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温加湿的口含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35016发布日期:2022-03-05 01:49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温加湿的口含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院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加温加湿的口含吸氧管。


背景技术:

2.鼻黏膜24h可分泌约lo00m液体,其中约700ml液体用于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神经外科经鼻蝶手术后为起到压迫止血等目的会对患者进行双鼻腔填塞,术后由常规经鼻呼吸改为经口呼吸进行气体交换,且术后吸氧多为鼻氧管置于口内吸氧,无加温加湿作用,且由于鼻氧管鼻端出氧口段短,容易掉出唇外。严重影响患者的呼吸、睡眠,阻碍术后康复进程。有研究对120例鼻腔填塞患者进行调查,发现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中,口咽干燥占前列,成为术后不适感的主要原因之一。且夜间患者睡眠时口腔自动闭合,几秒钟后,患者因呼吸困难而憋醒,严重影响患者睡眠质量。因此一款解决患者憋气、睡眠困难、口咽干燥问题的设计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温加湿的口含吸氧管,通过设置湿热交换结构吸收患者呼出的水分和热量,在吸入的气体通过湿热交换结构时,把水份和热量带回到气道中,具有高效的湿化、加温和滤过作用。通过形成鸭嘴形的两个塞管的设置,解决患者憋气带来的困扰。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加温加湿的口含吸氧管,包括氧导管、分氧接头和两个分氧支管,所述氧导管的一端设有与供气装置连接的接头,氧导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分氧接头与两个分氧支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两个分氧支管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同一个湿热交换结构,所述湿热交换结构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氧口,所述两个出氧口分别连接有两个塞管的一端,所述两个塞管的另一端分别延伸,两个塞管具有相互靠近的弧度,且两个塞管的弧度不同。
6.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7.神经外科经鼻蝶手术后为起到压迫止血等目的会对患者进行双鼻腔填塞,术后由常规经鼻呼吸改为经口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对于进行麻醉手术或晚间不自觉闭口睡觉的患者,则需要吸氧装置放入口内吸氧,本发明的吸氧管的氧导管设有接头的一端与供气装置连接进行供气,氧气顺着氧导管在分氧接头处分成两股氧流分别从分氧支管进入人体的口内,在气体进入人体口内之前通过设置湿热交换结构,湿热交换结构可吸收患者呼出的水分和热量,在吸入的气体通过湿热交换结构时,把水份和热量带回到气道中,通过出氧口连接塞管,易将氧气通入患者口内,而传统的塞管过短,由于沉入睡眠或麻醉的患者没有咬合力,塞管极易从口中掉出从而对其极不友好,而通过将塞管加长且延伸,相互靠近的弧度形成鸭嘴状,不易从口中掉落,不易产生憋气,可有效地解决患者憋气、睡眠困难、口咽干燥等问题。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湿热交换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氧气连接管和
湿热交换层。
9.湿热交换结构中的湿热交换层可吸收患者呼出的水分和热量,在吸入的气体通过湿热交换层时,把水份和热量带回到气道中,氧气连接管可将分氧支管固定,将氧流持续稳定地对着从湿热交换层输出。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与人体口部相对的一侧设有出氧口,并且所述壳体为保温材料。
11.壳体将内部构造稳固在里面且避免内部构造受到外界因素的损坏,外形简洁美观,具有较好的商业应用。通过将壳体设为保温材料,进一步促进了患者气呼气产生的热量,带给客户舒适感及满意度。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氧气连接管靠近所述湿热交换层的一侧设有多个通孔,并且氧气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两个分氧支管。
13.氧气连接管可将分氧支管固定,通过将氧气连接管设置多个通孔,有利于将氧流持续稳定地从通孔处对着湿热交换层输出。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氧气连接管设有三个用于传输氧气的所述通孔。
15.设置三个通孔,优选地,设置为三个间隔均匀地通孔,可有效地让氧流从通孔内输出给予患者充足的呼吸。
16.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湿热交换层为聚氨酯介质层。
17.聚氨酯为由多元醇、多元胺及水等扩链剂制成的聚合物,作为密封介质具有载湿热的优良性能,可将接触地水份和热量包裹防止扩散,具有高效的湿化、加温和滤过作用。
1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两个塞管为可伸缩的塞管,所述两个塞管均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和外管滑动配合,所述内管的一端沿轴向方向延伸到外管之外,并分别延伸。
19.通过将塞管设为可伸缩结构,可以根据病人的高矮胖瘦的生理构造,将塞管调节成需要的大小,提高受众度,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可进行推广。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加温加湿的口含吸氧管,通过设置湿热交换结构吸收患者呼出的水分和热量,在吸入的气体通过湿热交换结构时,把水份和热量带回到气道中,具有高效的湿化、加温和滤过作用,通过形成鸭嘴形的塞管的设置,解决患者憋气带来的困扰;
