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地式重症监护床旁医护工作站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25505发布日期:2022-02-23 23:4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地式重症监护床旁医护工作站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院用辅助治疗设备,特别是一种立地式重症监护床旁医护工作站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医用吊桥作为icu重症监护不可或缺的辅助功能医疗设备得到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但是现有技术的医用吊桥与天花板悬吊连接,地面无支承受力点,需要经常对吊桥中桥线进行维护保养更换,存在损坏掉落、易发生安全事故的隐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申请人曾多次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出了名为《一种立地式重症监护病房护理工作站》《一种改进型多功能医护工作站》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号分别为201920081038.4,201910304212.1,201920517542.4,该立地式重症监护病房医护工作站相对于现有医用吊桥解决了因悬吊连接不方便维护和安全隐患问题,医护人员对病患者进行医疗护理的功能部件以及床旁空间具有优化的布局结构,但就icu重症监护而言,病室空间布局结构仍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医护工作站配置较多时整体庞大,占用空间较多,且成本较高,监护立柱与护理立柱的分段延伸结构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因此,有待进一步创新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立地式重症监护床旁医护工作站的改进结构,通过改进监护立柱与护理立柱的分段延伸位置,优化监护立柱与护理立柱上功能部件的配置结构,使其结构更合理,监护立柱与护理立柱的功能更加明确清晰实用,占用病室空间更小,同时降低了医院采购及使用成本。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5.一种立地式重症监护床旁医护工作站的改进结构,包括主横梁、分别与主横梁两端连接延伸固定于地面的护理立柱和监护立柱、病人基本信息数字显示屏、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护理立柱上的冰箱、抽屉和医护操作平台、设在监护立柱上的呼吸机专用设备平台、患者用品收纳箱,所述护理立柱和监护立柱分别从所述主横梁的两端向后横向延伸一段后再向下延伸至地面固定。
6.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包括注塑或金属材料构造的主体与独立箱体构造的电源插座箱组合结构,所述主体与电源插座箱上分别设有药液泵架挂钩轴杆组件、医气终端、电源插座、信息接口、污物集液装置。
7.本技术方案中,所述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为旋臂与所述主横梁连接结构,或为旋臂通过滑动总成与承载横臂连接所述主横梁结构。
8.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患者用品收纳箱16内置于所述监护立柱11后侧,并设有开合门/盖14。
9.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护理立柱进一步包括控制开关、一体化电脑、键盘托板、电源
控制箱、医用品收纳箱。
10.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监护立柱上还设有带电源插座盒的监护仪专用设备平台和医气终端以及医气管道阀。
11.本技术方案中,金属构造的医气管道和强弱电源线路分别沿所述主横梁、监护立柱、护理立柱、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的内腔延伸与医院相应的医气终端、电源插座、信息接口安装连接。
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主要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3.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护理立柱和监护立柱分别从主横梁的两端向后横向延伸一段后再向下延伸至地面固定,且主横梁的两端向后横向延伸段的长度和方向可以一致或不同,从而构成护理立柱与监护立柱之间的平行设置或错位设置,减小了设备在床旁的占地空间,拓展了床旁的可活动操作范围。
14.2、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护理立柱和监护立柱的配置结构进行优化重组,不仅减小了设备整体体积,在护理立柱上增加了冰箱、抽屉和医护操作平台,且冰箱、抽屉和医护操作平台三者之间构造紧凑合理,而监护立柱上则设置了监护仪专用设备平台、呼吸机专用设备平台和内置于其后部的患者用品收纳箱,使护理立柱和监护立柱的配置功能更为明确,使用更加方便。
15.3、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一个将负压终端、污物集液装置、药液挂杆、输液泵挂杆和强弱电源插座接口集成于一体的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使置于该装置上功能部件的强弱电源线路和连接管道能就近连接使用,避免了在医护工作站上,功能部件配置安装过于分散导致强弱电源线路和连接管道错乱连接问题,而且通过旋臂的移动使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能在靠近患者头部的最佳区域位置使用,不仅为医护人员在操作使用设备时提供了便利,也拓展了医护人员在使用医护工作站时的活动范围。
