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80472发布日期:2022-04-14 21:57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导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导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现对人体表皮进行治疗时,大多通过涂抹药剂或静脉注射,这就导致药剂吸收效率不高的问题产生,且无法精准分析身体各部位脂肪堆积量,导致无法科学定位消脂深浅度。因此,设计一种利用超微针孔的导流装置,轻松导流,使皮肤术后不留疤痕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4.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一种导流装置。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连接板、注射针、导液孔、盛放盒、外螺纹、排液口、密封垫、连杆、手柄、抽气口和排气管;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连接板嵌入第一壳体内,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壳体的内壁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板与皮肤之间形成真空腔;至少一个注射针的一端嵌入第一连接板内,注射针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且注射针另一端的直径由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逐渐减小;导液孔沿注射针的轴线方向贯穿注射针;盛放盒嵌入第一壳体内,且盛放盒与第一壳体相连接;外螺纹设置在盛放盒的外壁上;至少一个排液口贯穿盛放盒的底面,且排液口与导液孔相连通;密封垫嵌入盛放盒内,且密封垫的外壁与盛放盒的内壁相贴合;连杆垂直于密封垫,且连杆与密封垫相连接;手柄垂直于连杆,且手柄与连杆相连接;抽气口贯穿第一壳体的侧壁,且抽气口与真空腔相连通;排气管的一端套设在抽气口的外侧,且排气管与真空腔相连通。
6.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第一连接板嵌入第一壳体内,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壳体的内壁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板与皮肤之间形成真空腔,以实现第一壳体对第一连接板的固定作用,从而提升第一连接板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至少一个注射针的一端嵌入第一连接板内,注射针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且注射针另一端的直径由远离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板的一端逐渐减小,以实现第一连接板对注射针的固定作用,从而提升注射针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注射针能够穿过人体表皮层将注射液注入真皮层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导液孔沿注射针的轴线方向贯穿注射针,以实现对注射液的导向作用,使注射液通过导液孔的引导进入注射针内,从而将注射液注入人体,达到治疗的目的;再次,通过将盛放盒嵌入第一壳体内,且盛放盒与第一壳体相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对盛放盒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盛放盒的稳定性,以实现盛放盒对注射液的容纳作用;再次,第一壳体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将外螺纹设置在盛放盒的外壁上,以实现通过螺纹自锁进一步提升盛放盒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至少一个排液口贯穿盛放盒的底面,且排液口与导液孔相连通,以实现通过排液口将盛放盒内的注射液排出,通过导液孔进入注射针内,从而注入
人体内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密封垫嵌入盛放盒内,且密封垫的外壁与盛放盒的内壁相贴合,以实现通过密封垫在盛放盒内下压来增大盛放盒内的压强,从而实现将注射液排出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连杆垂直于密封垫设置,且连杆与密封垫相连接,以实现通过下压连杆带动密封垫下压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手柄垂直于连杆设置,且手柄与连杆相连接,以实现通过下压手柄来带动连杆下压,从而带动密封垫下压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抽气口贯穿第一壳体的侧壁与真空腔相连通,同时将排气管的一端套设在抽气口的外侧,以实现排气管通过抽气口将真空腔内的空气抽出,以使真空腔内保持真空环境,降低真空腔内压强,并使皮肤轻微向上凸起,通过注射针的轻松导流,以便于药剂直达真皮层。采用此种结构,先在盛放盒内添加注射液,再将盛放盒旋入第一壳体中固定,通过下压手柄带动连杆下压,以使密封垫下压,将注射液通过排液口和导液孔排出到注射针中,从而注射到真皮层处,实现对患处治疗的技术效果,同时在注射过程中,排气管通过抽气口将真空腔内的空气抽出,以使真空腔内保持真空环境,实现注射针的轻松导流。通过使直径较小的注射针形成阵列,以使药剂通过每个注射针均匀排出到人体的真皮层内被吸收,适用于人体表皮的治疗,解决在人体表皮涂抹药剂,药剂难以渗透至真皮层,吸收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解决静脉注射,药剂吸收治疗效率低下的问题,确保皮肤对药剂的吸收效果,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7.具体的,由于导液孔和排液孔的孔径较小,液体张力大于导液孔和排液孔液体的重力,使液体不会主动滴下或伸出,需通过下压密封垫将药剂挤出,排入人体,实现对患处治疗的技术效果。
8.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流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流装置还包括:真空泵;真空泵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真空泵的进气端与排气管的另一端相连通。
10.在该技术方案中,真空泵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通过将真空泵的进气端与排气管的另一端相连通,以实现启动真空泵,通过排气管将真空腔中的空气抽出,以保持真空腔内的真空环境,实现注射针的轻松导流。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流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连接板,金属探针,压力传感器和导线;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连接;第二连接板嵌入第二壳体内,且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壳体相连接;金属探针垂直于第二连接板,至少两个金属探针同时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且金属探针与注射针的长度小于注射针的长度;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分别与至少两个金属探针电连接;至少两个导线同时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且导线与压力传感器电连接。
