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26916发布日期:2022-01-15 10:5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体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上肢参数测量是招飞体格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确保飞行学员身体质量的重要手段,考生必须经过指定单位体检医务人员的严格检查,通过其它途径的体格检查无效。上肢参数测量内容主要包括肘外翻和肘过伸角度,而目前的测量手段较为原始,需要多个人配合才能完成肘外翻或肘过伸进行测量,较耗费人力,且准确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以解决发明人认识到的肘外翻或肘过伸的测量需要多个人配合才能完成,较耗费人力且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
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其包括:
5.上臂夹持结构,所述上臂夹持结构用于夹持上臂,所述上臂夹持结构具有夹持面,且所述上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的长度沿所述上臂的长度方向延伸;
6.前臂夹持结构,所述前臂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前臂,所述前臂夹持结构具有夹持面,且所述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的长度沿所述前臂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及
7.测量器具,所述测量器具用于测量所述上臂夹持结构与所述前臂夹持结构之间的角度。
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夹持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夹板,两个所述第一夹板安装于第一移动块上,所述第一夹板的一板面形成所述上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两个所述第一夹板被配置为能够调节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移动块安装于第一导向轨上;所述第一移动块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一导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一移动块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
9.所述前臂夹持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夹板,两个所述第二夹板安装于第二移动块上,所述第二夹板的一板面形成所述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两个所述第二夹板被配置为能够调节两个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移动块安装于第二导向轨上;所述第二移动块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第二导向轨的长度方向移动,且所述第二移动块能够绕第二轴线转动;
10.所述第一导向轨与所述第二导向轨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向轨与所述第二导向轨均安装于第三导向轨上,所述第一导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三导向轨的长度方向相垂直。
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器具为万能角度尺。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移动块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所述第
二移动块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所述第一支杆和所述第二支杆之间相铰接。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连接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能够被压缩,以调节两个所述第一夹板之间的距离;
14.所述第二夹板连接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上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能够被压缩,以调节两个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距离。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测量器具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上臂夹持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前臂夹持结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具有指针,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具有与所述指针相适配的刻度盘。
1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夹持结构呈筒状,且所述上臂夹持结构夹持上臂的直径被配置为能够调节;所述前臂夹持结构呈筒状,且所述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前臂的直径被配置为能够调节。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夹持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多个活动连接的第一弧形段;多个所述第一弧形段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以调节围成的环形的直径大小;
18.所述前臂夹持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件和多个活动连接的第二弧形段;多个所述第二弧形段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以调节围成的环形的直径大小。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上臂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外筒以及沿所述第一外筒的内圆周设置的多个第一调节弧板,所述第一调节弧板能够沿所述第一外筒的径向运动。
2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弧板连接有第三限位柱,所述第三限位柱上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限位柱被限位于所述第一外筒上。
