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眼球周围压力检测装置

文档序号:30048339发布日期:2022-05-17 14:05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眼球周围压力检测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医学眼科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眼球周围压力检测装置,主要用于检测上下眼睑施予眼球不同部位的压力值。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公开了眼睑对眼球表面压力的来源主要由眼睑内结缔组织和肌肉收缩构成,临床实践显示,睑内翻与倒睫、眼睑痉挛等疾病会引起该压力上升,而特发性眼睑皮肤松弛,floppy eyelid syndrome等疾病则会引起压力下降。眼球表面不同部位压力的改变可能造成角结膜病变、屈光状态的改变甚至影响视力。目前尚没有公认应用于临床实际的该参数的测量方法。有研究曾报道应用拉拽睫毛测量拉力位移比、液压传导、气压传导、利用角膜接触镜装载应变传感器等方法测量该压力值。
3.拉拽睫毛方法源于上世纪80年代,测量灵敏度低,误差因素过多,目前看参考价值很低。
4.液压气压传导方式主要通过液囊气囊探头形变传递压力至压力计检测睑球压力,其主要问题在于很难保证绝对的水密/气密环境,测量时管道的形变,微压力的多次传导、囊性探头本身的厚度都会带来难以避免的测量误差。
5.利用角膜接触镜装载传感器的方法测量准确性、灵敏度比较高,但从解剖角度来看,上睑部分覆盖角膜,而下睑几乎不覆盖角膜,故下睑及两眦部接触面对眼球的压力无法测量。同时此方法只能检测上睑-眼球的总压力,无法实现局部定点测量和多点测量。且该方法检测传感模块制造成本非常高。
6.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的发明人拟提供一种能应用眼科临床诊疗的眼球周围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基于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应用眼科临床诊疗的眼球周围压力检测装置。本实用新型检测装置能实现上、下睑、眦部等各部位眼球接触面的局部压力测量、多点同时测量功能,直观准确采集数据描记曲线。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8.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眼球周围压力检测装置,由传感器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和数据采集模块组成,其中:
9.传感器模块由薄膜压力传感器、传感器连接头、彩排线和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头组成,薄膜压力传感器的一端设有若干传感器连接头,传感器连接头通过彩排线连接信号处理模块;
10.数据采集模块包括usb数据线、计算机和脚踏;脚踏通过数据线连接计算机;
11.模数转换模块包括主体部分和摇臂,主体部分为长方体结构,其内置模数转换电路,前方设置触摸式显示屏,上方设有开关与电源线接口,主体部分一侧通过彩排线连接口
与彩排线相连,另一侧设有usb数据线接口,该usb数据线接口通过usb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摇臂部位于主体部分后方,摇臂一端用于固定裂隙灯显微镜,摇臂臂体可调节角度;
12.传感器模块上的薄膜压力传感器置入被测量部位眼表与眼睑之间,将收集到电信号传输至信号处理模块;模数转换模块一端连接传感器模块,接收传感器模块传输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据信息以曲线形式显示于触摸式显示屏;另一端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信息同步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的计算机;在测量者双手操作测量时,通过脚跟控制测量启停。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计算机安装有配合薄膜压力传感器编写的专用软件,所述专用软件为现有技术,可实现启动测试、停止测试、储存数据、实时曲线描记等功能,采集压力数据并同步绘制曲线。
14.本实用新型中,薄膜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圆形薄膜半导体电阻片、电阻片延伸部分以及两个引针,传感器套于圆形薄膜半导体电阻片外,圆形薄膜半导体电阻片有两个端口分别伸出传感器外用于连接电阻片延伸部分,电阻片延伸部分分别连接两个引针,引针连接测量单元,用于测量。
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传感器为单点测量传感器或多点测量传感器。
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量单元由聚丙烯薄膜作冷封防水处理。
17.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实现上、下睑、眦部等各部位眼球接触面的局部压力测量、多点同时测量功能,直观准确采集数据描记曲线。为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示;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感器模块结构图示;
