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量注射用针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56984发布日期:2022-06-18 03:3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微量注射用针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射器及其配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连接稳定、药液残留少的微量注射用针座。


背景技术:

2.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器械,主要由前端带有小孔的针筒以及与之匹配的活塞芯杆组成,使用时,针筒前端连接注射针,用来将少量的液体注入到相应区域或者从相应区域抽出,在芯杆拔出的时候液体或者气体从针筒前端小孔吸入,在芯杆推入时将液体或者气体挤出。目前注射器与注射针体的连接经针座实现,针座前端与钢针针体后端固定连接,针座后部为与钢针管腔相连通的空腔,如附图1所示,且针座后端口为与注射器针筒相连的鲁尔接口。该结构在使用时,注射针的连接部并未完全填满针座空腔,针座空腔内存在药液残留,造成浪费和污染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结构合理、钢针固定稳定、药液残留少的微量注射用针座。
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5.一种微量注射用针座,具有针座主体,所述针座主体上部设有沿中轴线设置的针体固定腔,针体固定腔上端敞口,针座主体下部为用于与注射器前部相连的中空连接部,连接部下端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内设有沿中轴线设置的药液芯管,药液芯管具有中空通道,药液芯管的上端与针体固定腔的下端相连通,药液芯管的下端具有伸出针座主体下端敞口的延伸部。
6.本实用新型所述药液芯管下端的延伸部用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相连,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套接在延伸部上,且延伸部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为过盈配合;所述药液芯管下端设有倒角,便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相接。
7.本实用新型所述针体固定腔的内径大于药液芯管内径,针体固定腔与药液芯管的相接处形成环形台,钢针的针体底端与环形台抵触,完成钢针的定位,进一步,针体固定腔由位于上方的灌胶腔和位于下方的针体固定段组成,灌胶腔具有大口径敞口朝上的喇叭状开口,灌胶腔的开口下方设有膨大段,膨大段的内壁为外凸的弧形,两组竖直设置的膨大段之间经圆柱管腔段相连,位于下部的膨大段的下端经一锥形部与针体固定段相连,利用连续变径的腔壁,保证针体与针体固定腔同轴设置并稳定胶粘固定,有效避免粘胶渗入针体固定段。
8.本实用新型针体固定腔由位于上方的灌胶腔和位于下方的针体固定段组成,灌胶腔具有大口径敞口朝上的喇叭状开口,所述针体固定腔设有针体固定段,针体固定段的内径与药液芯管内径等径,且针体固定段与药液芯管连通形成自上而下的钢针固定腔,钢针固定腔下端内壁设有用于完成钢针定位的环形台,钢针低端与环形台相抵,完成定位。
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出针座主体下端敞口的延伸段,提供了与注射器连接部过盈配合的连接结构,保证了注射器与针座的连接过程中,可以迅速对准连接,且有效提高连接稳定性,此外,针座内设置药液芯管,将药液精确限流于钢针及药液芯管内,与现有中空针座相比,显著降低了药液残留。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连接稳定、无药液残留等显著的优点。
附图说明:
11.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针座的结构示意图。
12.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3.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14.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标记:针座主体1、针体固定腔2、连接部3、药液芯管4、延伸部5、灌胶腔6、环形台7、钢针固定腔8。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17.如附图2及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微量注射用针座,具有针座主体1,所述针座主体上部设有沿中轴线设置的针体固定腔2,针体固定腔2上端敞口,针座主体下部为用于与注射器前部相连的中空连接部3,连接部3下端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内设有沿中轴线设置的药液芯管4,药液芯管4具有中空通道,药液芯管4的上端与针体固定腔2的下端相连通,药液芯管4的下端具有伸出针座主体下端敞口的延伸部5。
18.本实用新型所述药液芯管4下端的延伸部5用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相连,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套接在延伸部5上,且延伸部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5为过盈配合。