22.2、通过将壳体设为保温材料,湿热加热层设为聚氨酯介质层,配合将患者呼出的水分和热量包裹,防止扩散,有效地解决了患者睡眠困难、口咽干燥等问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舒适度,使医护关系更为和谐;
23.3、通过将塞管设为可伸缩结构,可以根据病人的高矮胖瘦的生理构造,将塞管调节成需要的大小,提高受众度,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具有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一种加温加湿的口含吸氧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图1所述的正视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湿热加热结构的内部结构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氧导管;2、分氧支管;3、分氧接头;4、接头;5、湿热交换结构;51、壳体;52、氧气连接管;521、通孔;53、湿热交换层;6、塞管;61、外管;62、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30.实施例:
31.如图1-图2所示,一种加温加湿的口含吸氧管,包括氧导管1、分氧接头3和两个分氧支管2,氧导管1的一端设有与供气装置连接的接头4,氧导管1的另一端通过分氧接头3与两个分氧支管2的一端连接,两个分氧支管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同一个湿热交换结构5,湿热交换结构5的一侧设有两个出氧口,两个出氧口分别连接有两个塞管6的一端,两个塞管6的另一端分别延伸,并且两个塞管6延伸方向具有相互靠近的弧度,且两个塞管6的弧度不同。
32.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
33.神经外科经鼻蝶手术后为起到压迫止血等目的会对患者进行双鼻腔填塞,术后由常规经鼻呼吸改为经口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对于进行麻醉手术或晚间不自觉闭口睡觉的患者,则需要吸氧装置放入口内吸氧,本发明的吸氧管的氧导管1设有接头4的一端与供气装置连接进行供气,氧气顺着氧导管1在分氧接头3处分成两股氧流分别从分氧支管2进入人体的口内,在气体进入人体口内之前通过设置湿热交换结构5,湿热交换结构5可吸收患者呼出的水分和热量,在吸入的气体通过湿热交换结构5时,把水份和热量带回到气道中,通过出氧口连接塞管6,易将氧气通入患者口内,而传统的塞管6过短,由于沉入睡眠或麻醉的患者没有咬合力,塞管6极易从口中掉出从而对其极不友好,而通过将塞管6加长且延伸,相互靠近的弧度形成鸭嘴形,不易从口中掉落,不易产生憋气,可有效地解决患者憋气、睡眠困难、口咽干燥等问题。
34.在本发明衍伸出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湿热交换结构5的一侧只需设置一个出氧口,此出氧口连接一个相适应的塞管6,此塞管6可以设置为任意形状,优选地,设置为鸭嘴形易让患者口含。进一步地,此出氧口及塞管6的横截面的直径设置略长一些,让患者易于咬合且可保证氧气充足的流动。此实施方式亦可有效地避免塞管6从口中掉落导致憋气。
35.进一步地,塞管6与患者口部咬合处设有凹槽,凹槽的尺寸与人体的牙齿的尺寸相适应,便于患者紧密的咬合。同样地,塞管6的管身可设置一个或多个凹槽,方便患者口含,使患者容易地咬到凹槽内,优选地,设置一个凹槽,塞管6的外形更美观亦可使患者轻松咬住塞管6。
36.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湿热交换结构5包括壳体51,设于壳体51内的氧气连接管52和湿热交换层53。作为本实施例的简易使用方式,可以省去氧气连接管52,分氧支管2直接与壳体51连接,氧气直接通入人体的口内。设有氧气连接管52可以将氧气分流或将气流的方向和流量调节,灵活方便,保证氧气的供给,使患者呼吸通畅,提升患者的用医体验。
37.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壳体51与人体口部相对的一侧设有出氧口,并且壳体51为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为市场上常见的不锈钢、xps和pu复合型注塑而成的壳体51,保温材料目前普遍使用的原料,其结构及原理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因此不再赘述。
3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氧气连接管52靠近湿热交换层53的一侧设有多个通孔521,氧气连接管52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分氧支管2。优选地,氧气连接管52设有三个用于传输氧气的通孔。当然地,本发明的通孔521的数量可以任意选择,且通孔521的内径也可任意选择,能跟氧气连接管52的横截面积相合适即可。通孔521的数量和直径决定氧流的流量及气流数,通过本发明的实际医用过程中,设置为三个可充足地给患者供氧,也可以简化制作流程。
3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湿热交换层53为聚氨酯介质层。聚氨酯作为密封介质具有载湿热的优良性能,可将接触地水份和热量包裹防止扩散,具有高效的湿化、加温和滤过作用,氧流的状态接近人体生理呼吸的状态,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过程。在本实施例衍生出的另外的实施例中,湿热交换层53的材料可选择,亦可将湿热交换层53设为多层多孔材料结构,只要能起到交换湿热的作用,类似的结合均在本发明的技术启示内。
40.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塞管6为可伸缩的塞管6,两个塞管6均包括相互套接的外管61和内管62,内管62和外管61滑动配合,内管62的一端沿轴向方向延伸到外管61之外,并分别延伸靠近形成鸭嘴状。当患者体型大时或嘴型比较大,即可拉动塞管6的内管62往外拉长至适应的位置,同样地,当患者体型小时或嘴型小,向靠近出氧口的方向拉动内管62缩短管身,即可调整形成鸭嘴状的两个塞管6的大小形状。
4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