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3580发布日期:2021-12-04 09:46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


背景技术:

2.半个世纪以来,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一直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等出血的首选方法,具有经济、方便、操作简单的优点,一般用于因胃底、食管下段静脉曲张而破裂发生上消化道大出血而且肝功能受损严重的肝硬化患者,以此达到快速止血的作用。
3.市场上的三腔二囊管大多都不具备测压的能力,医疗人员只能根据长期操作的经验来控制充气的值,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包括:主胃管;
6.还包括:
7.抽吸转接口,其设置于所述主胃管的输出端;
8.抽吸口,其设置于所述主胃管的输入端;
9.集中套管,其套设于所述主胃管的外部靠近上方位置,所述集中套管的中部还穿设有胃气囊管和食道气囊管;
10.食管球囊,其设置于所述食道气囊管的输出端和主胃管的外部下方位置;
11.胃球囊,其设置于所述胃气囊管的输出端和主胃管的外部最下方位置,所述胃球囊和主胃管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圈,所述胃球囊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柔性片,所述柔性片远离胃球囊的一面内嵌有压敏元件;
12.压力表,其安装于所述食道气囊管的左端,所述压力表的外部两侧均衔接有防撞包边,所述压力表的上方中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有放大镜片。
13.优选的,所述抽吸转接口、主胃管和抽吸口之间相互连通,且主胃管的外部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集中套管、食管球囊和胃球囊。
14.优选的,所述胃球囊和胃气囊管之间相互连通,且胃球囊和主胃管之间通过密封胶圈构成密封结构。
15.优选的,所述胃球囊和柔性片之间呈紧密贴合,且压敏元件通过柔性片构成嵌入式结构。
16.优选的,所述食管球囊和食道气囊管之间相互连通,且食道气囊管和压力表之间呈连通结构。
17.优选的,所述防撞包边关于压力表的外部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压力表的直
径尺寸与放大镜片的直径尺寸之间相吻合,而且放大镜片通过转轴构成转动结构。
18.优选的,所述胃气囊管的输入端包裹有附加管套,所述附加管套的两侧均连接有绑定绳,且附加管套和胃气囊管之间呈紧密贴合。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采用将压敏元件内嵌于弧状结构的柔性片内,使之在保证压敏元件原有使用性能的同时避免其直接与胃部或食道内表面进行接触,有效防止硬体异物损坏患者体内组织。
20.1、本实用新型抽吸转接口、主胃管和抽吸口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对胃底的积液与异物进行引流排出,使之患者的疼痛感可以减轻;集中套管的设置是为了将主胃管、胃气囊管和食道气囊管合并在一起,通过在胃气囊管的输入端包裹附加管套,使之可利用其两侧的绑定绳与待连接设备之间进行捆绑固定,避免在拉扯过程中连接处发生脱落,影响对患者的救治。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胶圈对胃球囊和主胃管连接口的缝隙进行填补,从而加强该结构的密封能力,避免在使用时掺杂其他气体进入,造成患者体内感染,不利于对患者进行救治处理;柔性片的两侧呈弧形凸起状,可以代替压敏元件与食道、胃部的内表面进行接触,使之接触时更加柔和和舒缓,在保证其原有使用功能的同时,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22.3、本实用新型防撞包边的设置,是为了代替压力表与硬物之间进行接触,使之防护能力得以提升,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外表面发生破损,通过将放大镜片关于转轴的一侧进行转动直至与压力表显示数据的一面相重合,使之压力表中的数值清晰可见,以便医护人员精准控制压力值的大小。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的防撞包边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主胃管;2、抽吸转接口;3、抽吸口;4、集中套管;5、胃气囊管;6、附加管套;7、绑定绳;8、食道气囊管;9、压敏元件;10、压力表;11、防撞包边;12、转轴;13、放大镜片;14、食管球囊;15、胃球囊;16、密封胶圈;17、柔性片。
具体实施方式
27.如图1所示,一种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包括:主胃管1;还包括:抽吸转接口2,其设置于主胃管1的输出端;抽吸口3,其设置于主胃管1的输入端;抽吸转接口2、主胃管1和抽吸口3之间相互连通,主胃管1的外部自上至下依次设置有集中套管4、食管球囊14和胃球囊15;抽吸转接口2、主胃管1和抽吸口3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对胃底的积液与异物进行引流排出,使之患者的疼痛感可以减轻;集中套管4,其套设于主胃管1的外部靠近上方位置,集中套管4的中部还穿设有胃气囊管5和食道气囊管8;食管球囊14,其设置于食道气囊管8的输出端和主胃管1的外部下方位置;胃气囊管5的输入端包裹有附加管套6,附加管套6的两侧均连接有绑定绳7,且附加管套6和胃气囊管5之间呈紧密贴合,集中套管4的设置是为了将主胃管1、胃气囊管5和食道气囊管8合并在一起,通过在胃气囊管5的输入端包裹附加管
套6,使之可利用其两侧的绑定绳7与待连接设备之间进行捆绑固定,避免在拉扯过程中连接处发生脱落,影响对患者的救治。
28.如图2所示,胃球囊15,其设置于胃气囊管5的输出端和主胃管1的外部最下方位置,胃球囊15和主胃管1的衔接处设置有密封胶圈16,胃球囊15和胃气囊管5之间相互连通,且胃球囊15和主胃管1之间通过密封胶圈16构成密封结构;通过密封胶圈16对胃球囊15和主胃管1连接口的缝隙进行填补,从而加强该结构的密封能力,避免在使用时掺杂其他气体进入,造成患者体内感染,不利于对患者进行救治处理;胃球囊15的外部两侧均设置有柔性片17,柔性片17远离胃球囊15的一面内嵌有压敏元件9,胃球囊15和柔性片17之间呈紧密贴合,且压敏元件9通过柔性片17构成嵌入式结构,柔性片17的两侧呈弧形凸起状,可以代替压敏元件9与食道、胃部的内表面进行接触,使之接触时更加柔和和舒缓,在保证其原有使用功能的同时,有效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29.如图3所示,压力表10,其安装于食道气囊管8的左端,压力表10的外部两侧均衔接有防撞包边11,食管球囊14和食道气囊管8之间相互连通,且食道气囊管8和压力表10之间呈连通结构,防撞包边11的设置,是为了代替压力表10与硬物之间进行接触,使之防护能力得以提升,避免长时间使用后外表面发生破损,压力表10的上方中部设置有转轴12,转轴12的另一端连接有放大镜片13,防撞包边11关于压力表10的外部竖直中轴线呈对称分布,且压力表10的直径尺寸与放大镜片13的直径尺寸之间相吻合,而且放大镜片13通过转轴12构成转动结构,通过将放大镜片13关于转轴12的一侧进行转动直至与压力表10显示数据的一面相重合,使之压力表10中的数值清晰可见,以便医护人员精准控制压力值的大小。
30.综上,该设有测压结构的三腔二囊管,使用时,首先根据图1

