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51163发布日期:2022-03-05 09:29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留置针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临床上静脉穿刺使用的正压缓释防血栓的一种留置针。


背景技术:

2.随着留置针的临床上大量使用,留置导管所隐藏的风险也逐渐被报道,这些问题主要是留置导管回血凝血以及堵塞的问题。至目前,为了克服静脉留置针凝血和堵管风险,目前使用正压接头及导管冲洗器等处置方案解决,然而,即使厂商宣传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然而实际上也不能真正有效地解决上述现象,比如实际产品正压输出液体量太少时间太短太急,导致返流回血。现在也有其他技术方案,比如正压缓释技术方案,但是由于设计问题,最终步骤也和常规或者正压留置针使用方法一样最后还是需要人工操作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现有留置针输液开关目前主要两种,一种是片夹,另一种是单手夹(罗伯特夹),其中片夹由于手法问题,操作过程中会导致长导管弯曲回弹产生负压,导致前面任何正压方式冲管失去效果,产生回血;其中单手夹(罗伯特夹)由于结构问题,在挤压关闭开关时必须超过卡扣再放手才能关闭,即必须将止流夹过分压入才能关闭,这种过分压入的动作使留置针连接软管先被过分地压紧,然后被部分释放,由于长导管及其止流夹属于弹性结构会产生回弹这就造成留置针头内的负压回血,导致前面任何正压方式冲管失去效果,产生回血。正压缓释技术是目前解决上述问题涉及最前沿的技术方案,但是目前尚无真正具体有效的实际应用,结合目前现有方案通过分析,其缺陷也不可避免留置导管的凝血以及堵塞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其一结构复杂性、性能不确定性及实际产品不能小型化和微型化致使尚无产品实际生产及临床应用;其二,由于留置针输液通路特别是长导管不能及时关闭,导致输液通路空间大,血管连通留置针输液通路空腔,导致留置针内腔压力波动大,产生回血;第三,由于存在输液长导管内腔与血管连通,由于输液长导管必须采用相对柔软材料(否则止流夹不能关闭),也会导致留置针内腔有压力波动大,产生回血;第四,目前现有技术留置针输液开关都是人工操作,不可避免会出现留置针长导管被动出现晃动扭曲回弹产生负压。
3.换而言之,目前并无一种真正可以实际应用和有效地解决上述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工艺简便易制造、操作简便、符合现有输液规范并能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缺陷,克服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风险,有效地解决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产生凝血、形成血栓或堵塞现象问题的一种留置针。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以及输液接头或者输液接头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前端的导管;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及固设在所述针座上的钢针,所述钢针插设于所述导管和三通导管座内;所述留置针输液通路中串接有留置针输液开
关;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至少包括接入座和输出座;所述接入座内腔底壁设置有出液孔;所述接入座内的输入通路和输出座内的输出通路的轴线重合。
6.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设置有至少包括2个可转换的不同输液阻力的输液通路。
7.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座和输出座置有可相对转动的卡扣连接机构和转动限位机构;或者所述接入座和输出座为前后一体结构;所述接入座内腔底壁设置有出液孔,接入座内腔能通过其底部的出液孔连通输出座内腔。
8.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输出座与三通导管座输入端连接或者所述三通导管座的输入端为输出座。
9.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座内腔设置有止液垫;所述止液垫周围有空隙连通出液孔。
10.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座内置有储液储能装置,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在触发储能储液装置释放能量输出储存液体结束时能自动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