21.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22.本公开提供的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其包括:上臂夹持结构、前臂夹持结构和测量器具;上臂夹持结构用于夹持上臂,上臂夹持结构具有夹持面,且上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的长度沿上臂的长度方向延伸;前臂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前臂,前臂夹持结构具有夹持面,且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的长度沿前臂的长度方向延伸;测量器具用于测量上臂夹持结构与前臂夹持结构之间的角度;通过设置的上臂夹持结构夹持上臂,以及前臂夹持结构夹持前臂后,再通过测量器具测量上臂夹持结构与前臂夹持结构之间的角度,这样便可较便捷的得出是否是肘外翻或肘过伸,节省人力,且较为准确。
23.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第一夹板和第一移动块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27.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第一移动块和第一导向轨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28.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的再一结构示意图;
30.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上臂夹持结构的示意图;
31.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32.图8为本公开实施例上臂夹持结构的又一示意图;
33.图9为本公开实施例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34.图标:
35.101-第一夹板;102-第一移动块;103-第一凸条;104-第一导向槽;105-第一导向轨;106-第一连接圆柱;107-止挡块;108-第二导向凹槽;109-第二夹板;110-第二移动块;111-第二导向轨;112-第三导向轨;113-滑块;114-第一支杆;115-第二支杆;116-第一限位柱;117-第一弹簧;118-第二限位柱;119-第二弹簧;120-支撑块;121-第一限位部;201-第一连杆;202-第二连杆;203-指针;204-销柱;205-刻度盘;206-第一弧形段;301-第一外筒;302-第一调节弧板;303-第三限位柱;304-第三弹簧;305-第二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7.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38.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9.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40.实施例一
41.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
参数测量装置,其包括上臂夹持结构、前臂夹持结构和测量器具,上臂夹持结构用于夹持上臂,上臂夹持结构具有夹持面,且上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的长度沿上臂的长度方向延伸;前臂夹持结构用于夹持前臂,前臂夹持结构具有夹持面,且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的长度沿前臂的长度方向延伸;测量器具用于测量上臂夹持结构与前臂夹持结构之间的角度。
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沿上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具有一定的长度,以实现对上臂的夹持的稳定性;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沿前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具有一定的长度,以实现对前臂的夹持的稳定性。上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沿上臂的长度方向延伸,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沿前臂的长度方向延伸,这样便于通过测量器具测量上臂夹持结构与前臂夹持结构之间的角度,从而可以得出人体的上臂与前臂之间的夹角,从而可以判断是否是肘外翻或是否是肘过伸。
4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通过设置的上臂夹持结构夹持上臂,以及前臂夹持结构夹持前臂后,再通过测量器具测量上臂夹持结构与前臂夹持结构之间的角度,这样便可较便捷的得出是否是肘外翻或肘过伸,节省人力。
4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臂夹持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夹板101,两个第一夹板101安装于第一移动块102上,第一夹板101的一板面形成上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上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可以与上臂接触,其中,第一夹板101具有第一凸条103,第一移动块102具有第一导向凹槽,第一凸条103插入第一导向凹槽中,这样第一夹板101在第一凸条103的限位作用下沿第一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移动块102的长度方向相平行,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向凹槽可以为燕尾槽,第一凸条103与第一导向凹槽的形状仿形。
4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夹板101被配置为能够调节两个第一夹板101之间的距离,通过两个第一夹板101之间的距离可调,以适应不同人的上臂的臂围;第一移动块102安装于第一导向轨105上;第一移动块102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导向轨105的长度方向移动,且第一移动块102能够绕第一轴线转动,其中,第一移动块102的底部安装有第一连接圆柱106,第一连接圆柱106的一端与第一移动块10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圆柱106的另一端具有止挡块107,沿第一导向轨105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导向凹槽108,第二导向凹槽108可以为燕尾槽或倒t型槽,以使止挡块107限位于第二导向槽中,从而使第一移动块102限位在第一导向轨105上。第一轴线与第一移动块102上的第一连接圆柱106的轴线共线。
