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科医学用外科手术伤口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83720发布日期:2022-01-19 19:30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科医学用外科手术伤口恢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一种全科医学用外科手术伤口恢复装置。


背景技术:

2.外科手术简称手术,俗称开刀,凡指透过外科设备或外科仪器,经外科医师或其他专业人员的操作下,进入人体或其他生物组织,以外力方式排除病变、改变构造或植入外来物的处理过程,早期手术仅限于用简单的手工方法,在体表进行切、割、缝,如脓肿引流、肿物切除、外伤缝合等,故手术是一种破坏组织完整性(切开),或使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组织复原(缝合)的操作,随着外科学的发展,手术领域不断扩大,已能在人体任何部位进行,应用的器械也不断更新,如手术刀即有电刀、微波刀、超声波刀及激光刀等多种。
3.目前在外科手术后需要时间进行恢复,在恢复期间,患者容易移动肢体,导致伤口撕裂,影响伤口的恢复,且不便于不同身高的病患使用。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全科医学用外科手术伤口恢复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全科医学用外科手术伤口恢复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目前在外科手术后需要时间进行恢复,在恢复期间,患者容易移动肢体,导致伤口撕裂,影响伤口的恢复,且不便于不同身高的病患使用问题。
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全科医学用外科手术伤口恢复装置,包括放置壳体和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接于放置壳体底部,所述固定板一侧固接中心柱,所述中心柱表面转动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与固定板螺纹连接,所述转动块底部固接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固接于支撑台顶部,所述支撑台底部固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滑动轮组。
6.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块开设有转动口,所述中心柱一端贯穿转动口并延伸至转动块一侧,所述中心柱两端均固接有固定板。
7.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块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孔槽,所述固定板开设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一端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限位孔槽内。
8.进一步地,包括挤压结构,所述挤压结构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固接于放置壳体内腔侧壁,所述限位柱表面滑动连接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螺纹连接于双向螺纹柱表面,所述双向螺纹柱与放置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固接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端固接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安装柱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柱一端固接限位板,所述安装柱另一端固接夹板,所述夹板一侧固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与挤压板固接。
9.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壳体内腔侧壁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柱,所述移动板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延伸至移动板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板,所述放置壳
体两侧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双向螺纹柱两端分别贯穿转动孔并延伸至放置壳体外侧。
1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顶部固接有若干个连接柱,所述放置壳体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口,所述连接柱顶端贯穿调节口并延伸至放置壳体上方。
12.进一步地,所述挤压板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孔,所述安装柱一端贯穿连通孔并延伸至挤压板一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安装柱表面。
13.进一步地,包括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动柱,所述转动柱固接于双向螺纹柱端面,所述转动柱一侧固接异形板,所述异形板与滑动套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筒一侧固接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外侧设置有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套筒固接于放置壳体一侧。
14.进一步地,所述双向螺纹柱两端均固接有转动柱,所述滑动套筒远离双向螺纹柱的一侧固接有拉环。
15.通过本技术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升降气缸和转动块等结构可以调节放置壳体的高度和角度,解决了目前在外科手术后需要时间进行恢复,在恢复期间,患者容易移动肢体,导致伤口撕裂,影响伤口的恢复,且不便于不同身高的病患使用问题,便于不同高度和角度的患者使用,便于患者手术伤口的愈合、恢复。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示意图;
19.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转动柱、异形板和滑动套筒位置关系示意图;
20.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挤压结构俯视示意图;
21.图5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中:1、放置壳体,2、固定板,3、中心柱,4、转动块,5、固定螺栓,6、升降气缸,7、支撑台,8、安装板,9、滑动轮组,10、限位柱,11、移动板,12、双向螺纹柱,13、连接柱,14、挤压板,15、安装柱,16、限位板,17、夹板,18、第一弹簧,19、转动柱,20、异形板,21、滑动套筒,22、第二弹簧,23、防护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
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5.在本技术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技术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26.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7.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8.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9.本实施例中的恢复装置可以与各种病床配合使用,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病床,本实施例中的恢复装置可以与如下病床配合使用。
