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头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96821发布日期:2021-12-25 02:21阅读:77来源:国知局
钉头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钉头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


背景技术:

2.外科用圆管型吻合器是对消化道等生理组织进行外科手术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医疗器械,它是医学上使用的替代传统手工缝合的设备。现有的圆管型吻合器包括一个器械本体、可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器械本体的操作把手和位于所述器械本体的远端侧的钉头部。所述钉头部包括钉砧和安装有钉仓的钉筒,所述钉筒的内部设置有止涨管,所述钉砧通过穿设于所述止涨管内部的钉砧轴连接到所述钉筒,且所述钉砧轴的近端侧连接至钉砧拉杆。在手术过程中,将两段需要吻合起来的组织放置在钉砧组件的钉砧和钉仓之间,通过移动所述钉砧拉杆,使得所述钉砧轴向近端侧移动,从而调整钉砧和钉仓的距离来逐渐夹紧组织,实现吻合器的闭合,然后通过操作把手驱动击发组件使得吻合钉在钉砧成型,完成两段组织的吻合连接。
3.为了保持钉砧轴在止涨管中运动的稳定性和钉砧轴和钉砧拉杆的配合稳定性,现有的钉砧轴与止涨管之间的配合一般是钉砧轴的外壁与止涨管的整体内壁的紧密配合。然而,在实际的工艺过程中,对止涨管在周向上的内径设定和管控是很难的,造成在钉砧轴沿轴向运动时,钉砧轴的外壁与止涨管的内壁之间会产生比较大的表面摩擦力,对钉砧轴的运动形成阻碍,从而影响吻合器闭合过程中钉砧轴运动的顺畅性,或者配合达不到紧密配合的标准,最终吻合时钉成型效果不理想,医生使用体验不好。
4.在本实用新型中,远端侧和近端侧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为近端侧,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即更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为远端侧。在吻合器中,内侧与外侧是相对于吻合器的轴心来说的,靠近轴心的一侧为内侧,远离轴心的一侧为外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钉头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在止涨管的远端侧和近端侧的内壁分别设置于钉砧轴配合的凸起部,提高钉砧轴沿轴向运动的顺畅性。
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钉头组件,用于圆管型吻合器,所述钉头组件包括钉砧轴和钉筒,所述钉筒的内部设置有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的止涨管,所述钉砧轴穿设于所述止涨管中且可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运动,所述钉砧轴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缩进于所述止涨管时所述钉砧轴处于第一位置区域;所述止涨管的远端侧和近端侧的内壁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钉砧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钉砧轴的配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相配合。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为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的凸条,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为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的凸条。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为凸台,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为凸台。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起部为环绕所述止涨管的远端侧内壁的环形凸起部,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为环绕所述止涨管的近端侧内壁的环形凸起部。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涨管的远端侧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止涨管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凸起部,和/或所述止涨管的近端侧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止涨管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凸起部。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钉砧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钉砧轴的配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过盈配合。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钉砧轴包括第一配合部和第三配合部,所述第三配合部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近端侧,所述钉砧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凸起部相配合,所述第三配合部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凸起部相配合。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配合部的外径,所述第一凸起部所在处所述止涨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所在处所述止涨管的内径。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三配合部之间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外径,且第二配合部的外径小于第一凸起部所在位置的止涨管的内径。
1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钉头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头组件,通过所述止涨管的远端侧和近端侧设置的凸起部分别与所述钉砧轴的配合部配合,不仅保证了钉砧轴与钉筒的配合稳定性以及钉砧轴和钉砧拉杆的配合稳定性,而且减小了钉砧轴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提高了钉砧轴在轴向运动中的顺畅性,提升操作者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17.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筒和钉砧轴配合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筒和钉砧轴配合的爆炸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砧轴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筒和钉砧轴配合的示意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钉筒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0025]1ꢀꢀꢀꢀꢀ
