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79307发布日期:2022-01-19 19:10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腹腔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腹腔医疗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腹腔镜。


背景技术:

2.腹腔镜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而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
3.现有的腹腔镜的缺陷是:
4.1、现有的腹腔镜一般在对患者腹腔内部进行观看时,腹腔内部有的地方容易被黏液堆积,从而导致人们无法通过物镜看清患者内部的情况,进而不利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5.2、现有的腹腔镜一般在使用过需要人员对装置进行消毒处理,当装置长期使用时,会导致物镜前的镜片产生刮花现象,进而会影响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腹腔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腹腔镜,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吸取机构,所述壳体的一端安装有外镜管,所述外镜管远离壳体一端的内部安装有物镜,所述外镜管内部靠近物镜的一侧安装有保护机构;
8.所述吸取机构包括微型泵、连接管和传送槽,所述外镜管内壁物镜外侧的底部设有传送槽,所述壳体内部靠近传送槽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所述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微型泵;
9.所述保护机构包括卡座、保护壳、镜片和防雾层,所述外镜管靠近物镜的一侧设装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内部安装有保护壳,所述保护壳的内部安装有镜片,所述镜片的外侧设有防雾层。
10.优选的,所述壳体远离外镜管的一端设有外框,外框的内部安装有目镜。
11.优选的,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镜体,镜体与目镜和物镜呈同一水平线。
12.优选的,所述壳体靠近外镜管一侧的外壁设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底部设有光导束接口。
13.优选的,所述外镜管内壁远离传送槽的一侧设有光束槽,外镜管远离连接座一端光束槽的一侧设有透光孔。
14.优选的,所述外镜管靠近传送槽的一端设有通口,通口为半弧形。
15.优选的,所述外镜管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有传输通道,传输通道的内部连接有物镜和保护机构。
16.优选的,所述微型泵的顶部设有固定座,固定座的内部安装有堵头。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的顶部安装有吸取机构,当医护人员需要观看的位置被黏液覆盖时,通过将外镜管一侧的通口处对准黏液,然后通过微型泵工作可以将患者腹腔内的黏液通过通口吸进传送槽,当黏液从传送槽的一侧排出到连接管,连接管会将黏输送
至微型泵的内部,最后黏液会从微型泵的一侧排出,从而方便医护人员对患者腹腔内部的情况进行观看,进而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19.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外镜管内部靠近物镜的一侧安装有保护机构,当装置长时间使用镜片的表面产生划痕或损坏时,人员通过旋转保护壳,使保护壳通过外侧的螺纹结构在卡座的内壁进行旋转,当保护壳从卡座的内部移出时,人员可以对保护壳进行更换,进而便于人们的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壳体;101、镜体;2、目镜;201、外框;3、连接座;301、光导束接口;4、外镜管;401、光束槽;402、透光孔;403、通口;404、传输通道;5、吸取机构;501、微型泵;502、连接管;503、传送槽;6、物镜;7、固定座;701、堵头;8、保护机构;801、卡座;802、保护壳;803、镜片;804、防雾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27.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腹腔镜,包括壳体1;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吸取机构5,壳体1的一端安装有外镜管4,外镜管4远离壳体1一端的内部安装有物镜6,外镜管4内部靠近物镜6的一侧安装有保护机构8;
