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4071发布日期:2022-02-19 22:38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尤其是一种具有降低空气污染注射筒内壁和注射活塞,降低药液被污染的风险,保证药液安全的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


背景技术:

2.在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过程中,注射药液,是抢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注射药液时,需要用注射器。现在普遍使用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是由针管、针座和注射器组成。注射器通过锥形端上的针管从安瓿瓶中抽取药液或者溶解的药粉,抽入针筒内,推送推杆,将针筒内的药液再经过锥形端注射入患者体内。
3.目前,现有的注射器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其不具有防污染的功能,以至于在使用的过程中,注射器内部会存在细菌污染的风险,降低了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降低空气污染注射筒内壁和注射活塞,降低药液被污染的风险,保证药液安全的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包括针筒本体、外注射筒、内注射筒、锥形端、针管、手柄、推杆、外注射活塞、下限位凸块、上限位凸块、推杆预断槽、内注射活塞、微孔过滤器;
7.所述针筒本体内设置有外注射筒、内注射筒,外注射筒内设置有内注射筒,内注射筒位于外注射筒底端,内注射筒底端延伸出针筒本体底侧;
8.所述内注射筒顶端连接有微孔过滤器,内注射筒内设置有内注射活塞;
9.所述内注射筒上方的外注射筒设置有外注射活塞,外注射活塞顶端连接有推杆,推杆从外注射筒顶端延伸出;
10.所述内注射筒底端设置有锥形端;
11.所述外注射筒内侧壁设置有下限位凸块、上限位凸块,上限位凸块位于下限位凸块上方,下限位凸块不低于微孔过滤器顶端;上限位凸块位于外注射筒顶端;
12.所述内注射活塞的高度大于内注射筒的直径;
13.所述锥形端上安装有针管;
14.所述针筒本体顶端外侧设置有手柄;
15.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推杆预断槽。
1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具有降低空气污染注射筒内壁和注射活塞,降低药液被污染的风险,保证药液安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推杆推拉外注射活塞,在外注射活塞与外注射筒内的空间产生减压和增压,通过空气压力带动内注射活塞沿内注射筒内侧壁滑动,从而作用于内注射筒内药液;内注射筒内吸取待注射药液,而推动内注射筒内药液的外注射活塞设置在外注射筒内,通过连接推杆操作推送;外注射活塞不与内注射筒内药液直接接触,空气也无法与内注射筒内壁接触;内注射筒内
的空气经微孔过滤器过滤后,才进入内注射筒内与药液接触,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被微孔过滤器吸附,降低空气污染注射筒内壁和注射活塞,降低药液被污染的风险,保证药液的安全;
17.内注射筒通过锥形端、针管吸取和注射药液;
18.推杆将外注射活塞推送至下限位凸块上时,内注射活塞被外注射筒内气压推送至内注射筒底端;上限位凸块避免外注射活塞被推杆从外注射筒内拉出;
19.避免内注射活塞在内注射筒内滑动时,发生翻转,导致内注射筒内内注射活塞漏气,无法推送内注射活塞;
20.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推杆预断槽,注射器使用完后,将推杆横向掰动,使推杆在推杆预断槽处断裂,避免注射器二次使用。
附图说明
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24.图3为图1的b处放大图。
25.图中:1、针筒本体;2、外注射筒;3、内注射筒;4、锥形端;5、针管;6、手柄;7、推杆;8、外注射活塞;9、下限位凸块;10、上限位凸块;11、推杆预断槽;12、内注射活塞;13、微孔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2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27.一种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参见图1~3,包括针筒本体1、外注射筒2、内注射筒3、锥形端4、针管5、手柄6、推杆7、外注射活塞8、下限位凸块9、上限位凸块10、推杆预断槽11、内注射活塞12、微孔过滤器13;