11.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座和输出座转动卡扣连接,两者相对转动实现留置针输液开关开启或者关闭或者开启正压缓释通路功能;所述接入座与输出座之间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有排液孔;所述输出座连接端面设置有进液孔,所述输出座连接端面由进液孔边缘向外延伸有进液孔导液槽。
12.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座和输出座转动卡扣连接,所述接入座与输出座之间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设置有排液孔;所述接入座底部外壁的出液孔边缘向外延伸有出液孔导液槽;所述输出座底部外壁由进液孔边缘向外延伸有进液孔导液槽;所述排液孔、出液孔或者出液孔导液槽与进液孔导液槽之间通过接入座与输出座相对转动形成不同组合实现留置针输液开关开启或者关闭或者开启正压缓释通路功能。
13.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座内腔中设置有前端有开口的活塞;所述活塞内腔连通留置针长导管或/和留置针输液接头内腔或者留置针输液接头组件内腔;所述活塞前端开口紧贴接入座内腔底壁或者接入座内腔底部设置的止液垫时关闭输液通路,所述活塞在离开接入座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时开启活塞内输液通路。
14.在较优实施状态下,所述接入座内腔中至少包括有有输液通路和输液开口的活塞或/和活塞座、储能弹簧、弹簧限位装置;所述接入座内腔中设置有止液垫或/和止液环;所述活塞或活塞座后部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末端连接留置针长导管,或者连接杆末端连接输液接头,所述输液接头接口为可穿刺输液胶塞或者无针输液连接接口。
15.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6.1. 本实用新型留置针输液开关,需要采用刚性材料制造,串接于留置针输液通路上,可以避免留置针输液开关本身操作引起的回弹回血。
17.2.本实用新型中留置针可以开关串接于留置针输液通路上,所以本产品可以直接粘接在留置针三通道管座进液端或者与三通道管座装配为一体,这样可以减少留置针输液通路空间,同时由于柔性的留置针长导管可以完全位于留置针输液开关后部,在留置针关闭后完全不会影响连接血管内的留置针内腔压力,所以可以避免压力波动导致的回血。
18.3.本实用新型中留置针输液开关采用刚性材料制造,开关设计原理与传统开关不同,开关本身动作不会产生压力波动,避免开关操作回血。
19.4.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微孔输液通路和储能储液机构为一体,体积小,易操作。
20.5. 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微孔输液通路和储能储液机构为一体,设计有两种输液开启和关闭方式,既可以实现无压力变化开关,也可以实现正压关闭或者正压缓释储存液体后自动正压关闭输液开关,这样可以保持留置针在静态下关闭或者正压释放结束后自动正压关闭输液开关,这样就可以避免留置针被动运动,实现在正压缓释后静态关闭留置针,减小输液通路空间,避免压力波动回血。
21.6.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留置针输液开关输入通路与输出通路纵向轴线重合,该技术特征可以使留置针输液开关小型化和微型化和多功能一体化得以实现。
22.7. 本实用新型,可以串接于留置针输液通路上,采用刚性材料制造,所以留置针长导管可以采用刚性较强材料制造,避免压力波动大造成回血。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4.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5.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输液开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附图3为图2留置针输液开关实施例的液体流向示意图;
27.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输液开关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输液开关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输液开关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1.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和留置针输液开关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9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3.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留置针输液开关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中所述的数字标注表示为:1、输液接头;2、留置针长导管;3、留置针输液开关;4、针座;5、三通导管座;6、导管;7、钢针;8、输入通路;9、接入座;10、出液孔;11、出液孔导液槽;12、排液孔;13、密封垫;14、进液孔导液槽;15、卡扣;16、进液孔;17、输出通路;18、输出座;19、弹簧限位装置;20、储能弹簧;21、活塞座;22、活塞;23、止液环;24、止液垫;25、可穿刺输液胶塞。