4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臂夹持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夹板109,两个第二夹板109安装于第二移动块110上,第二夹板109的一板面形成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面可以与前臂接触,其中,第二夹板109也具有第一凸条103,第二移动块110也具有第一导向凹槽,第一凸条103插入第一导向凹槽中,这样第二夹板109在第一凸条103的限位作用下沿第一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移动,第一导向凹槽的长度方向与第二移动块110的长度方向相平行。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夹板109与第二移动块110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夹板101和第一移动块102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一导向凹槽可以为燕尾槽,第一凸条103与第一导向凹槽的形状仿形。
4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二夹板109被配置为能够调节两个第二夹板109之间的距离,通过两个第二夹板109之间的距离可调,以适应不同人的前臂的臂围;第二移动块110安装于第二导向轨111上;第二移动块110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二导向轨111的长度方向移动,
且第二移动块110能够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第二移动块110的底部也安装有第一连接圆柱106,第一连接圆柱106的一端与第二移动块110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圆柱106的另一端具有止挡块107,沿第一导向轨105的长度方向也开设有第二导向凹槽108,第二导向凹槽108可以为燕尾槽或倒t型槽,以使止挡块107限位于第二导向槽中,从而使第二移动块110限位在第一导向轨105上。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移动块110与第二导向轨111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一移动块102与第一导向轨105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第二轴线与第二移动块110上的第一连接圆柱106的轴线共线。
4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轨105与第二导向轨111平行设置,且第一导向轨105与第二导向轨111均安装于第三导向轨112上,第一导向轨105的长度方向与第三导向轨11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第三导向轨112可以为直线滑轨;第一导向轨105的一端与直线滑轨上的一个滑块113固定连接,第二导向轨111的一端与直线滑轨上的另一个滑块113固定连接。这样第一导向轨105和第二导向轨111可以沿第三导向轨112的长度方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4所示,第三导向轨1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三导向轨112平行设置,第一导向轨105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直线滑轨上的一个滑块113固定连接,第二导向轨111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直线滑轨上的另一个滑块113固定连接。
4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板101和第二夹板109的板面均可以是平面或弧面,当时设置成弧形面是可以更好的与上臂或前臂的周面相适配。
50.需要说明是,两个第二夹板109的板面可以不平行,即两个第一夹板101的板面呈角度设置,这样以适应前臂的形状,从而更好的对前臂进行夹持。
5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块102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杆114,第二移动块110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115,第一支杆114和第二支杆115之间相铰接。
5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测量器具为万能角度尺(未示出)。通过调整好第一导向轨105和第二导向轨111,使上臂夹持结构与上臂夹持,前臂夹持结构与前臂夹持好后,当上臂与前臂之间具有夹角时,第一支杆114和第二支杆115之间便形成与上臂与前臂之间的夹角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角度,从而再利用万能角度尺测量第一支杆114和第二支杆115之间的角度,便可以判断是否是肘外翻或是否是肘过伸。需要说明的是,测量器具还可以为机械角度尺、激光角度尺或红外角度尺,进一步地,可以采用测量精度为0.5
°
或者精度更高的机械角度尺、激光角度尺或红外角度尺。
5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板101连接有第一限位柱116,第一限位柱11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17,第一弹簧117能够被压缩,以调节两个第一夹板101之间的距离;第二夹板109连接有第二限位柱118,第二限位柱118上套设有第二弹簧119,第二弹簧119能够被压缩,以调节两个第二夹板109之间的距离。第一夹板101通过第一限位柱116和第一弹簧117实现与第一移动块102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第二夹板109通过第二限位柱118和第二弹簧119实现与第二移动块110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
5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移动块102上固定有支撑块120,支撑块120具有通孔,第一限位柱116插入支撑块120的通孔中,第一限位柱116的一端与第一夹板101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柱116的另一端具有第一限位部121,第一限位部121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第一限位部121和第一夹板101分别位于支撑块120相对的两侧,第一弹簧117位于第一夹板101和支撑块120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17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一夹板101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调节,以
