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2981发布日期:2022-01-12 07:2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包括壳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200)与治疗机构(300),且所述治疗机构(300)设置于转动机构(2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200)包括驱动组件(240)与两个传动机构,且两个所述传动机构以驱动组件(240)为中心相互对称设置;所述驱动组件(240)与两个传动机构之间相互啮合;所述治疗机构设置于传动机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40)包括电机(241),所述电机(241)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输出轴(242),且输出轴(242)远离电机(24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传动盘(243);两个所述传动机构以第一传动盘(243)为中心轴相互对称并与第一传动盘(243)相互啮合,且两个所述传动机构之间啮合有转动盘(210),且治疗结构设置于转动盘(210)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第一传动盘(243)相互啮合的第二传动盘(244)与第三传动盘(245),且第二传动盘(244)与第三传动盘(245)以第一传动盘(243)为中心相互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传动盘(244)与第三传动盘(245)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传动轴(246)与第二传动轴(247),且第一传动轴(246)与第二传动轴(247)上分别设置有第一不完全齿轮(220)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30);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220)与第二不完全齿轮(230)之间啮合有转动盘(210)。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机构(300)包括治疗室(310),且治疗室(310)设置于转动盘(210)上;所述治疗室(310)内设置有治疗腔(311),且所述治疗室(310)与治疗腔(311)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袋(320)与第二气囊袋(330),且第一气囊袋(320)与第二气囊袋(330)上分别连通有第一按压柱(321)与第二按压柱(331);所述第一气囊袋(320)与第二气囊袋(330)均分别与送气泵与抽气泵相互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柱(321)与第二按压柱(331)远离第一气囊袋(320)与第二气囊袋(330)的一端均设置有按压圆头(33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圆头(332)内部设置有缓冲组件(400)。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400)包括两块缓冲垫板(410),且两块所述缓冲垫板(410)上均设置有若干个通孔。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缓冲垫板(410)之间设置有弹簧(420)。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垫板(410)的材质与第一按压柱(321)、第二按压柱(331)的材质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了一种下肢静脉治疗器,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与治疗机构,且治疗机构设置于转动机构上;转动机构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输出轴,且输出轴远离电机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传动盘;第一传动盘上啮合有两个以第一传动盘为中心相互对称的传动机构,且两个传动机构之间啮合有转动盘,且治疗结构设置于转动盘上;治疗机构包括治疗室,且治疗室设置于转动盘上;治疗室内设置有治疗腔,且治疗室与治疗腔之间设置有第一气囊袋与第二气囊袋,且第一气囊袋与第二气囊袋上分别连通有第一按压柱与第二按压柱。本治疗器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同时操作简单,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徐莉 瞿佳 尹志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06.25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