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生理学用人体运动机能测量仪

文档序号:29910730发布日期:2022-05-06 01:19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动生理学用人体运动机能测量仪

1.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生理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运动生理学用人体运动机能测量仪。


背景技术:

2.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规律的科学;运动生理学研究人体在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影响下结构和机能的变化,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机能变化的规律,以及形成和发展运动技能的生理学规律,探讨人体运动能力发展和完善的生理学机理,论证并确立各种科学的训练制度和训练方法,在体育体前屈测量时,现有的运动生理学用人体运动机能测量仪,不方便调节,对不同体型的人测量不精准,不方便携带,测量板在移动过程中存在摩擦阻力大的情况,甚至会存在卡顿的情况,造成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运动生理学用人体运动机能测量仪,设计合理,方便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测量更加精准,方便携带,测量板的移动更加顺滑。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踏板和蓄电池,左右对应的底板利用合页旋接,右侧的底板上固定有踏板,右侧的底板内的设置有蓄电池;它还包含:
5.一号电动伸缩杆,所述的一号电动伸缩杆嵌设固定在右侧的底板内,一号电动伸缩杆与蓄电池连接;
6.安装块,所述的安装块固定在一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
7.测量条,所述的测量条活动设置在安装块内;
8.测量板,所述的测量板活动设置在测量条上;
9.滚珠,所述的滚珠为数个,分别等数量活动设置在安装块和测量板的前后侧,且滚珠均活动设置在测量条前后侧壁上的凹槽内;
10.限位板,所述的限位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安装块的左右侧壁上;
11.紧定螺栓,所述的紧定螺栓为四个,分别两两对应螺纹旋接穿过左右对应的限位板后,与测量条底部活动抵触设置;
12.一号滑块,所述的一号滑块活动设置在测量条内,且测量板穿过测量条上的条形通孔后,与一号滑块固定;
13.卡齿,所述的卡齿设置在一号滑块底部;
14.齿板,所述的齿板活动设置在测量条内,且齿板与卡齿相互卡设;
15.弹簧,所述的弹簧为两个,分别左右对应设置在齿板与测量条的内腔底部之间;
16.连接线,所述的连接线为两个,连接线的一端与齿板底部固定,连接线的另一端穿出测量条后,伸设在测量条外;
17.拉环,所述的拉环与连接线位于测量条外的一端固定;
18.弹性绳,所述的弹性绳的一端与一号滑块固定,弹性绳的另一端与测量条的内腔左侧壁固定;
19.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设置在底板上。
20.优选地,所述的限位机构包含:
21.二号滑块,所述的二号滑块为两个,分别活动设置在左右对应的底板前后侧壁上的贯穿开设的滑槽内;
22.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二号滑块上;
23.二号电动伸缩杆,所述的二号电动伸缩杆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支撑板上,二号电动伸缩杆与蓄电池连接;
24.连接板,所述的连接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二号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上;
25.盖板,所述的盖板的后端利用合页与后侧的连接板旋接,盖板的前端利用搭扣与前侧的连接板固定。
26.优选地,测量板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橡胶缓震垫层。
27.优选地,底板上设置有海绵垫层。
28.优选地,底板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层。
29.优选地,左侧底板的左侧壁上和右侧底板的右侧壁上均固定有把手。
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生理学用人体运动机能测量仪,设计合理,方便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测量更加精准,方便携带,测量板的移动更加顺滑。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一号电动伸缩杆、安装块、测量条、测量板和滚珠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板和盖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图2中a部放大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底板1、蓄电池2、一号电动伸缩杆3、安装块4、测量条5、测量板6、滚珠7、紧定螺栓8、一号滑块9、卡齿10、齿板11、弹簧12、连接线13、拉环14、限位机构15、二号滑块16、支撑板17、二号电动伸缩杆18、连接板19、盖板20、橡胶缓震垫层21、海绵垫层22、橡胶防滑垫层23、把手24、限位板25、踏板26、弹性绳27。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底板1、踏板26和蓄电
