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脏按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95244发布日期:2022-01-08 00:53阅读:77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脏按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心肺复苏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心脏按压装置。


背景技术:

2.心肺复苏术简称cpr,是针对骤停的心脏和呼吸采取的救命技术。是为了恢复患者自主呼吸和自主循环,在医学临床中,由于各种病因造成心脏循环骤停、心搏骤停、心室纤颤以及心搏极弱等,此时需要将患者平卧于较硬的区域,医护人员通过使用手掌垂直于患者心脏位置处进行按压,以进行急救;
3.现有的公开号为cn210408976u的心脏按压装置,在使用时由于装置体积庞大,在使用时不能轻松的将患者抬至设备的底侧,此外,在心脏按压过程中,该装置无法将患者的下巴抬起,从而很有导致患者的气管无法打开,进而耽误患者的呼吸。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心脏按压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内侧嵌入滑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延伸至支撑筒的顶侧,所述传动杆的顶侧固定连接有上压板,所述传动杆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的顶端与支撑筒的内顶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支撑筒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环形气囊,且第一环形气囊位于上压板的底侧,所述第一环形气囊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环形气囊的外表面远离进气口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外表面靠近第一环形气囊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排气管远离第一环形气囊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罩,所述气罩的底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气囊,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顶侧边缘处设置有托垫,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接气嘴。
6.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底侧两端均设置有踏板。
7.进一步的,所述气罩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绑带,所述第二环形气囊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绑带。
8.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绑带与两个第二绑带。
9.进一步的,所述托垫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且排气管嵌入设置于限位环的内侧。
10.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1、该一种心脏按压装置,通过第二环形气囊的逐渐鼓起,使得托垫将患者的下巴向上倾斜顶起,以便于打开患者的气管。
13.2、该一种心脏按压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随用随取,在使用时可直接将装置放置在患者的胸前即可使用,可快速投入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环形气囊侧视结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
18.1、支撑架;2、踏板;3、支撑筒;4、传动杆;5、压头;6、复位弹簧;7、上压板;8、把手;9、第一环形气囊;10、进气口;11、第一单向阀;12、排气管;13、第二单向阀;14、气罩;15、第一绑带;16、第二绑带;17、第二环形气囊;18、托垫;19、接气嘴;20、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19.图1至图3所示,涉及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筒3,支撑筒3的内侧嵌入滑动连接有传动杆4,且传动杆4延伸至支撑筒3的顶侧,传动杆4的顶侧固定连接有上压板7,传动杆4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压头5,压头5的顶端与支撑筒3的内顶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支撑筒3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环形气囊9,且第一环形气囊9位于上压板7的底侧,第一环形气囊9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气口10,进气口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第一环形气囊9的外表面远离进气口10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12,排气管12的外表面靠近第一环形气囊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3,排气管12远离第一环形气囊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罩14,气罩14的底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气囊17,第二环形气囊17的顶侧边缘处设置有托垫18,第二环形气囊17的外表面设置有接气嘴19。
20.在使用一种心脏按压装置时,首先通过两个第一绑带15的相互绑带的绑定来实现气罩14在患者口鼻的扣合,接着将第二环形气囊17卡在患者的脖子上,随后,医护人员将排气管12接入第二环形气囊17的接气嘴19上,医护人员通过上下推拉把手8,使得上压板7来回挤压第一环形气囊9,第一环形气囊9排出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2以及第二单向阀13注入第二环形气囊17内,第一环形气囊9通过进气口10与第一单向阀11将外界空气导入自身内部,随着第二环形气囊17的逐渐鼓起,使得托垫18将患者的下巴向上倾斜顶起,以便于打开患者的气管,接着通过,工作人员将支撑架1扣在患者的胸外侧,并将压头5与患者的心脏部位对齐,并将排气管12与气罩14对接,医护人员通过来回推拉传动杆4使第一环形气囊9对气罩14进行供气,同时压头5完成了对患者胸前心脏部位的按压,从而便于患者的心肺复苏,有一定的实用性。
21.进一步的方案中,支撑架1的外表面底侧两端均设置有踏板2,便于医护人员通过脚踩踏板2来避免支撑架1发生晃动。
22.进一步的方案中,气罩14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绑带15,便于通过两个第一绑带15的相互绑定来实现气罩14在患者口鼻处的固定。
23.进一步的方案中,第二环形气囊17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绑带16,便于通过两个第二绑带16的相互绑定来实现第二环形气囊17开口处的限位。
24.进一步的方案中,托垫18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20,且排气管12嵌入设置于限位环20的内侧,便于对排气管12起到限位作用。
25.进一步的方案中,传动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8,便于医护人员通过推拉把手8来驱动传动杆4在支撑筒3上下移动。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筒(3),所述支撑筒(3)的内侧嵌入滑动连接有传动杆(4),且传动杆(4)延伸至支撑筒(3)的顶侧,所述传动杆(4)的顶侧固定连接有上压板(7),所述传动杆(4)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压头(5),所述压头(5)的顶端与支撑筒(3)的内顶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所述支撑筒(3)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环形气囊(9),且第一环形气囊(9)位于上压板(7)的底侧,所述第一环形气囊(9)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气口(10),所述进气口(10)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单向阀(11),所述第一环形气囊(9)的外表面远离进气口(10)的一侧设置有排气管(12),所述排气管(12)的外表面靠近第一环形气囊(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单向阀(13),所述排气管(12)远离第一环形气囊(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气罩(14),所述气罩(14)的底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气囊(17),所述第二环形气囊(17)的顶侧边缘处设置有托垫(18),所述第二环形气囊(17)的外表面设置有接气嘴(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外表面底侧两端均设置有踏板(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罩(14)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一绑带(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气囊(17)的两侧边缘处均设置有第二绑带(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垫(18)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环(20),且排气管(12)嵌入设置于限位环(20)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心脏按压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的内侧嵌入滑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延伸至支撑筒的顶侧,所述传动杆的顶侧固定连接有上压板,所述传动杆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压头,所述压头的顶端与支撑筒的内顶侧共同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支撑筒的顶端设置有第一环形气囊,且第一环形气囊位于上压板的底侧,所述第一环形气囊的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环形气囊的逐渐鼓起,使得托垫将患者的下巴向上倾斜顶起,以便于打开患者的气管,该一种心脏按压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随用随取,在使用时可直接将装置放置在患者的胸前即可使用,可快速投入使用。用。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艳玲
技术研发日:2021.06.03
技术公布日:202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