20.图3为薄膜压力传感器结构图示;
21.图4为模数转换模块结构图示;
22.图5为数据采集模块结构图示;
23.图6为实施例1眼球结构图示;
24.图7为实施例2检测结构图示;
25.图中标号:1为传感器模块,2为模数转换模块,3为usb数据线,4为计算机,5为脚踏,6为薄膜压力传感器,7为传感器连接头,8为彩排线,9为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头,10为半导体电阻片,11为电阻片延伸部分,12为引针,13为单点测量传感器,14为多点测量传感器,15为触摸式显示屏,16为开关,17为电源线接口,18为彩排线连接口,19为usb数据线接口,20为摇臂,21为裂隙灯显示镜,22为角膜接触镜,23为电源线,24为最大压力值,25为最小压力值,26为实时压力值。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27.实施例1:
28.如图1-图5所示,装置由传感器模块1、模数转换模块2和数据采集模块,其中:传感
器模块1主要功能是把薄膜压力传感器6置入被测量部位眼表与眼睑之间,将收集到电信号传输至信号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2一端连接传感器模块1,传感器模块1由摇臂20固定于裂隙灯显微镜21,接收薄膜压力传感器6传输模拟信号,并转换为数据信息,以曲线形式显示于触摸式显示屏15。另一端连接数据采集模块,将数据信息同步传输至数据采集模块。
29.数据采集模块中的计算机安装配合传感器编写的专用软件可实现启动测试、停止测试、储存数据、实时曲线描记等功能,采集压力数据并同步绘制曲线。
30.传感器模块包括薄膜压力传感器6、传感器连接头7、彩排线8、信号处理模块连接头9。
31.薄膜压力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圆形薄膜半导体电阻片10、电阻片延伸部分11和两个引针12,测量单元由聚丙烯薄膜作冷封防水处理。传感器厚度约0.2mm,不包括引针的总长度约18-20mm,量程1lbs。传感器为单点测量传感器13或多点测量传感器14,单点测量传感器13圆周直径约10mm,电阻片圆周直径约7mm;多点测量传感器14圆周直径约8mm,电阻片圆周直径约6mm。
32.传感器连接头是三个大小约为14mm*5mm*3mm塑料材质长方体,一端有两个引针12插口连接传感器引针,另一端与彩排线中的两根数据线相连。连接头一方面可以在不同测量需求时方便更换不同传感器,同时方便测量者手持避免直接接触传感器导致测量误差。
33.彩排线传输电信号,连接头与模数转换模块连接。
34.模数转换模块包括主体部分与摇臂,主体部分为大小约120mm*75mm*45mm大小塑料长方体,内置模数转换电路,前方为触摸式显示屏15,上方为开关16与电源线接口17,一侧为彩排线连接口18与彩排线相连,另一侧为usb数据线接口19通过数据线与上位计算机连接。摇臂20位于主体部分后方,一端可固定于眼科裂隙灯显微镜21,摇臂20臂体可调节角度。
35.数据采集模块包括usb数据线3、计算机4与脚踏5,usb数据线3连接模数转换模块与计算机4。计算机4安装专用软件完成启动测试、停止测试、储存数据、实时曲线描记等功能。脚踏与计算机连接,在测量者双手操作测量时,由脚踏控制测量启停。所述专用软件为现有技术。
36.常规检测方法:
37.(1)被测者准备:检测前告知注意事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冲洗被测眼结膜囊,爱尔卡因滴眼液点被测者双眼1-2滴行双眼局部麻醉,闭目休息5分钟。被测眼佩戴角膜接触镜(22)。
38.(2)检测者准备:模数转换模块固定于裂隙灯显微镜金属支撑柱,传感器模块彩排线接头插入模数转换模块对应接口,数据线连接数据采集模块与模数转换模块。打开计算机专用软件,设定数据存储路径。放置脚踏于适当位置。
39.(3)检测:被测者坐位,头部固定于裂隙灯显微镜检测位。检测者戴无菌手套,根据测量部位选择相应传感器(等离子消毒后),引针插入传感器连接头。在裂隙灯照明下,将传感器置于检测部位眼睑与眼表之间,检测手稳定后单次踩脚踏开始检测/连续两次踩脚踏检测并储存数据。传感器的阻值随着压力增加而减小,且其阻值的倒数跟压力成近似线性关系,传感器通过彩排线连接至模数转换(a/d转换)模块,数据采集电路先将压力传感器因压力变化而产生的阻值变化转换为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经过滤波、放大等预处理,通过电阻
压力对应关系转换为压力数据,并实时在计算机软件上显示并以数据表格式存储于计算机硬盘。检测结束后单次踩脚踏结束检测取出传感器。
40.实施例2
41.采用实施例1所述装置。
42.简易检测方法:
43.在场地条件不允许或未携带计算机的情况下可行简易检测。简易检测仅用于单点测量,只显示压力数据及曲线,无法进行数据储存。
44.(1)被测者准备同常规检测方法。
45.(2)检测者准备:模数转换模块固定于裂隙灯显微镜金属支撑柱,传感器模块彩排线接头插入模数转换模块对应接口,模数装换模块连接电源线(23),打开上方开关,确定触控显示屏显示状态正常。
46.(3)检测:被测者坐位,头部固定于裂隙灯显微镜检测位。检测者按下显示屏触摸按键开始测试,确认显示屏开始描记测量曲线。戴无菌手套,根据测量部位选择相应传感器(等离子消毒后),引针插入传感器连接头。在裂隙灯照明下,将传感器置于检测部位眼睑与眼表之间。压力变化经过实例1所述模数转换后在显示屏上直接显示压力数据[最大压力值24、最小压力值25及实时压力值26]及曲线。检测结束后取出传感器,按下显示屏上停止测试触摸键,关闭模数转换模块开关。
[0047]
使用结果显示,本实用新型的检测装置能实现上、下睑、眦部等各部位眼球接触面的局部压力测量、多点同时测量功能,直观准确采集数据描记曲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