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手术器械用一体化成套布局清洗线

文档序号:30161548发布日期:2022-05-26 08:49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医疗手术器械用一体化成套布局清洗线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医疗手术器械用一体化成套布局清洗线。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医疗手术器械的清洗已逐渐成为目前医疗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传统的清洗方法在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时,已逐渐出现了一些弊端,且该弊端的出现,导致传统的手术器械清洗方法已然无法满足目前本领域的高标准使用需求,现将传统的清洗方法所存在的弊端进行如下具体说明:
3.传统的手术器械在清洗过程中,需经过一套要求高而多的清洗步骤,其中需将器械依次置于不同的清洗环节中,按要求进行逐步清洗,然而该过程在目前的医疗领域中,存在杂而乱的情况,针对于工作经验欠缺的医护人员,其在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时,存在清洗步骤遗漏的情况,若如此,则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
4.此外,传统的清洗步骤过于杂乱,医护人员需至不同的工作位置处,再按照清洗步骤的顺序对器械进行清洗,此过程则明显需对手术器械进行长距离、多频率的转移,而在转移的过程中,一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体力输出与时间损耗,二者在转移的过程中,增加了对器械磕碰、损坏的可能性,三者由于清洗环境地面较为潮湿 (清洗液,冲洗液,纯水使用率较多),医护人员也存在滑倒的可能性,若此情况发生,将直接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造成影响,还可能对手术器械造成进一步的损坏。
5.由此可见,设计出一种一体化成套布局清洗线以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目前本领域来说是迫切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医疗手术器械用一体化成套布局清洗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传统的清洗方法在针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时,存在杂而乱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8.医疗手术器械用一体化成套布局清洗线,包括用于对器械进行回收的回收分类操作台,以及用于对器械进行系统清洗的清洗组件,该清洗线还包括用于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与清洗组件相接,所述回收分类操作台设置于清洗组件的一侧。
9.进一步,所述清洗组件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间隔依次设置有预处理清洗池、超声清洗池、恒温清洗池、漂洗池、终末漂洗池以及器械保养池。
10.进一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对应终末漂洗池与器械保养池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有机械湿热消毒池。
11.进一步,所述工作台的顶部,且对应所述终末漂洗池与器械保养池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有化学浸泡消毒池。
12.进一步,所述器械保养池与终末漂洗池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有化学浸泡消毒池和机械湿热消毒池。
13.进一步,所述工作台包括主工作台、副工作台和移动工作台,所述预处理清洗池、超声清洗池、恒温清洗池、漂洗池、终末漂洗池对应设置于主工作台上,所述机械湿热消毒池与器械保养池对应设置于副工作台上,所述主工作台与副工作台呈水平间隔设置,所述化学浸泡消毒池设置于移动工作台的顶部,当需使用化学浸泡消毒池时,可将移动工作台移动至主工作台与副工作台之间的间隔区域内。
14.进一步,所述主工作台与副工作台互相背离的一端分别一体设置有延伸部,该延伸部使得工作台整体呈凹字形,所述预处理清洗池设置于其中一个延伸部的顶部,所述干燥装置为干燥仓,其嵌入设置于另一个延伸部的顶部。
15.进一步,所述回收分类操作台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16.进一步,所述回收分类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电脑的第一放置槽。
17.进一步,所述回收分类操作台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电子秤的第二放置槽。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该医疗手术器械用一体化成套布局清洗线,通过回收分类操作台、清洗组件和干燥装置的配合使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将传统的医疗器械清洗环节,整合成一个完整而又系统有序的清洗线,其首先通过回收分类操作台对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收纳,再将医疗器械置于清洗组件处进行消毒清洗,而此时的干燥装置还可对清洗后的医疗器械进行干燥、除湿,以避免医疗器械上残留水渍,影响医疗器械的再次使用,本技术技术方案利用连贯而又紧凑的结构,解决了传统医疗器械清洗方法所存在的杂而乱的问题,在对器械进行清洗时,避免医护人员遗漏清洗步骤,此外,本技术技术方案更进一步的避免了传统清洗步骤易消耗医护人员过多的体力与时间的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医疗器械损坏和医护人员滑倒的问题。