16.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优化结构配置,减小了设备体积,结构更为简单,配置合理实用,且采购装配成本更低,适用于icu重症监护医护治疗装配使用,使病室内各病床布局有序,显得更加整洁宽敞,更优化了icu重症监护医护治疗的空间环境。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向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图1中a-a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图4的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通过滑动总成与承载横臂连接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护理立柱安装医用品收纳箱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注说明:1-护理立柱、2-冰箱、3-抽屉、4-医护操作平台、5-键盘托盘、6-控制开关、7-一体化电脑、8-主横梁、9-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10-病人基本信息数字显示屏、11-监护立柱、12-监护仪专用设备平台、13-呼吸机专用设备平台、14-开合门/盖、15-电源控制箱、16-患者用品收纳箱、17-承载横臂、18-医用品收纳箱。
具体实施方式
24.现在将参照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不采用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部分或所有部分来实施本实用新型,但其它实施例中,没有详细描述那些已知的操作,而不会使本实用新型难以理解。
25.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其构成,由护理立柱1、冰箱2、抽屉3、医护操作平台4、键盘托盘5、控制开关6、一体化电脑7、主横梁8、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9、病人基本信息数字显示屏10、监护立柱11、监护仪专用设备平台12、呼吸机专用设备平台13、开合门/盖14、电源控制箱15、患者用品收纳箱16、承载横臂17、医用品收纳箱18及紧固件和连接构件等装配而成。
26.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特点是:
2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28.一种立地式重症监护床旁医护工作站的改进结构,包括主横梁8、分别与主横梁两端连接延伸固定于地面的护理立柱1和监护立柱11、病人基本信息数字显示屏10、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护理立柱1上的冰箱2、抽屉3和医护操作平台4、设在监护立柱11上的呼吸机专用设备平台13、患者用品收纳箱16,所述护理立柱1和监护立柱11分别从所述主横梁8的两端向后横向延伸一段后再向下延伸至地面固定。
2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9包括注塑或金属材料构造的主体与独立箱体构造的电源插座箱组合结构,所述主体与电源插座箱上分别设有药液泵架挂钩轴杆组件、医气终端、电源插座、信息接口、污物集液装置。
3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9为旋臂与所述主横梁8连接结构,或为旋臂通过滑动总成与承载横臂17连接所述主横梁8结构。
3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患者用品收纳箱16内置于所述监护立柱11的后侧,并设有开合门/盖14,患者用品收纳箱16也可以是外挂连接于所述监护立柱11的后侧。
3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护理立柱1进一步包括控制开关6、一体化电脑7、键盘托板5、电源控制箱15、医用品收纳箱18。
3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监护立柱11上还设有带电源插座盒的监护仪专用设备平台12和医气终端以及医气管道阀。
34.本实施方式中,金属构造的医气管道和强弱电源线路分别沿所述主横梁、监护立柱、护理立柱、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内腔延伸与医院相应的医气终端、电源插座、信息接口安装连接。
35.本实施方式中,护理立柱1上是安装有一个提供医护数字管理平台和影像显示功能的一体化电脑7,也可以不安装一体化电脑7而置换为医用品收纳箱18,还可以是在安装有医用品收纳箱18的同时通过支撑臂安装一体化电脑7,医用品收纳箱18可以是嵌装或外挂连接于护理立柱1。
36.更具体地说,在护理立柱1上设置冰箱2、抽屉3、医护操作平台4、一体化电脑7、控制开关6、键盘托板5、电源控制箱15以及医用品收纳箱18都是护理所需功能部件,明确了护理立柱1的护理功能作用,而监护立柱11上则配置监护仪专用设备平台12、医气终端、医气管道阀、呼吸机专用设备平台13、患者用品收纳箱16,且医气终端可配置为氧气终端、压缩空气终端以及负压终端,这些功能部件都为患者提供状态监护,明确了监护立柱11的监护
功能作用,医护药液泵架集成装置上的医气终端则可配置为负压终端以及其他医气终端。
37.金属构造的负压管道从医护药液泵架装置9沿主横梁8与医院的相应医气管道连接使用,而氧气管道和压缩空气管道是从监护立柱11延伸沿主横梁8与医院的相应医气管道连接使用。
38.虽然本实用新型结合不同优选实施说明,应该理解可以在其上进行不同的修改以及改变,如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在权利要求中提出的范围,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