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临床用便样留取采集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59833发布日期:2022-01-05 12:36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临床用便样留取采集袋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用便样留取采集袋。


背景技术:

2.粪便检查是临床常规化验检查项目之一,通过此项检查可较直观地了解胃肠道一些病理现象,间接地判断消化道、胰腺、肝胆的功能状况,分为肉眼一般性状观察、镜下检查和化学检查;
3.粪便的取样一般是采用大便采集容器收集粪便,用勺子或者木棒,采集像黄豆一样大小的大便,大便采集容器一般为大便杯需要患者在坐便器或者坐便盆上自行收集,收集操作较为费事且操作不便,患者使用起来也较为麻烦,采集过后的容器的集中处理也较为麻烦。
4.为解决临床下粪便样本采集过程中存在的采集容器操作不便,患者使用不习惯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临床用便样留取采集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临床用便样留取采集袋。
6.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7.一种临床用便样留取采集袋,该采集袋由袋体、两个外弧形条以及外抽绳构成,两个所述外弧形条对称设于袋体的顶端,所述外抽绳从两个外弧形条内贯穿;
8.所述袋体的内部设有内隔袋,且内隔袋的顶端设有与两个外弧形条分别相通的内弧形条,且内弧形条内设有内抽绳,且内抽绳从内弧形条和两个外弧形条内贯穿。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两个所述外弧形条之间留有至少一个供外抽绳抽出的缺口。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弧形条的外侧设有供内抽绳抽出的侧开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外抽绳与内抽绳均呈环形结构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内隔袋的外部靠近内弧形条处均布有多个平衡气孔,当外抽内抽绳的时候,内隔袋与袋体之间的开口被收紧,两者之间形成密封空间,两者之间的空气从平衡气孔处排出,使得两者收紧后,袋体本身不会产生鼓包等膨胀状态,不占空间,防止鼓包采集袋收集时易出现破裂的问题,方便后期收集袋的集中处理。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袋体与外抽绳处于垂直向的两侧外侧壁设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由弹性材料制成,可随意弯折产生形变。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固定条外部靠近袋体的底部处设有粘胶条,且粘胶条的外部粘附有离型纸,通过粘胶条使得袋体可固定在坐便盆或者坐便器的外部,不会产生位移,方便患者的粪便收集。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中,收集袋可套在坐便盆和坐便器上进行粪便留取,相比于传统大便杯等收集容器,患者仍是如日常如厕方式进行粪便的收集,不存在操作不便麻烦的问题,另外采集袋结构采用的双层密封处理,可保证收集袋结构的充分密封,防止异味的扩散,方便了后期采集袋的集中处理。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俯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条的立体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翻折使用状态图;
21.图中:1、袋体;2、外弧形条;3、外抽绳;4、固定条;5、内弧形条;6、内隔袋;7、内抽绳;8、侧开槽;9、平衡气孔;10、粘胶条;11、离型纸。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上述申请内容对本技术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4.参照说明书附图1

4,该实施例的一种临床用便样留取采集袋,考虑到成本及收费,将该便样留取采集袋采用一次性无菌材料制成,造价低,易推广使用;另外,该留取采集袋可随意折叠使用可充分考虑临床实用性的问题;
25.具体设计内容如下,该采集袋由袋体1、两个外弧形条2以及外抽绳3构成,两个所述外弧形条2对称设于袋体1的顶端,所述外抽绳3从两个外弧形条2内贯穿,两个所述外弧形条2之间留有至少一个供外抽绳3抽出的缺口;
26.所述袋体1的内部设有内隔袋6,且内隔袋6的顶端设有与两个外弧形条2分别相通的内弧形条5,且内弧形条5内设有内抽绳7,且内抽绳7从内弧形条5和两个外弧形条2内贯穿,所述内弧形条5的外侧设有供内抽绳7抽出的侧开槽8,所述外抽绳3与内抽绳7均呈环形结构设置。
27.所述内隔袋6的外部靠近内弧形条5处均布有多个平衡气孔9,当外抽内抽绳7的时候,内隔袋6与袋体1之间的开口被收紧,两者之间形成密封空间,两者之间的空气从平衡气孔9处排出,使得两者收紧后,袋体1本身不会产生鼓包等膨胀状态,不占空间,防止鼓包采集袋收集时易出现破裂的问题,方便后期收集袋的集中处理。
28.所述袋体1与外抽绳3处于垂直向的两侧外侧壁设有固定条4,所述固定条4由弹性
材料制成,所述固定条4外部靠近袋体1的底部处设有粘胶条10,且粘胶条10的外部粘附有离型纸11,通过粘胶条10使得袋体1可固定在坐便盆或者坐便器的外部,不会产生位移,方便患者的粪便收集。
29.该采集袋使用方法包括两种,第一种针对坐便盆使用的方式在于,先将袋体1外部固定条4底部的离型纸11撕开后,对应将袋体1底部的粘胶条10粘贴在坐便盆内,完成袋体1的放置,随后,将袋体1顶端对称设置的两个外弧形条2向下翻折后,沿两个外弧形条2外部的缺口处抽出外抽绳3,使得两个外弧形条2被收紧后,使得袋体1固定在坐便盆上,另外,袋体1外侧设置的固定条4可固定袋体1的形状,防止袋体1软塌,不利于粪便收集,随后,患者可将粪便排入袋体1与内隔袋6之间的位置处,完成粪便留取,相比于传统大便杯等收集容器,患者仍是如日常如厕方式进行粪便的收集,不存在操作不便麻烦的问题;
30.随后,采集袋丢弃前,先抽紧内抽绳7,使得内隔袋6与袋体1之间的开口被收紧过后,放松外抽绳3,将袋体1从坐便盆上取下,随后收紧外抽绳3,使得袋体1上端开口被收紧后,即可进行丢弃,双层密封处理,可保证收集袋结构的充分密封,防止异味的扩散,方便了后期采集袋的集中处理;
31.另一种针对坐便器使用的方式在于,如图4所示,将袋体1整个翻面,使得里面朝外后,离型纸11撕开后,对应将袋体1底部的粘胶条10粘贴在坐便器的正前方位置,随后将袋体1开口端,即两个外弧形条2的一侧穿在坐便器上后,沿两个外弧形条2外部的缺口处抽出外抽绳3,使得两个外弧形条2被收紧后,使得袋体1固定在坐便器上,另外,袋体1外侧的固定条4呈u形弯折贴服在坐便器的外周,起到支撑效果,随后,患者坐在坐便器上完成粪便的留取后,随后,抓住袋体1的两个外弧形条2的位置将袋体1翻转后,粪便留在袋体1的里层,随后,按照上述的收紧操作将袋体1进行双层密封。
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