20.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i;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ii;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iv;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分类操作台的俯视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分类操作台的立体示意图i;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分类操作台的立体示意图ii;
2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器械保养池局部剖视图。
29.图中:1、回收分类操作台;2、废水消毒机;3、清洗组件;301、工作台; 302、预处理清洗池;303、超声清洗池;304、恒温清洗池;305、漂洗池;306、终末漂洗池;307、机械湿热消
毒池;308、器械保养池;4、第一放置槽;5、第二放置槽;6、化学浸泡消毒池;7、主工作台;8、移动工作台;9、副工作台;10、万向轮;11、延伸部;12、干燥仓;13、安装板;14、塞体;15、废水排放管;16、门体。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1.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3.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此外,术语“相同”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相同,而是可以存在微小的差异。术语“垂直”仅仅是指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相对“平行”而言更加垂直,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35.请参阅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医疗手术器械用一体化成套布局清洗线,包括用于对器械进行回收的回收分类操作台1,此处回收分类操作台可参考附图1,回收分类操作台如图1所示具有上中下三层,其可对不同医疗器械进行分类收纳,而至于医疗手术器械如何回收分类,其为本领域现有技术,以及用于对器械进行系统清洗的清洗组件3,此处医护人员可将回收分类操作台上的医疗器械,经由清洗组件,按顺序进行系统化的清洗工作,该清洗线还包括用于对清洗后的器械进行干燥的干燥装置,此处干燥装置可为压力蒸汽枪或高低温干燥柜,其可对清洗完毕的医疗器械进行干燥,以避免医疗器械上残留水渍,干燥装置与清洗组件3相接,回收分类操作台1设置于清洗组件3的一侧;
36.在对医疗器械清洗的过程中,其必然存在废水,此处还可安放废水消毒机,其可与清洗组件的废水排放管道相连通,当废水经由废水消毒机消毒、过滤后方可进行排放,废水消毒机2位于清洗组件3的一侧,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回收分类操作台其在平时,用于收纳、分类、回收医疗手术器械,之后医护人员再将回收分类操作台上的手术器械,转移至清洗组件处,进行系统化的清洗消毒,回收分类操作台可直接放置于清洗组件的周围,如图1所示;
37.本技术所提及的医疗手术器械如何根据规定在回收分类台上进行分类、收纳,以及压力蒸汽枪、干燥柜和废水消毒机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其皆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本
领域技术人员在掌握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无需创造性劳动、思考,则可对此类技术工作予以实施。
38.本实施例中:清洗组件3包括工作台301,工作台301的顶部间隔依次设置有预处理清洗池302、超声清洗池303、恒温清洗池304、漂洗池305、终末漂洗池 306以及器械保养池308;
39.工作台301的顶部,且对应终末漂洗池306与器械保养池308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有机械湿热消毒池307;
40.此处可参考附图1,预处理清洗池、超声清洗池、恒温清洗池、漂洗池、终末漂洗池、器械保养池和机械湿热消毒池,其均采用嵌入式安装于工作台的顶部,从而尽可能的减少本装置的空间占用率,且将上述池体采用嵌入式安装,可提高池体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1.此处在针对耐湿、耐热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时,首先将其放置于预处理清洗池内,对其进行初次冲洗,随后将其放入至超声清洗池内,利用超声波在水中震荡产生“空化效应”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随后在恒温清洗池内,加入洗涤剂,此时恒温清洗池内清洗水具有一定的温度,从而在适宜温度下,对医疗器械再次进行清洗,当此次清洗完毕后,将医疗器械放置于漂洗池内,对医疗器械进行人为手工漂洗,为保证漂洗质量,再将其放置于终末漂洗池内进行二次漂洗,此时再将医疗器械放置于机械湿热消毒池内,利用湿热使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酶失去活性,代谢发生障碍,致使细胞死亡,湿热消毒法包括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低温蒸汽消毒,接着再将医疗器械放置于器械保养池内进行单独润滑保养,以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最后将医疗器械置于干燥装置进行干燥,以便于对手术器械的循环使用;
42.此处可参考附图1,在工作台顶部的边缘处安装有安装板13,可在此处外接冲洗水源(纯水)、压力水枪及压力蒸汽枪,而此处纯水管路、压力水枪及压力蒸汽枪的使用与安装,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其非本技术所欲保护的特定技术特征,故本技术对此不再重复赘述;
