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护理用腹腔引流管卡固结构

文档序号:29299519发布日期:2022-03-17 02:41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护理用腹腔引流管卡固结构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科护理用腹腔引流管卡固结构。


背景技术:

2.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管将液体等从腹腔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腹腔引流能够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是医学护理中一种常用的手段。
3.现有引流管穿刺在人体腹腔之后,无具体的固定结构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大部分都是通过纱布和胶带等方式贴在患者的伤口处,但是这种方式的固定效果较差,使患者移动过程中引流管易脱落,甚至是发生意外拔管,且通过这种方式固定后在换药时,需要将胶带和纱布进行脱离,脱离时胶带与患者伤口处发生撕扯,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痛楚,使用较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科护理用腹腔引流管卡固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科护理用腹腔引流管卡固结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内科护理用腹腔引流管卡固结构,包括引流管主体,所述引流管主体的外壁套接有固定布套,所述固定布套的两端设置有绑带,所述固定布套的底端设置有医用海绵垫,且医用海绵垫的底端设置有医用纱布,所述固定布套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形状为弧形板,且橡胶块设置有六组,六组所述橡胶块等比例均匀环绕在固定布套的内壁。
7.优选的,所述橡胶块内壁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纹。
8.优选的,所述固定布套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设置有六组,且六组连接套的位置与六组橡胶块的位置相互对应,六组所述连接套的内部通过牵引绳进行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布套的两侧位于绑带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通孔的内部,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与绑带相互连接。
10.优选的,所述牵引绳的形状为螺旋形,且螺旋圈数为1圈。
11.优选的,所述绑带远离固定布套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且两组绑带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魔术贴相适配。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3.1、通过设置有固定布套和连接套,以达到对引流管主体进行固定,避免其发生脱离的效果,当引流管主体在工作时,可以将固定布套滑动至引流管主体与患者的伤口处,随后将绑带环绕在患者身体一周后通过魔术贴进行固定,从而使绑带对固定布套的位置进行固定,随后固定布套对引流管主体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使引流管主体在移动的过程中不
会发生脱离的情况,且方便进行拆卸,不会与患者的伤口处发生撕扯的效果,使引流管主体的使用效果更好。
14.2、通过设置有橡胶块,已达到对引流管主体进行固定的效果,通过拉动绑带带动牵引绳进行移动,随后牵引绳开始收缩,进而使牵引绳带动连接套进行收缩,随后连接套带动固定布套和橡胶块进行收缩,进而使橡胶块对引流管主体的外壁进行挤压固定,避免固定布套与引流管主体之间发生滑动造成脱离的情况,同时橡胶块的收缩具有一定的限位,可以避免橡胶块收缩力度较大造成引流管主体发生变形,使引流管主体无法流通的情况,使引流管主体的使用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内科护理用腹腔引流管卡固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中固定套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中固定套的仰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引流管主体;2、固定布套;3、连接套;4、牵引绳;5、橡胶块;6、医用海绵垫;7、通孔;8、绑带;9、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1.参照图1-4,一种内科护理用腹腔引流管卡固结构,包括引流管主体1,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套接有固定布套2,固定布套2的两端设置有绑带8,固定布套2的底端设置有医用海绵垫6,且医用海绵垫6的底端设置有医用纱布,固定布套2的内壁设置有橡胶块5,橡胶块5的形状为弧形板,且橡胶块5设置有六组,六组橡胶块5等比例均匀环绕在固定布套2的内壁,将固定布套2套接在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随后引流管主体1在工作时,使固定布套2与患者的伤口处进行接触,医用海绵垫6可以对伤口处进行缓冲,同时医用纱布可以防止伤口处感染,减缓固定布套2对伤口处的伤害,随后通过两侧的绑带8环绕在患者的身体一周,进而使绑带8对固定布套2的位置进行固定,固定布套2对引流管主体1进行固定,避免引流管主体1在患者移动时发生脱离的情况,从而使引流管主体1的使用效果更好。
22.具体的,参照图3可以得知,橡胶块5内壁的一面设置有防滑纹,可以使橡胶块5对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进行防护处理,从而避免引流管主体1在固定布套2的内部发生滑动的情况,可以使引流管主体1的固定效果和稳定性更好。
23.进一步的,参照图4可以得知,固定布套2的顶端设置有连接套3,连接套3设置有六组,且六组连接套3的位置与六组橡胶块5的位置相互对应,六组连接套3的内部通过牵引绳4进行连接,拉动牵引绳4,从而使牵引绳4带动连接套3进行收缩,随后可以使固定布套2发生收缩,固定布套2带动橡胶块5发生收缩,进而可以使橡胶块5对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进行挤压固定,从而避免固定布套2与引流管主体1之间发生滑动造成脱离的情况,同时橡胶块5
的收缩具有一定的限位,可以避免橡胶块5收缩力度较大造成引流管主体1发生变形,使引流管主体1无法流通的情况。
24.更进一步的,参照图4可以得知,固定布套2的两侧位于绑带8的位置处开设有通孔7,牵引绳4的两端分别延伸至通孔7的内部,牵引绳4的两端分别与绑带8相互连接,拉动两组绑带8,可以使绑带8带动牵引绳4发生收缩,进而使牵引绳4的收缩更加方便。
25.值得说明的是,参照图1可以得知,牵引绳4的形状为螺旋形,且螺旋圈数为1圈,可以使牵引绳4的收缩效果更好,进而使牵引绳4的收缩的过程中可以均匀带动六组连接套3进行移动,从而使橡胶块5的缩进更加均匀,使橡胶块5的使用效果更好。
26.值得注意的是,参照图1可以得知,绑带8远离固定布套2的一侧设置有魔术贴9,且两组绑带8相互远离的一端通过魔术贴9相适配,可以使两组绑带8环绕患者身体一周后通过魔术贴9进行固定,可以对引流管主体1的位置进行固定,且不会与患者的伤口处发生粘贴的情况,进而减缓了患者在换药的过程中造成一定程度的痛楚。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引流管主体1放入到患者的伤口位置处,随后使固定布套2在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滑动至患者的伤口处,同时使固定布套2带动医用海绵垫6和医用纱布与患者的伤口处发生接触,可以对伤口处进行防护,避免伤口处发生二次感染,随后拉动两侧的绑带8,使绑带8带动牵引绳4的两端发生移动,从而使牵引绳4形成的环形口径发生收缩,使牵引绳4带动六组连接套3同时进行收缩,此时连接套3带动固定布套2发生收缩,可以使六组橡胶块5慢慢闭合,橡胶块5闭合后的口径得到缩小,从而使橡胶块5对引流管主体1的外壁进行挤压,通过橡胶块5上的防滑纹可以避免引流管主体1在固定布套2上发生滑动的情况,从而使固定布套2对引流管主体1的位置处进行固定,最后将两组绑带8环绕身体一周后通过魔术贴9进行固定,进而使固定布套2固定在患者的伤口位置处,固定布套2将引流管主体1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避免了患者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引流管主体1意外脱落的情况,从而使引流管主体1的使用效果更好。
28.本实用新型中,以上所述所有部件的安装方式、连接方式或设置方式均为常见机械方式,并且其所有部件的具体结构、型号和系数指标均为其自带技术,只要能够达成其有益效果的均可进行实施,故不在多加赘述。
29.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0.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前后内外以及垂直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与此同时,“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数列名词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