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辐射光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63717发布日期:2022-01-05 12:54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辐射光量仪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无辐射光量仪。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光量仪(光波治疗仪)已然成为家庭常用保健工具。光量仪主要采用纳米波段的光波,被医学界称为人体黄金波段的“生命之光”,既能穿透人体的皮肤、脂肪、肌肉、血管壁等组织,又不伤害人体的组织细胞,具有良好的消炎杀菌及促进分解代谢的作用,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市面上常见的仪器是工作在高频状态,同时主机在工作时要经过多次变频,会产生大量的电磁辐射,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
3.为此,也有研发人员提出了技术方案以解决电磁辐射问题。其技术方案主要包括设在光量仪外壳内的金属屏蔽罩,因该金属屏蔽罩没有接地泄放回路,所以只能屏蔽降低磁场辐射,而对电场辐射是无法彻底消除的;还有的技术方案包括设在光量仪外壳内的屏蔽涂层,因为该屏蔽涂层没有辐射消除装置,所以也只能屏蔽降低磁场辐射,而对电场辐射是无法消除的。以上的技术方案并没有实现电磁辐射屏蔽最大化,故还需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辐射光量仪。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辐射光量仪,主要包括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外壳、治疗波的发生系统;所述外壳为中空结构的电磁屏蔽外壳,内部设有封闭的腔体,所述发生系统安装于所述腔体的内部;
6.所述腔体内还安装有与所述发生系统并联的辐射消除装置,所述辐射消除装置用于将电磁辐射吸收释放;所述发生系统、所述辐射消除装置均与外部的电源线相连接。
7.优选的,所述电源线为屏蔽电缆,夹层设有屏蔽网;所述屏蔽网与所述辐射消除装置相连接。
8.优选的,所述外壳为金属外壳或内表面涂覆导电涂层的非金属外壳;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还设有至少一个导电接线柱,所述导电接线柱为金属材质或外表面涂覆导电涂层的非金属材质;所述导电接线柱通过导线与所述辐射消除装置相连接。
9.优选的,所述辐射消除装置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电感、ic模块;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ic模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线的火线相连;电感和第二电容并联形成谐振电路,所述谐振电路的一端与所述ic模块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电源线的地线相连;所述电源线的零线直接与所述ic模块相连;所述屏蔽网与所述导电接线柱的表面接触,所述导电接线柱通过导线与所述ic模块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外壳为内表面涂覆导电涂层的非金属外壳;所述导电涂层的方块阻值小于等于100ω。
11.优选的,所述导电涂层的方块阻值范围为80ω

100ω。
12.优选的,所述导电涂层的组分包括氧化银、纳米碳晶颗粒、粘合剂,重量比例分别
为27.4%:37.6%:35%。
13.优选的,所述外壳为分体式结构,包括上端盖、底座、前端盖、后端盖;所述上端盖、底座、前端盖、后端盖围成一个类圆柱体或方体结构,内部为所述腔体;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架。
14.优选的,所述发生系统内设有主动散热装置或被动散热装置;所述外壳上还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孔道倾斜或平行于所述外壳的表面。
15.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显示屏、输出端口;
16.所述控制面板上集成有所述显示屏;所述输出端口与所述发生系统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外壳上还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电源开关与所述电源线串联。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通过具备电磁屏蔽的外壳结合辐射消除装置,能够将电网中大量的杂波进行初步的消除,大大降低光量仪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量,并将光量仪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进行屏蔽和吸收,吸收不完全部分经过滤波后导入大地进行泄放,从而达到光量仪工作时无电磁辐射外泄的目的。
19.进一步,壳体可采用涂覆导电涂层的方式,一方面减少整体重量,另一方面结合优化的涂层材料,实现高低频段的辐射阻隔最大化,保护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主机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主机内部结构简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辐射消除装置电路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电缆结构简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散热孔竖剖视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散热孔横剖视图
26.图中标记:1.外壳,2.发生系统,3.控制面板,4.电源线,5.辐射消除装置,6.导电连接柱,7.输出端口,101.上端盖,102.前端盖,103.后端盖,104.底座,401.线缆外皮,402.屏蔽网。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28.如图1所示,一种无辐射光量仪,主要包括主机;主机包括外壳1。外壳1为中空结构,并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上端盖101、底座104、前端盖102、后端盖103。上端盖101、底座104、前端盖102、后端盖103围成一个类圆柱体结构,内部形成封闭的腔体。结合图2所示,治疗波的发生系统2安装于腔体的内部。具体本实施例中,治疗波包括微波及激光两种形式,发生系统对应包括微波发生器和激光发生器,并将发生系统的主要部件均安装于立式放置的主板上。
29.进一步,也可考虑增加各结构间之间的导电性,将上端盖101、前端盖102、后端盖
103加工为一体式结构,组装时仅通过螺钉安装底座104即可,这样无需过多考虑接缝处导电性设计,具体形式也可不做限制。
30.为了实现电磁屏蔽的功能,外壳1选为电磁屏蔽外壳;优选外壳采用内表面涂覆导电涂层的塑料外壳。并且选用的导电涂层要求方块阻值小于等于100ω,优选范围为80ω

100ω。实验证明,过低的方块阻值对于高频的电磁辐射阻隔固然效果比较好,但是对于k赫兹以下的低频辐射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反复试验80ω

