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99349发布日期:2021-12-08 19:33阅读:664来源:国知局
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辅助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临床意指血液中的一些废物通过半渗透血液透析膜除去。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透析是指溶质通过半透膜,从高浓度溶液向低浓度方向运动。血液透析包括溶质的移动和水的移动,即血液和透析液在透析器(人工肾)内借半透膜接触和浓度梯度进行物质交换,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电解质向透析液移动,透析液中的钙离子、碱基等向血液中移动。如果把白蛋白和尿素的混合液放入透析器中,管外用水浸泡,这时透析器管内的尿素就会通过人工肾膜孔移向管外的水中,白蛋白分子较大,不能通过膜孔。这种小分子物质能通过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方法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3.动静脉内瘘是外科手术之一,主要用于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小手术,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作一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在进行内瘘手术时,如果对患者的手臂没有约束,当患者肢体在内瘘治疗过程中翻动时,容易出现皮下血肿和脱针现象的发生,对患者造成伤害,因此,需要一种内瘘肢体固定装置。公开文献也报道了一些内瘘肢体的固定装置,例如:
4.1、中国专利:内瘘固定约束夹板,申请号:201920070938.9,申请日:2019.01.16,专利权人: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地址:215000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华山路95号,发明人:马峥嵘、徐情情、包人杰、丁春玲,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内瘘固定约束夹板,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容易引起血肿和脱针、调节不方便的缺点,包括约束夹板,所述约束夹板的一面缝接有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以及软垫,所述第一固定带的一端缝接有毛毡,所述第二固定带的两端分别通过粘合剂粘接有卡扣以及固定块,所述软垫的一侧缝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与所述软垫之间相对设置形成槽孔,通过约束夹板、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等结构的设置,在骨科肢体固定夹板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带毛毡的固定带由原来的四根改成了两根,方便透析过程中内瘘的观察,增设两条长带用于与铁架固定,避免患者意外抬手臂引起皮下血肿和脱针。
5.2、中国专利:血透内瘘肢体固定盒,申请号:201420134430.8,申请日:2014.03.24,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外南国学巷37号,发明人:李亚娟陈林、刁永书、温怡、李超、刘芳、张小明,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血透内瘘肢体固定盒,尤其是一种用于血液透析领域的血透内瘘肢体固定盒。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能更有效的保护内瘘肢体,减少患者痛苦,提高透析安全性的血透内瘘肢体固定盒,包括透明盒体,所述盒体的两端开口,并且盒体由上盒和下盒组成;下盒由底板和下侧板组成,上盒由顶板和上侧板组成;上侧板与同侧的下侧板为可转动连接;上侧板上还设置有拉扣,下侧板设置有拉环;所述下盒底板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
有紧固装置。透明盒体用于将病员的肢体固定在盒体内,并且上侧板与同侧的下侧板为可转动连接,使固定盒的可以开合,以方便将病员的内瘘肢体放入盒体内。
6.3、中国专利:内瘘穿刺肢体固定架,申请号:201520406319.4,申请日:2015.06.12,专利权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外南国学巷37号,发明人:李娟、冯轶、沈思思、高宇霄、石梅,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瘘穿刺肢体固定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内瘘穿刺肢体固定架对手部固定不稳固,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内瘘穿刺肢体固定架,包括架体和绑带,架体底面为平面,架体顶面沿架体轴向设置手形凹槽,架体的侧壁上至少设置两条绑带,其中一条绑带设置于手形凹槽用于放置手腕一端的侧壁上,并且该绑带上设置拇指孔,患者的大拇指穿过拇指孔后再系紧,避免手与内瘘穿刺肢体固定架出现相对转动,也不会出现沿架体轴向上的相对移动,避免患者的手部活动对内瘘穿刺的造成影响,提高安全性。架体的顶面设置导管凹槽,导管凹槽上方设置粘扣带,将导管放置于导管凹槽内,再合上粘扣带,可进一步增强导管凹槽对导管的固定作用。
7.4、中国专利:一种内瘘固定及保护装置,申请号:201621162278.x,申请日:2016.10.25,专利权人:庞彩,地址:610000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羊马镇伏虎村13组,发明人:阮一哲、马小平、张萍、杨丽南、段志强、张凌,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内瘘固定及保护装置,包括固定座、固定架和红外线治疗仪,所述固定座底面为平面,固定座顶面开有沿轴向方向贯穿的u型槽;所述u型槽的中间段设置有拱形保护罩,拱形保护罩位于u型槽的正上方,拱形保护罩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固定座的侧壁上;所述红外线治疗仪通过固定架与固定座连接,红外线治疗仪位于拱形保护罩正上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内瘘固定及保护装置,能够固定患者内瘘侧肢体,使用钢化玻璃覆盖,能有效避免内瘘固定保护不当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同时增加红外线治疗仪,防止内瘘感染,辅助内瘘部位进行恢复。