钉筒
ꢀꢀꢀꢀꢀꢀꢀꢀꢀꢀꢀꢀꢀꢀꢀꢀꢀꢀ2ꢀꢀꢀꢀꢀ
钉仓
[0026]
11
ꢀꢀꢀꢀ
钉筒的远端侧
ꢀꢀꢀꢀꢀꢀꢀꢀꢀꢀ3ꢀꢀꢀꢀꢀ
钉砧
[0027]
12
ꢀꢀꢀꢀ
钉筒的近端侧
ꢀꢀꢀꢀꢀꢀꢀꢀꢀꢀ4ꢀꢀꢀꢀꢀ
钉砧轴
[0028]
13
ꢀꢀꢀꢀ
止涨管
ꢀꢀꢀꢀꢀꢀꢀꢀꢀꢀꢀꢀꢀꢀꢀꢀ
41
ꢀꢀꢀꢀ
钉砧轴的远端侧
[0029]
131
ꢀꢀꢀ
止涨管的远端侧
ꢀꢀꢀꢀꢀꢀꢀꢀ
42
ꢀꢀꢀꢀ
钉砧轴的近端侧
[0030]
132
ꢀꢀꢀ
止涨管的近端侧
ꢀꢀꢀꢀꢀꢀꢀꢀ
43
ꢀꢀꢀꢀ
第一配合部
[0031]
133
ꢀꢀꢀ
第一凸起部
ꢀꢀꢀꢀꢀꢀꢀꢀꢀꢀꢀꢀ
44
ꢀꢀꢀꢀ
第二配合部
[0032]
134
ꢀꢀꢀ
第二凸起部
ꢀꢀꢀꢀꢀꢀꢀꢀꢀꢀꢀꢀ
45
ꢀꢀꢀꢀ
第三配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
[0034]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头组件和包括该钉头组件的圆管型吻合器,所述钉头组件包括钉砧轴和钉筒,所述钉筒的内部设置有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的止涨管,所述钉砧轴穿设于所述止涨管中且可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运动,所述钉砧轴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缩进于所述止涨管时所述钉砧轴处于第一位置区域。
[0035]
所述止涨管的远端侧和近端侧的内壁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和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所述钉砧轴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钉砧轴的配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和所述第二凸起部相配合,从而可以通过所述止涨管远端侧和近端侧的凸起部对所述钉砧轴的配合部起到保持作用,提高所述钉砧轴在轴向运动中的顺畅性,并且保证所述钉砧轴与钉砧拉杆的配合稳定性,同时,由于只有止涨管远端侧和近端侧是与钉砧轴配合的,减小了止涨管和钉砧轴的配合表面面积,也就减小了钉砧轴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使得钉砧轴在轴向运动时更为顺畅。也降低了工艺的难度。
[0036]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各个具体实施例的钉头组件的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各个具体实施例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003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头组件和包括该钉头组件的圆管型吻合器,所述钉头组件包括钉砧轴4和钉筒1,所述钉砧轴4的远端侧41连接于钉砧3,所述钉砧轴4的近端侧42连接于钉砧拉杆(图中未示出),所述钉筒1的远端侧11设置有钉仓2。所述钉筒1的内部设置有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的止涨管13,所述钉砧轴4穿设于所述止涨管13中且可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运动,所述钉砧轴4设有配合部。
[0038]
所述钉砧轴4在进入所述止涨管的过程中,分别处于第一位置区域和第二位置区域,图1和图2中示出的钉砧轴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在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钉砧轴4的配合部缩进进入所述止涨管的内部,此时所述钉砧轴4与所述止涨管有紧密配合,使得所述钉头部在此时不会有摆动,保证所述吻合器有更好的钉成型效果。所述第二位置区域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的远端侧。在所述吻合器的初始状态时,所述钉砧轴4相对于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更远离所述止涨管13,所述钉砧轴4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区域,所述钉砧3处于远离所述钉仓2的位置,所述吻合器进入手术位置后,可以通过旋转所述吻合器的近端侧的旋钮(图中未示出),带动钉砧拉杆向吻合器的近端侧方向运动,进而带动钉砧轴4向吻合器的近端侧运动,以使得钉砧3逐渐靠近钉仓2,钉砧轴4进入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所述钉砧3处于靠近所述钉仓2的位置,所述钉砧3和所述钉仓2夹紧组织,实现所述吻合器的闭合,此时通过握持操作把手(图中未示出),可以实现吻合器的击发。
[0039]
如图3和图6所示,所述止涨管13的远端侧131和近端侧132的内壁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凸起部133和至少一个第二凸起部134,所述第一凸起部13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134从所述止涨管13的内壁朝向所述止涨管13的轴心方向凸出。
[0040]
如图3~图5所示,所述钉砧轴4包括第一配合部43、第二配合部44和第三配合部45,所述第二配合部44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43的近端侧,所述第三配合部45位于所述第二
配合部44的近端侧。在图4中,虚线a1和a2之间的区域为第一配合部43,虚线a2和a3之间的区域为第二配合部44,虚线a3和a4之间的区域为第三配合部45。在虚线a1和a4之间的区域即为所述钉砧轴4的配合部。
[0041]
所述钉砧轴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钉砧轴4的第一配合部43和第三配合部45的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134相配合,从而可以通过所述止涨管13远端侧131和近端侧132的凸起部133,134同时对所述钉砧轴4起到保持作用,保证所述钉砧轴4与钉砧拉杆的配合稳定性,同时,由于只有止涨管13远端侧131和近端侧132是与钉砧轴4配合的,避免了所述钉砧轴4在向近端缩进所述止涨管13的过程中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的紧密配合,减小了止涨管13和钉砧轴4的配合表面面积,也就减小了钉砧轴4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使得钉砧轴4的轴向运动更为顺畅。
[0042]
在本实用新型中,远端侧和近端侧是相对于操作者来说的,距离操作者较近的一端为近端侧,距离操作者较远的一端,即更靠近手术位置的一端为远端侧。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心的方向为轴向,即从吻合器的远端侧到近端侧的方向,或从吻合器的近端侧到远端侧的方向。例如,在图3的视角中,对于钉筒1来说,其远端侧11为右上方一侧,近端侧12为左下方一侧。在图4的视角中,对于钉砧轴4来说,其远端侧41为上方一侧,近端侧42为下方一侧,在图3和图4的视角中,s1方向为从吻合器的近端侧到远端侧的方向。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于一个部件来说,内侧和外侧是相对于吻合器的轴心来说的,靠近轴心的一侧为内侧,远离轴心的一侧为外侧。
[0043]