池2,左右对应的底板1利用合页旋接,右侧的底板1上铆接固定有踏板26,右侧的底板1内的设置有蓄电池2;它还包含:
40.一号电动伸缩杆3,所述的一号电动伸缩杆3嵌设固定在右侧的底板1内,一号电动伸缩杆3与蓄电池2连接;
41.安装块4,所述的安装块4铆接固定在一号电动伸缩杆3的输出端上;
42.测量条5,所述的测量条5活动设置在安装块4内;
43.测量板6,所述的测量板6活动设置在测量条5上;
44.滚珠7,所述的滚珠7为数个,分别等数量活动设置在安装块4和测量板6的前后侧,且滚珠7均活动设置在测量条5前后侧壁上的凹槽内;
45.限位板25,所述的限位板25为两个,分别铆接固定在安装块4的左右侧壁上;
46.紧定螺栓8,所述的紧定螺栓8为四个,分别两两对应螺纹旋接穿过左右对应的限位板25后,与测量条5底部活动抵触设置;
47.一号滑块9,所述的一号滑块9活动设置在测量条5内,且测量板6穿过测量条5上的条形通孔后,与一号滑块9铆接固定;
48.卡齿10,所述的卡齿10设置在一号滑块9底部;
49.齿板11,所述的齿板11活动设置在测量条5内,且齿板11与卡齿10相互卡设;
50.弹簧12,所述的弹簧12为两个,分别左右对应设置在齿板11与测量条5的内腔底部之间;
51.连接线13,所述的连接线13为两个,连接线13的一端与齿板11底部打结固定,连接线13的另一端穿出测量条5后,伸设在测量条5外;
52.拉环14,所述的拉环14与连接线13位于测量条5外的一端打结固定;
53.弹性绳27,所述的弹性绳27的一端与一号滑块9打结固定,弹性绳27的另一端与测量条5的内腔左侧壁打结固定;
54.限位机构15,所述的限位机构15设置在底板1上。
55.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机构15包含:
56.二号滑块16,所述的二号滑块16为两个,分别活动设置在左右对应的底板1前后侧壁上的贯穿开设的滑槽内;
57.支撑板17,所述的支撑板17为两个,分别铆接固定在二号滑块16上;
58.二号电动伸缩杆18,所述的二号电动伸缩杆18为两个,分别铆接固定在支撑板17上,二号电动伸缩杆18与蓄电池2连接;
59.连接板19,所述的连接板19为两个,分别铆接固定在二号电动伸缩杆18的输出端上;
60.盖板20,所述的盖板20的后端利用合页与后侧的连接板19旋接,盖板20的前端利用搭扣与前侧的连接板19固定。
61.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测量板6的左侧壁上设置有橡胶缓震垫层21。
62.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底板1上设置有海绵垫层22。
63.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底板1底部设置有橡胶防滑垫层23。
64.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地,左侧底板1的左侧壁上和右侧底板1的右侧壁上均铆接固定有把手24。
65.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打开搭扣,翻开盖板20,使用者坐在底板1上,脚抵住踏板26,合上盖板20,扣上搭扣,随后根据使用者膝盖的位置,滑动二号滑块16,带动盖板20移动至使用者膝盖正上方位置,启动二号电动伸缩杆18,带动盖板20下降,限制使用者膝盖上移,随后进行体前屈检测,使用者利用手推动测量板6顺着测量条5右移,卡齿10顺着齿板11右移,弹性绳27拉长,检测完毕后,拉动拉环14,带动连接线13拉动齿板11下降,卡齿10移出齿板11,弹性绳27回弹,带动测量板6左移复位,方便进行下一次检测,需要收纳携带时,松开紧定螺栓8,移动测量条5至其位于踏板26右侧位置,启动一号电动伸缩杆3收缩,带动测量条5靠近底板1,启动二号电动伸缩杆18带动盖板20靠近底板1,随后翻转底板1,使左右侧的橡胶防滑垫层23贴合,握持把手24方便携带检测装置。
66.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如下:
67.1、一号电动伸缩杆3、安装块4、测量条5、测量板6、滚珠7、紧定螺栓8、一号滑块9、卡齿10、齿板11、弹簧12、连接线13、拉环14、限位机构15、限位板25、踏板26和弹性绳27的配合,方便根据使用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测量更加精准,方便携带,测量板的移动更加顺滑;
68.2、二号滑块16、支撑板17、二号电动伸缩杆18、连接板19和盖板20的配合,方便对使用者的膝部进行限位,避免肌肉的本能反应,导致膝盖出现弯曲;
69.3、橡胶缓震垫层21避免使用者手指直接顶住测量板6造成疼痛;
70.4、海绵垫层22加强舒适性;
71.5、橡胶防滑垫层23增加摩擦力;
72.6、把手24方便携带。
73.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部分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