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610397发布日期:2022-01-22 12:24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艾灸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


背景技术:

2.艾灸治疗传统的中医治疗方式,具有几千年历史,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是人们处于亚健康状态,近几年艾灸保健已走进了家庭,在保健美容行业得到广发利用,艾灸方式基本为为人工操作和艾灸仪两种,人工操作,是手持点燃的艾柱,但施灸时间久了会产生疲劳,因此,设计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
3.目前,现有的艾灸机,大多存在以下的不足:艾灸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施灸者手不停的摆动,以保证被施灸者不被艾灸灼伤,但施灸者时间久了手会疲劳,影响艾灸的使用效果,综上,现有的艾灸机大多还不能很好地契合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包括外壳、移动艾灸盒和底座,所述移动艾灸盒的顶部内壁插接有多个艾柱,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速马达,减速马达输出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短板,转动短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长板,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滑道,固定滑道的两侧开设有滑槽,固定滑道的底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滚动轴承,第一滚动轴承之间插接有同一个插接轴,插接轴与转动长板固定连接,且插接轴穿过滑孔,插接轴的一端与移动艾灸盒相插接,所述移动艾灸盒的两侧均插接有第二滚动轴承,外壳的两侧内壁固定连接有艾灸盒导槽,第二滚动轴承(14)的外表面与艾灸盒导槽内壁滑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之间插接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导向架。
8.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架的一侧插接有升降架,升降架的一端插接有连通管,连通管的一侧密封插接有烟管。
9.进一步的,所述移动艾灸盒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插接孔,插接孔与烟管密封插接。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顶部内壁嵌接有固定轴承,固定轴承的圆周内壁与转动轴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壳,防护壳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散热孔,且减速马达位于防护壳内。
12.进一步的,所述连通管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盘。
13.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滚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由减速马达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短板转动,继而带动转
动长板转动,并且在第一滚动轴承与滑槽滑动结合的方式,以便于转动长板在固定滑道内做往复运动,随即,带动移动艾灸盒往复运动,从而可以对艾柱的艾灸方向进行调节,以避免艾灸温度的集中,防止灼烫施灸者皮肤,提升了艾灸的使用效果。
16.2.本实用新型利用扫描式艾灸机代替施灸者手持点燃艾柱进行施灸的工作,解放施灸者双手,降低了施灸者施灸时疲劳度,提升了施灸工作的作业效率。
17.3.本实用新型由第二滚动轴承沿着艾灸盒导槽滑动的设计,可以对移动艾灸盒做导向,保证了移动艾灸盒的平衡性,提升了该装置的稳定性。
