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精度电子输注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9525发布日期:2022-06-08 07:40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精度电子输注泵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输注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电子输注泵。


背景技术:

2.电子输注泵是一种智能化的输液装置,是利用机械驱动力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从而保证剂量精准且安全进入患者体内,该设备的使用有助于降低临床护理工作强度,提高输注的准确性、安全性以及护理质量。
3.然而,现有的电子输注泵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泵体对于注射器的固定往往采用卡扣式连接,但此种方式无法根据注射器的外形尺寸进行自适应调节,导致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轻微晃动的现象,从而对注射器的输液效率造成直接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电子输注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电子输注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由于泵体对于注射器的固定往往采用卡扣式连接,但此种方式无法根据注射器的外形尺寸进行自适应调节,导致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轻微晃动的现象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精度电子输注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所述收纳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泵体的前侧壁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放置有注射器,所述注射器的连接端滑行连接有注射轴,所述泵体的右侧壁设置有推料装置,且所述推料装置的连接端与所述注射轴的连接端相连接,所述泵体的前侧壁且位于所述固定槽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夹环,所述第一夹环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夹环,且所述第一夹环与所述第二夹环的内侧壁均与所述注射器的外侧壁相贴合,所述泵体的前侧壁且面向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夹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一夹环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座,所述第二夹环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座,所述第二旋转座与所述第一旋转座的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
6.优选的,所述泵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把手。
7.优选的,所述第一夹环与第二夹环的内侧壁均粘接有橡胶垫。
8.优选的,所述操作面板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在所述泵体的输入端,所述泵体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在所述操作面板的输入端。
9.优选的,所述推料装置、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在所述操作面板的输出端。
10.优选的,所述泵体的前侧壁且位于所述固定槽的右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注射器的
顶部内嵌在所述卡槽的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该高精度电子输注泵,通过在固定槽的两侧设置第一夹环与第二夹环,使二者对注射器的外侧壁进行分段式贴合固定,并且在第一电动推杆与第二电动推杆的配合使用,从而带动第一夹环与第二夹环进行独立转动,使得二者的内侧壁与注射器的外侧壁之间进行充分贴合,以达到二者能够根据注射器的外形尺寸进行自适应贴合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射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轻微晃动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本设备对于注射器的输液效率以及输液稳定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夹环与第二夹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00、泵体;110、收纳槽;111、操作面板;112、显示屏;120、支架;121、把手;130、固定槽;131、卡槽;140、注射器;141、注射轴;150、推料装置;160、第一安装座;161、第一电动推杆;170、第二安装座;180、第一夹环;181、连接座;182、第一旋转座;183、第二电动推杆;190、第二夹环;191、第二旋转座。
具体实施方式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精度电子输注泵,能够根据注射器140的外形尺寸进行自适应贴合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注射器140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轻微晃动的问题,请参阅图1-3,包括泵体100;
18.泵体100的顶部开设有收纳槽110,收纳槽1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操作面板111,收纳槽110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显示屏112,泵体100的前侧壁开设有固定槽130,固定槽130的内部放置有注射器140,注射器140的连接端滑行连接有注射轴141,泵体100的右侧壁设置有推料装置150,且推料装置150的连接端与注射轴141的连接端相连接,泵体100的前侧壁且位于固定槽130的上下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安装座170,第二安装座170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夹环180,第一夹环180的连接端转动连接有第二夹环190,且第一夹环180与第二夹环190的内侧壁均与注射器140的外侧壁相贴合,泵体100的前侧壁且面向第二安装座17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座160,第一夹环18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1,连接座181与第一安装座160的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电动推杆161,第一夹环18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座182,第二夹环190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旋转座191,第二旋转座191与第一旋转座182的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二电动推杆183,泵体100用于对推料装置150、第一安装座160以及第二安装座170进行连接,收纳槽110用于为操作面板111提供操作空间,以及为显示屏112的使用提供收纳空间,操作面板111用于方便使用人员对推料装置150、第一电动推杆161和第二电动推杆183的运行状态进行快速控制和调整,显示屏112用于对泵体100运行的各个参数数据进行显示,固定槽130用于为注射器140的使用提供放置空间,注射器140用于对药液进行储存,注射轴141用于对注射器140内的药液进行排出,推料装置150用于对注射轴141进行连接,并且对注射轴141的推行速度进行控制,以达到对注射器140的输液速
度进行控制的目的,第一安装座160用于对第一电动推杆161的底端进行连接,第一电动推杆161用于通过自身的推动使其将横向移动的所产生的作用力转换为第一夹环180进行转动所需的作用力,第二安装座170用于对第一夹环180进行连接,第一夹环180与第二夹环190均用于对注射器140的外侧壁进行分段式贴合固定,从而实现二者能够根据注射器140的外形尺寸进行自适应贴合的目的,连接座181用于对第一电动推杆161的顶端进行连接,第一旋转座182与第二旋转座191分别用于对第二电动推杆183的底端与顶端进行连接,第二电动推杆183用于通过自身的推动使其将横向移动的所产生的作用力转换为第二夹环190进行转动所需的作用力。
19.请再次参阅图1-2,为了方便使用人员对本设备进行搬运,泵体100的顶部且位于显示屏112的后侧固定连接有支架120,支架12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把手121。
20.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防止第一夹环180与第二夹环190对注射器140的外侧壁造成压伤,第一夹环180与第二夹环190的内侧壁均粘接有橡胶垫。
21.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优化使用人员对于本设备的操作便捷性,以提高本设备的使用效率,操作面板111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在泵体100的输入端,泵体100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在操作面板111的输入端。
22.请再次参阅图1-3,为了方便使用人员通过操作面板111对推料装置150、第一电动推杆161和第二电动推杆183的运行状态进行快速控制和调整,推料装置150、第一电动推杆161和第二电动推杆183的输入端均电性连接在操作面板111的输出端。
23.请再次参阅图1,为了能够对注射器140上的卡板进行夹持固定,保证注射器140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前后水平位移,泵体100的前侧壁且位于固定槽130的右侧开设有卡槽131,注射器140的顶部内嵌在卡槽131的内部。
24.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首先通过把手121将泵体100搬运至相应手术台上,然后将外部电源与泵体100之间进行连接,将显示屏112从收纳槽110内进行转出,并且按下操作面板111上的启动按键,从而使泵体100与外部电源之间相接通,然后将注射器140内加注满药液,并将其放置在固定槽130内,使得注射器140顶端的卡盘嵌入至卡槽131内,使用人员通过操作面板111启动推料装置150,使其向右侧水平移动,直至将其连接端与注射轴141相连接,接着启动第一电动推杆161使其通电并向前推行,并且带动第一夹环180在第二安装座170内进行转动,直至将第一夹环180的内侧壁完全贴合在注射器140的外侧壁上侧,然后启动第二电动推杆183使其通电并向前推行,并且带动第二夹环190在第一夹环180的连接端进行转动,从而将第二夹环190的内侧壁完全贴合在注射器140的外侧壁下侧,利用第一夹环180与第二夹环190的配合使用,使二者对注射器140的外侧壁进行夹持固定,以保证注射器140的使用稳定性,最后使用人员将输液参数通过操作面板111进行输入,同时显示屏112对输液参数进行显示,启动推料装置150使其根据输液参数带动注射轴141向前进行水平推动,从而将注射器140内的药液从注液嘴中进行排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