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输液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51149发布日期:2022-03-05 09:28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针输液开关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留置针输液开关,该产品作为一个配件装配于留置针中。


背景技术:

2.随着留置针的临床上大量使用,留置导管所隐藏的风险也逐渐被报道,这些问题主要是留置导管的凝血以及堵塞的问题。至目前,为克服静脉留置针凝血和堵管风险,目前使用正压接头及导管冲洗器等处置方案解决,然而,即使厂商宣传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实际上也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比如实际产品正压输出液体量太少时间太短太急,导致返流回血。现在也有其他技术方案,比如正压缓释技术方案,但是由于设计问题,最终步骤也和常规留置针使用方法一样还是需要使用留置针开关,由于现有留置针开关目前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片夹,另一种是单手夹(罗伯特夹),其中片夹由于手法问题关闭时会导致长导管弯曲回弹产生负压,导致前面任何正压方式冲管失去效果,产生回血;其中单手夹(罗伯特夹)由于结构问题,在挤压关闭开关时必须超过卡口放手才能关闭,即必须将止流夹过分压入才能关闭,这种过分压入的动作使留置针连接软管先被过分地压紧,然后被部分释放,由于长导管及其止流夹属于弹性结构会产生回弹这就造成留置针头内的负压回血,导致前面任何正压方式冲管失去效果,产生回血。正压缓释技术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涉及最前沿的技术方案,但是目前尚无真正具体有效的实际应用,结合目前现有方案通过分析,其缺陷也不可避免留置导管的凝血以及堵塞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其一结构复杂性以及性能不确定性及实际产品不能小型化和微型化致使尚无产品实际生产及临床应用;其二,由于输液通路留置针输液通路特别是软管不能关闭,导致输液通路空间大,血管连通留置针输液通路空腔,导致留置针内腔压力波动大,产生回血;第三,由于存在输液长导管内腔与血管连通,由于输液长导管必须采用相对柔软材料(否则止流夹不能关闭),也会导致留置针内腔有压力波动大,产生回血。
3.换而言之,目前并无一种真正可以实际应用和有效地解决上述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艺简便易制造、操作简便、符合现有输液规范并能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缺陷,克服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风险,有效地解决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现象问题的一种留置针输液开关。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留置针输液开关,需串接接入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使用的留置针开关由接入部和输出部组成;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的密封滑动部件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的密封滑动部件分别为活塞柱和活塞腔,或者活塞腔和活塞柱;所述活塞腔和活塞柱分别对应的另一端为活塞腔座和活塞柱座。
6.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部一端为管路接入端,另一端为活塞柱;所述管路接入端内的活塞柱管路连接通路与活塞柱内的输液通路相通,所述活塞柱端置有输液通路开口;所述输出部一端为活塞腔及其活塞腔口,另一端为管路接出端,所述活塞腔与管路接出端活塞腔管路连接通路相通;所述活塞柱置于活塞腔内纵向滑动开闭留置针输液开关。
7.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部一端为活塞腔及其活塞腔口,另一端为管路接入端,所述活塞腔与活塞腔管路连接通路相通;所述输出部一端为管路接出端,另一端为活塞柱,所述管路接出端内的活塞柱管路连接通路与活塞柱内的输液通路相通,所述活塞柱端置有输液通路开口;所述活塞柱置于活塞腔内纵向滑动开闭留置针输液开关。
8.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活塞腔底部置有与活塞柱端面配合的止液垫;所述活塞腔通过止液垫周围的止液垫空隙与活塞腔底部开口连通。
9.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置有储能装置。
10.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内的输液通路轴线重合。
11.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活塞柱端面有输液开口,所述输液开口周围围绕有“o”型止液环。
12.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置有限制两者之间滑动范围的限位装置;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双向滑动开启和关闭位置分别置有锁槽和锁扣或者锁扣和锁槽。
13.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之间设置有弹力装置,留置针输液开关开启时储存能量;储存能量释放时将液体自动输出并关闭开关。
14.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活塞腔壁前端向前伸出卡板,所述卡板设置有单向卡接装置和定位锁槽或锁扣;所述活塞柱座对应设置有卡板限位槽和定位锁扣或锁槽。
15.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6.1. 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刚性材料制造,串接于留置针输液通路上,可以避免留置针开关本身操作回弹产生回血。
17.2.本实用新型需要串接于留置针输液通路上,所以本产品可以直接粘接在留置针三通道管座进液端或者与三通道管座装配为一体,这样可以减少留置针输液通路空间,同时由于柔性的留置针长导管可以完全位于留置针开关后部,在留置针关闭过程中及留置过程中完全不会影响连接血管内的留置针内腔压力,所以可以避免压力波动导致的回血。
