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29464发布日期:2022-08-23 20:53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医院挂点滴通常采用输液管对病人进行输液,现有在挂点滴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医护人员或者家属进行监测,然而,如果在输液的过程中家属有突发的事情或者医护人员在忙碌,由于疏忽可能会出现输液袋或输液瓶中的药液滴空的情况,而医护人员来不及更换输液袋或输液瓶或拔针,输液管内的空气会进入患者的静脉,使患者产生胀痛感或导致患者血液回流,使患者产生胀痛感甚至危及生命,且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管内不能够产生空气,否则,输液的液体带入空气进入人体内,使患者会产生胀痛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输液管输液的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包括空气检测装置和液位监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体,所述套体包括用于套设在输液管的滴管上的第一套接部和用于套接在输液管的下导管上的第二套接部,所述液位监测器设置在第一套接部上且所述液位监测器能够沿第一套接部上下滑动并定位在第一套接部上,所述空气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套接部上。
6.在输液过程中,将套体套接在输液管上,第一套接部套设在输液管的滴管上,第二套接部套设在输液管的下导管上,根据输液管的滴管液位情况,使液位监测器沿第一套接部上下滑动并定位在对应滴管的液位处,当输液管的滴管中的液位不在液位监测器所在的监测范围时,液位报警器就会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家属或医护人员输液袋和输液瓶中的液体滴空,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更换输液袋或输液瓶或进行拔针操作,从而防止了输液管输空使空气会进入患者的静脉,使患者产生胀痛感或导致患者血液回流,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空气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套接部上,空气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输液管的下导管处流过的液体是否有空气通过,防止输液过程中空气进入人体内,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其中空气检测装置与液位监测器均为现有常用的设备。
7.在上述的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中,所述第一套接部的内侧壁上呈竖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所述液位监测器设置在第一导向槽内且液位监测器能够沿第一导向槽滑动并定位在第一导向槽内,所述液位监测器上具有穿出第一套接部且能够手动调节液位监测器沿第一导向槽滑动的第一调节块。对液位监测器进行调节,通过手动操作第一调节块使液位监测器沿第一导向槽上下滑动,当液位监测器调节到输液管的滴管对应液位处时,使液位监测器定位在第一导向槽内,可以采用液位监测器与第一导向槽紧配合方式定位,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8.在上述的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中,所述第一套接部还具有供第一调节块穿过且
与第一导向槽连通的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宽度小于第一导向槽的宽度。保证第一调节块能够穿出第一套接部,使第一调节块带动液位监测器上下滑动,第一通孔的宽度小于第一导向槽的宽度保证第一调节块穿出第一套接部的同时液位监测器始终位于第一导向槽内,使液位监测器对滴管内的液位进行监测。
9.在上述的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中,所述第二套接部的内侧壁上呈竖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空气检测装置设置在第二导向槽内且空气检测装置沿第二导向槽上下滑动并能够定位在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空气检测装置上具有穿出第二套接部且能够手动调节空气检测装置沿第二导向槽滑动的第二调节块。也可以对空气检测装置进行上下调节,通过手动操作第二调节块使空气检测装置沿第二导向槽上下滑动,当空气检测装置调节到输液管的下导管对应处时,使空气检测装置定位在第二导向槽内,可以采用空气检测装置与第二导向槽紧配合方式定位,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10.在上述的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中,所述第二套接部还具有供第二调节块穿过且与第二导向槽连通的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宽度小于第二导向槽的宽度。保证第二调节块能够穿出第二套接部,使第二调节块带动空气检测装置上下滑动,第二通孔的宽度小于第二导向槽的宽度保证第二调节块穿出空气检测装置的同时空气检测装置始终位于第二导向槽内,使空气检测装置对对应的输液管处是否有气泡进行检测。
