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75431发布日期:2022-05-11 12:03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型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型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2.康复器材主要就是帮助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和日常活动,促进康复的设备。多数由不锈钢、铁、塑料、木材为材料,通过机加、焊接、注塑等生产工艺做成需要的零件,最后由几个或上百个零件拼装成康复器械,设计趋向智能化,康复器可以满足患者日常上下肢被动活动,定时电动翻身护理床可以满足日常翻身。
3.但是现有技术中,康复器分为多种类别,其中一种就为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器,此种装置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一般会使用上肢和下肢同时运动的方法唤醒肌肉记忆以此达到康复效果,但是患者在使用康复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因为每个人的四肢长度及身体比例不同,在使用康复装置时可能会导致身体弯曲,或者手脚的长度不足以正常使用装置进行康复训练,从而会导致在康复训练时会非常难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通过调节座椅和脚部康复器的距离来适应病患的身体比例,使患者使用装置时更为舒适。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开设有方槽,且方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延伸板,所述延伸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板,所述底板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长杆,所述长杆远离电机的一端套设有齿轮,所述延伸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板。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板的外表面与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长杆的一端贯穿安装箱的外表面延伸至齿板的底部。
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齿轮与齿板相啮合,所述支板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贴合。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底板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支柱所,所述支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摇把。
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箱,所述支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座椅。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板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方板,所述方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两侧外表面均转动安装有第二摇把。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2.1、本实用新型中,当装置需要开始调节座椅与第一摇把之间的距离时,打开电机的电源开关,此时电机开始带动长杆开始转动,长杆的外表面套设了齿轮,因为齿轮与齿板之间相啮合的原因,齿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便可以直接带动齿板进行左右平移的运动,并且因为齿板的顶部与延伸板之间相连接,而延伸板的顶部又与支板的底部固定连接,而座椅的结构直接安装于支板的顶部,所以通过驱动机构直接调整座椅与第一摇把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使用本装置的舒适感。
13.2、本实用新型中,当位置调整完毕后,患者坐上座椅,将脚部置放到第一摇把处,手部置放到第二摇把处,开始循环运动,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调整座椅的高度,以便于迎合更多患者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型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器的俯视机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型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智能型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器的驱动机构示意图。
17.图例说明:
18.1、底板;2、支板;3、延伸板;4、齿板;5、安装箱;6、电机;7、长杆;8、齿轮;9、支柱;10、顶板;11、箱体;12、转杆;13、第一摇把;14、支箱;15、电动伸缩杆;16、座椅;17、方板;18、支杆;19、竖板;20、第二摇把。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
21.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型上下肢协同康复训练器,包括底板1,底板1的外表面开设有方槽,且方槽的内壁滑动安装有延伸板3,延伸板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齿板4,底板1的底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安装箱5,安装箱5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电机6,电机6的输出端焊接有长杆7,长杆7远离电机6的一端套设有齿轮8,延伸板3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板2,支板2的外表面与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长杆7的一端贯穿安装箱5的外表面延伸至齿板4的底部,齿轮8与齿板4相啮合,支板2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相贴合。
22.在本实施例中,当装置需要开始调节座椅16与第一摇把13之间的距离时,打开电机6的电源开关,此时电机6开始带动长杆7开始转动,长杆7的外表面套设了齿轮8,因为齿轮8与齿板4之间相啮合的原因,齿轮8在转动的过程中便可以直接带动齿板4进行左右平移的运动,并且因为齿板4的顶部与延伸板3之间相连接,而延伸板3的顶部又与支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而座椅16的结构直接安装于支板2的顶部,所以通过驱动机构直接调整座椅16与第一摇把13之间的距离,提高患者使用本装置的舒适感。
23.实施例2
24.如图1-3所示,底板1的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固定安装有支柱9,支柱9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顶板10,顶板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箱体11,箱体1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12,转杆12的两端均套设有第一摇把13,支板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箱14,支箱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15,电动伸缩杆15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座椅16,支板2的前表面固定安装有方板17,方板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杆18,支杆18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竖板19,竖板19的两侧外表面均转动安装有第二摇把20。
25.在本实施例中,当位置调整完毕后,患者坐上座椅16,将脚部置放到第一摇把13处,手部置放到第二摇把20处,开始循环运动,进行康复训练,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可以通过电动伸缩杆15调整座椅16的高度,以便于迎合更多患者进行使用。
26.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27.如图1-3所示,打开电机6的电源开关,电机6开始带动长杆7开始转动,齿轮8在转动的过程中便可以直接带动齿板4进行左右平移的运动,并且因为齿板4的顶部与延伸板3之间相连接,而延伸板3的顶部又与支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而座椅16的结构直接安装于支板2的顶部,所以通过驱动机构直接调整座椅16与第一摇把13之间的距离。
2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