28.吸取机构5包括微型泵501、连接管502和传送槽503,外镜管4内壁物镜6外侧的底部设有传送槽503,壳体1内部靠近传送槽503的一侧安装有连接管502,壳体1的顶部安装有微型泵501;
29.保护机构8包括卡座801、保护壳802、镜片803和防雾层804,外镜管4靠近物镜6的一侧设装有卡座801,卡座801的内部安装有保护壳802,保护壳802的内部安装有镜片803,镜片803的外侧设有防雾层804;
30.具体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工作人员通过将外镜管4的一端插进患者的腹腔内部,然后通过物镜6可以采集患者腹腔内部的情况,物镜6将采集到的画面传送至镜体101,镜体101将画面传送至目镜2,当工作人员需要观看的位置被黏液覆盖时,通过将外镜管4一侧的通口403处对准黏液,然后通过微型泵501工作,当微型泵501工作时可以将患者腹腔内的黏液通过通口403吸进传送槽503,当黏液从传送槽503的一侧排出到连接管502,连接管502会将黏输送至微型泵501的内部,最后黏液会从微型泵501的一侧排出,进而方便人员对患者腹腔内部的情况进行观看,当装置长时间使用镜片803的表面产生划痕或损坏时,人员通过旋转保护壳802,使保护壳802通过外侧的螺纹结构在卡座801的内壁进行旋转,当保护壳802从卡座801的内部移出时,人员可以对保护壳802进行更换,进而便于人们的使用,而
防雾层804表面涂抹有防雾剂可以有效防止镜片803的表面形成雾气。
31.进一步,壳体1远离外镜管4的一端设有外框201,外框201的内部安装有目镜2,壳体1的内部安装有镜体101,镜体101与目镜2和物镜6呈同一水平线;
32.具体的,如图1和图5所示,外框201可以固定内部的目镜2,镜体101与目镜2和物镜6呈同一水平线,通过物镜6可以采集患者腹腔内部的情况,然后物镜6将采集到的画面传送至镜体101,镜体101将画面传送至目镜2,然后通过在目镜2的一侧连接外部图像处理器,通过外部图像处理器可以将装置采集到的画面进行处理,之后会在外界仪器上进行显示。
33.进一步,壳体1靠近外镜管4一侧的外壁设有连接座3,连接座3的底部设有光导束接口301,外镜管4内壁远离传送槽503的一侧设有光束槽401,外镜管4远离连接座3一端光束槽401的一侧设有透光孔402;
34.具体的,如图1所示,连接座3的底部设有光导束接口301,使用前,人员通过在光导束接口301的内部连接冷光源,冷光源的光通过光导束接口301传输到外镜管4内部的光束槽401,当冷光源通过光束槽401一侧的透光孔402照出,可以对患者体内的情况进行照射,进而可以方便人员更好的看清患者腹腔内部的情况。
35.进一步,外镜管4靠近传送槽503的一端设有通口403,通口403为半弧形;
36.具体的,如图3所示,当患者腹腔内部部分位置被黏液覆盖时,通过将外镜管4一侧的通口403处对准黏液,然后通过微型泵501工作,当微型泵501工作时可以将患者腹腔内的黏液排出,进而方便人员对患者腹腔内部的情况进行观看。
37.进一步,外镜管4内部的中央位置处设有传输通道404,传输通道404的内部连接有物镜6和保护机构8;
38.具体的,如图1所示,当物镜6将采集到的画面会通过传输通道404传送至镜体101,然后镜体101会将出面传送至目镜2,进而便于人员的观看。
39.进一步,微型泵501的顶部设有固定座7,固定座7的内部安装有堵头701;
40.具体的,如图1所示,使用前,人员通过将固定座7内部的堵头701取出,然后将固定座7连接外部管道,当微型泵501将患者将腹腔处的黏液吸出时,会通过固定座7排出。
41.工作原理:工作人员通过将外镜管4的一端插进患者的腹腔内部,然后光导束接口301内部连接冷光源会通过光束槽401一侧的透光孔402照出,然后对患者体内的情况进行照射,同时通过物镜6可以采集患者腹腔内部的情况,物镜6将采集到的画面传送至镜体101,镜体101将画面传送至目镜2,然后在目镜2的一侧连接外部图像处理器,通过外部图像处理器可以将装置采集到的画面进行处理,之后会在外界仪器上进行显示,当工作人员需要观看的位置被黏液覆盖时,通过将外镜管4一侧的通口403处对准黏液,然后通过微型泵501工作,当微型泵501工作时可以将患者腹腔内的黏液通过通口403吸进传送槽503,当黏液从传送槽503的一侧排出到连接管502,连接管502会将黏输送至微型泵501的内部,最后黏液会从微型泵501的一侧排出,当装置长时间使用镜片803的表面产生划痕或损坏时,人员通过旋转保护壳802,使保护壳802通过外侧的螺纹结构在卡座801的内壁进行旋转,当保护壳802从卡座801的内部移出时,人员可以对保护壳802进行更换。
42.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