12.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对第二壳体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第二壳体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第二连接板嵌入第二壳体内,且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壳体相连接,以实现第二壳体对第二连接板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第二连接板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金属探针垂直于第二连接板,至少两个金属探针同时与第二连接板相连接,以实现第二连接板对金属探针的固定作用,从而提升金属探针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与至少两个金属探针电连接,以实现对通过金属探针来检测压力大小,以分析身体各部位的脂肪堆积量,从而便于分析对真皮层注射药剂的计
量,以使药剂份量适配不同脂肪含量,以提升治疗效果。采用此种结构,注射针到达真皮层后,金属探针与表皮层接触,通过压力传感器与金属探针电连接,实现对压力大小的检测,从而分析患处部位脂肪堆积量,便于计算对真皮层注射药剂的计量,使药剂分量适配不同脂肪含量,提升治疗效果。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流装置还包括:导电胶;导电胶同时与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和至少两个金属探针相连接。
1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导电胶同时与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和至少两个金属探针相连接,以实现将压力传感器与金属探针黏结起来,同时使电流能够通过导电胶传到金属探针上,从而实现对身体各部位脂肪堆积量的分析,便于控制药剂计量,确保治疗效果。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流装置还包括:电导线束和控制箱;电导线束同时与至少两个导线电连接;控制箱与电导线束电连接。
16.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电导线束同时与至少两个导线电连接,控制箱与电导线束电连接,以实现控制箱通过电导线束对金属探针的控制作用,从而实现根据脂肪堆积量定位消脂深浅度的技术效果,便于控制药剂计量,确保治疗效果。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流装置还包括:注射针的直径为1至 5mm;金属探针的直径为1至5mm。
1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注射针和金属探针的直径设置为1至5mm,以实现导流装置孔轻松导流的技术效果,使皮肤上的针孔痕迹较小,使术后不留疤痕。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流装置还包括:两个相邻注射针的间距8mm。
2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相邻的注射针的间距设置为8mm,以实现将注射液均匀分散注入人体的技术效果,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21.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3.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流装置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流装置a处放大图;
25.图3为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导流装置b处放大图;
26.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注射针结构示意图;
27.其中,图1至图4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28.10第一壳体,12第一连接板,14注射针,16导液孔,18盛放盒,20 排液口,22密封垫,24连杆,26手柄,28抽气口,30排气管,32真空泵, 34第二壳体,36第二连接板,38金属探针,40压力传感器,42导线,44 导电胶,46电导线束,48控制箱。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
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31.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导流装置。
32.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提供了一种导流装置,导流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0、第一连接板12、注射针14、导液孔16、盛放盒18、外螺纹、排液口20、密封垫22、连杆24、手柄26、抽气口28和排气管30;第一壳体10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第一连接板12 嵌入第一壳体10内,第一连接板12与第一壳体10的内壁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板12与皮肤之间形成真空腔;至少一个注射针14的一端嵌入第一连接板12内,注射针1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2相连接,且注射针14另一端的直径由远离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逐渐减小;导液孔16沿注射针14的轴线方向贯穿注射针14;盛放盒18嵌入第一壳体10内,且盛放盒18与第一壳体10相连接;外螺纹设置在盛放盒 18的外壁上;至少一个排液口20贯穿盛放盒18的底面,且排液口20与导液孔16相连通;密封垫22嵌入盛放盒18内,且密封垫22的外壁与盛放盒18的内壁相贴合;连杆24垂直于密封垫22,且连杆24与密封垫22 相连接;手柄26垂直于连杆24,且手柄26与连杆24相连接;抽气口28 贯穿第一壳体10的侧壁,且抽气口28与真空腔相连通;排气管30的一端套设在抽气口28的外侧,且排气管与真空腔相连通。