30.该病床,包括它包括病床本体,它还包括放置于病床本体床板上的滑动担架。病床本体包括床板、床腿,床腿的端部设有用于使病床本体移动的床体轮,在本实施例中,床体轮为万向轮且床体轮上设有锁死机构,床体轮和锁死机构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在床腿上设有用于调节病床本体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高度调节装置为液压杆,液压杆的结构为现有技术。滑动担架包括两个结构对称、可拼合的长方形担架面,两个拼合后的担架面共同将需要转移的病人托起,担架面的拼合侧为楔形结构,靠近拼合侧的担架面逐渐变薄,更加容易将病人铲起。担架面通过长方形外框架固定,在外框架宽度方向的杆上开有用于使担架面穿过的缝隙,两担架面从该缝隙穿过。担架面由设置在外框架上的驱动机构控制其沿滑动担架宽度方向的张开和拼合。驱动机构包括一对沿外框架长度方向的、对称设置于外框架上的转轴,还包括设于转轴端部的手柄。转轴上设有用于使担架面沿外框架宽度方向运动的齿轮,担架面的下端面为与齿轮配合的齿条性结构。通过旋转手柄使齿轮旋转,进而使两担架面沿滑动担架宽度方向张开和拼合。在外框架上,还设有一对用于承托担架面拼合侧的支承销,支承销沿滑动担架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外框架上设有用于使支承销穿过的通孔。外框架下端面的四角上设有用于使滑动担架移动的担架轮,在本实施例中,担架轮为万向轮且担架轮上设有锁死机构,担架轮和锁死机构的结构均为现有技术。
31.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与其他的病床配合使用。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恢复装置进行介绍。
32.请参阅图1-5所示,一种全科医学用外科手术伤口恢复装置,包括放置壳体1和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固接于放置壳体1底部,所述固定板2一侧固接中心柱3,所述中心柱3表面转动连接转动块4,所述转动块4两侧均滑动连接有固定螺
栓5,所述固定螺栓5与固定板2螺纹连接,所述转动块4底部固接升降气缸6,所述升降气缸6固接于支撑台7顶部,所述支撑台7底部固接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滑动轮组9。
33.通过升降气缸6可以调节放置壳体1等结构的高度,便于不同高度的患者使用,通过中心柱3和转动块4等结构可以调节放置壳体1等结构的角度,便于患者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便于患者手术伤口的恢复。
34.所述转动块4开设有转动口,所述中心柱3一端贯穿转动口并延伸至转动块4一侧,所述中心柱3两端均固接有固定板2;所述转动块4两侧均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限位孔槽,所述固定板2开设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螺纹孔,所述固定螺栓5一端贯穿螺纹孔并延伸至限位孔槽内,通过固定螺栓5可以便于限定固定板2和转动块4的位置,从而便于限定放置壳体1的角度;包括挤压结构,所述挤压结构包括限位柱10,所述限位柱10固接于放置壳体1内腔侧壁,所述限位柱10表面滑动连接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螺纹连接于双向螺纹柱12表面,所述双向螺纹柱12与放置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1顶部固接连接柱13,所述连接柱13顶端固接挤压板14,所述挤压板14与安装柱15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安装柱15一端固接限位板16,所述安装柱15另一端固接夹板17,所述夹板17一侧固接第一弹簧18,所述第一弹簧18与挤压板14固接;所述放置壳体1内腔侧壁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柱10,所述移动板11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柱10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延伸至移动板11一侧,通过限位柱10可以对移动板11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使移动板11的移动更为稳定;所述双向螺纹柱12表面螺纹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板11,所述放置壳体1两侧均开设有转动孔,所述双向螺纹柱12两端分别贯穿转动孔并延伸至放置壳体1外侧,通过转动双向螺纹柱12可以便于调节移动板11的位置;所述移动板11顶部固接有若干个连接柱13,所述放置壳体1顶部开设有若干个调节口,所述连接柱13顶端贯穿调节口并延伸至放置壳体1上方,通过连接柱13可以便于连接移动板11和挤压板14;所述挤压板14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孔,所述安装柱15一端贯穿连通孔并延伸至挤压板14一侧,所述第一弹簧18套设于安装柱15表面,通过第一弹簧18可以便于夹板17等结构回复初始位置;包括转动结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转动柱19,所述转动柱19固接于双向螺纹柱12端面,所述转动柱19一侧固接异形板20,所述异形板20与滑动套筒2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套筒21一侧固接第二弹簧22,所述第二弹簧22外侧设置有防护套筒23,所述防护套筒23固接于放置壳体1一侧;所述双向螺纹柱12两端均固接有转动柱19,所述滑动套筒21远离双向螺纹柱12的一侧固接有拉环,通过拉环可以更便于拉动滑动套筒21。
35.本技术在使用时,本技术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在使用时均外接连通电源和控制开关,首先通过滑动轮组9可以便于移动恢复装置,使恢复装置的移动更为省力,然后利用升降气缸6带动放置壳体1等结构上移,从而调节放置壳体1等结构的高度,便于不同高度的患者使用,然后将患者的腿部或手臂等部放置于放置壳体1上,然后根据患者舒适的高度,利用相同的方式上移或下移放置壳体1,此时放置壳体1可以根据患者腿部或手臂等部的角度调节,即患者的腿部或手臂等部可以带动放置壳体1转动,从而带动固定板2和中心柱3转动,角度调节完毕后可以转动固定螺栓5,此时在固定板2的作用下可以使固定螺栓5移动,从而将固定螺栓5移动至转动块4开设的限位孔槽内,从而限定固定板2和转动块4的角度,进而限定放置壳体1的角度,然后拉动拉环,从而带动滑动套筒21移动,然后握住并转动滑
动套筒21,从而带动异形板20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柱19转动,进而带动双向螺纹柱12转动,此时可以带动两侧的移动板11沿限位柱10相向移动,从而带动连接柱13同向移动,进而带动挤压板14同向移动,挤压板14移动可以带动安装柱15和夹板17等结构移动,并利用两侧的挤压板14和夹板17对患者的伤口处两侧的位置进行挤压,此时通过多个第一弹簧18和夹板17可以对患者伤口处的不同部位进行固定,便于对患者的腿部或手臂等部的位置进行限定,防止患者移动腿部或手臂等部而撕裂伤口,同时可以对伤口处两侧的皮肤等进行挤压,使皮肤贴合,便于患者手术伤口的愈合、恢复。
36.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37.1.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升降气缸可以调节放置壳体等结构的高度,便于不同高度的患者使用,通过中心柱和转动块等结构可以调节放置壳体等结构的角度,便于患者从不同的角度使用,便于患者手术伤口的恢复;
38.2.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双向螺纹柱等结构可以带动两侧的挤压板相向移动,从而利用挤压板和第一弹簧对患者的手部或脚部进行固定,且可以对两侧的皮肤进行挤压,使伤口处的皮肤贴合,防止患者不小心撕裂伤口,便于伤口的愈合、恢复;
39.3.本技术结构紧凑,通过异形板和滑动套筒等结构可以便于转动转动柱,从而便于带动双向螺纹柱转动,同时通过防护套筒可以防止误转双向螺纹柱,使双向螺纹柱的转动更为方便。
40.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技术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4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