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病床靠背架折起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61884发布日期:2022-01-12 07:24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病床靠背架折起升降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病床靠背架折起升降机构。


背景技术:

2.病床作为医院的床用设备,目前病床的靠背在电动或气动升降倾斜缸的带动下在原有的地方旋转升降,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在靠背升起折起到一定角度时,靠背会产生腹部压力,使得患者产生身体不适,使用不方便。为了能够在帮助患者靠背折起的同时实现腹部减压,达到舒适体位,急需研究一种新的病床靠背架折起升降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病床靠背架折起升降的过程中对患者腹部压力小,体位更加舒适的病床靠背架折起升降机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病床靠背架折起升降机构,包括电机、一个或两个阻尼器、两对称分布的靠背连接臂、两对称分布的靠背滑轨、靠背架和床架;电机为长条形正反电机,其尾端铰接连接在靠背架尾端中部,前端铰接连接在床架尾端内侧中部相对应位置;一个或两个阻尼器置于电机的一侧或对称分布的两侧,阻尼器一端铰接连接在靠背架尾端中部,前端铰接连接在床架尾端内侧中部相对应位置;两个靠背连接臂一端与两床架大边管内侧铰接连接并可伸缩,另一端与两靠背架大边管尾端内侧铰接连接并可伸缩;靠背滑轨包含有滑道和滑块,滑道两端固定在床架上端两侧大边管内侧靠近尾端的滑道固定筋上,滑块下端可滑动地连接在滑道上,靠背架尾端两侧分别铰接在滑块上端。
5.进一步地优选地,所述靠背架尾端中部固定或一体成型有多块靠背架支板,所述床架尾端内侧与靠背架支板对应位置固定或一体成型的多块床架支板;电机尾端铰接连接在两个靠背架支板之间,前端铰接连接在与两个靠背架支板对应位置的床架支板之间;阻尼器一端铰接连接在连接电机的两个靠背架支板和与其相邻的其它靠背架支板之间或其它两个靠背架支板之间,前端铰接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床架支板之间。这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隐藏在靠背架和床架内。
6.进一步地优选地,所述两个靠背连接臂一端与两床架大边管内侧铰接连接并可伸缩,另一端与两靠背架大边管尾端内侧铰接连接并可伸缩的结构是:床架大边管内侧由螺钉固定有下端开有安装过孔的安装座;靠背连接臂为两端都开有长条过孔的弯臂,其一端通过长条过孔和安装过孔由垫圈、垫块和螺钉固位在安装座上;固定板中间开有连接销孔,连接销通过衬套穿在固定板的连接销孔内;固定板和靠背架大边管尾端内侧由螺钉固定在一起,且二者之间压接固定有衬套和连接销;靠背连接臂另一端的长条过孔穿在固定在垫块的螺钉上后,螺钉固定在连接销上。这种结构连接简单,连接可靠性高,不易脱落。
7.进一步地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滑块a、滑块b和滑块c;所述滑道包括u型滑道和固定在u型滑道上端面的板型滑道;滑块a和滑块b上端为圆弧形,其上开有贯通的相同连接孔
a和b,滑块a为空心,与滑块b相接的一端下端有上端面与u型滑道底面相匹配的凸起a,中部有与u型滑道和板型滑道之间的条形孔相匹配的凸起b,上端有下端面与板型滑道上端面相匹配的凸起c;滑块a的凸起a、b和c卡接在滑道上,其和滑块b由螺钉通过滑块a的凸起a、b和c上的端面连接孔a和滑块b相对的端面连接孔b固定在一起;滑块c为与滑块a和b的上端面的弧形相匹配的圆形,其伸出中心开有销孔、外壁上开有键槽的穿销,其穿销穿在滑块a和b的连接孔a和b内;靠背架尾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壁上开有同中心轴的铰接孔的u型连接件,u型连接件贴在滑块b和c的两侧,穿在长连接销上,并由固定在穿销上的螺钉将u型连接件、滑块a、b和c压接固定在一起。这种结构连接简单,连接可靠性高,不易脱落。这种结构连接简单,滑动连接可靠性高,不易脱落。
8.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电机驱动靠背架沿滑道向床头方向移动,在靠背连接臂的作用下促使靠背架转动角度折起,由于靠背架在折起的过程中向床头移动了一段距离,不再硬性挤压患者腹部,保证了患者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从而能够实现将患者的科学体位变换,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靠背架折叠一定角度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靠背架折叠一定角度后的爆炸立体结构示意图;