19.本实用新型所述药液芯管4下端设有倒角,便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相接。
20.本实用新型所述针体固定腔2的内径大于药液芯管4内径,针体固定腔与药液芯管的相接处形成环形台,钢针的针体底端与环形台抵触,完成钢针的定位,进一步,针体固定腔2由位于上方的灌胶腔6和位于下方的针体固定段组成,灌胶腔6具有大口径敞口朝上的喇叭状开口,灌胶腔6的开口下方设有膨大段,膨大段的内壁为外凸的弧形,两组竖直设置的膨大段之间经圆柱管腔段相连,位于下部的膨大段的下端经一锥形部与针体固定段相连,利用连续变径的腔壁,保证针体与针体固定腔2同轴设置并稳定胶粘固定,有效避免粘胶渗入针体固定段。
21.本实用新型所述针体固定腔2设有针体固定段,针体固定段的内径与药液芯管内径等径,药液芯管4下端内壁设有用于完成钢针定位的环形台,钢针低端与环形台相抵,完成定位。
22.实施例1:
23.如附图2所示,本例提出了一种微量注射用针座,具有针座主体1,所述针座主体上部设有沿中轴线设置的针体固定腔2,针体固定腔2上端敞口,针座主体下部为用于与注射器前部相连的中空连接部3,连接部3下端敞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内设有沿中轴线
设置的药液芯管4,药液芯管4具有中空通道,药液芯管4的上端与针体固定腔2的下端相连通,药液芯管4的下端具有伸出针座主体下端敞口的延伸部5;所述药液芯管4下端的延伸部5用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相连,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套接在延伸部5上,且延伸部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5为过盈配合;所述药液芯管4下端设有倒角,便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相接;
24.所述针体固定腔2的内径大于药液芯管4内径,针体固定腔与药液芯管的相接处形成环形台,钢针的针体底端与环形台抵触,完成钢针的定位,针体固定腔2由位于上方的灌胶腔6和位于下方的针体固定段组成,灌胶腔6具有大口径敞口朝上的喇叭状开口,灌胶腔6的开口下方设有膨大段,膨大段的内壁为外凸的弧形,两组竖直设置的膨大段之间经圆柱管腔段相连,位于下部的膨大段的下端经一锥形部与针体固定段相连,利用连续变径的腔壁,保证针体与针体固定腔2同轴设置并稳定胶粘固定,有效避免粘胶渗入针体固定段。
25.实施例2:
26.如附图3所示,本例提出了一种微量注射用针座,具有针座主体1,所述针座主体上部设有沿中轴线设置的针体固定腔2,针体固定腔2上端敞口,针座主体下部为用于与注射器前部相连的中空连接部3,连接部3下端敞口,所述连接部3内设有沿中轴线设置的药液芯管4,药液芯管4具有中空通道,药液芯管4的上端与针体固定腔2的下端相连通,药液芯管4的下端具有伸出针座主体下端敞口的延伸部5;所述药液芯管4下端的延伸部5用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相连,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套接在延伸部5上,且延伸部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5为过盈配合;所述药液芯管4下端设有倒角,便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相接。
27.本例针体固定腔2由位于上方的灌胶腔6和位于下方的针体固定段组成,灌胶腔6具有大口径敞口朝上的喇叭状开口,所述针体固定腔2设有针体固定段,针体固定段的内径与药液芯管内径等径,且针体固定段与药液芯管连通形成自上而下的钢针固定腔,钢针固定腔下端内壁设有用于完成钢针定位的环形台7,钢针低端与环形台相抵,完成定位。
28.实施例3:
29.如附图4所示,本例提出了一种微量注射用针座,具有针座主体1,所述针座主体上部设有沿中轴线设置的针体固定腔2,针体固定腔2上端敞口,针座主体下部为用于与注射器前部相连的中空连接部3,连接部3下端敞口,所述连接部3内设有沿中轴线设置的药液芯管4,药液芯管4具有中空通道,药液芯管4的上端与针体固定腔2的下端相连通,药液芯管4的下端具有伸出针座主体下端敞口的延伸部5;所述药液芯管4下端的延伸部5用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相连,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套接在延伸部5上,且延伸部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5为过盈配合;所述药液芯管4下端设有倒角,便于与注射器针筒前端连接部相接。
30.本例针体固定腔2由位于上方的灌胶腔6和位于下方的针体固定段组成,灌胶腔6具有大口径敞口朝上的喇叭状开口,所述针体固定腔2设有针体固定段,针体固定段的内径与药液芯管内径等径,且针体固定段与药液芯管连通形成自上而下的钢针固定腔8,钢针固定腔8整体等径设置,且下端为敞口结构,使钢针针体下端直接插设至药液芯管末端,保证药液均沿钢针针体输注,有效减少药液残留。
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伸出针座主体下端敞口的延伸段,提供了与注射器连接部过盈配合的连接结构,保证了注射器与针座的连接过程中,可以迅速对准连接,且有效提高连接稳定性,此外,针座内设置药液芯管,将药液精确限流于钢针及药液芯管内,与现有中空
针座相比,显著降低了药液残留。
3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合理、连接稳定、无药液残留等显著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