3所示的结构,主胃管1、胃气囊管5和食道气囊管8三者之间采用集中套管4进行包裹绑定,避免散落延长救治时间,接着抽吸转接口2、主胃管1和抽吸口3之间连接呈一体,通过三者之间相互配合可以实现对胃底积液与异物的引流排出,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其中抽吸口3采用柔性材质制成,可以避免在抽吸时伤害胃底组织,接着附加管套6、胃气囊管5和胃球囊15之间连接呈一体,通过将附加管套6两端的绑定绳7与其相适配的设备之间进行捆紧绑定,从而防止患者挣扎时造成连接处断开,加强该结构的防护能力,同时使用密封胶圈16对胃球囊15和主胃管1连接口进行包裹,使之两者之间的密封性能得以提升,以此阻断外界气体入侵,接着压力表10、食道气囊管8和食管球囊14之间连接呈一体,通过在压力表10外侧表面增设防撞包边11,可以起到代替压力表10与硬物进行接触的作用,避免长期使用后外表面发生磨损脱皮,其中在对食管球囊14和胃球囊15进行充气时,可根据压敏元件9监测到的胃内以及食道内的压力数值,来判断食管球囊14和胃球囊15的表面是否与食道或胃部充分接触,避免接触不够充分导致的压迫止血效果受到影响,并且通过在压力表10一侧安装放大镜片13,使之工作人员可通过放大镜片13所放大的压力值数据来控制充气和放气的量,从而更好的完成对患者的治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