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888923发布日期:2021-12-08 18:41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骨科护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在骨科对患者医治过程中,行动不便的患者居多,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通常需对患者进行辅助行走护理治疗,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率。
3.但是目前市场上关于骨科护理用的辅助移动装置存在着一些缺点,传统的辅助移动装置结构较为单一,其灵活移动性不足,不便于患者进行各个方位的行走训练工作,且在使用过程中,稳定性较差,极易出现倾倒造成患者二次损伤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包括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的下方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主万向轮,且支撑底架的下方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设置有稳定延伸机构,所述支撑底架的上方固定有定位立架,所述定位立架的顶端固定有导轨架,所述导轨架的前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启闭导轨,且导轨架与启闭导轨的内侧均开设有导轨槽,所述导轨架的上方嵌入卡合有背带机构;
6.所述背带机构包括对称卡合在导轨架上方的支撑立杆,所述支撑立杆的底端设置有定位环座,且支撑立杆的顶端嵌入卡合有升降支杆,所述升降支杆的顶端固定有臂力架,所述臂力架的内侧连接有背带。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立杆的外径与升降支杆的内径相适配,所述升降支杆的伸缩长度不低于1m,且升降支杆与支撑立杆通过旋钮座拧合固定。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启闭导轨与导轨架构成环形结构,且启闭导轨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卡扣,所述启闭导轨通过定位卡扣与导轨架卡扣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环座的外径与导轨槽的内径相适配,且定位环座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定位环座相对于导轨槽的圆心呈x形交叉对称排列。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定延伸机构包括定位壳体,所述定位壳体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所述传动丝杆的顶端固定有锥形齿轮a,所述锥形齿轮a的一侧配套啮合有锥形齿轮b,所述锥形齿轮b的输出端与旋转手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丝杆的外侧对称套接有传动丝套,所述传动丝套的顶端对称连接有推送连杆,所述推送连杆的
顶端与副万向轮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丝杆以中线为界,中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排列的正、反丝牙,所述传动丝杆通过正、反丝牙与传动丝套对称套接,所述传动丝套的外径与定位壳体的内径相适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主万向轮与稳定延伸机构的配套组合,能够加强辅助移动装置的稳定性能,避免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倒造成二次损伤的情况,同时在使用完毕后,能够便于收纳,不占用过多空间,且在患者使用过程中,通过背带机构能够对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绷护定位,进而在背带机构中定位环座与导轨槽的旋转卡合下,能够便于患者调整身位,进行不同方向的行走训练工作。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中背带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中导轨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中支撑底架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中稳定延伸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支撑底架;2、主万向轮;3、定位立架;4、启闭导轨;5、导轨架;6、支撑立杆;7、旋钮座;8、升降支杆;9、臂力架;10、背带;11、稳定延伸机构;111、定位壳体;112、传动丝杆;113、传动丝套;114、锥形齿轮a;115、旋转手轮;116、锥形齿轮b;117、推送连杆;118、副万向轮;12、定位环座;13、导轨槽。
具体实施方式
20.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骨科护理的辅助移动装置,包括支撑底架1,支撑底架1的下方位于四个边角位置处对称设置有主万向轮2,且支撑底架1的下方位于边缘位置处对称设置有稳定延伸机构11,稳定延伸机构11包括定位壳体111,定位壳体11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传动丝杆112,传动丝杆112的顶端固定有锥形齿轮a114,锥形齿轮a114的一侧配套啮合有锥形齿轮b116,锥形齿轮b116的输出端与旋转手轮115固定连接,传动丝杆112的外侧对称套接有传动丝套113,传动丝套113的顶端对称连接有推送连杆117,推送连杆117的顶端与副万向轮118连接,传动丝杆112以中线为界,中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排列的正、反丝牙,传动丝杆112通过正、反丝牙与传动丝套113对称套接,传动丝套113的外径与定位壳体111的内径相适配,在患者使用辅助移动装置进行康护训练时,医疗人员依次转动旋转手轮115,带动锥形齿轮b116转动,通过锥形齿轮b116与锥形齿轮a114的啮合传动,带动传动丝杆112转动,进而通过传动丝杆112上相互对称排列的正、反丝牙,推动传动丝套113在定位壳体111内对称滑动,使推送连杆117对称收缩转动,将副万向轮118推出,与主万向轮2形成双重支撑定位轮,避免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倒造成二次损伤的情况。
21.支撑底架1的上方固定有定位立架3,定位立架3的顶端固定有导轨架5,导轨架5的前侧位于中部位置处连接有启闭导轨4,且导轨架5与启闭导轨4的内侧均开设有导轨槽13,
导轨架5的上方嵌入卡合有背带机构,背带机构包括对称卡合在导轨架5上方的支撑立杆6,支撑立杆6的底端设置有定位环座12,启闭导轨4与导轨架5构成环形结构,且启闭导轨4的顶端设置有定位卡扣,启闭导轨4通过定位卡扣与导轨架5卡扣连接,定位环座12的外径与导轨槽13的内径相适配,且定位环座12的数量为四组,定位环座12相对于导轨槽13的圆心呈x形交叉对称排列,在患者使用辅助移动装置进行康护训练过程中,医疗人员将启闭导轨4打开,使患者进入至定位立架3内侧,进而医疗人员将背带10绷护在患者腋下,对患者进行背带套接,在套接完毕后,将启闭导轨4闭合,与导轨架5构成环形导轨结构,进而患者在背带10的绷护下,借助辅助移动装置进行行走训练工作,且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定位环座12与导轨槽13的旋转卡合,能够便于患者调整身位,进行不同方向的行走训练工作,提高辅助移动装置的灵活使用性。
22.支撑立杆6的顶端嵌入卡合有升降支杆8,升降支杆8的顶端固定有臂力架9,臂力架9的内侧连接有背带10,支撑立杆6的外径与升降支杆8的内径相适配,升降支杆8的伸缩长度不低于1m,且升降支杆8与支撑立杆6通过旋钮座7拧合固定,在患者使用辅助移动装置进行康护训练过程中,医疗人员推动升降支杆8在支撑立杆6内滑动,对背带10的高低进行调节,以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能够背带使用,在调节完毕后,转动旋钮座7,对升降支杆8进行定位处理。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患者使用辅助移动装置进行康护训练时,医疗人员依次转动旋转手轮115,带动锥形齿轮b116转动,通过锥形齿轮b116与锥形齿轮a114的啮合传动,带动传动丝杆112转动,进而通过传动丝杆112上相互对称排列的正、反丝牙,推动传动丝套113在定位壳体111内对称滑动,使推送连杆117对称收缩转动,将副万向轮118推出,与主万向轮2形成双重支撑定位轮,避免患者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倒造成二次损伤的情况,进而医疗人员推动升降支杆8在支撑立杆6内滑动,对背带10的高低进行调节,以便于不同身高的患者能够背带使用,在调节完毕后,转动旋钮座7,对升降支杆8进行定位处理,进一步的在患者使用辅助移动装置进行康护训练过程中,医疗人员将启闭导轨4打开,使患者进入至定位立架3内侧,进而医疗人员将背带10绷护在患者腋下,对患者进行背带套接,在套接完毕后,将启闭导轨4闭合,与导轨架5构成环形导轨结构,进而患者在背带10的绷护下,借助辅助移动装置进行行走训练工作,且在训练过程中,通过定位环座12与导轨槽13的旋转卡合,能够便于患者调整身位,进行不同方向的行走训练工作,提高辅助移动装置的灵活使用性。
24.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