18.4.本实用新型由固定盘与连通管的安装方式,方便连通管的旋转,进而通过连通管带动移动艾灸盒上、下旋转,继而对移动艾灸盒的角度进行调节,即可使得移动艾灸盒处于适合的艾灸位置,提升了该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外壳;2、减速马达;3、转动轴;4、转动短板;5、转动长板;6、固定滑道;7、滑槽;8、插接轴;9、滑孔;10、第一滚动轴承;11、固定轴承;12、移动艾灸盒;13、艾灸盒导槽;14、第二滚动轴承;15、防护壳;16、散热孔;17、艾柱;18、插接孔;19、烟管;20、连通管;21、固定盘;22、升降架;23、导向架;24、底座;25、插接轴;2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6.参照图1-图5,一种动力型6柱扫描式艾灸机,包括外壳1、移动艾灸盒12和底座24,移动艾灸盒12的顶部内壁插接有多个艾柱17,外壳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减速马达2,减速马达2输出轴的一端键连接有转动轴3,转动轴3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转动短板4,转动短板4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长板5,外壳1的顶部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固定滑道6,固定滑道6的两侧开设有滑槽7,固定滑道6的底部开设有滑孔9,滑槽7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第一滚动轴承10,第一滚动轴承10之间插接有同一个插接轴8,插接轴8与转动长板5固定连接,由减速马达2带动转动轴3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短板4转动,继而带动转动长板5转动,并且在第一滚动轴承10与滑槽7滑动结合的方式,以便于转动长板5在固定滑道6内做往复运动,且插接轴8穿过滑孔9,插接轴8的一端与移动艾灸盒12相插接,移动艾灸盒12的两侧均插接有第二滚动轴承14,插接轴8带动移动艾灸盒12往复运动,从而可以对艾柱17的艾灸方向进行调节,以避免艾灸温度的集中,防止灼烫施灸者皮肤,其次,增加了艾灸的覆盖面积,同时代替施灸者手持点燃艾柱17进行施灸的工作,解放施灸者双手,降低了施灸者施灸时疲劳度,且外壳1的两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艾灸盒导槽13,第二滚动轴承14的外表面与艾灸盒导槽
13内壁滑动连接,由第二滚动轴承14沿着艾灸盒导槽13滑动的设计,可以对移动艾灸盒12做导向,保证了移动艾灸盒12的平衡性。
27.其中,底座24之间插接有连接轴25,连接轴25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导向架23,导向架23的一侧插接有升降架22,利用导向架23与升降架22的安装方式,以便于升降架22上、下移动,继而带动外壳1上、下移动,继而带动移动艾灸盒12上、下移动,进而使得艾柱17靠近或者远离被施灸者,从而实现了对移动艾灸盒12高度的调节,升降架22的一端插接有连通管20,连通管20的一侧密封插接有烟管19,移动艾灸盒1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插接孔18,插接孔18与烟管19密封插接,外壳1的顶部内壁嵌接有固定轴承11,固定轴承11的圆周内壁与转动轴3固定连接,外壳1的上表面通过螺栓固定有防护壳15,防护壳15的一侧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6,散热孔16的设计,以便于对长时间工作的减速马达2进行散热,以避免减速马达2的温度升高导致瘫痪,以保障减速马达2的正常使用,且减速马达2位于防护壳15内,连通管20的两端螺纹连接有固定盘21,由固定盘21与连通管20的安装方式,方便连通管20的旋转,进而通过连通管20带动移动艾灸盒12上、下旋转,继而对移动艾灸盒12的角度进行调节,即可使得移动艾灸盒12处于适合的艾灸位置,底座24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多个滚轮26,通过滚轮26将该装置移动至所需要使用的位置处,以便于施灸的工作的开展。
28.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滚轮26将该装置移动至所需要使用的位置处,且使得移动艾灸盒12位于被施灸者的上方,从而可以对被施灸者进行艾灸治疗的工作,当施灸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施灸的温度对移动艾灸盒12的位置进行调节,这时,启动减速马达2,减速马达2带动转动轴3转动,进而带动转动短板4转动,继而带动转动长板5转动,并且在第一滚动轴承10与滑槽7滑动结合的方式,以便于转动长板5在固定滑道6内做往复运动,随即,带动移动艾灸盒12往复运动,从而可以对艾柱17的艾灸方向进行调节,以避免艾灸温度的集中,防止灼烫施灸者皮肤,同时代替了施灸者手持点燃艾柱17进行施灸的工作强度,解放施灸者双手,而且,移动艾灸盒12往复移动的同时,使得第二滚动轴承14沿着艾灸盒导槽13滑动,从而可以对移动艾灸盒12做导向,保证了移动艾灸盒12的稳定,其次,利用导向架23与升降架22的安装方式,以便于升降架22上、下移动,继而带动外壳1上、下移动,继而带动移动艾灸盒12上、下移动,进而使得艾柱17靠近或者远离被施灸者,从而实现了对移动艾灸盒12高度的调节,同时,固定盘21与连通管20的安装方式,方便连通管20的旋转,进而通过连通管20带动移动艾灸盒12上、下旋转,继而对移动艾灸盒12的角度进行调节,即可使得移动艾灸盒12处于适合的艾灸位置。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0.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