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勾剥离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12471发布日期:2022-01-15 09:3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勾剥离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电勾剥离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2.隆乳术是常见的美容手术之一。隆乳术后继发畸形和纤维囊挛缩是隆乳术的常见并发症。手术治疗是治疗以上常见并发症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其中操作技术涉及纤维囊的松解术,纤维囊的切开术,纤维囊的部分或完全切除术以及纤维囊缝合术等。现有的微创手术器械包括内窥镜和剥离刀,通过剥离刀进行肌肉纤维的切割,而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对皮层组织或血块进行清除,现有操作都是通过剥离刀进行刮除,不具备夹持功能,由于剥离刀的刃口较为锋利,导致剥离刀刮除的过程中容易造成新的创伤,增加患者的手术痛苦程度,影响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电勾剥离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剥离刀与下夹持刀之间形成有夹持组织或血块的夹持口,通过转动下夹持刀封闭夹持口进行组织的夹持,具有夹持功能,便于血块和组织的清除,避免剥离刀清除造成新的创伤,降低病人手术中的痛苦。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电勾剥离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包括手柄和管体,所述手柄的一端连接有所述管体,所述管体远离所述手柄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电勾组件;
5.所述夹持电勾组件包括剥离刀和下夹持刀,所述下夹持刀的一端通过扭簧与所述剥离刀的一端铰接,所述下夹持刀位于所述剥离刀的下方,所述剥离刀与下夹持刀之间形成有夹持口。
6.进一步地,所述下夹持刀的底部连接有牵引绳,所述牵引绳远离所述下夹持刀的一端穿过管体与所述手柄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动手柄,所述固定手柄与所述管体连接,所述活动手柄设于固定手柄的后侧位置,所述活动手柄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固定手柄的上端铰接,所述牵引绳与所述活动手柄的上端部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手柄与活动手柄之间设有“v”型弹簧条,所述“v”型弹簧条的开口朝下设置,所述“v”型弹簧条的两端采用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手柄的下端部以及活动手柄的下端部。
9.进一步地,所述剥离刀与下夹持刀的最大开合角度为135
°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手柄的下端部开设有握把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管体包括旋转帽和中空管体,所述旋转帽的一端与所述中空管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手柄转动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剥离刀铰接下夹持刀的一端固定有刀体,所述剥离刀与刀体连接呈“l”型,所述刀体固定在所述中空管体的内壁上。
13.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手柄的上端设有电凝线接口。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一种带电勾剥离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剥离刀与下夹持刀之间形成有夹持组织或血块的夹持口,通过转动下夹持刀封闭夹持口进行组织的夹持,使微创手术器械具有夹持功能,便于血块和组织的清除,避免剥离刀清除造成新的创伤,降低病人手术中的痛苦。
16.2、活动手柄上设置有电凝线接口,通过电凝线接口实现电凝线的布置,电凝线与剥离刀连接,使剥离刀可电凝止血,从而使电勾手术器械集夹持、剥离和止血于一体,完善了电勾手术器械的功能,不需要频繁更换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提高了手术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电勾剥离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a处放大图;
19.图中,1-手柄,2-管体,3-剥离刀,4-下夹持刀,5-夹持口,6-牵引绳,7-固定手柄,8-活动手柄,9
‑“
v”型弹簧条,10-握把孔,11-刀体,12-旋转帽,13-中空管体,14-电凝线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21.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电勾剥离的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包括手柄1和管体2,手柄1的一端连接有管体2,管体2远离手柄1的一端设置有夹持电勾组件,夹持电勾组件包括剥离刀3和下夹持刀4,下夹持刀4的一端通过扭簧与剥离刀3的一端铰接,下夹持刀4位于剥离刀3的下方,剥离刀3与下夹持刀4之间形成有夹持口5。剥离刀3与下夹持刀4之间形成有夹持组织或血块的夹持口5,通过转动下夹持刀4封闭夹持口5进行组织的夹持,使微创手术器械具有夹持功能,便于血块和组织的清除,避免剥离刀3清除造成新的创伤,降低病人手术中的痛苦。
22.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下夹持刀4的底部连接有牵引绳6,牵引绳6远离下夹持刀4的一端穿过管体2与手柄1连接,手柄1包括固定手柄7和活动手柄8,固定手柄7与管体2连接,活动手柄8设于固定手柄7的后侧位置,活动手柄8的上端通过销轴与固定手柄7的上端铰接,牵引绳6与活动手柄8的上端部连接。在扭簧的作用下,夹持剥离组件的初始状态为,下夹持刀4与剥离刀3接触使夹持口为闭合状态,从而在通过剥离刀4进行手术时可避免下夹持刀4刮伤患者,需要夹持清理血块或组织时,转动活动手柄8,通过牵引绳6带动下夹持刀4远离剥离刀3转动,使剥离刀3与下夹持刀4之间形成夹持口5,将夹持口5对准需要夹持的物体时松开活动手柄8,在扭簧的作用力下使活动手柄8回转至原位,达到夹持物体的目的。
23.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固定手柄7与活动手柄8之间设有“v”型弹簧条9,“v”型弹簧
条9的开口朝下设置,“v”型弹簧条9的两端采用螺钉分别固定连接固定手柄7的下端部以及活动手柄8的下端部,固定手柄7的下端部开设有握把孔10,手掌穿过握把孔10握住固定手柄7,通过大拇指按压活动手柄8,活动手柄8转动时“v”型弹簧条9处于压缩状态,当松开活动手柄8时,在“v”型弹簧条9的作用力下使活动手柄恢复至原位;固定手柄7上开设有供牵引绳6穿过的通孔,牵引绳从通孔穿过与活动手柄8连接。
24.进一步地,剥离刀3与下夹持刀4的最大开合角度为135
°
。剥离刀3与下夹持刀4之间具有较大的夹持空间,使夹持口5可夹持较大体积的组织和血块,提高了电勾手术器械的夹持能力和夹持范围。
25.进一步地,管体2包括旋转帽12和中空管体13,旋转帽12的一端与中空管体1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手柄7转动连接,剥离刀3铰接下夹持刀4的一端固定有刀体11,剥离刀3与刀体11连接呈“l”型,刀体11固定在中空管体13的内壁上。通过转动旋转帽12,带动中空管体13和夹持电勾组件转动,从而调节剥离刀3和下夹持刀4的方向,进而调节夹持口5的方向,从而便于对不同方位的物体进行夹持。
26.进一步地,活动手柄8的上端设有电凝线接口14。通过电凝线接口实现电凝线的布置,电凝线与剥离刀连接,使剥离刀可电凝止血,从而使电勾手术器械集夹持、剥离和止血于一体,完善了电勾手术器械的功能,不需要频繁更换手术器械进行手术,提高了手术效率。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