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60907发布日期:2022-02-26 02:01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


背景技术:

2.目前临床使用的心电图记录仪的导连线,其结构为以带铁片的塑料夹子或皮球电极连接四肢和胸部,导连线的另一端连接心电图记录仪;但是现有的这些导连线在结构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主要体现在由于心电图机的自身结构特点,导连线一般都比较长,使用时经常会出现缠绕在一起的情况,这就导致医务人员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来梳理乱套的导连线,费时费力,行时甚至会直接影响有效的抢救措施的制定,另外,在病人较多而导致工作量大时,更容易延误时间,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一种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
3.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
4.通常分为可拼接的三段,可根据需要对中间段的数量进行添加,但是在对多个中间段进行收纳时,由于中间段上未设置定位结构,容易导致多个中间段放置混乱和缠绕,不便于医护人员的取用。
5.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7.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存在对多个中间段进行收纳时,由于中间段上未设置定位结构,容易导致多个中间段放置混乱和缠绕,不便于医护人员取用的问题。
8.(二)技术方案
9.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10.一种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包括左侧段、中间段和右侧端,所述左侧段包括第一端子固定器、第一导连线和心电图机插头,所述第一端子固定器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壁左侧固定有第一输出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固定器的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中间段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第二导连线和第二端子固定器,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器与第一凹槽的内侧插接,所述第一输出端子与第一端子连接器的内侧插接,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器的右侧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和前侧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铁片,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和后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远离固定块的一侧镶嵌有第一磁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上端固定有第一插板,所述第一插板与第一插槽的内侧插接,所述第一端子固定器的顶部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底端贯穿第一插板,所述第二端子固定器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左侧固定有第二输出端子,所述第二端子固定器的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右侧端包括第二端子连接器、第三导连线和电极,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器与第二凹槽
插接,所述第二输出端子与第二端子连接器的左侧插接,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器的左侧上端固定有第二插板,所述第二插板与第二插槽的内侧插接,所述第二端子固定器的顶部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的底端贯穿第二插板,所述第二端子固定器的顶部和前侧均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二定位槽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铁片,所述第二端子固定器的底部和后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远离第二端子固定器的一侧镶嵌有第二磁块。
11.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柱和第二螺纹柱的顶部均固定有转柄,所述转柄包括圆盘和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粘接在圆盘的外侧,可以通过橡胶套,以达到对转柄进行防滑的目的。
12.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与第一定位槽相适配,所述第二固定柱与第二定位槽相适配。
13.优选的,所述第一端子固定器、第一导连线和心电图机插头依次连接,所述第一端子连接器、第二导连线和第二端子固定器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端子连接器、第三导连线和电极依次连接。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
16.(1)该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通过设置第一定位槽、第一铁片、第一固定柱、第一磁块、第二定位槽、第二铁片、第二固定柱和第二磁块,可将两个中间段定位拼装在一块,避免出现混乱缠绕的现象,以便于医护人员的使用。
17.(2)该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通过设置第一插槽、第一插板、第一螺纹柱、第二插槽、第二插板和第二螺纹柱,以达到对左侧段和中间段、中间段和右侧端之间进行固定的目的,以避免出现左侧段和中间段或中间段和右侧端之间出现脱落的现象。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的固定块的后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的第二端子固定器的后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的转柄的仰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左侧段;2、中间段;3、右侧端;4、第一端子固定器;5、第一导连线;6、心电图机插头;7、第一凹槽;8、第一输出端子;9、第一插槽;10、固定块;11、第一端子连接器;12、第二导连线;13、第二端子固定器;14、第一定位槽;15、第一铁片;16、第一固定柱;17、第一磁块;18、第一螺纹柱;19、第一插板;20、第二凹槽;21、第二输出端子;22、第二插槽;23、第三导连线;24、电极;25、第二端子连接器;26、第二插板;27、第二螺纹柱;28、第二定位槽;29、第二铁片;30、第二固定柱;31、第二磁块;32、转柄;3201、圆盘;3202、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包括左侧段1、中间段2和右侧端3,左侧段1包括第一端子固定器4、第一导连线5和心电图机插头6,第一端子固定器4的右侧开设有第一凹槽7,第一凹槽7的内壁左侧固定有第一输出端子8,第一端子固定器4的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一插槽9,中间段2包括第一端子连接器11、第二导连线12和第二端子固定器13,第一端子连接器11与第一凹槽7的内侧插接,第一输出端子8与第一端子连接器11的内侧插接,第一端子连接器11的右侧固定有固定块10,固定块10的顶部和前侧均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4,第一定位槽14的内部固定有第一铁片15,固定块10的底部和后侧均固定有第一固定柱16,第一固定柱16远离固定块10的一侧镶嵌有第一磁块17,固定块10的左侧上端固定有第一插板19,第一插板19与第一插槽9的内侧插接,第一端子固定器4的顶部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柱18,第一螺纹柱18的底端贯穿第一插板19,第二端子固定器13的右侧开设有第二凹槽20,第二凹槽20的内壁左侧固定有第二输出端子21,第二端子固定器13的右侧上端开设有第二插槽22,右侧端3包括第二端子连接器25、第三导连线23和电极24,第二端子连接器25与第二凹槽20插接,第二输出端子21与第二端子连接器25的左侧插接,第二端子连接器25的左侧上端固定有第二插板26,第二插板26与第二插槽22的内侧插接,第二端子固定器13的顶部右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柱27,第二螺纹柱27的底端贯穿第二插板26,第二端子固定器13的顶部和前侧均开设有第二定位槽28,第二定位槽28的内侧固定有第二铁片29,第二端子固定器13的底部和后侧均固定有第二固定柱30,第二固定柱30远离第二端子固定器13的一侧镶嵌有第二磁块31;
2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螺纹柱18和第二螺纹柱27的顶部均固定有转柄32,转柄32包括圆盘3201和橡胶套3202,橡胶套3202粘接在圆盘3201的外侧,可以通过橡胶套3202,以达到对转柄32进行防滑的目的;
2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固定柱16与第一定位槽14相适配,第二固定柱30与第二定位槽28相适配;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端子固定器4、第一导连线5和心电图机插头6依次连接,第一端子连接器11、第二导连线12和第二端子固定器13依次连接,第二端子连接器25、第三导连线23和电极24依次连接。
2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端子化心电图导连线时,如图1-4所示,对左侧段1、中间段2和右侧端3,进行拼接时,先将中间段2上的第一端子连接器11与左侧段1上的第一端子固定器4插接,此时第一插板19插接到第一插槽9的内部,转动第一螺纹柱18,使第一插板19固定在第一插槽9内,进而完成左侧段1和中间段2之间的拼装,然后将右侧端3上的第二端子连接器25与中间段2上的第二端子固定器13插接,此时第二插板26与第二插槽22插接,转动第二螺纹柱27,将第二插板26固定在第二插槽22的内部,进而完成中间段2和右侧端3之间的拼装固定即可,当需要对多个中间段2进行收纳时,将通过第一个中间段2上的第一固定柱16和第二固定柱30与第二个第一个中间段2上对应的第一定位槽14和第二定位槽28插接,并通过第一磁块17和第二磁块31分别与第一铁片15和第二铁片29磁力吸附即可,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2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