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肠科用灌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86508发布日期:2021-12-25 01:33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肛肠科用灌肠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肛肠科用灌肠管。


背景技术:

2.肛肠科是专业研究治疗便秘、肛裂、肛瘘、肛门脓肿、肛门狭窄、肛乳头肥大、肛周湿疹、混合痔、内痔、外痔得为主的科室,其研究疾病范围主要在消化末端的器官所发生的疾病,在肛门口至直肠8

12cm之间,而医护人员用导管自肛门经直肠插入结肠灌注液体,能够达到通便排气的治疗目的。具有刺激肠蠕动,软化、清除粪便等效果。
3.经过海量检索,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灌肠管装置典型的如公开号为cn212699890u公开的一种肛肠科灌肠装置,所述灌肠管顶部开设有通杆孔,所述通杆孔贯穿连接有手推杆且手推杆连通于灌肠管内,所述灌肠管内设置有橡胶活塞,所述灌肠管底部开设有螺纹管口,所述螺纹管口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连接管,所述螺纹连接管底部设置有软管,所述软管底部套设有橡胶圈,所述软管位于橡胶圈底部连通有肛管,所述肛管一侧设置有排气肛管,所述排气肛管顶部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顶部连通有气囊。本实用新型灌肠效果好,便于固定防滑落,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或公开号为cn211434425u公开的一种肛肠科灌肠装置,该肛肠科灌肠装置,只需单次将灌注管插入患者身体即可实现将全部灌注药物灌注到患者身体中,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且可方便医护人员将药物缓慢的灌注患者身体中,避免引起患者的不适,省时省力,提高了灌肠效率,有利于广泛推。
4.现有的灌肠管在插入人体内部后,缺少对灌肠管的固定装置,由于患者肛门处肌肉活动或由于患者身体活动,均会带动灌肠管脱离脱离患者体内,从而导致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频繁进行插管动作,不仅导致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较大,且患者的治疗过程较为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肛肠科用灌肠管,具备增加灌肠管固定装置的优点,解决了缺少灌肠管固定装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肛肠科用灌肠管,包括支撑板、支撑架、连接带和限位孔,所述支撑板两侧外壁均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内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带,所述支撑板异于连接块一侧外壁对称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内部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部活动安装有灌肠管本体,所述限位孔内壁一侧安装有第一卡扣。
7.优选的,所述连接带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连接带背离第一魔术贴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二魔术贴。
8.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内部开设有通孔,两个所述连接架分别分布于通孔两侧。
9.优选的,所述灌肠管本体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第一卡扣相接触。
10.优选的,所述灌肠管本体贯穿限位孔一端外壁设置有锥头。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孔的内壁内径大于灌肠管本体的外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带、限位孔和第一卡扣,达到了便于医护人员插管的效果,医护人员手动拿取支撑板,放置于患者臀部位置,且通孔位置与肛门位置相对应,医护人员手动拿取连接带贯穿患者大腿,且连接带位于患者大腿根部,通过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之间相互粘贴力,保证连接带分别与患者两个大腿连接稳定性,医护人员手动拿取灌肠管本体,并贯穿限位孔和通孔插入患者肛门内部,且医护人员插管时,通孔达到了避免遮挡医护人员视线的目的,通过第二卡扣和第一卡扣之间的卡接力,保证了灌肠管本体的位置稳定性,避免因为患者肛门处肌肉活动或由于患者身体活动,导致灌肠管本体脱离脱离患者体内,避免医护人员反复插管,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结构剖视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架结构仰视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结构立体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物图。
18.图中:1、支撑板;11、连接块;12、连接带;13、第一魔术贴;14、第二魔术贴;15、活动槽;16、通孔;2、支撑架;21、连接架;22、限位孔;23、第一卡扣;24、灌肠管本体;25、第二卡扣;26、锥头。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2.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种实施例:
23.实施例一:一种肛肠科用灌肠管,包括支撑板1、支撑架2、连接带12和限位孔22,支
撑板1两侧外壁均安装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5,活动槽15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带12,支撑板1异于连接块11一侧外壁对称安装有连接架21,连接架21内部开设有限位孔22,限位孔22内部活动安装有灌肠管本体24,限位孔22内壁一侧安装有第一卡扣23,连接带12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3,连接带12背离第一魔术贴13一侧外壁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4,医护人员手动拿取支撑板1,放置于患者臀部位置,且通孔16位置与肛门位置相对应,医护人员手动拿取连接带12贯穿患者大腿,且连接带12位于患者大腿根部,通过第一魔术贴13和第二魔术贴14之间相互粘贴力,保证连接带12分别与患者两个大腿连接稳定性。
24.实施例二:一种肛肠科用灌肠管,包括支撑板1、支撑架2、连接带12和限位孔22,支撑板1两侧外壁均安装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5,活动槽15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带12,支撑板1异于连接块11一侧外壁对称安装有连接架21,连接架21内部开设有限位孔22,限位孔22内部活动安装有灌肠管本体24,限位孔22内壁一侧安装有第一卡扣23,支撑板1内部开设有通孔16,两个连接架21分别分布于通孔16两侧,医护人员通过通孔16保证了对患者肛门的观察角度。
25.限位孔22的内壁内径大于灌肠管本体24的外径。限位孔22保证了,医护人员手动拿取灌肠管本体24,并贯穿限位孔22和通孔16插入患者肛门内部,且医护人员插管时,通孔16达到了避免遮挡医护人员视线的目的。
26.实施例三:一种肛肠科用灌肠管,包括支撑板1、支撑架2、连接带12和限位孔22,支撑板1两侧外壁均安装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内部开设有活动槽15,活动槽15内部活动安装有连接带12,支撑板1异于连接块11一侧外壁对称安装有连接架21,连接架21内部开设有限位孔22,限位孔22内部活动安装有灌肠管本体24,限位孔22内壁一侧安装有第一卡扣23,灌肠管本体24一侧外壁安装有第二卡扣25,第二卡扣25与第一卡扣23相接触,第一卡扣23通过第二卡扣25达到了阻挡灌肠管本体24的目的,保证了灌肠管本体24的位置稳定性。
27.灌肠管本体24贯穿限位孔22一端外壁设置有锥头26,通过第二卡扣25和第一卡扣23之间的卡接力,保证了灌肠管本体24的位置稳定性,避免因为患者肛门处肌肉活动或由于患者身体活动,导致灌肠管本体24脱离脱离患者体内,避免医护人员反复插管,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患者治疗过程的舒适性。
28.工作原理:医护人员手动拿取支撑板1,放置于患者臀部位置,且通孔16位置与肛门位置相对应,医护人员手动拿取连接带12贯穿患者大腿,且连接带12位于患者大腿根部,通过第一魔术贴13和第二魔术贴14之间相互粘贴力,保证连接带12分别与患者两个大腿连接稳定性,医护人员手动拿取灌肠管本体24,并贯穿限位孔22和通孔16插入患者肛门内部,且医护人员插管时,通孔16达到了避免遮挡医护人员视线的目的,通过第二卡扣25和第一卡扣23之间的卡接力,保证了灌肠管本体24的位置稳定性。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