43.本技术技术方案可在与预处理清洗池相邻的安装板上,安装有纯水管道及阀门,并将纯水管道与外界纯水水源相接,由此便于对医疗器械进行预处理冲洗,而超声清洗池内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此处恒温清洗池,其是为了调节水温,以配合洗涤剂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而水温的调节,目前本领域现有技术,是在恒温清洗池内安装电加热器,以及与电加热器信号传输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及滑动变阻器,从而达到在温度传感器对水温进行捕捉的前提下,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加热器的输出功率,以达到对水温进行恒温控制的目的,目前本领域还采用其他对水温进行恒定调控的方法,例如:利用外界加热器对水进行加热(恒温加热器的内壁设置有温度仪),而此处需在与漂洗池及终末漂洗池相邻的安装板上连接外界水源,由此达到对手术器械的冲洗,至于机械湿热消毒池,其亦为本领域现有技术,而在器械保养池中,医护人员使用润滑油对器械进行保养,其操作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掌握的现有技术,本技术技术方案志在将杂乱无章的不同清洗池予以整合,形成一套系统化成套布局清洗吸;
44.此处可参考附图2,本实施例仅仅具有机械湿热消毒池,而并没有配备化学浸泡消毒池。
45.本实施例中:工作台301的顶部,且对应终末漂洗池306与器械保养池308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有化学浸泡消毒池6,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是针对不耐热手术器械进行清洗,针对于此类手术器械,可无需使用机械湿热消毒池进行清洗,在依次使用完预处理清洗池、超声清洗池、恒温清洗池、漂洗池后,可直接使用化学浸泡消毒池,利用化学药剂对手术器械进行浸泡杀菌,在化学药剂浸泡完毕后,可随即使用终末漂洗池进行漂洗,随后再进入器械保养池内进行保养,最后再将其放入至干燥装置处,开始对器械进行干燥,此处可参考附图3,本实施例仅具有化学浸泡消毒池,而并没有配备机械湿热消毒池。
46.本实施例中:器械保养池308与终末漂洗池306之间的间隔区域设置有化学浸泡消毒池6和机械湿热消毒池307,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可根据需要(生产、加工,工作环境布置,调整化学浸泡消毒池的使用位置),将机械湿热消毒池与化学浸泡池一并整合至清洗线上;
47.可将机械湿热消毒池与化学浸泡池并排设置(且二者之间的位置摆放关系,可根据加工需要及场地布置的需要,选择性安装),如图1所示,化学浸泡池6位于终末漂洗池306的一侧,机械湿热消毒池307,位于器械保养池的一侧,也可将机械湿热消毒池安装于终末漂洗池的一侧,而将化学浸泡消毒池安装于器械保养池的一侧(视图为画出);
48.而此处还可参考附图4,将化学浸泡消毒池与移动工作台摆放至与机械湿热消毒池相对的位置,且二者之间存在间隙,可便于医护人员穿过二者之间间隙,选择性的使用化学浸泡消毒池或机械湿热消毒池;
49.且需进一步的说明,可将化学浸泡消毒池安装于终末漂洗池的一侧,而将机械湿热消毒池,安装至与化学浸泡消毒池相对的一侧。
50.本实施例中:工作台301包括主工作台7、副工作台9和移动工作台8,预处理清洗池302、超声清洗池303、恒温清洗池304、漂洗池305、终末漂洗池306对应设置于主工作台7上,机械湿热消毒池307与器械保养池308对应设置于副工作台9上,主工作台7与副工作台9呈水平间隔设置,化学浸泡消毒池6设置于移动工作台8的顶部,当需使用化学浸泡消毒池6时,可将移动工作台8移动至主工作台7与副工作台9之间的间隔区域内,此处进一步的限定主工作台、副工作台及移动工作台,其目的是将化学浸泡池采用可以选择使用的方式,灵活转换于清洗线内,部分无需使用化学浸泡消毒池的区域,则可将移动工作台转移至其他区域存放,单独使用主工作台与副工作台即可,而当需使用化学浸泡消毒池时,可将移动工作台插入至主工作台与副工作台的间隔区域内进行待命使用即可。
51.本实施例中:主工作台7与副工作台9互相背离的一端分别一体设置有延伸部 11,该延伸部11使得工作台301整体呈凹字形,预处理清洗池302设置于其中一个延伸部11的顶部,干燥装置为干燥仓12,其嵌入设置于另一个延伸部11的顶部,此处所提及的干燥仓,其以嵌入安装的方式,安装于延伸部的顶部,而在干燥仓的边缘所设置的安装板上可悬挂有压力蒸汽枪,或直接将压力蒸汽枪悬挂于工作台侧壁,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将清洗完毕的器械,放置于干燥仓内,利用压力蒸汽枪对器械进行烘干,此处进一步的设置延伸部,限定工作台为凹字形,其目的是减小本装置的空间占用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
52.本实施例中:回收分类操作台1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10,此处设置有万向轮,可便于对回收分类操作台进行移动。
53.本实施例中:回收分类操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电脑的第一放置槽4,此处
可将电脑放入至第一放置槽内进行使用。
54.本实施例中:回收分类操作台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放置电子秤的第二放置槽5,此处可将电子秤放入至第二放置槽内进行使用。
55.本技术技术方案还包括:工作台301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工作台301上设置有朝向于其凹型内侧的开口,且开口上对应设置有升降滑动的门体16。
56.此处可将医疗器械(压力蒸汽枪的主机部分)直接放置于工作台的内部,且可根据需要在工作台内部进行管道及电线的分布。
57.本技术技术方案在预处理清洗池、超声清洗池及恒温清洗池等池体的表面采用耐酸碱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以尽可能的减少对器械造成损伤,且可避免光污染,而上述池体的内径长度为≮72cm,以满足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及规格较大的手术器械进行清洗,而化学浸泡消毒池及机械湿热消毒池等使用其他介质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的池体,其顶部可设置有盖体,用于避免气味挥发,而上述池体的内壁四端,需为弧度状,以避免对手术器械造成损坏,也可对医护人员一定程度上进行保护,此处可将废水消毒机的进水端根据需要与器械保养池的废水排放管15相连接,以达到对污水有序净化的目的,而至于废水消毒机的安装方式及工作原理其为本领域现有技术,故本技术对此不再重复赘述。
58.此处需进一步的强调是,本技术所提及的预处理清洗池、漂洗池等池体,其与废水排放管道相接的位置设置有漏口,若池体处于使用状态,可利用塞体14对漏口进行封堵,当无需使用池体时,可拔出塞体,清洗水可直接经由漏口排放至排污管道,并直至排放至废水消毒机处进行过滤、净化。
59.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