18.3.本实用新型采用刚性材料制造,开关设计原理与传统开关不同,开关过程本身开关不会产生负压,避免开关操作回血。
19.4. 由于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开关和储能储液机构为一体,也可以实现正压释放储存液体后自动关闭输液开关,这样可以保持留置针在静态下自动正压关闭输液开关,避免负压回血。
20.5.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管路接入座内的输入通路与管路输出座内的输出通路纵向轴线重合,该技术特征可以使留置针开关小型化和微型化和多功能一体化得以实现。
21.6. 本实用新型,可以串接于留置针输液通路上,所以留置针长导管可以采用刚性较强材料制造,减小置针长导管空间变化来避免压力波动大造成回血。
附图说明
22.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3.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3为图1、2装配于留置针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4为图1、2装配于留置针中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所述的数字标注表示为: 1、输液接头;2、留置针长导管;3、留置针输液开关;4、针座;5、三通导管座;6、导管;7、钢针;8、活塞腔管路连接通路;9、活塞腔座;10、止液垫支撑柱;11、止液垫空隙;12、止液垫;13、活塞柱;14、卡板;15、锁槽或锁扣;16、活塞柱管路连接通路;17、活塞腔;18、“o”型止液环;19、卡板限位槽;20活塞柱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3所示:
29.一种留置针输液开关,需串接接入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使用,由接入部和输出部组成;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的密封滑动部件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的密封滑动部件分别为活塞柱13和活塞腔17,或者活塞腔17和活塞柱13;所述活塞腔和活塞柱分别对应的另一端为活塞腔座9和活塞柱座20。
30.上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一端分别连接留置针长导管2,另一端活塞柱13插入活塞腔17内配合连接,活塞柱13内部有输液通路,前端有输液开口。通过纵向前后滑动开启和关闭输液通路,活塞柱13最前端远离活塞腔17底部时输液通路开启,相反紧贴活塞腔17底壁时,封闭活塞柱13内部输液通路,留置针输液开关。
31.由于留置针开关串接装配在留置针上使用,不受留置针导管的软硬限制,所以可以使用刚性高的导管串接,同时留置针开关是通过活塞柱13前推关闭留置针开关,这样就生成正压输出和正压关闭输液开关,防止堵管。
32.实施例二:参见附图1、2、4所示:
33.一种留置针输液开关,串接接入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使用,其中留置针包括有输液接头1、留置针长导管2、留置针输液开关3、针座4、三通导管座5、导管6、钢针7;其中留置针输液开关3由接入部和输出部组成;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的密封滑动部件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的密封滑动部件分别为活塞柱13和活塞腔17;所述接入部一端为管路接入端即活塞柱座20,另一端为活塞柱13;所述管路接入端内的活塞柱管路连接通路16连接留置针长导管2,与活塞柱13内的输液通路相通,所述活塞柱13前端置有输液通路开口;所述输出部一端为活塞腔17及其活塞腔口,另一端为管路接出端即活塞腔座9;所述活塞腔17与活塞腔管路连接通路8相通,所述活塞腔管路连接通路8需要与留置针三通道管座5粘接;所述活塞柱13置于活塞腔17内纵向滑动开闭留置针输液开关;所述活塞腔17底部设置有止液垫支撑柱10,所述止液垫支撑柱10前设置有与活塞柱13端面配合的止液垫12;所述活塞腔17通过止液垫12周围的止液垫空隙11与活塞腔17底部开口连通;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内的输液通路轴线重合;所述输液开口周围围绕有“o”型止液环18;所述活塞腔壁前端至少有一侧向前伸出卡板14,所述卡板14单向插接于活塞柱13后部活塞柱座20上对应设置的卡板限位槽19内;所述卡板14和卡板限位槽19双向滑动开启和关闭位置分别设置有定位锁槽或锁扣15。
34.上述接入部和输出部可以前后调换位置即接入部和输出部变为输出部和接入部,
不影响结构和使用。使用时,加力拉拔活塞柱座20或者活塞腔座9解锁定位锁扣和锁槽15使“o”型止液环18与止液垫12分离,在两者远离一定距离,在留置针开关开启位置进入锁紧状态,这样可以保持活塞柱座20输液开口“o”型止液环18远离止液垫12,开启输液通路和保持储存液体空间。输液结束后,加力推动活塞柱座20或者活塞腔座9解锁锁定状态,同时将活塞腔17内储存液体经导管6正压推入血管,在“o”型止液环18紧贴止液垫12即进入锁定位置,保持留置针关闭状态。
35.实施例三:参见附图1、2、3、4所示:
36.一种留置针输液开关,串接接入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使用,其中留置针包括有输液接头1、留置针长导管2、留置针输液开关3、针座4、三通导管座5、导管6、钢针7;其中留置针输液开关3由接入部和输出部组成;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的密封滑动部件滑动密封配合,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的密封滑动部件分别为活塞柱13和活塞腔17;所述接入部一端为管路接入端,另一端为活塞柱13;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置有储能装置,所述储能装置为接入部和输出部两者之间设置有弹簧,留置针输液开关开启时储存能量;所述储存能量释放时将液体自动输出并关闭开关;所述接入部和输出部内的输液通路轴线与留置针输液开关的轴线重合。该设计可以保持留置针在静态下关闭或者正压释放结束后自动正压关闭输液开关,这样就可以避免关闭留置针是的被动运动,实现在静态正压关闭留置针,减小输液通路空间,避免压力波动回血。
37.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