所述钉砧轴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钉砧轴4的第一配合部43和第三配合部45的外壁分别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134相配合,指的是所述钉砧轴4的第一配合部43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形成点配合或面配合,所述钉砧轴4的第三配合部45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34形成点配合或面配合。进一步地,在该实施例中,所述钉砧轴4处于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钉砧轴4的第一配合部43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过盈配合,所述钉砧轴4的第三配合部45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34过盈配合,从而进一步提高所述钉砧轴4与所述止涨管13的配合稳定性。
[0044]
如图3和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止涨管13的远端侧131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止涨管13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一凸起部133,所述止涨管13的近端侧132的内壁设置有多个沿所述止涨管13的周向均匀分布的第二凸起部134。所述第一凸起部133为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的凸条,所述第二凸起部134为沿所述吻合器的轴向延伸的凸条,所述凸条可以是矩形凸条、椭圆形凸条或其他形状的凸条。所述凸条的表面为与所述钉砧轴2的配合部外壁相适应的弧形表面,以与所述钉砧轴2的配合部外壁形成更为稳定的面配合。
[0045]
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所述止涨管13的远端侧131的内壁仅设置一个第一凸起部133,和/或所述止涨管13的近端侧132的内壁仅设置一个第二凸起部134。在再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所述第一凸起部133为凸台,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134为凸台,所述凸台可以是半球形凸台、多边形凸台或其他形状的凸台。在又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所述第一凸起部133为环绕所述止涨管13的远端侧131内壁的环形凸起部,和/或,所述第二凸起部134为环绕所述止涨管13的近端侧132内壁的环形凸起部。此处仅列举了几种凸起部的设置方式,其他可以实现与所述钉砧轴4的配合部配合的凸起部的结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6]
所述钉砧轴4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区域时,所述钉砧轴4至少所述第三配合部45的部分从所述止涨管13的远端侧131进入到所述止涨管13中。所述钉砧轴4从所述第二位置区域向所述第一位置区域运动时,所述钉砧轴4的第二配合部44经过所述止涨管13的第一凸起部133的位置。所述钉砧轴4进入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第一配合部43的外壁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相配合,所述第三配合部45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凸起部134相配合。
[0047]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配合部43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三配合部45的外径。所述第一凸起部133所在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34所在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径,从而使得所述钉砧轴4在所述第一位置区域时,所述止涨管13的第一凸起部133和所述第二凸起部134均可以与所述钉砧轴4的配合部过盈配合。此处所述第一凸起部133所在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径指的是在所述止涨管13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凸起部133的最高点到与其相对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壁的距离,在两个第一凸起部133沿所述止涨管13的径向方向相对设置时,所述第一凸起部133所在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径指的是两个相对的第一凸起部133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凸起部134所在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径指的是在所述止涨管13的径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凸起部134的最高点到与其相对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壁的距离,在两个第二凸起部134沿所述止涨管13的的径向方向设置时,所述第二凸起部134所在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径指的是两个相对的第二凸起部134的最高点之间的距离。在所述止涨管13的远端侧131未设置第一凸起部133处的内径等于所述止涨管13的近端侧132未设置第二凸起部134处的内径时,所述第一凸起部133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34的高度,以使得所述第一凸起部133所在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34所在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径。在另一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所述止涨管13的远端侧131未设置第一凸起部133处的内径同样也大于所述止涨管13的近端侧132未设置第二凸起部134处的内径,所述第一凸起部133的高度等于或小于所述第二凸起部134的高度。
[0048]
如上所述,所述钉砧轴4从所述第二位置区域向所述第一位置区域运动时,所述钉砧轴4的第二配合部44经过所述止涨管13的第一凸起部133的位置。为了减小所述第二配合部44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之间的表面摩擦力,在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配合部44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配合部43的外径,且所述第二配合部44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所在位置的所述止涨管13的内径。由此,所述钉砧轴4从所述第二位置区域向所述第一位置区域运动时,所述钉砧轴4的第二配合部44虽然经过所述止涨管13的第一凸起部133的位置,但是所述钉砧轴4的第二配合部44基本不会与所述第一凸起部133表面接触,使得所述钉砧轴4可以更加顺畅地在所述止涨管13中运动。
[0049]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钉头组件及圆管型吻合器具有如下优点:
[005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圆管型吻合器的钉头组件,通过所述止涨管的远端侧和近端侧设置的凸起部分别与所述钉砧轴的配合部配合,不仅保证了钉砧轴与钉筒的配合稳定性以及钉砧轴和钉砧拉杆的配合稳定性,而且减小了钉砧轴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提高了钉砧轴在轴向运动中的顺畅性,提升操作者的使用体验。
[0051]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