11.在上述的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中,所述套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与第二壳体的一端相铰接,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和第二壳体的另一端通过若干弹性件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槽为两个,两个第一导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壳体上和第二壳体上,且当套体套设在输液管上时,两个第一导向槽呈两侧设置,所述第二导向槽为两个,两个第二导向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的第一壳体上和所述的第二壳体上,且当套体套设在输液管上时,两个第二导向槽呈两侧设置。套体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组成,使套体可拆卸,可以适用于不同管径的输液管,若干个弹性件能够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套接在输液管上。
12.在上述的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和第二壳体的另一端均上下设置有若干个卡勾,所述第一壳体上的若干个卡勾与第二壳体上的若干个卡勾一一对应,两两相对应的卡勾通过弹性件连接。卡勾的设置使弹性件的安装拆卸简单方便。
13.在上述的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中,所述弹性件为皮筋或拉簧。通过皮筋或拉簧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简单方便,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能够与输液管进行套接。
14.在上述的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中,所述套体还包括套接在输液管的上导管上的第三套接部。第三套接部套接在输液管的上导管上,使套体对输液管的上导管、输液管的滴管和输液管的下导管上均进行套接,使套体与输液管连接更加可靠。
15.在上述的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中,所述液位监测器为红外液位传感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7.当输液管的滴管中的液位不在液位监测器所在的范围时,液位监测器就会发出提示信号,提醒家属或医护人员输液袋和输液瓶中的液空了,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更换输液袋或输液瓶或进行拔针操作,从而防止了输液管输空使空气会进入患者的静脉,使患者产生胀痛感或导致患者血液回流,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空气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输液管的下导管处流过的液体是否有空气通过,防止输液过程中空气进入人体内,提高了输液
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去除输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去除输液管的爆炸图。
21.图4是本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去除输液管和弹性件后的爆炸图。
22.图中,1、空气检测装置;1a、第二调节块;2、液位监测器;2a、第一调节块;3、套体;3a、第一套接部;3a1、第一导向槽;3a2、第一通孔;3b、第二套接部;3b1、第二导向槽;3b2、第二通孔;3c、第三套接部;31、第一壳体;32、第二壳体;4、滴管;5、上导管;6、弹性件;7、卡勾;8、下导管;9、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23.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4.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输液管的报警装置,包括空气检测装置1、液位监测器2和套体3,套体3包括用于套设在输液管的滴管4上的第一套接部3a和用于套接在输液管的下导管8上的第二套接部3b。
25.第一套接部3a的内侧壁上呈竖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a1,液位监测器2设置在第一导向槽3a1内且液位监测器2能够沿第一导向槽3a1滑动并定位在第一导向槽3a1内,液位监测器2上具有穿出第一套接部3a且能够手动调节液位监测器2沿第一导向槽3a1滑动的第一调节块2a,对液位监测器2进行调节,通过手动操作第一调节块2a使液位监测器2沿第一导向槽3a1上下滑动,当液位监测器2调节到输液管的滴管对应液位处时,使液位监测器2定位在第一导向槽3a1内,可以采用液位监测器2与第一导向槽3a1紧配合方式定位,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26.第一套接部3a还具有供第一调节块2a穿过且与第一导向槽3a1连通的的第一通孔3a2,第一通孔3a2的宽度小于第一导向槽3a1的宽度,保证第一调节块2a能够穿出第一套接部3a,使第一调节块2a带动液位监测器2上下滑动,第一通孔3a2的宽度小于第一导向槽3a1的宽度保证第一调节块2a穿出第一套接部3a的同时液位监测器2始终位于第一导向槽3a1内,使液位监测器2对滴管内的液位进行监测。