具体实施方式
35.实施例一:参见附图1、2、3所示:
36.一种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以及输液接头1或者输液接头1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留置针长导管2中串接有留置针输液开关3;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至少包括接入座9和输出座18;所述接入座9内腔底壁设置有出液孔10;所述接入座9内腔液体由出液孔10进入输出座18内腔;所述接入座9内的输入通路8和输出座18内的输出通路17的轴线轴线重合。
37.使用中通过转动接入座9或输出座18,能变换出液孔10通向输出座18内腔的路径,
从而实现开或者关或者高阻力输液通路状态。
38.由于留置针输液开关3是与留置针长导管2串接,不受留置针长导管2软硬限制,所以可以使用刚性高的长导管2串接,同时留置针输液开关3是通过转动切换管路输入和输出管路连接状态实现开关,这样使用中不会出现输液管路压力变化,保证输液管路压力零波动,避免留置针自身引起负压回血。
39.实施例二:参见附图2、3、4、9所示:
40.一种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以及输液接头1或输液接头1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三通导管座5内腔可与所述输液接头1组件内腔连通;所述接入座9内腔底壁设置有出液孔10;所述接入座9内的输入通路8和输出座18内的输出通路17的轴线与留置针输液开关3轴线重合;所述接入座9和输出座18卡扣连接,两者相对转动实现留置针输液开关3开启或者关闭或者开启正压缓释通路功能;所述接入座9与输出座18之间置有密封垫13,所述密封垫13设置有排液孔12;所述输出座18内腔底壁有进液孔16,所述输出座18连接端面由进液孔16边缘向外延伸有进液孔导液槽14。
41.使用中通过转动接入座9,能变换出液孔10通向输出座18内腔的路径,从而实现开或者关或者高阻力输液通路状态。
42.留置针输液开关3可以和三通导管座5装配在一起,其中留置针输液开关3输出座18与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合二为一。由于留置针输液开关3是与三通导管座5直接粘接或装配,不受留置针长导管2的软硬限制,这样可以减少留置针输液通路空间,同时由于柔性的留置针长导管2可以完全位于留置针输液开关3的后部,在留置针关闭后完全不会影响连接血管内的留置针内腔压力,所以可以避免压力波动导致的回血。
43.实施例三:参见附图1、2、3、4所示:
44.一种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以及输液接头1或输液接头1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三通导管座5内腔通过输液开关3输液通路与所述输液接头1内腔连通;所述接入座9内腔底壁设置有出液孔10;所述出液孔10连通输出座18内腔;所述接入座9内的输入通路8和输出座18内的输出通路17的轴线与留置针输液开关3轴线重合;所述接入座9和输出座18通过他们设置的卡扣15装置连接,所述接入座9与输出座18之间设置有密封垫13,所述密封垫13设置有排液孔12;所述接入座9底部外壁的出液孔10边缘向外延伸有出液孔导液槽11;所述输出座18底部外壁由进液孔16边缘向外延伸有进液孔导液槽14;所述排液孔12、出液孔10或出液孔导液槽11与进液孔导液槽14之间通过接入座9与输出座18相对转动形成不同组合实现留置针输液开关3开启或者关闭通路功能。
45.使用中通过转动接入座9或输出座18,能变换出液孔10通向输出座18内腔的路径,从而实现开或者关或者高阻力输液通路状态。
46.实施例四:参见附图4、5、6、7、8所示:
47.一种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以及输液接头1或输液接头1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
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留置针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粘接或者装配有留置针输液开关3或者粘接串接有输液开关3的留置针长导管2,留置针输液端为接输液接头1;所述接入座9内腔底壁设置有出液孔10;所述接入座9内的输入通路8和输出座18内的输出通路17的轴线与留置针输液开关3轴线重合;所述接入座9和输出座18为前后一体结构;所述接入座9内腔通过其底部的出液孔10直接连通输出座18内腔;所述接入座9内腔中设置有前端有开口的活塞22;所述活塞22内腔向后连通留置针长导管2或/和留置针输液接头1内腔。