28.所述针筒本体1内设置有外注射筒2、内注射筒3,外注射筒2内设置有内注射筒3,内注射筒3位于外注射筒2底端,内注射筒3底端延伸出针筒本体1底侧;
29.所述内注射筒3顶端连接有微孔过滤器13,内注射筒3内设置有内注射活塞12;
30.所述内注射筒3上方的外注射筒2设置有外注射活塞8,外注射活塞8顶端连接有推杆7,推杆7从外注射筒2顶端延伸出;所述推杆7推拉外注射活塞8,在外注射活塞8与外注射筒2内的空间产生减压和增压,通过空气压力带动内注射活塞12沿内注射筒3内侧壁滑动,从而作用于内注射筒3内药液;内注射筒3内吸取待注射药液,而推动内注射筒3内药液的外注射活塞8设置在外注射筒2内,通过连接推杆7操作推送;外注射活塞8不与内注射筒3内药液直接接触,空气也无法与内注射筒3内壁接触;内注射筒3内的空气经微孔过滤器13过滤后,才进入内注射筒3内与药液接触,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被微孔过滤器13吸附,降低空气污染注射筒内壁和注射活塞,降低药液被污染的风险,保证药液的安全;
31.所述内注射筒3底端设置有锥形端4;内注射筒3通过锥形端4、针管5吸取和注射药液;
32.所述外注射筒2内侧壁设置有下限位凸块9、上限位凸块10,上限位凸块10位于下
限位凸块9上方,下限位凸块9不低于微孔过滤器13顶端;上限位凸块10位于外注射筒2顶端;当推杆7将外注射活塞8推送至下限位凸块9上时,内注射活塞12被外注射筒2内气压推送至内注射筒3底端;上限位凸块10避免外注射活塞8被推杆7从外注射筒2内拉出;
33.所述内注射活塞12的高度大于内注射筒3的直径,避免内注射活塞12在内注射筒3内滑动时,发生翻转,导致内注射筒3内内注射活塞12漏气,无法推送内注射活塞12;
34.所述锥形端4上安装有针管5;
35.所述针筒本体1顶端外侧设置有手柄6;
36.所述推杆7上设置有推杆预断槽11,注射器使用完后,将推杆7横向掰动,使推杆7在推杆预断槽11处断裂,避免注射器二次使用。
3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8.本实用新型在针筒本体1内设置有外注射筒2、内注射筒3,外注射筒2内设置有内注射筒3,内注射筒3位于外注射筒2底端,内注射筒3底端延伸出针筒本体1底侧;所述内注射筒3顶端连接有微孔过滤器13,内注射筒3内设置有内注射活塞12;所述内注射筒3上方的外注射筒2设置有外注射活塞8,外注射活塞8顶端连接有推杆7,推杆7从外注射筒2顶端延伸出;所述推杆7推拉外注射活塞8,在外注射活塞8与外注射筒2内的空间产生减压和增压,通过空气压力带动内注射活塞12沿内注射筒3内侧壁滑动,从而作用于内注射筒3内药液;内注射筒3内吸取待注射药液,而推动内注射筒3内药液的外注射活塞8设置在外注射筒2内,通过连接推杆7操作推送;外注射活塞8不与内注射筒3内药液直接接触,空气也无法与内注射筒3内壁接触;内注射筒3内的空气经微孔过滤器13过滤后,才进入内注射筒3内与药液接触,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被微孔过滤器13吸附,降低空气污染注射筒内壁和注射活塞,降低药液被污染的风险,保证药液的安全;
39.内注射筒3通过锥形端4、针管5吸取和注射药液;
40.推杆7将外注射活塞8推送至下限位凸块9上时,内注射活塞12被外注射筒2内气压推送至内注射筒3底端;上限位凸块10避免外注射活塞8被推杆7从外注射筒2内拉出;
41.避免内注射活塞12在内注射筒3内滑动时,发生翻转,导致内注射筒3内内注射活塞12漏气,无法推送内注射活塞12;
42.所述推杆7上设置有推杆预断槽11,注射器使用完后,将推杆7横向掰动,使推杆7在推杆预断槽11处断裂,避免注射器二次使用。
4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污染的药用的注射器,具有降低空气污染注射筒内壁和注射活塞,降低药液被污染的风险,保证药液安全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所述推杆推拉外注射活塞,在外注射活塞与外注射筒内的空间产生减压和增压,通过空气压力带动内注射活塞沿内注射筒内侧壁滑动,从而作用于内注射筒内药液;内注射筒内吸取待注射药液,而推动内注射筒内药液的外注射活塞设置在外注射筒内,通过连接推杆操作推送;外注射活塞不与内注射筒内药液直接接触,空气也无法与内注射筒内壁接触;内注射筒内的空气经微孔过滤器过滤后,才进入内注射筒内与药液接触,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病毒被微孔过滤器吸附,降低空气污染注射筒内壁和注射活塞,降低药液被污染的风险,保证药液的安全;
44.内注射筒通过锥形端、针管吸取和注射药液;
45.推杆将外注射活塞推送至下限位凸块上时,内注射活塞被外注射筒内气压推送至
内注射筒底端;上限位凸块避免外注射活塞被推杆从外注射筒内拉出;
46.避免内注射活塞在内注射筒内滑动时,发生翻转,导致内注射筒内内注射活塞漏气,无法推送内注射活塞;
47.所述推杆上设置有推杆预断槽,注射器使用完后,将推杆横向掰动,使推杆在推杆预断槽处断裂,避免注射器二次使用。
48.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