适用于不同人的上臂。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柱的横截面可以为多边形,也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第二限位柱的横截面可以为多边形,也可以为圆形或椭圆形。
5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移动块110上也固定有支撑块120,支撑块120具有通孔,第二限位柱118插入支撑块120的通孔中,第二限位柱118的一端与第二夹板109固定连接,第二限位柱118的另一端也具有第一限位部121,第一限位部121的直径大于通孔的直径,第一限位部121和第二夹板109分别位于支撑块120相对的两侧,第二弹簧119位于第二夹板109和支撑块120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19的设置使得两个第二夹板109之间的距离可以被调节,以适用于不同人的前臂。
56.实施例二
57.参见图5和图6所示,该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该实施例的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描述了上臂夹持结构、前臂夹持结构和测量器具的另一种实现方案,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不再重复描述。
58.该公开的实施例中,测量器具包括第一连杆201和第二连杆202,第一连杆201的一端与上臂夹持结构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02的一端与前臂夹持结构固定连接;第一连杆201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杆20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连杆201的另一端具有指针203,第二连杆202的另一端具有与指针203相适配的刻度盘205。第一连杆201的另一端固定有销柱204,指针203与销柱204固定连接,销柱204与刻度盘205同轴设置,且销柱204套设于刻度盘205上,销柱204能够相对于刻度盘205转动,销柱204上安装有挡圈,以被限位于刻度盘205上;通过指针203以指示第一连杆201与第二连杆202之间的角度,从而可以测得上臂与前臂之间的角度。当上臂夹持结构安装于上臂,前臂夹持结构安装于前臂后,第一连杆201的轴线基本与上臂的轴线平行,第二连杆202的轴线基本与前臂的轴线平行,从而实现上臂与前臂之间的角度之间的测量。使用时,通过读取指针203指示的刻度盘205上角度数,便可以得到上臂与前臂之间的角度。
5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杆201与第二连杆202之间可以设置角度编码器,例如,第一连杆201的另一端与角度编码器的转轴相连接,第二连杆202的另一端与角度编码器的外壳相连接,角度编码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显示器与控制器相连接,当上臂夹持结构安装于上臂,前臂夹持结构安装于前臂后,角度编码器将测得的角度数据传给控制器,而控制器将角度编码器所测得的角度数据与预计角度数据相对比,以判断是否是肘外翻或是否是肘过伸,并将测得的结果通过显示器显示;另外,还可以再设置声音播放器,声音播放器与控制器电连接,以通过语音播报测量结果。
6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臂夹持结构呈筒状,且上臂夹持结构夹持上臂的直径被配置为能够调节;前臂夹持结构呈筒状,且前臂夹持结构的夹持前臂的直径被配置为能够调节。
6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臂夹持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和多个活动连接的第一弧形段206;多个第一弧形段206通过第一连接件以调节围成的环形的直径大小;前臂夹持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件和多个活动连接的第二弧形段;多个第二弧形段通过第二连接件以调节围成的环形的直径大小。多个第一弧形段206之间可以相铰接。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每个第一弧形段206上的磁铁,第一弧形段206的材质可以为由塑料制成的硬质的塑料板;磁铁镶嵌
于第一弧形段206中,使用时,多个第一弧形段206绕着上臂包裹,并通过磁铁吸附,实现将上臂夹持结构安装于上臂上。同样的,第二连接件包括固定于每个第二弧形段上的磁铁,第二弧形段的材质可以为由塑料制成的硬质的塑料板;磁铁镶嵌于第二弧形段中,使用时,多个第二弧形段绕着上臂包裹,并通过磁铁吸附,实现将前臂夹持结构安装于前臂上。第一弧形段206的内表面和第二弧形段的内表面分别形成了夹持面。第一连杆201的一端与上臂夹持结构的一第一弧形段206固定连接,第二连杆202的一端与前臂夹持结构的一第二弧形段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连接件还可以为设置于第一弧形段206上的魔术贴,第二连接件还可以为设置于第二弧形段上的魔术贴。需要说明的是,上臂夹持结构可以与前臂夹持结构相同设置。
62.实施例三
63.本实施例中的用于招收飞行学员体格检查的上肢参数测量装置是在实施例二基础上的改进,与实施列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描述了上臂夹持结构和前臂夹持结构的另一种实现方案,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不再重复描述。
64.参见图7和图8所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上臂夹持结构包括第一外筒301以及沿第一外筒301的内圆周设置的多个第一调节弧板302,第一调节弧板302能够沿第一外筒301的径向运动。第一调节弧板302连接有第三限位柱303,第三限位柱303上套设有第三弹簧304,第三限位柱303被限位于第一外筒301上。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限位柱303的一端与第一调节弧板302固定连接,第三限位柱30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限位部305,第三限位柱303穿设于第一外筒301上,且第三限位柱303能够沿第一外筒301的径向移动。第三限位部用于防止第三限位柱303从第一外筒301上脱出。第三弹簧304位于第一调节弧板302和第一外筒301的内壁之间。这样将上臂夹持结构和前臂夹持结构分别套设于上臂和前臂后,通过读取指针203指示的刻度盘205上角度数,便可以得到上臂与前臂之间的角度。上臂夹持结构与前臂夹持结构相同。
65.需要说明的是,参见图9所示,第三限位柱303的数量可以两个,每个第三限位柱303上均设置有第三弹簧304,这样可以防止第一调节弧板302绕第三限位柱303的轴线旋转;另外,上臂夹持结构和前臂夹持结构均还可以为呈优弧状的弧形板,弧形板的材质可以为具有弹性塑料,这样通过卡合于上臂、前臂实现上臂夹持结构和前臂夹持结构分别安装于上臂和前臂。
6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