴,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外端一侧设置有背靠垫,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外端另一侧设置有腿垫,且护理床主体通过连接转轴分别与背靠垫与腿垫转动连接,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内部一侧贯穿开设有排便口,所述护理床主体的顶端靠近排便口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组调节座机构,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按摩机构,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外壁对应背靠垫与腿垫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护理床主体的外壁一周均固定安装有护板,所述护板的内侧靠近背靠垫的一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调节座机构的内部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调节垫。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座机构包括调节座,所述调节座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调节杆,所述调节垫的内部对应螺纹调节杆的一侧开设有螺纹调节槽,且螺纹调节杆与螺纹调节槽之间相互啮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调节座的内部靠近螺纹调节杆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滑杆,所述调节垫的内部对应限位滑杆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且调节垫通过限位滑槽与限位滑杆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垫的外端一侧开设有弧形槽。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箱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且驱动齿轮设置在电机箱的内部一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转轴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设置在电机箱的内部一侧,所述电机箱的内部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副齿轮,且传动齿轮与副齿轮之间相互啮合,且副齿轮与驱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按摩机构包括有按摩盒、盒盖与振动电机,所述按摩盒的顶端一侧设置有盒盖,所述按摩盒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振动电机。
12.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振动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偏心锤,所述按摩盒的底端一侧设置有至少一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外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按摩滑轮,所述按摩滑轮的外壁一周均固定安装有按摩凸点,所述盒盖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且控制开关的输出端与振动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1、通过设置的护理床主体,当使用人员需要实现半卧式体位时,则可以通过控制器操控电机箱外端设置的第二电机进行通电,通过第二电机带动驱动齿轮进行转动,通过驱动齿轮则可以带动副齿轮进行转动,通过副齿轮与传动齿轮的配合,则可以带动连接转轴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背靠垫和腿垫进行角度变化,通过支撑架将护理床主体进行支撑固定后,从而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实现半卧式体位或休克体位,通过护板则可以提高躺下时的安全性,为了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调节垫的大小,便于使用人员更舒适的通过排便口进行排便,则可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螺纹调节杆进行转动,通过螺纹调节杆与螺纹调节槽的配合,则可以带动调节垫在调节座中进行滑动,通过限位滑杆与限位滑槽的配合,带动调节垫更稳定的滑动,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调节垫之间的间隔的大小进行调整,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15.2、通过设置的按摩机构,为了便于使用人员更好的对腹部进行按摩,则可以将振动电机放置进按摩盒中,盖上盒盖后,则可以通过振动电机带动偏心锤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快速震动的效果,使用人员则可以通过将连接轴处设置的按摩滑轮贴合腹部,则可以通过按摩凸点进行按摩,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中调节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中电机箱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中按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护理床主体;2、支撑架;3、连接转轴;4、背靠垫;5、腿垫;6、排便口;7、调节座;8、按摩机构;9、电机箱;10、控制器;11、护板;12、调节垫;13、第一电机;14、螺纹调节杆;15、螺纹调节槽;16、限位滑杆;17、限位滑槽;18、弧形槽;19、第二电机;20、驱动齿轮;21、传动齿轮;22、副齿轮;801、按摩盒;802、盒盖;803、振动电机;804、偏心锤;805、连接轴;806、按摩滑轮;807、按摩凸点;808、控制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治疗急腹症用的护理装置,包括护理床
