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过敏用药物涂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35622发布日期:2021-12-29 16:07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过敏用药物涂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涂抹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儿科过敏用药物涂抹装置。


背景技术:

2.过敏即过敏反应,是由抗原抗体引起的一种生物学反应。过敏反应实质上也是一种免疫反应。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疹、心慌、气短、哮喘、出冷汗、脸色苍白、口唇青紫,甚至血压降低、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
3.目前,当人们出现过敏的时候,需要外部涂药来进行抑制,传统的涂抹方式是利用棉签蘸药后对患处进行涂抹,但是这种涂抹方式只适合小范围的涂抹,而且涂抹不均匀,效果差。
4.因此,发明一种儿科过敏用药物涂抹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科过敏用药物涂抹装置,以解决目前,当人们出现过敏的时候,需要外部涂药来进行抑制,传统的涂抹方式是利用棉签蘸药后对患处进行涂抹,但是这种涂抹方式只适合小范围的涂抹,而且涂抹不均匀,效果差的问题。一种儿科过敏用药物涂抹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的外壳体横截面设置为d字状,该外壳体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壳,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壳;所述的底壳和顶壳之间设置有转轴;所述的转轴通过带座轴承与底壳和顶壳连接,其中转轴贯穿至底壳的下方,并配合安装有海绵块;所述的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齿轮,该齿轮配合安装在转轴上,并与驱动杆啮合连接。
6.所述的外壳体两侧贯通开设有用于驱动杆滑动的通槽;所述的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杆;所述的连杆设置为l状。
7.所述的连杆的端部还固定安装有便于使用人员握取的把手;所述的把手的一侧设置有手握把,该手握把螺纹连接在外壳体的一侧。
8.所述的驱动杆上端和下端开设有滑槽,该驱动杆靠近齿轮的一侧设置有齿牙,且背离齿轮的一侧开设有长度为驱动杆总长度2/3的半圆槽。
9.所述的驱动杆卡接在固定件上,并与固定件滑动连接;所述的固定件中间设置有与半圆槽相匹配,且用于阻挡复位弹簧的半圆凸块。
10.所述的复位弹簧设置在驱动杆一侧的半圆槽内;所述的固定件固定在外壳体的内壁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使用者首先将过敏药物涂抹在海绵块的底部或者患者的患处,随后使用者利用大拇指勾住手握把,将其余四指抓住把手,当使用者手部用力的时候,连杆带动驱动杆移动,在齿轮的带动下转轴带动安装在其底部的海绵块旋转,依次来实现对患者的药物涂抹,作用面积大,有效的提高了药物涂抹效率,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13.2.本实用新型,当使用者手部放松的时候,复位弹簧将驱动杆顶出,实现了驱动杆的复位,便于使用者下次的施力,无论使用者手施力或者不施力,均可以让海绵块旋转,依次可增加药物的涂抹次数,保证涂抹的均匀性;
14.3.本实用新型,固定件中间设置有与半圆槽相匹配,且用于阻挡复位弹簧的半圆凸块,在使用者施力的时候,使得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便于后期的复位。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后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仰视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的半剖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驱动杆和复位弹簧配合示意图。
21.图中:
[0022]1‑
外壳体,2

底壳,3

顶壳,4

转轴,5

齿轮,6

驱动杆,7

连杆,8

把手,9

手握把,10

通槽,11

固定件,12

海绵块,13

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0024]
实施例:
[0025]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0026]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儿科过敏用药物涂抹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的外壳体1横截面设置为d字状,该外壳体1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壳2,顶部固定安装有顶壳3;所述的底壳2和顶壳3之间设置有转轴4;所述的转轴4通过带座轴承与底壳2和顶壳3连接,其中转轴4贯穿至底壳2的下方,并配合安装有海绵块12;所述的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齿轮5,该齿轮5配合安装在转轴4上,并与驱动杆6啮合连接。
[0027]
所述的外壳体1两侧贯通开设有用于驱动杆6滑动的通槽10;所述的驱动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杆7;所述的连杆7设置为l状。
[0028]
所述的连杆7的端部还固定安装有便于使用人员握取的把手8;所述的把手8的一侧设置有手握把9,该手握把9螺纹连接在外壳体1的一侧。
[0029]
具体的,使用的时候,使用者首先将过敏药物涂抹在海绵块12的底部或者患者的患处,随后使用者利用大拇指勾住手握把9,将其余四指抓住把手8,当使用者手部用力的时候,连杆7带动驱动杆6移动,在齿轮5的带动下转轴4带动安装在其底部的海绵块12旋转,依次来实现对患者的药物涂抹,作用面积大,有效的提高了药物涂抹效率,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0030]
所述的驱动杆6上端和下端开设有滑槽,该驱动杆6靠近齿轮5的一侧设置有齿牙,且背离齿轮5的一侧开设有长度为驱动杆6总长度2/3的半圆槽。
[0031]
所述的驱动杆6卡接在固定件11上,并与固定件11滑动连接;所述的固定件11中间设置有与半圆槽相匹配,且用于阻挡复位弹簧13的半圆凸块。
[0032]
具体的,固定件11中间设置有与半圆槽相匹配,且用于阻挡复位弹簧13的半圆凸块,在使用者施力的时候,使得复位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便于后期的复位。
[0033]
所述的复位弹簧13设置在驱动杆6一侧的半圆槽内;所述的固定件11固定在外壳体1的内壁上。
[0034]
具体的,当使用者手部放松的时候,复位弹簧13将驱动杆6顶出,实现了驱动杆6的复位,便于使用者下次的施力,无论使用者手施力或者不施力,均可以让海绵块12旋转,依次可增加药物的涂抹次数,保证涂抹的均匀性。
[0035]
工作原理
[0036]
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时候,使用者首先将过敏药物涂抹在海绵块12的底部或者患者的患处,随后使用者利用大拇指勾住手握把9,将其余四指抓住把手8,当使用者手部用力的时候,连杆7带动驱动杆6移动,在齿轮5的带动下转轴4带动安装在其底部的海绵块12旋转,此时,固定件11用于阻挡复位弹簧13的半圆凸块,在使用者施力的时候,使得复位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便于后期的复位,当使用者手部放松的时候,复位弹簧13将驱动杆6顶出,实现了驱动杆6的复位,便于使用者下次的施力,无论使用者手施力或者不施力,均可以让海绵块12旋转,依次可增加药物的涂抹次数,保证涂抹的均匀性;
[0037]
本实用新型,在对患者的药物涂抹,作用面积大,有效的提高了药物涂抹效率,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
[0038]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