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刀埋线针具

文档序号:28729931发布日期:2022-01-29 16:19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刀埋线针具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刀埋线针具。


背景技术:

2.针刀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将西医的开放性手术刀和中医的针刺疗法相结合,以针刺入人体刺激经络气血,又发挥刀松解、切割、剥离病灶的作用,同时针刀操作中刺激量大小、持续时间难以评估,结合穴位埋线疗法,运用医用线体埋入人体的穴位或组织中,通过它的直接刺激和逐步液化吸收的生物反应全过程来调节经络脏腑气血功能。
3.但是,针刀在使用时需要把医用线体事先剪好再穿于其内,因针刀体积较小,穿线会较为麻烦,无疑会耽误较多时间,而一般针刀为一次性用品,无法进行重复利用。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针刀埋线针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进行重复利用、能够自动放线和切断,并且可便于更换线体的针刀埋线针具。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刀埋线针具包括:握把;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开设在所述握把上;针刀,所述针刀固定安装在所述握把的底部,所述针刀与所述连接孔相连通;箱体,所述箱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握把的顶部,所述箱体与所述连接孔相连通;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缠绕辊,所述缠绕辊套设在所述转动杆上;四个电动导向轮,四个所述电动导向轮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孔的两侧内壁上;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握把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7.优选的,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固定块、腔体、推杆、切割片、挡块和弹簧,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所述握把的一侧,所述腔体开设在所述握把上,所述推杆滑动安装在所述腔体的两侧内壁和所述固定块上,所述切割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杆的一端,所述挡块固定套设在所述推杆上,所述挡块与所述腔体相适配,所述弹簧滑动套设在所述推杆上。
8.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孔、挡板、连接杆和u型块,所述安装孔开设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安装孔的一侧,所述连接杆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板的一侧,所述u型块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u型块与所述缠绕辊相接触。
9.优选的,所述限位块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缠绕辊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孔相适配。
10.优选的,所述连接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与所述切割片相适配。
11.优选的,所述针刀上设置有刻度标。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刀埋线针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刀埋线针具,通过转动杆、微型电机、缠绕辊和电动导向轮之间的相互配合,可自动进行放线,通过限位块可对缠绕辊进行限位,通过固定块、腔体、推杆、切割片、挡块和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便于对医用线体进行切断,通过安装孔、挡板、连接杆和u型块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便于更换医用线体,通过定位孔和定位块可便于放置缠绕辊,通过切割槽可辅助切断医用线体,通过刻度标可查看插入人体的长度。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刀埋线针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图1中所示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图1中所示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中标号:1、握把;2、连接孔;3、针刀;4、箱体;5、转动杆;6、微型电机;7、限位块;8、缠绕辊;9、电动导向轮;10、固定块;11、腔体;12、推杆;13、切割片;14、挡块;15、弹簧;16、安装孔;17、挡板;18、连接杆;19、u型块。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9.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刀埋线针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针刀埋线针具包括:握把1;连接孔2,所述连接孔2开设在所述握把1上;针刀3,所述针刀3固定安装在所述握把1的底部,所述针刀3与所述连接孔2相连通;箱体4,所述箱体4固定安装在所述握把1的顶部,所述箱体4与所述连接孔2相连通;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转动安装在所述箱体4的一侧内壁上;微型电机6,所述微型电机6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4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微型电机6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限位块7,所述限位块7固定套设在所述转动杆5上;缠绕辊8,所述缠绕辊8套设在所述转动杆5上;四个电动导向轮9,四个所述电动导向轮9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孔2的两侧内壁上;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设置在所述握把1上;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4上,通过所述转动杆5、所述微型电机6、所述缠绕辊8和所述电动导向轮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自动进行放线,通过所述限位块7可对所述缠绕辊8进行限位。
20.所述切割机构包括固定块10、腔体11、推杆12、切割片13、挡块14和弹簧15,所述固定块10固定安装在所述握把1的一侧,所述腔体11开设在所述握把1上,所述推杆12滑动安装在所述腔体11的两侧内壁和所述固定块10上,所述切割片13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杆12的一端,所述挡块14固定套设在所述推杆12上,所述挡块14与所述腔体11相适配,所述弹簧15滑动套设在所述推杆12上,通过所述切割机构可便于对医用线体进行切断。
21.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安装孔16、挡板17、连接杆18和u型块19,所述安装孔16开设在所述箱体4的一侧内壁上,所述挡板17设置在所述箱体4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挡板17位于所述安装孔16的一侧,所述连接杆18固定安装在所述挡板17的一侧,所述u型块19转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杆18上,所述u型块19与所述缠绕辊8相接触,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可便于更换医用线体。
22.所述限位块7上对称开设有两个定位孔,所述缠绕辊8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定位块,两个所述定位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定位孔相适配,通过所述定位孔和所述定位块可便于放置所述缠绕辊8。
23.所述连接孔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切割槽,所述切割槽与所述切割片13相适配,通过所述切割槽可辅助切断医用线体。
24.所述针刀3上设置有刻度标,通过所述刻度标可查看插入人体的长度。
2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刀埋线针具的工作原理如下:
26.使用时握住握把1,启动微型电机6和四个电动导向轮9,微型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转动杆5自动,转动杆5带动限位块7自动,限位块7带动两个定位块转动,两个定位块带动缠绕辊8转动,缠绕辊8对医用线体进行放卷,缠绕辊8带动u型块19在连接杆18上转动,当医用线体进入连接孔2内时,上方的两个电动导向轮9会带动医用线体向下运动,当医用线体向下运动到一定距离后下方的两个电动导向轮9会使其进入针刀3内,并延伸至针刀3外,之后关闭微型电机6和两个电动导向轮9,挤压推杆12,推杆12带动挡块14在腔体11内向右滑动,挡块14使弹簧15压缩,推杆12带动切割片13向右运动,并在切割槽的作用下切断医用线体,这样就可自动放线和切断,在病人治疗完后对该装置进行清理消毒,就可进行重复利用;
27.当医用线体使用完后,打开挡板17,挡板17带动连接杆18向右运动,连接杆18带动u型块19向右运动并远离缠绕辊8,这时就可通过安装孔16拉出缠绕辊8,缠绕辊8带动两个定位块远离限位块7和转动杆5,进而去更换,然后把新的缠绕辊8塞入转动杆5上,缠绕辊8使两个定位块与两个定位孔的内壁相接触,而两个定位块和两个定位孔的作用则是便于放置缠绕辊8,关闭挡板17,挡板17使u型块19重新与缠绕辊8相接触,这样就可便于更换。
28.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针刀埋线针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刀埋线针具,通过转动杆5、微型电机6、缠绕辊8和电动导向轮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自动进行放线,通过限位块7可对缠绕辊8进行限位,通过固定块10、腔体11、推杆12、切割片13、挡块14和弹簧15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便于对医用线体进行切断,通过安装孔16、挡板17、连接杆18和u型块19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便于更换医用线体,通过定位孔和定位块可便于放置缠绕辊8,通过切割槽可辅助切断医用线体,通过刻度标可查看插入人体的长度。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