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积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2391发布日期:2022-02-19 17:36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积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引流管器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胸腔积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2.胸腔闭式引流技术需要使用到医用引流管与引流袋操作,通过将引流管的一端置入胸腔内,其另一端接入引流袋,利用负压或虹吸效应,将胸腔内部的气体与液体排出并收集,从而使得肺组织重新开张而恢复功能,对于血胸、气胸、脓胸的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由于在实际使用中,胸腔内置入引流管的病人依然需要执行翻身等躯体活动,因此可能会牵拉引流管与引流袋,为了避免发生连接处断开或拉出引流管等意外,可以通过设置妥当合适的引流管长度,或调整引流袋距离胸腔开口的距离,以此来满足病人活动的需求,同时需要在不调整长度时保证引流管与引流袋之间连接的稳固性与密封性,现缺乏一种这样的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依靠连接机构与外部套管的转动便能够快速便捷调整引流袋距离胸腔开口的距离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积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包括:
6.引流入口管,连接于引流袋上;
7.外部套管,其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外部套管的底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段第二外螺纹;
8.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上部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用于使连接套筒与外部套管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套筒底部与引流入口管连接;
9.螺纹管,连接于引流管的体外端,所述螺纹管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且螺纹管能够依次穿过外部套管、连接套筒以及引流入口管并进入引流袋内,用于调整进入外部套管内的螺纹管的长度。
10.所述外部套管的底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段第二外螺纹;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上部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用于使连接套筒与外部套管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11.连接套筒内侧壁上连接有消毒海绵层,用于密封螺纹管与连接套筒之间的间隙。
12.所述引流入口管的管口上连接有环形燕尾滑条,所述连接套筒下表面开设有与环形燕尾滑条相匹配的环形滑槽,所述环形燕尾滑条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内,用于实现连接套筒在引流入口管上能够旋转运动。
13.所述连接套筒沿其轴平行面分离为左半连接套筒与右半连接套筒,所述左半连接
套筒与所述右半连接套筒相铰接,且左半连接套筒与右半连接套筒上均设有卡扣机构,用于将左半连接套筒与右半连接套筒相扣合。
14.所述第一外螺纹分为多段,且各段第一外螺纹均匀设于螺纹管外侧壁。
15.所述螺纹管用于进入引流袋中的一端设有圆倒角。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积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使用者固定住螺纹管时,转动连接套筒而带动外部套管,便能够调整螺纹管的旋入或旋出长度,由于转动部为连接套筒与外部套管,因此不会让螺旋管与引流袋发生旋转,同时由于手持固定住螺纹管,因此螺旋管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会使外部套管、连接套筒与引流袋均沿着螺旋管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在引流管留置于体内时调整引流袋距离胸腔开口的距离的功能,以此来满足病人活动的需求。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剖面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筒处细节主视剖面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螺纹管与外部套管连接处细节主视剖面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主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套筒俯视剖面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引流袋;2、引流入口管;3、外部套管;4、第一内螺纹;5、螺纹管;6、第二外螺纹;7、连接套筒;8、消毒海绵层;9、第一