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83839发布日期:2022-02-19 22:3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外用性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手术中及手术以后引流管与皮肤的固定仍常规采用有创的皮肤缝针后带线固定引流管。皮肤缝针会带来额外创伤,异物滞留皮肤可能造成感染,缝线切割皮肤可能造成引流管脱落,调整引流管深度时需要再次缝合固定引流管可能造成引流管壁破损,影响引流效果,甚至造成逆行性腹腔感染,同时增加操作者针刺伤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固定引流管需要皮肤缝针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肤贴和引流管贴;
6.所述皮肤贴设有粘贴面,所述粘贴面具有粘性,所述皮肤贴用于通过所述粘贴面与皮肤粘贴实现与皮肤的连接;
7.所述引流管贴和所述皮肤贴连接,所述引流管贴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时实现相互连接,所述引流管贴用于绕引流管至少一圈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贴合实现引流管的固定。
8.优选地,所述粘贴面和所述第一连接面位于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同一侧,所述引流管贴缠绕引流管时所述第一连接面朝向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贴绕引流管至少一圈后所述第一连接面贴合在所述第二连接面上。
9.优选地,所述皮肤贴为敷贴。
10.优选地,所述敷贴为棉质敷贴。
11.优选地,所述敷贴上的所述粘贴面涂抹有防过敏医用胶。
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可重合贴合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引流管贴为背对背魔术贴。
14.优选地,所述引流管贴为背对背魔术贴,所述背对背魔术贴的勾面为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背对背魔术贴的毛面为所述第二连接面。
15.优选地,所述引流管贴沿长度方向缠绕引流管,所述引流管贴与所述皮肤贴连接处的宽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宽度。
16.优选地,所述皮肤贴和所述引流管贴通过缝合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在使用时,将皮肤贴粘贴在引流管周围皮肤,引流管贴贴在引流管表面并缠绕在引流管上,缠绕结束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贴
合实现固定,无需另外固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引流管需要皮肤缝针的问题。
19.(2)一次性拔除引流管可能造成窦道内积液感染,因此有时需要逐步退管至最终拔除引流管。在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采用引流管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可重复贴合连接,因此在引流管逐渐退管的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需要,松开引流管贴,缓慢拔除所需长度的引流管,然后将引流管贴再次缠绕在引流管上,完成一次退管操作。因此,本实施例某一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具有简便易行、无创的优点。
20.(3)在本实用新型某一实施例中,采用敷贴,敷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剪,故适用于各类手术切口的引流管固定,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21.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
25.1:敷贴;2:背对背魔术贴;21:勾面;22:毛面。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27.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28.参看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包括皮肤贴和引流管贴。皮肤贴设有粘贴面,粘贴面具有粘性,皮肤贴用于通过粘贴面与皮肤粘贴实现与皮肤的连接。引流管贴和皮肤贴连接,引流管贴具有相对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贴合时实现相互连接,引流管贴用于绕引流管至少一圈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贴合实现引流管的固定。
29.在使用时,将皮肤贴粘贴在引流管周围皮肤,引流管贴贴在引流管表面并缠绕在引流管上,缠绕结束后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贴合实现固定,无需另外固定,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固定引流管需要皮肤缝针的问题。
30.现对本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说明。
31.皮肤贴和引流管贴可通过缝合连接。引流管贴沿长度方向缠绕引流管,引流管贴与皮肤贴连接处的宽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宽度。
32.在皮肤贴和引流管贴的连接方式中,优选地可以为:粘贴面和第一连接面位于引
流管固定装置的同一侧,引流管贴缠绕引流管时第一连接面朝向引流管,引流管贴绕引流管至少一圈后第一连接面贴合在第二连接面上。引流管贴在缠绕引流管时,根据一般人主要使用右手的习惯,可采用顺时针的方式进行缠绕;当然在操作者习惯使用左手或在其他特殊情况下,也可采用逆时针的方式进行缠绕,此处不做限制。
33.在本实施例中,皮肤贴可采用敷贴1,具体,敷贴1为棉质敷贴1,敷贴1上的粘贴面涂抹有防过敏医用胶。敷贴1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剪,故适用于各类手术切口的引流管固定,从而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实用性。
34.进一步地,在引流管贴中,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可进行重合贴合连接。一次性拔除引流管可能造成窦道内积液感染,因此有时需要逐步退管至最终拔除引流管。引流管贴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可重复贴合连接,可使在引流管逐渐退管的治疗过程中,可根据病情需要,松开引流管贴,缓慢拔除所需长度的引流管,然后将引流管贴再次缠绕在引流管上,完成一次退管操作。如此使得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具有简便易行、无创的优点。
35.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引流管贴可采用背对背魔术贴2。优选地,背对背魔术贴2的勾面21为第一连接面,背对背魔术贴2的毛面22为第二连接面,即敷贴1涂有防过敏医用胶的一面与背对背魔术贴2的勾面21位于同一侧,背对背魔术贴2与敷贴1固定时毛面22向上,勾面21与引流管表面接触。
36.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使用过程可以为:敷贴1根据实际情况可裁剪也可直接粘贴在引流管周围皮肤表面,将背对背魔术贴2根部(即与敷贴1连接处)勾面21贴在引流管表面,顺时针将背对背魔术贴2缠绕在引流管上,注意尽量缠紧引流管以防止引流管滑脱,缠绕完毕后背对背魔术贴2的毛面22与勾面21对合,无需另外固定。
37.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以无创的方式将引流管与皮肤固定,同时方便引流管深度的调整,能够解决当前固定引流管需要皮肤缝针以及调整引流管深度时需要用到锐器进行操作的问题。
3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