11.图3为图2的a部放大图;
12.图4为图2的b部放大图;
1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靠背滑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6为本实用新型靠背架折叠动作的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16.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电机5、一个(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阻尼器6、两对称分布的靠背连接臂2、两对称分布的靠背滑轨4、靠背架1和床架3。电机5为长条形正反电机,其尾端铰接连接在靠背架1尾端中部,前端铰接连接在床架3尾端内侧中部相对应位置。阻尼器6置于电机5的一侧,其一端铰接连接在靠背架1尾端中部,前端铰接连接在床架3尾端内侧中部相对应位置。优选地,所述靠背架1尾端中部一体成型有三块靠背架支板17,所述床架3尾端内侧与靠背架支板17对应位置一体成型的两块床架支板18。电机5尾端通过销轴13铰接连接在两个靠背架支板17之间,前端通过另一销轴13铰接连接在与两个靠背架支板17对应位置的床架支板18之间。阻尼器6一端通过销轴13铰接连接在连接电机的两个靠背架支板17和与其相邻的其它靠背架支板17之间,前端通过第三个销轴13铰接连接在对应位置的床架支板18之间。两个靠背连接臂2一端与两床架3大边管301内侧铰接连接并可伸缩,另一端与两靠背架1大边管101尾端内侧铰接连接并可伸缩;其优选结构是:床架大边管301内侧由螺钉固定有下端开有安装过孔的安装座20。靠背连接臂2为两端都开有长条过孔的弯臂,其一端通过长条过孔和安装过孔由垫圈9、垫块15和十字槽法兰螺钉16固位在安装座20上。固定板102中间开有连接销孔,连接销7通过衬套8穿在固定板102的连接销孔内;固定板102和靠背架大边管101尾端内侧由十字槽盘头螺钉103固定
在一起,且二者之间压接固定有衬套8和连接销7。靠背连接臂2另一端的长条过孔穿在固定在垫块15的十字槽法兰螺钉16上后,十字槽法兰螺钉16固定在连接销7上。靠背滑轨4包含有滑道和滑块,滑道两端通过外六角螺栓11和锁紧螺母12固定在床架3上端两侧大边管301内侧靠近尾端的滑道固定筋19上,滑块下端可滑动地连接在滑道上,靠背架1尾端两侧分别铰接在滑块上端。优选地,所述滑块包括滑块a 402、滑块b 404和滑块c 401;所述滑道包括u型滑道403和固定在u型滑道403上端面的板型滑道406;滑块a 402 和滑块b 404上端为圆弧形,其上开有贯通的相同连接孔a 407和b 408,滑块a 402为空心,与滑块b 404相接的一端下端有上端面与u型滑道403底面相匹配的凸起a 409,中部有与u型滑道403和板型滑道406之间的条形孔相匹配的凸起b 410,上端有下端面与板型滑道406上端面相匹配的凸起c 411;滑块a 402的凸起a 409、b 410和c 411卡接在滑道上,其和滑块b 404由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405通过滑块a 402的凸起a 409、b 410和c 411上的端面连接孔a和滑块b 404相对的端面连接孔b固定在一起。滑块c 401为与滑块a 402和b 404的上端面的弧形相匹配的圆形,其伸出中心开有销孔413、外壁上开有键槽的穿销412,其穿销412穿在滑块a 402和b 404的连接孔a 407和b 408内。靠背架1尾端两侧分别固定有两个壁上开有同中心轴的铰接孔141的u型连接件14,u型连接件14贴在滑块b 404和c 401的两侧,穿在长连接销10上,并由通过垫块14固定在长连接销10上的十字槽法兰螺钉16将u型连接件14、滑块a 402、b 404和c 401压接固定在一起。
17.如图5所示,在使用时,电机5驱动靠背架1沿滑道向床头方向移动,在靠背连接臂2的作用下促使靠背架1转动角度折起,由于靠背架1在折起的过程中向床头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不再硬性挤压患者腹部,保证了患者使用过程中的舒适性,从而能够实现将患者的科学体位变换,使用更加方便舒适。
18.当然,本实用新型还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等同技术的改进,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