8.5、中国专利:一种内瘘穿刺固定支架,申请号:201721116100.6,申请日:2017.09.01,专利权人: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地址:200438上海市杨浦区市光路999号,发明人:沈婷、沈娴、扈晓静、肖丽文、尹敏、杨科花,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内瘘穿刺固定支架,包括基架以及设置在该基架上的“u”型限位垫,其中:所述基架包括上下层叠的固定底板和转动板,所述固定底板和转动板均为长方形板状结构,该固定底板的头侧与转动板的头侧进行铰接,在该固定底板与转动板之间安装伸缩限位杆,所述伸缩限位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固定底板上,另一端与所述转动板进行轴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瘘固定支架不仅具有妥善固定动静脉内瘘穿刺手的作用,防止穿刺针因透析患者大幅度活动造成针尖刺破血管引起血肿或针尖脱出引起动静脉大出血。而且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确保四小时的透析过程能顺利进行。
9.6、中国专利:内瘘肢体固定用支架,申请号:201721390102.4,申请日:2017.10.26,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地址:710061陕西省西安市雁塔西路277号,发明人:卫皓洁、刘小敏、雷丽静、王亮、李婷、李婧婧、何禹玉、赵美娟,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内瘘肢体固定用支架,包括底板、放置架、放置槽、转动板、连接杆、第一滑杆、连接套、第二滑杆、连接块、卡槽,该内瘘肢体固定用支架,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可对患者的肢体,即对患者的手臂进行位置固定,有效的避免患者肢体因翻动而出现肢体肿胀现象的发生,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10.经实际应用研究发现,目前公开的内瘘肢体固定装置,有的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有的无法满足不同患者固定的松紧度和宽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1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本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固定内瘘肢体方便,能根据不同患者固定的调节松紧度和宽度,便于医护工作者操作。
1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3.一种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托体,所述的固定托体呈一头大一头小的瓦槽状,其由塑料制成;固定托体的槽内固定有软垫层,固定托体的外侧固定有魔术贴毛面,固定托体的外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根固定带,固定带的中部位置与固定托体的外侧连接固定;固定带上安置有插扣或魔术贴勾面;固定托体的魔术贴毛面上粘贴固定有分离式限位带,分离式限位带的两端固定有魔术贴勾面,分离式限位带通过魔术贴勾面与固定托体的魔术贴毛面粘贴固定,且横跨固定在固定托体的槽面上。
14.优选的:所述的塑料是高密度聚乙烯。
15.优选的:所述的软垫层是包括海绵层和纱布层,纱布层通过海绵层与固定托体连接。
16.优选的:所述的分离式限位带的固定魔术贴勾面的背面侧固定有魔术贴毛面。
17.本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的优点:
18.本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的固定托体是由塑料制成,且呈一头大一头小的瓦槽状,内瘘肢体置于槽内,上臂置于大端,限位固定肢体的固定带采用分离式限位带,能根据不同患者固定的调节松紧度和宽度;固定带缠绕床架后,固定带两端插扣扣锁或魔术贴贴合固定。医护工作者轻松快捷的完成内瘘肢体固定。
附图说明
19.图1是实施例1中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实施例2中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图2中固定托体的背面连接示意图;
22.图4是图1或2中分离式限位带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图1或2中固定托体的截面示意图;
24.图中序号的名称为:
25.1、固定托体,2、软垫层,3、魔术贴毛面,4、固定带,5、插扣,6、分离式限位带,7、魔术贴勾面。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加详细的介绍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7.如图所示,
28.实施例1
29.一种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托体1,所述的固定托体1呈一头大一头小的瓦槽状,其由塑料制成;固定托体1的槽内固定有软垫层2,固定托体1的外侧固定有魔术
贴毛面3,固定托体1的外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根固定带4,固定带4的中部位置与固定托体1的外侧连接固定;固定带4上安置有插扣5或魔术贴勾面7;固定托体1的魔术贴毛面3上粘贴固定有分离式限位带6,分离式限位带6的两端固定有魔术贴勾面7,分离式限位带6通过魔术贴勾面7与固定托体1的魔术贴毛面3粘贴固定,且横跨固定在固定托体1的槽面上。
30.实施例1
31.一种血透内瘘肢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托体1,所述的固定托体1呈一头大一头小的瓦槽状,其由高密度聚乙烯制成;固定托体1的槽内固定有软垫层2,所述的软垫层2是包括海绵层和纱布层,纱布层通过海绵层与固定托体1连接。固定托体1的外侧固定有魔术贴毛面3,固定托体1的外侧的两端分别固定有一根固定带4,固定带4的中部位置与固定托体1的外侧连接固定;固定带4上安置有插扣5或魔术贴勾面7;固定托体1的魔术贴毛面3上粘贴固定有分离式限位带6,分离式限位带6的两端固定有魔术贴勾面7,分离式限位带6通过魔术贴勾面7与固定托体1的魔术贴毛面3粘贴固定,且横跨固定在固定托体1的槽面上。 所述的分离式限位带6的固定魔术贴勾面7的背面侧固定有魔术贴毛面3。
32.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实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