主体1,护理床主体1的底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架2,护理床主体1的外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一组连接转轴3,护理床主体1的外端一侧设置有背靠垫4,护理床主体1的外端另一侧设置有腿垫5,且护理床主体1通过连接转轴3分别与背靠垫4与腿垫5转动连接,护理床主体1的内部一侧贯穿开设有排便口6,护理床主体1的顶端靠近排便口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组调节座机构,护理床主体1的外壁两侧均设置有按摩机构8,护理床主体1的外壁对应背靠垫4与腿垫5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电机箱9,护理床主体1的外壁一周均固定安装有护板11,护板11的内侧靠近背靠垫4的一处固定安装有控制器10,调节座机构的内部一侧均贯穿设置有调节垫12。
22.在图1

2中:调节座机构包括调节座7,调节座7的内部一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3,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螺纹调节杆14,调节垫12的内部对应螺纹调节杆14的一侧开设有螺纹调节槽15,且螺纹调节杆14与螺纹调节槽15之间相互啮合,通过螺纹调节杆14与螺纹调节槽15的配合,则可以带动调节垫12在调节座7中进行滑动。
23.在图1

2中:调节座7的内部靠近螺纹调节杆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组限位滑杆16,调节垫12的内部对应限位滑杆16的一侧均开设有限位滑槽17,且调节垫12通过限位滑槽17与限位滑杆16滑动连接,调节垫12的外端一侧开设有弧形槽18,通过限位滑杆16与限位滑槽17的配合,带动调节垫12更稳定的滑动,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调节垫12之间的间隔的大小进行调整,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
24.在图1与3中:电机箱9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9,第二电机19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驱动齿轮20,且驱动齿轮20设置在电机箱9的内部一侧,第二电机19的输出端与控制器1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25.在图1与3中:连接转轴3的外端一侧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21,且传动齿轮21设置在电机箱9的内部一侧,电机箱9的内部一侧通过转轴连接有副齿轮22,且传动齿轮21与副齿轮22之间相互啮合,且副齿轮22与驱动齿轮20之间相互啮合,,通过第二电机19带动驱动齿轮20进行转动,通过驱动齿轮20则可以带动副齿轮22进行转动,通过副齿轮22与传动齿轮21的配合,则可以带动连接转轴3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背靠垫4和腿垫5进行角度变化,通过支撑架2将护理床主体1进行支撑固定后,从而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实现半卧式体位或休克体位。
26.在图1与4中:按摩机构8包括有按摩盒801、盒盖802与振动电机803,按摩盒801的顶端一侧设置有盒盖802,按摩盒801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振动电机803。
27.在图4中:振动电机803的输出轴一端固定安装有偏心锤804,按摩盒801的底端一侧设置有至少一组连接轴805,连接轴805的外端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按摩滑轮806,按摩滑轮806的外壁一周均固定安装有按摩凸点807,盒盖802的顶端一侧固定安装有控制开关808,且控制开关808的输出端与振动电机80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通过振动电机803带动偏心锤804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快速震动的效果,使用人员则可以通过将连接轴805处设置的按摩滑轮806贴合腹部,则可以通过按摩凸点807进行按摩,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2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使用人员需要实现半卧式体位时,则可以通过控制器10操控电机箱9外端设置的第二电机19进行通电,通过第二电机19带动驱动齿轮20进行转动,通过驱动齿轮20则可以带动副齿轮22进行转动,通过副齿轮22与传动齿轮21的配合,则可以带动连接转轴3进行同步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背靠垫4和腿垫5进行角度变化,通过支
撑架2将护理床主体1进行支撑固定后,从而能够便于使用人员实现半卧式体位或休克体位,通过护板11则可以提高躺下时的安全性,为了能够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调节垫12的大小,便于使用人员更舒适的通过排便口6进行排便,则可以通过第一电机13带动螺纹调节杆14进行转动,通过螺纹调节杆14与螺纹调节槽15的配合,则可以带动调节垫12在调节座7中进行滑动,通过限位滑杆16与限位滑槽17的配合,带动调节垫12更稳定的滑动,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对调节垫12之间的间隔的大小进行调整,有效的提高该装置的实用性,为了便于使用人员更好的对腹部进行按摩,则可以将振动电机803放置进按摩盒801中,盖上盒盖802后,则可以通过振动电机803带动偏心锤804进行转动,从而能够实现快速震动的效果,使用人员则可以通过将连接轴805处设置的按摩滑轮806贴合腹部,则可以通过按摩凸点807进行按摩,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较为实用。
29.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