48.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接入座9内腔底部设置有止液垫24;止液垫24周围有空隙连通出液孔10。该方案可以节省接入座9内腔空间,不需要在接入座9内腔底壁留足够无孔底壁与活塞22后端配合。活塞22前端有开口周围设置一圈凸环或者“o”型圈,或者与活塞22前端有开口周围相对的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止液垫24设置一圈凸环或者“o”型圈,可以保证止液效果。
49.使用中,拉动留置针长导管2或者拉杆将活塞22远离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一定距离使用固定装置固定,即可开启输液。输液结束后或者需要关闭输液通路时,推动活塞22,使活塞22输液口端紧贴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这里需要设置卡扣锁紧装置,达到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目的。在关闭过程中,由于接入座9内腔储存有液体,在输出储存液体后活塞22前端开口端紧贴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3。
50.实施例五:参见附图1、4、5、6、7、8所示:
51.一种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以及输液接头1或输液接头1组件,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留置针输液开关3输液端连接输液接头1或输液接头1组件,或者留置针输液开关3输入端连接留置针长导管2再连接输液接头1或输液接头1组件;所述接入座9内腔底壁设置有出液孔10;所述接入座9内的输入通路8和输出座18内的输出通路17的轴线重合;所述接入座9和输出座18为前后一体结构;所述接入座9内腔通过其底部的出液孔10直接连通输出座18内腔;所述接入座9内腔中设置有前端有开口的活塞22;所述接入座9内腔中的活塞22套在活塞座21上,活塞座21后方设置有储能弹簧20和弹簧限位装置19;所述活塞座21内腔后端连通留置针长导管2或/和留置针输液接头1内腔。
52.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在接入座9内腔底部设置有止液垫24;止液垫24周围有空隙连通出液孔10。活塞22前端输液口周围或者与输液口周围相对的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上设置“o”型止液环23,可以保证止液效果。
53.使用中,留置针输液开关3设置的弹簧限位装置19与接入座9之间有卡接机构,使用前可以是非装配状态,在使用时再装配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储能弹簧20弹性不会衰减。当然也可以出厂时卡扣或者焊接在一起。拉动留置针长导管2或者活塞22套接的活塞座21后部的输液杆或拉杆使活塞22远离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一定距离,液体顺向由输液器接口、输液接头1、留置针长导管2(可无)、活塞座21内腔、接入座9内腔、出液孔10、留置针长导管2(可无)、三通导管座5内腔、导管6进入人体。使用固定装置保持储能和储液状态,即开启输液阶段。输液结束后或者需要关闭输液通路时,解除固定装置,活塞座21和活塞22在储能弹簧20推动下,将储存液体正压输出,最终使活塞22输液口端紧贴接入座9内腔
底壁或者止液垫24达到静态自动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目的。
54.实施例六:参见附图1、2、3、4、10所示:
55.一种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以及输液接头1,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三通导管座5内腔与所述输液接头1组件内腔连通;所述留置针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粘接或者装配有留置针输液开关3或者粘接留置针长导管再连接留置针输液开关3;所述接入座9内腔底壁设置有出液孔10;所述接入座9内的输入通路8和输出座18内的输出通路17的轴线重合;所述接入座9和输出座18通过设置的卡扣15连接,两者相对转动实现留置针输液开关3开启或者关闭或者开启正压缓释通路功能;所述接入座9与输出座18之间置有密封垫13,所述密封垫13设置有排液孔12;所述输出座18连接端面设置有进液孔16,所述输出座18连接端面由进液孔16边缘向外延伸有进液孔导液槽14;所述出液孔10或者排液孔12设置有至少2个不同输液阻力孔径的孔;所述接入座9内腔中设置有前端有开口的活塞22;所述接入座9内腔中的活塞22套在活塞座21上,所述活塞座21后端连通留置针长导管2或/和留置针输液接头1内腔,所述活塞座21后方设置有储能弹簧20和弹簧限位装置19。
56.使用中,根据需要转动接入座9或输出座18,改变留置针输液开关3的输液路径,根据需求可以选择开或者关闭或者高阻力输液通路状态。