27.第二套接部3b的内侧壁上呈竖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b1,空气检测装置1设置在第二导向槽3b1内且空气检测装置1沿第二导向槽3b1上下滑动并能够定位在第二导向槽3b1内,空气检测装置1上具有穿出第二套接部3b且能够手动调节空气检测装置1沿第二导向槽3b1滑动的第二调节块1a,也可以对空气检测装置1进行上下调节,通过手动操作第二调节块1a使空气检测装置1沿第二导向槽3b1上下滑动,当空气检测装置1调节到输液管的下导管对应处时,使空气检测装置1定位在第二导向槽3b1内,可以采用空气检测装置1与第二导向槽3b1紧配合方式定位,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28.第二套接部3b还具有供第二调节块1a穿过且与第二导向槽3b1连通的的第二通孔3b2,第二通孔3b2的宽度小于第二导向槽3b1的宽度,保证第二调节块1a能够穿出第二套接
部3b,使第二调节块1a带动空气检测装置1上下滑动,第二通孔3b2的宽度小于第二导向槽3b1的宽度保证第二调节块1a穿出空气检测装置1的同时空气检测装置1始终位于第二导向槽3b1内,使空气检测装置1对对应的输液管处是否有气泡进行检测。
29.套体3包括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第一壳体31的一端与第二壳体32的一端通过铰接轴9铰接,第一壳体31的另一端和第二壳体32的另一端均上下设置有若干个卡勾7,第一壳体31上的若干个卡勾7与第二壳体32上的若干个卡勾7一一对应,两两相对应的卡勾7通过弹性件6连接,套体3由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组成,使套体3可拆卸,可以在现有的不同管径的类型的输液管上均可适用,若干个弹性件6能够使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能够套接在输液管上,卡勾7的设置使弹性件6的安装拆卸简单方便,弹性件6为皮筋或拉簧,通过皮筋或拉簧使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连接简单方便,使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能够与输液管进行套接。
30.第一壳体31的内侧壁上和第二壳体32的内侧壁上均呈竖向设置有第一导向槽3a1,且当套体3套设在输液管上时,两个第一导向槽3a1呈两侧设置,液位监测器2设置在两个第一导向槽3a1内,第一壳体31的内侧壁上和第二壳体32的内侧壁上均还呈竖向设置有第二导向槽3b1,且当套体3套设在输液管上时,两个第二导向槽3b1呈两侧设置,空气检测装置1设置在两个第二导向槽3b1内
31.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铰接后使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形成套接在输液管的上导管5上的第三套接部3c,第三套接部3c套接在输液管的上导管5上,使套体3对输液管的上导管5、输液管的滴管4和输液管的下导管8上均进行套接,使套体3与输液管连接更加可靠。
32.液位监测器2为红外液位传感器,红外液位传感器为现有常用设备,红外液位传感器包括红外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红外发射模块安装在第一壳体31的第一导向槽3a1内,信号接收模块安装在第二壳体32的第一导向槽3a1内,当红外发射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对应滴管内没有液体时,信号接收模块接收红外发射模块发出的信号使信号接收模块发出警醒提示,在信号接收模块中电连接报警器。
33.空气检测装置1也为现有常用的设备,包括光发射器、接收器以及报警器,光发射器设置在第一壳体31上部的第二导向槽3b1内,接收器和报警器电连接形成一个模块设置在第二壳体32的上部的第二导向槽3b1内,当输液管内有空气时,接收器接收光发射器的信号,使报警器报警。
34.在输液过程中,将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32连接在液输液上,通过若干弹性件6连接第一壳体31上和第二壳体32上一一对应的卡勾7,使第一套接部3a套设在输液管的滴管4上,第二套接部3b套设在输液管的下导管8上,第三套接部3c套设在输液管的上导管5上,根据滴管4内液位情况,调节液位监测器2沿第一导向槽3a1上下滑动并定位在对应滴管4的液位处,当输液管的滴管4中的液位不在液位监测器2所在的监测范围时,液位监测器2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家属或医护人员输液袋和输液瓶中的液体滴空了,便于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进行更换输液袋或输液瓶或进行拔针操作,从而防止了输液管输空使空气会进入患者的静脉,使患者产生胀痛感或导致患者血液回流,提高了输液的安全性,空气检测装置1用于检测输液管的下导管8处流过的液体是否有空气通过,有空气通过时,空气检测装置1就会发出报警,提示医护人员及时进行对应处理,防止输液过程中空气进入人体内,提高了输液
的安全性。
35.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