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鼠主动脉血管剥离剪

文档序号:28548479发布日期:2022-01-19 15:20阅读:14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鼠主动脉血管剥离剪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小鼠主动脉血管剥离剪。


背景技术:

2.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原因。目前在临床试验阶段利用动物模型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种简单有效,且方便可靠的技术手段;而鼠类,由于其具有体型小、繁殖快、个体差异小等优点,一直以来都是临床试验中应用数量最多,范围最广的动物。
3.在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试验中,试验人员需要将小鼠解剖,然后将小鼠的主动脉及其连接心脏的分支完整的剥离取下并做后期的离体试验。目前用来剥离的主动脉的器具通常采用医用剪刀,结合图1所示,常用的医用剪刀,利用上刃1与下刃2之间的剪切力剥离血管,由于其上刃1与下刃2的接触面为平面,即在剥离血管时,上刃1以及下刃2与血管外壁之间为线接触,极易剪破血管,导致小鼠主动脉血管剥离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鼠主动脉血管剥离剪,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医用剪刀进行剥离时,容易剪破血管,导致小鼠主动脉血管剥离失败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小鼠主动脉血管剥离剪,包括铰接的固定剪和活动剪,固定剪与活动剪均包括刀柄段、连接段和切割段,所述固定剪和活动剪的切割段相互靠近一侧均设有第一刃口,且两个第一刃口的刃锋对齐设置,第一刃口的上表面呈向下凹的弧形,当固定剪和活动剪的切割段靠近时,两个第一刃口的上表面形成两侧向上拢起的包裹区,所述固定剪和活动剪的切割段的端部设有第二刃口。
7.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1、本方案中由于第一刃口的上表面呈向下凹的弧形,且两个第一刃口的上表面形成两侧向上拢起的包裹区,因此采用本方案对小鼠主动脉血管进行剥离时,与血管的接触面为弧形面,且剥离进行过程中,小鼠的主动脉血管能够被包覆在包裹区内,这样剥离剪在向前移动过程中,第二刃口不断割开血管与组织,而血管外壁与第一刃口之间保持面接触,从而解决了传统医用剪刀中上刃以及下刃与血管外壁之间为线接触,极易剪破血管,导致小鼠主动脉血管剥离失败的问题。
9.2、传统医用剪刀采用上、下刃设置,利用剪切力来完成剥离,由于上刃以及下刃与血管外壁之间为线接触,剪刀的力度和角度不对都会出现剪破、剪断等问题,因此就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试验人员,才能剥离出完整的主动脉及其分支;且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目前也需要较长时间剥离出完好的血管及分支,而血管暴露时间越长,组织变质越快,细胞死亡越多,因此剥离速度对后续实验有很大的影响;而本方案中由于两个第一刃口的
刃锋对齐设置,不再采用传统的剪切方式,而是采用第二刃口切割的方式来完成整个剥离,这个过程中刀刃既能够快速完成剥离血管,且第一刃口对血管还起到保护的作用。
10.进一步,所述第一刃口远离刃锋一侧与切割段为圆滑过渡。
11.有益效果:这样避免出现锐利的弯角,从而避免划伤血管。
12.进一步,所述包裹区的半径为r,r为5mm~10mm。
13.有益效果:包裹区的半径主要根据试验小鼠的主动脉血管半径来设定,以满足不同个头小鼠的试验需求。
14.进一步,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刀柄段相互靠近一侧。
15.有益效果:由于弹性件的设置,当试验人员通过手柄段拉开固定剪与活动剪时,弹性件受拉伸力发生变形,因此在切割分离小鼠的血管与组织的过程中,两个手柄段会在弹性件复位作用下出现靠近的趋势,这样试验人员可以减少用力,使得整个操作过程更加容易。
16.进一步,所述第一刃口的下表面呈向下凸起的弧形。
17.有益效果:这样试验人员在对小鼠主动脉血管进行剥离时,能够降低剥离剪底部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同时也能够降低第一刃口的厚度,使得剥离剪更加锋利,加快剥离的速度。
18.进一步,所述固定剪的连接段朝向活动剪一侧弯曲,所述活动剪的连接段朝向固定剪一侧弯曲。
19.有益效果:这样能够保证两个第一刃口上的刃锋能够尽可能的靠拢。
20.进一步,所述固定剪的连接段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活动剪的连接段底面开设有配合槽,所述安装槽内开设有连接孔,配合槽内开设有对应的转配孔,所述连接孔内同轴固定有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与装配孔转动连接,连接销顶部设有位于装配孔外部的限位凸起。
21.有益效果:这样能够使得装配后固定剪的上表面与活动剪的上表面齐平,更好地进行剥离试验。
22.进一步,两个第一刃口的刃锋之间的距离不超过0.5mm。
23.有益效果:两个第一刃口的刃锋之间的间距过大会使得切割的难度增大。
附图说明
24.图1为常用的医用剪刀。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剪与活动剪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中a-a向的剖视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固定剪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实施例2中切割段的纵向截面图。
29.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上刃1、下刃2、固定剪10、活动剪11、刀柄段12、连接段13、切割段14、安装槽15、连接孔16、限位凸起17、第一刃口18、刃锋19、包裹区20、弹性件21、第二刃口22。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1:
32.基本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小鼠主动脉血管剥离剪,包括固定剪10和活动剪11,固定剪10和活动剪11的结构为相互对称,均包括刀柄段12、连接段13和切割段14,其中活动剪11铰接固定剪10上,具体为,固定剪10的连接段13弯曲设置,且朝向活动剪11一侧弯曲,同样的活动剪11的连接段13也为弯曲设置,且朝向固定剪10一侧弯曲,在固定剪10的连接段13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15,在活动剪11的连接段13底面上开设有配合槽,在安装槽15内开设有连接孔16,在配合槽内对应开设有装配孔,在连接孔16内同轴固定有连接销,连接销与装配孔转动连接,连接销顶部设有位于装配孔外部的限位凸起17。
33.在固定剪10和活动剪11的切割段14相互靠近一侧均一体成型有第一刃口18,且两个第一刃口18的刃锋19(第一刃口18上最为锋利处)为对齐设置,且两个第一刃口18的刃锋19之间的距离不超过0.5mm,第一刃口18的上表面呈向下凹的弧形,即当固定剪10和活动剪11的切割段14靠近时,两个第一刃口18的上表面形成两侧向上拢起的包裹区20,如图3所示,包裹区20的半径为r,r为5mm~10mm,第一刃口18远离刃锋19一侧与切割段14之间为圆滑过渡。
34.还包括弹性件21,本实施例中弹性件21为拉簧,弹性件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刀柄段12相互靠近一侧,在固定剪10和活动剪11的切割段14的端部设有第二刃口22。
35.实施例2:
36.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结合图5所示,实施例2中,切割段14与第一刃口18的下表面呈向下凸起的弧形,这样试验人员在对小鼠主动脉血管进行剥离时,能够降低剥离剪底部与组织之间的摩擦,同时也能够降低第一刃口18的厚度,使得剥离剪更加锋利,加快剥离的速度。
3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8.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