57.留置针输液开关3设置的弹簧限位装置19与接入座9之间有卡扣机构,使用前可以是非装配状态,在使用时再装配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储能弹簧20弹性不会衰减。当然也可以出厂时卡扣或者焊接或者粘接在一起。拉动留置针长导管2或者活塞22套接的活塞座21后部的输液杆或拉杆将活塞22远离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一定距离,液体顺向由进入活塞22输液口进入接入座9内腔、出液孔10、排液孔12、进液孔导液槽14、进液孔16、三通导管座5内腔、导管6进入血管,使用固定装置固定活塞座21后部的留置针长导管2或者输液杆或拉杆,保持机构储能和储液状态,即开启输液阶段。
58.输液结束后或者需要关闭输液通路时,转动接入座9关闭留置针输液开关3;或者解除固定装置,活塞座21和活塞22在储能弹簧20推动下,将储存液体正压输出,并持续推动活塞22,使活塞22输液开口端紧贴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达到静态自动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目的;或者转动接入座9或输出座18选择微孔高阻力输液通路状态,再解除固定装置,活塞座21和活塞22在储能弹簧20推动下,将储存液体正压缓慢释放储存液体进入血管,并持续推动活塞22,直到活塞22输液口端紧贴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达到静态正压自动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目的。
59.实施例七:参见附图9所示:
60.一种留置针,包括导管组件、针管组件以及输液接头1,所述导管组件包括三通导管座5及设置在所述三通导管座5前端的导管6;所述针管组件包括针座4及固设在所述针座4上的钢针7,所述钢针7插设于所述导管6和三通导管座5内;所述三通导管座5内腔能与所述输液接头1内腔连通;所述留置针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装配有留置针输液开关3;所述接入座9内腔底壁设置有出液孔10;所述接入座9内的输入通路8和输出座18即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内的输出通路17的轴线重合;所述接入座9和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通过设置的卡扣15连接,两者可以相对转动实现留置针输液开关3开启或者关闭或者开启正压缓释通路功能;所
述接入座9与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之间置有密封垫13,所述密封垫13设置有排液孔12;所述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有进液孔16,所述三通导管座5进液端面由进液孔16边缘向外侧延伸有进液孔导液槽14;所述出液孔10或者排液孔12设置有至少2个不同孔径的孔;所述接入座9内腔中设置有前端有开口的活塞22;所述活塞22套接在活塞座21上,活塞座21后部有连接杆,连接杆内有输液通路;所述连接杆末端为留置针输液接头1,所述留置针输液接头1接口为可穿刺输液胶塞25或者无针输液连接接口;所述接入座9设置有连接杆固定装置。
61.本例留置针输液接头1为连接杆末端装配的可穿刺输液胶塞25或者无针输液连接接口。活塞座21和后部的连接杆内部有输液通路。本例省略掉留置针长导管2,完全可以解决掉留置针长导管2弯曲压力变化引起的压力波动导致回血的问题。
62.使用中,将输液器连接在留置针输液接头1上,根据需要转动接入座9,可以改变留置针输液开关3的输液路径,选择开或者关或者高阻力输液通路状态。
63.留置针输液开关3设置的弹簧限位装置19与接入座9之间有卡扣机构,使用前可以是非装配状态,在使用时再装配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储能弹簧20弹性不会衰减。当然也可以出厂时卡扣或者焊接在一起。拉动活塞座21后部的拉杆或者输液接头1将活塞22远离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一定距离,液体顺向由活塞22输液口进入接入座9内腔、出液孔10、排液孔12、进液孔导液槽14、进液孔16、三通导管座5内腔、导管6进入血管,使用连接杆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杆,即开启输液阶段。输液结束后或者需要关闭输液通路时,解除连接杆固定装置,活塞座21和活塞22在储能弹簧20推动下,将储存液体正压释放,并继续推动活塞22,使活塞22输液口端紧贴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达到静态自动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目的;或者转动转动接入座9选择微孔高阻力输液通路,再解除连接杆固定装置,活塞座21和活塞22在储能弹簧20推动下,将储存液体正压缓慢持续释放储存液体输入人体,并持续推动活塞22,直到活塞22输液口端紧贴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达到静态正压自动关闭留置针输液通路目的。活塞22前端输液开口周围或者与输液开口周围相对的接入座9内腔底壁或者止液垫24上设置“o”型止液环23,可以保证止液效果。
64.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