100ω的方块阻值对k赫兹以下的低频辐射阻隔率从85%提高到96%以上,对于k赫兹以上的高频辐射阻隔率从91%提高到98%以上,较好的实现了高低频段的电磁辐射阻隔。
31.为了产出上述导电涂层,并进一步优化,经过组合分析,氧化银对高频电磁波的高磁阻性和纳米碳晶颗粒对低频电磁波的高磁阻性,形成一个完美的结合。实验证明,氧化银和纳米碳晶颗粒配比比例是能否实现对高低频辐射阻隔最大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反复试验,氧化银、纳米碳颗粒、粘合剂所占总体的重量比例分别为27.4%:37.6%:35%。相较现有的电磁屏蔽涂层材料配比,组分比例更加合理,按此比例能够实现对高低频电磁辐射最大化的阻隔作用。
32.显然,仅通过外壳1进行电磁屏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为此腔体内还安装有辐射消除装置5,用于将吸收的电磁辐射及电网杂波导入大地。结合图3所示,辐射消除装置5包括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电感l0、ic模块。其中,ic模块为辐射消除装置中主要部件,可选择四引脚(分别为a、b、c、d)芯片,并集成逻辑电路与辐射消除电路。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ic模块端子a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线的火线l相连。电感l0和第二电容c2并联形成谐振电路,谐振电路的一端与ic模块端子d相连,另一端与电源线的地线pe1相连。电源线4的零线n直接与ic模块端子b相连。
33.为了将外壳1无法吸收辐射消除,需将外壳1与辐射消除装置5连接,结合图2所示,具体办法是在外壳1的内表面设有两个导电接线柱6,分别位于底座104和后端盖103的内表面。导电接线柱6为外表面涂覆导电涂层的塑料材质,这样可以在注塑壳体的过程中直接加工出来,并与内表面一同喷涂完成,减少了不必要的工艺步骤,也降低了成本。同时,如果采用前述的壳体结构,只需要设置这两个导电接线柱6即可。导电接线柱6上加工有螺纹,通过螺钉与导线固定,导线再与ic模块的端子c相连。
34.为了减少电网传输电力中的杂波造成的电磁辐射,同时也防止设备工作时产生的辐射通过电源线传导出去,电源线4选为屏蔽电缆,结合图4所示,其外层为电缆外皮401,夹层设有屏蔽网402。电源线的屏蔽网即pe2和导电接线柱6串联后与ic模块的端子c相连。
35.外壳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控制面板3、显示屏、输出端口7。输出端口7共有多个,设置于前端盖102上,发生系统2中的微波端口、激光端口分别连接一个或多个输出端口7。输出端口7主要用于插接外部手持端。主机的电源线4一端与外部供电电路连接,另一端穿过外壳1连接发生系统2。控制面板3位于上端盖101上,并集成有显示屏,还设置有按钮或也可采用触摸式的人机交互方式,具体不作限制。外壳1上还设有电源开关,电源开关与电源线串联,用以控制主机总电路的通断。底座104的下表面可安装有支架(图中未显示),方便具体放置或收纳。
36.发生系统2工作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增加散热装置,以便保证系统安全及零部件使用寿命。为此,在发生系统2的主板上安装主动散热装置,具体可选散热风扇,以纯风
冷的形式给主要发热元器件降温。进一步,考虑纯密闭空间内热量消散较慢,容易积热,故设计在外壳1上加工散热孔,同时为避免电磁辐射进入外部空间危害人体健康,将传统散热孔的孔道进行改进设计,如图5所示,散热孔可采取迷宫叠层式结构,使散热孔孔道实际接近平行外壳表面的方向,遮挡了辐射路径,也杜绝了电磁辐射通过散热孔直射出腔体的可能。也可如图6所示,每个散热孔为圆孔结构,轴线均倾斜于外壳1的表面,图中由下至上为实际中由外至内,孔的轴向方向避开中部安装的发生系统2,避免电磁辐射沿孔轴向射出,并使内、外孔口的边缘最近端沿表面方向偏移距离d,具体结构不做限制。以上技术方案中散热孔均需要在喷涂导电材料前加工好,这样孔内壁也会喷入导电涂层,有效防止电磁波进入散热孔并经多次反射外泄。
37.主机屏蔽电磁辐射工作原理:
38.通过实验证明,光量仪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来自供电电网、电源线、光量仪的电气元器件,本实施例通过辐射消除装置5内的第一电容c1将供电电网里的尖脉冲谐波进行吸收,吸收不完的辐射通过ic模块进行消除;电源线4产生的电磁辐射通过电源线4的屏蔽网402进行屏蔽后导入到辐射消除装置5内的ic模块进行消除;电气元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被机体外壳1的内表面导电涂层形成一个完整的屏蔽闭合腔体进行吸收,吸收不完的辐射导入导电接线柱6,接线柱通过导线导入到辐射消除装置5内的ic模块进行消除。辐射消除装置5内的ic模块消除不完的辐射,经过l0和c2组成的lc谐振滤波电路处理后,通过电源线4的地线pe1泄放到大地里去,保证无电磁辐射外泄,并能消除直接泄放对电网产生的危害。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顶”、“底”、“前”、“后”、“内”、“外”、“背”、“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0.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