33.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第一连接板12嵌入第一壳体10内,第一连接板12与第一壳体10的内壁相连接,且第一连接板12与皮肤之间形成真空腔,以实现第一壳体10对第一连接板12的固定作用,从而提升第一连接板12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至少一个注射针14的一端嵌入第一连接板12内,注射针1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板12相连接,且注射针14另一端的直径由远离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向靠近第一连接板12的一端逐渐减小,以实现第一连接板12对注射针14的固定作用,从而提升注射针14 的稳定性,从而实现注射针14能够穿过人体表皮层将注射液注入真皮层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导液孔16沿注射针14的轴线方向贯穿注射针14,以实现对注射液的导向作用,使注射液通过导液孔16的引导进入注射针 14内,从而将注射液注入人体,达到治疗的目的;再次,通过将盛放盒18 嵌入第一壳体10内,且盛放盒18与第一壳体10相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 10对盛放盒18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盛放盒18的稳定性,以实现盛放盒 18对注射液的容纳作用;再次,第一壳体10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将外螺纹设置在盛放盒18的外壁上,以实现通过螺纹自锁进一步提升盛放盒18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至少一个排液口20贯穿盛放盒18的底面,且排液口20与导液孔16相连通,以实现通过排液口20将盛放盒18内的注射液排出,通过导液孔16进入注射针14内,从而注入人体内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密封垫22嵌入盛放盒18内,且密封垫22的外壁与盛放盒18的内壁相贴合,以实现通过密封垫22在盛放盒18内下压来增大盛放盒18内的压强,从而实现将注射液排出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连杆 24垂直于密封垫22设置,且连杆24与密封垫22相连接,以实现通过下压连杆24带动密封垫22下压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手柄26垂直于连杆24设置,且手柄26与连杆24相连接,以实现通过下压手柄26来带动连杆24下压,从而带动密封垫22下压的技术效果;再次,通过将抽气口 28贯穿第一壳体10的侧壁与真空腔相连通,同时将排气管30的一端套设在抽气口28的外侧,以实现排气管30通过
抽气口28将真空腔内的空气抽出,以使真空腔内保持真空环境,降低真空腔内压强,并使皮肤轻微向上凸起,通过注射针14的轻松导流,以便于药剂直达真皮层。采用此种结构,先在盛放盒18内添加注射液,再将盛放盒18旋入第一壳体10中固定,通过下压手柄26带动连杆24下压,以使密封垫22下压,将注射液通过排液口20和导液孔16排出到注射针14中,从而注射到真皮层处,实现对患处治疗的技术效果,同时在注射过程中,排气管30通过抽气口28将真空腔内的空气抽出,以使真空腔内保持真空环境,实现注射针14的轻松导流。通过使直径较小的注射针14形成阵列,以使药剂通过每个注射针14均匀排出到人体的真皮层内被吸收,适用于人体表皮的治疗,解决在人体表皮涂抹药剂,药剂难以渗透至真皮层,吸收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解决静脉注射,药剂吸收治疗效率低下的问题,确保皮肤对药剂的吸收效果,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34.具体的,由于导液孔16和排液孔的孔径较小,液体张力大于导液孔 16和排液孔液体的重力,使液体不会主动滴下或伸出,需通过下压密封垫 22将药剂挤出,排入人体,实现对患处治疗的技术效果。
3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导流装置还包括:真空泵32;真空泵32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真空泵32的进气端与排气管30的另一端相连通。
36.在该实施例中,真空泵32包括进气端和排气端,通过将真空泵32的进气端与排气管30的另一端相连通,以实现启动真空泵32,通过排气管30将真空腔中的空气抽出,以保持真空腔内的真空环境,实现注射针14 的轻松导流。
3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导流装置还包括:第二壳体34,第二连接板36,金属探针38,压力传感器40和导线42;第二壳体34与第一壳体10相连接;第二连接板36嵌入第二壳体34内,且第二连接板36与第二壳体34相连接;金属探针38垂直于第二连接板36,至少两个金属探针38同时与第二连接板36相连接,且金属探针38与注射针14的长度小于注射针14的长度;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 40分别与至少两个金属探针38电连接;至少两个导线42同时与第二连接板36相连接,且导线42与压力传感器40电连接。
38.在该实施例中,首先,通过将第二壳体34与第一壳体10相连接,以实现第一壳体10对第二壳体34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第二壳体34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将第二连接板36嵌入第二壳体34内,且第二连接板36与第二壳体34相连接,以实现第二壳体34对第二连接板36的支撑作用,从而提升第二连接板36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金属探针38垂直于第二连接板36,至少两个金属探针38同时与第二连接板36相连接,以实现第二连接板36对金属探针38的固定作用,从而提升金属探针38的稳定性;再次,通过将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40与至少两个金属探针38电连接,以实现对通过金属探针38来检测压力大小,以分析身体各部位的脂肪堆积量,从而便于分析对真皮层注射药剂的计量,以使药剂份量适配不同脂肪含量,以提升治疗效果。采用此种结构,注射针14到达真皮层后,金属探针38 与表皮层接触,通过压力传感器40与金属探针38电连接,实现对压力大小的检测,从而分析患处部位脂肪堆积量,便于计算对真皮层注射药剂的计量,使药剂分量适配不同脂肪含量,提升治疗效果。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所示,导流装置还包括:导电胶44;导电胶44同时与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40和至少两个金属探针38相连接。
40.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导电胶44同时与至少两个压力传感器40和至少两个金属探针38相连接,以实现将压力传感器40与金属探针38黏结起来,同时使电流能够通过导电胶
44传到金属探针38上,从而实现对身体各部位脂肪堆积量的分析,便于控制药剂计量,确保治疗效果。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导流装置还包括:电导线束46和控制箱48;电导线束46同时与至少两个导线42电连接;控制箱48与电导线束46电连接。
42.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电导线束46同时与至少两个导线42电连接,控制箱48与电导线束46电连接,以实现控制箱48通过电导线束46对金属探针38的控制作用,从而实现根据脂肪堆积量定位消脂深浅度的技术效果,便于控制药剂计量,确保治疗效果。
4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导流装置还包括:注射针14的直径为1至5mm;金属探针38的直径为1至5mm。
44.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注射针14和金属探针38的直径设置为1至5mm,以实现导流装置孔轻松导流的技术效果,使皮肤上的针孔痕迹较小,使术后不留疤痕。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导流装置还包括:两个相邻注射针14的间距8mm。
46.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两个相邻的注射针14的间距设置为8mm,以实现将注射液均匀分散注入人体的技术效果,从而提升治疗效果。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实用新型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