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结合图1至图5所示,一种胸腔积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包括:引流入口管2、外部套管3、第一内螺纹4、螺纹管5、连接套筒7及第一外螺纹9,其中引流入口管2连接于引流袋1上,用于作为引流袋1的入口,引流入口管2内可以连接有一层一次性密封薄膜,用于保证在接通引流袋1之前,引流袋1内为无菌环境;外部套管3的内壁上设有第一内螺纹4,所述外部套管3的底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段第二外螺纹6;连接套筒7上部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6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用于使连接套筒7与外部套管3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且连接套筒7底部与引流入口管2连接;螺纹管5可以使用螺纹连接或一体式设计的方式连接于引流管的体外端,且二者内部相连通;螺纹管5的外侧壁上设有与第一内螺纹4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9,通过旋转外部套管3,便能够调整螺纹管5的旋入外部套管3或旋出外
部套管3的长度,从而调整从胸腔开口到引流袋1的距离,若调整距离更长还可以使螺纹管5的一端进入引流袋1内,从而更好地实现了调整引流袋1距离胸腔开口距离的功能,且螺纹的设置在方便微调长度的同时保证了连接的稳固性与密封性。
28.进一步地,所述外部套管3的底部的外侧壁上设有一段第二外螺纹6;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套筒7,所述连接套筒7上部内侧壁上设有与第二外螺纹6相匹配的第二内螺纹,用于使连接套筒7与外部套管3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
2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套筒7,进一步固定住外部套管,以此增强连接机构的稳固性。
30.进一步地,连接套筒7内侧壁上连接有消毒海绵层8,用于密封螺纹管5与连接套筒7之间的间隙,且所述消毒海绵层8具有柔性,能够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更好地填合第一外螺纹9与连接套筒7内壁之间的间隙。
31.进一步地,所述引流入口管2的管口上连接有环形燕尾滑条,所述连接套筒7下表面开设有与环形燕尾滑条相匹配的环形滑槽,所述环形燕尾滑条滑动连接于环形滑槽内,用于实现连接套筒7在引流入口管2上能够旋转运动。
3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能够在引流入口管2管口上活动连接的连接套筒7,由于连接套筒7能够在与引流入口管2连接状态下水平旋转,在操作本实用新型调整螺纹管5进入引流袋1内的长度时,只需要转动连接套筒7,便能够带动外部套管3转动,从而调整螺纹管5的旋入或旋出长度,并且此时的转动部实则为连接套筒7与外部套管3,因此不会让螺旋管5与引流袋1发生旋转。
3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套筒7沿其轴平行面分离为左半连接套筒与右半连接套筒,所述左半连接套筒与所述右半连接套筒相铰接,且左半连接套筒与右半连接套筒上均设有卡扣机构,用于将左半连接套筒与右半连接套筒相扣合。
34.由于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具有柔性的消毒海绵层8与第一外螺纹9之间会形成过盈配合,会对螺纹管5穿入连接套筒7这一过程形成运动阻力,为了使用时省力方便,本实用新型将连接套筒7设为对半分开且能够扣合的结构,当螺纹管5进入引流袋1内的长度调整到位后,再扣合连接套筒7进行紧固操作,且由于消毒海绵层8为柔性材料,因此还是能够在扣合连接套筒7后通过旋转螺纹管5微调其进入引流袋1内的长度。
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螺纹9分为多段,且各段第一外螺纹9均匀设于螺纹管5外侧壁。
3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调整螺纹管5进入外部套管3内的长度来控制引流袋距离胸腔开口的距离,若调整长度较长时,螺纹管5外全覆盖第一外螺纹9将会导致步骤繁琐漫长,需要长时间执行螺旋操作,因此设置了多段式的第一外螺纹9,从而能够进行快速的粗调。
37.进一步地,所述螺纹管5用于进入引流袋1中的一端设有圆倒角,用于防止螺纹管5的端头存在棱边而破坏引流袋。
38.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
39.在使用该胸腔积液引流管与引流袋连接装置时,先然后将连接着引流管的螺纹管5穿入外部套管3与引流袋1内,并根据需求通过旋转外部套管3来大致调整好未穿过外部套管3的螺纹管5长度,然后将连接套筒7扣合于已穿过外部套管3的螺纹管5上,同时让引流入口管2上的环形燕尾滑条进入环形滑槽内,再使外部套管3与连接套筒7螺纹连接并紧固。
40.在引流管留置于体内时,如需要调整引流袋距离胸腔开口的距离,先手持固定住螺纹管5,再转动连接套筒7,从而带动外部套管3,便能够调整螺纹管5的旋入或旋出长度,并且此时的转动部为连接套筒7与外部套管3,因此不会让螺旋管5与引流袋1发生旋转,同时由于手持固定住螺纹管5,因此螺旋管5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会使连接着连接套筒7的引流袋1沿着螺旋管5上升或下降,从而实现在引流管留置于体内时调整引流袋距离胸腔开口的距离的功能。
41.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